APP下载

“岗课赛证”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究
——以高职国际商务类专业为例

2023-01-08

智库时代 2022年27期
关键词:岗课赛证课赛职业技能

卫 薇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自2018年3月,我国商务部就提出建设经贸强国、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的“三步走”规划: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到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中高本培养体系、职普融通、岗课赛证”三个新概念,这是国家全面实施人才分流的信号。

我国职业教育承载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国家人才结构的重大职责,职业性和实践性是其最显著的两个特点,职业性体现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按照相关岗位的职业标准制定教学目标,根据工作内容及要求设计组织教学;实践性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于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是否能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国际商务类专业作为培养面向外贸批发零售行业岗位群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摇篮,应适应市场需求,以就业岗位为导向,以职业素养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新模式,深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全面提高外经贸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助力社会发展。因此,研究适合高职院校国际商务类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国际商务类专业建设现状

(一)市场需求现状

受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和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中国现代化产业经济飞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加快了我国外经贸行业升级转型。我国中小贸易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适应时代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适应企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全国各大高职院校国际商务类专业积极探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我国外经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依旧居高不下,从全国国际商务类专业就业对口率来看,学生的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企业招不到满意的人才,整体出现了“用工荒”现象。

(二)专业建设发展情况

教育部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开办专业要秉持产教融合这一理念,纵观国内高职院校国际商务类专业开办情况,大部分学校都积极与企业开展交流合作,如校企共建特色班、冠名班,共编教材,校企教师互兼互聘等。但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由于企业以经济效益为先,大多高职院校校外兼任教师仅仅是聘用企业专家或骨干开展主题讲座,较难有精力和时间全程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另一方面,校内教师专业能力素质整体不高,知识与能力的更新速度跟不上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学生较难接触到企业一线的工作内容,积累实践经验。

尽管部分院校在省级、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的氛围下,实施“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更多的是变成了精英教育;也有院校推行“课证融通”以证代考的教学模式,但学生考证的动力不足,通过率较低。另外,高职院校在人才培育质量的评估方面也缺乏较系统的全面的评价体系,也就无法针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真实情况作出积极的调整,导致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得到质的提升。

二、“岗课赛证”融通的构建意义及内涵

(一)“岗课赛证”融通的构建意义

高职国际商务类专业是以培养适应外贸批发零售行业岗位群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岗课赛证”四位一体课程体系的搭建,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更加合理,评价机制更加科学,教学保障更加到位,是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的重要举措;“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的具体实施,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提供重要的宝贵经验。

(二)“岗课赛证”融通的内在联系

高职国际商务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瞄准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典型工作岗位需求,根据职业标准和工作内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来设置课程,即“岗”是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围绕生源多样化特点,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推动课堂革命,完善评价机制,即“课”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以职业技能竞赛为载体,通过校、省、国家三级比赛机制,检验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学生的比赛成绩体现教学质量,即“赛”是课程教学的高端展示;通过融通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水平考试和英语等级证书,以及个人职业发展所需的其他证书,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职业能力证书,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认证相融合,即“证”课程学习的行业检验。围绕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典型工作岗位,培养具有职业技能水平能直接上岗的高素质复合型外贸人才为目标,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能力、专业技能比赛能力,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

三、“岗课赛证”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以岗定课,紧密融合

对国有大型外贸企业、中小型贸易企业、民营工贸企业、商会、行业协会、证书考试单位、经贸类专业课教师、毕业生开展走访和问卷调查,紧贴典型工作岗位,了解岗位能力需求及疫情影响下行业发展现状和变化,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需求,完成职业能力分析。以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典型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为指导,对课程进行合理定位,制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将课堂、实训场所、就业环境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学有所成,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在具体设计课程体系时,融合“岗课赛证”的理念,应考虑到4个方面:第一,专业知识类,如国际贸易实务、港口与航线、国际市场营销、国际会展实务、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跨境电商实务、全球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等,这类理实相结合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熟知典型工作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岗位基本能力;第二,语言类:如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函电、跨境电商英语,这类课程必须贴近岗位所需具备的语言应用能力;第三,证书类,如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证书、外经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外贸综合业务员、商务文员、大学英语A级、四六级考试等,开展阿里巴巴国际站操作、外贸单证实务、外贸跟单实务、办公自动化、综合英语、英语听力等课程,将职业技能证书与岗位工作要求紧密结合,可将证书指定教材作为课程的教材或教辅材料,或以学分替换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持证率;第四,技能实践类:如国际商务会展与谈判实训、职场应用实训、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这类课程以校内外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营造仿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了解行业规范、职业操守、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将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及职业素养,为将来毕业做好准备。

(二)课证融通,以证促学

2019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启动了“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证书对应高职国际商务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的国际商务专员、跨境电商运营专员岗位,将此证的考核内容和要求引入课堂,开展阿里巴巴国际站操作课程,根据店铺和官方网站的规划,完成跨境电商店铺基础设计、跨境电商平台基础运营工作任务,根据线上跨境交易业务需要,完成跨境交易跟单工作任务,课证的融通使职业认证与课程教学相融合。

此外,行业协会、学会颁发的外经贸单证员证书、外贸综合业务员证书、外贸跟单员证书和商务文员证书考试,也可与专业课紧密结合,将考试指定教材作为课程教材或教辅材料,以学分替换来提高学生的持证率,提高专业课学习转化率,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三)课赛融通,教学相长

对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如“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比赛,深入分析竞赛标准,将技能大赛比赛项目引入到专业实践教学中,开展“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实训、跨境电商营销与运行决策实训。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将竞赛标准融入到实训方案中,将实践课程与专业技能竞赛深度对接,结合赛项评分标准转化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量化考核,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掌握竞赛的技能与技巧。课赛融通一方面弱化了精英教育,使更多学生获益;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减少为指导个别学生参赛,学校投入的大量人力和物力。通过校、省、国家三级比赛机制,充分发挥技能比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达到“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的目的,检验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比赛成绩。

四、“岗课赛证”融通的实施保障

(一)产教融合,精准升级

通过问卷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研,梳理毕业生“难就业、怕就业”的情况,与企业深入交流开展合作,结合行业形势与变化、生源情况共商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符合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典型工作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设计安排课程体系;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职业技能评价机构、学校专业学科带头人、专业课老师共同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将国家职业标准融于教材中,吸收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将课程思政与教材深度融通,重构教材体系、实训项目、考核评价等,使教材体现职业要求的基本素养、知识与技能。

结合高职院校专业发展需求,建设一批满足各类课程情景教学、技能实训的校内实训室,配备专业实训软件,通过仿真企业真实环境,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体会相关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流程,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此外,充分利用学校各方面资源,发展一批实力强、长期稳定的合作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打造校外实习基地,开展一系列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如课程实践教学、专业技能培训、职业证书培训、师资培养、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通过引企入校创建工作室,开展生产型实训,在人才培养、教学资源、教育教研、服务社会等方面开展合作,助力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

(二)内培外引,优化师资

高职国际商务类专业承担着培养我国外经贸行业岗位群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大职责,为了培养适应时代和企业转型发展需求的外经贸人才,需要一支专兼有机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通过鼓励教师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资格,申请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资格、职业技能竞赛评价资格;有计划地选派校内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利用校企共建的工作室、生产型实训基地等,有目标地聘请企业讲师进课堂,将行业新做法、新规范嵌入课程,开展模块化教学、实践指导,扩大和加强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力量,达到“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教学预期目标。同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学位层次;通过组织教学观摩,参加教学能力比赛,促进专业教师不断提高教学和实践能力;通过参加国内外进修与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打造专兼结合、职称学缘结构合理、理论扎实、能力过硬的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

(三)整合数字资源,优化课程教学

“岗课赛证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需要新形态立体化、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来支持,打破以往学生单向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强课程学习的灵活性。教师团队要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方式,分工协作进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模块化教学,结合活页式或工作手册式教材,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新形态立体化、多样化的课程配套资源。不同于以往“纸质教材+光盘”“纸质教材+二维码知识卡片或微课”的形式,而是以纸质教材为媒介,借助网络和智能终端,将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满足单科或综合课程自由组合教学素材,知识点、技能点按照每门课程的课时弹性选用教学资源,结合本校生源情况可自主开发或整合,满足模块化教学的需要。

国际商务类专业课程设置以外贸产业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围绕相关岗位的能力和素质,对接职业标准确定教学目标,优质专业教学资源的收集和开发非常重要,如慕课、微课、教学示范课等,通过云平台完善线上配套的课程资源,让每门课程根据教学需求都有完整的教学资源,包括视频教程、PPT课件、教学素材、教学大纲、作业、题库、电子版教材、实训指导书等内容。在教学实施中,按照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模块化分解整合资源组织教学,精挑细选优质案例,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情景再现等多种形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学生进行学习、训练、实操创造环境。对于实操性较强的课程,强调师生共建生成课例,通过提前预设和即时生成相结合,师生共同研讨,课上课下智能互动,逐步修改完善,学生领任务、交成果、积累经验,在反复“磨课”中,既锻炼了学生组织实施和统筹协调的实践能力,又能让教学案例日益丰富。同时,教学内容应附有详细的教案,针对教学重难点,应配有“特情库”,使教学难点更精准,便于学生逐个击破,消除畏难情绪。

(四)讲练赛评结合,课证赛岗对接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是“岗课赛证”有效融合的关键。通过“三段式”教学方法,在课前提前预设引入学习情境,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引发思考探索;课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信息化教学手段,“试练—解惑—实操—评价”逐层递进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课后,通过习题、实操训练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利用校企合作企业开展岗位认知、跟岗实习,利用比赛机制提高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扎实打牢专业基本功与技能素养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提高岗位适应能力。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把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职业资格水平考试的内容和技巧与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紧密结合,把职业认证与课程教学相融合,职业技能竞赛机制与课程考评机制相结合,改变以往单一的考核方式,根据每门课的教学目标,对不同知识点、技能点的计分形式和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如书面考核、口头考核、实操考核、小组考核、综合技能考核等。通过任务试练、疑难解密、技能强化、教师点评这种讲练赛评结合,课证赛岗对接的方式,让学生能举一反三技能延伸,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有趣,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课堂教学、职业认证和上岗就业的有机结合。

猜你喜欢

岗课赛证课赛职业技能
“课赛”融合的人工智能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探索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课赛”融通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英语“课赛”结合中的教学映射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赛”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