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物言辞思想的园林雕塑应用管窥
——以建阳考亭书院石坊雕刻为切入点

2023-01-08翁飞帆龚崧源李旭芳

四川建筑 2022年4期
关键词:托物言辞朱熹

翁飞帆, 龚崧源, 李旭芳, 丁 铮

(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福建福州350100)

[通信作者]丁铮(1968—),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园林规划设计、景观设计、环境文化艺术设计、村镇文化创意设计。

朱熹作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系统性的艺术思想影响了当时整个时代的美学思维,时至今日,其深邃的艺术思想内涵仍对当代的美学思维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国内外对于朱熹美学思想的研究还有待完善。在当代,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造成了统一,也带来了分裂; 既产生了文化的扩散,也产生了多样化的需求;既加强了文化间的相互影响,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强势文化的单向流动[1],传统美学文化的生存环境愈发艰难。本文研究闽北书院园林石坊雕刻装饰中蕴含的朱熹托物言辞的美学思想及其对于现代园林雕刻装饰设计的应用方式以及启示,通过案例探析托物言辞思想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及其中的审美意蕴和美学价值,为朱熹托物言辞的美学思想在当代的应用提供参考。

1 托物言辞的理学思想

朱熹,又称朱子,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作为一名哲学家,朱熹多以哲学的角度去审视美学和文学,因此比起单纯的美学家或文学家,他的思想比前者要更加深远。朱熹的理气观为其艺术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其成为一个集哲学、文学、美学、伦理等元素在内的有机整体。朱熹认为在艺术创作中一是来源于外物而产生的感触,即为“感物”,二是来源于个人的主观情绪和感受,即为“道情”[2],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因此,朱熹认识到,在艺术创作中,外部物象的影响和内部的情绪感受同样重要,艺术创作当中“感物”及“道情”的发生并不应该只是简单的进行抒发或者议论,而是应该要“取物为比,托物言辞”,借助生动具体的物象去表达深层次的情感[3],而这多源自于创作者对于特定事物内在精神的感悟,之后将其进一步完善,最后形成一种特定的主旨。外部的所感之物可以是自然中的物,亦可以是社会中的物,内部的情绪感受可以是流连于山水之间的自然之趣,亦可以是为社会中的种种琐事而感慨万千。在朱熹的思想之中,“托物言辞”揭示了文学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之间的区别,是艺术创作中特有的特质[4]。

2 考亭书院石坊雕刻中的托物言辞思想

2.1 考亭书院及其石坊

书院的性质就其起源来说都是私学,通常均由某个较有名望的学者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间旷以讲授。因此闽北的书院大都远离城市的喧嚣而建置在幽僻的山川林壑之中[5]。考亭书院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城区西南3 km处的考亭村,于宋绍熙三年(1193年)由朱熹遵从父亲的愿望而建,书院依山傍水,钟灵毓秀。最初名为“竹林精舍”,后将名称改为“沧州精舍”,即是如今的考亭书院[6]。考亭书院石坊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由当时的福建监察御史蒋诏与巡建宁道佥事张俭倡共同修建,其为四柱三开间五牌楼的结构[7],上层正中刻有“恩荣”2字,左右雕有飞龙绕柱,其下有宋理宗的御书“考亭书院”4字。坊柱间雕刻仙鹤、鹿、麒麟、龙凤等瑞兽祥禽。

2.2 考亭书院石坊雕刻中的托物言辞思想表征

图像也是历史中的人们绘制的, 那么它必然蕴含着某种有意识的选择、设计和构想, 而有意识的选择、设计与构想之中就积累了历史和传统,而在那些看似无意或随意的想象背后, 恰恰隐藏了历史、价值和观念[8]。在考亭书院的石坊当中采用了多种雕刻形式,其雕刻内容与建筑制式在布局上紧密围绕着石坊整体进行了巧妙而又合理的设计构思,多运用写实的艺术手法进行表达,追求精湛的工艺,以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这些栩栩如生的雕刻装饰,是闽北地区特有的地理与人文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它独特的形式反映着闽北地区当时审美意识的产生、发展与特质[9]。

仙鹤自古以来便被认作是忠贞清廉、为人高洁的道德象征,也因如此,仙鹤的形象从古至今都备受文人高士的青睐。除此之外,在古代仙鹤是次于龙与凤之后的第3个标志,故龙指皇帝、凤指皇后,而仙鹤则被用于古代一品文官的官服之上,因此被称为“一品鸟”。在考亭书院石坊中其关于仙鹤的雕刻装饰有“一品当朝雕刻”以及“一品高升雕刻”2种,前者代表身体的长寿以及为官者的清廉,具体形象为单只仙鹤立于岩石之上,鹤立潮头,其中潮又通“朝”,在这里指代朝堂,又意鹤立朝堂,象征一品当朝;后者为仙鹤向着太阳,翱翔于飞云之中,象征“指日高升”之意。

如《坤雅》所说:“鹿乃仙兽,自能乐性,行则有涎,不复急走”。鹿在古代便被人们看作是能够带来吉祥和健康长寿的仙兽,不仅如此,鹿还被人们看作是权利的象征,《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记载[10],在三国时代也有“逐鹿中原”的说法,鹿与禄谐音,故鹿的图案被用在石坊雕刻中不单象征着加官进爵、高官厚禄的寓意,也象征着吉祥健康之意,在古代官场之中深受喜爱。

麒麟作为古代主要的仁兽之一,与龙、凤凰以及龟并称“四灵”,古人认为麒麟出没之处,必有祥瑞出现。据记载,麒麟与儒家的代表人孔子密切相关,在孔子出生和去世时,都有麒麟的出现,因此麒麟也被视为儒家的象征,朱熹为孔孟之后的第3位儒家代表人物,用以象征德才兼备,才能杰出之人。龙与凤是雕刻中常用的纹饰图案,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能兴云作雨、威力无比的神异动物,为百兽之尊,是封建社会中作为至高无上的帝王的象征。在朱熹去世之后,皇帝念其生前做出的贡献而拟旨修建了考亭书院中这座为恩荣级别的石坊,考亭书院石坊中龙图案的雕刻一方面象征着皇权,另一方面象征着皇帝的恩赐。凤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是太平和吉祥的象征,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在中国古代凤乃百鸟之首,常与龙一起搭配使用,意为“龙凤呈祥”。同时凤还比喻着有圣德之人,而朱熹是儒学大家,理学集大成者,被古人尊称为圣人,因此考亭书院石坊中凤图案的雕刻,具有非常特殊且吉祥的寓意。

3 托物言辞思想对现代园林雕塑设计应用的启示

3.1 注重园林雕塑的装饰性

在现代园林之中,园林雕塑设计的简约化、同质化使得园林雕塑的观赏性大大下降,缺乏形式上的内容以及创新性成为现代园林雕塑创作的一大问题。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地的多种美学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传统美学文化的弘扬发展以及生存的环境愈发艰难,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传统美学元素已经消亡或者在消亡的过程之中。通过考亭书院石坊雕刻装饰这一案例中所包含的题材、图案样式、以及托物言辞思想内涵的探析,我们对该类装饰的外观之美、内涵之美有了一定的认知,其不仅引领了过去几千年的审美潮流,深受古人喜爱,其种类之多,应用之广,放至现代的园林雕塑之中,亦可以起到极好的装饰以及体现中国传统美学特色的作用。为了更好地美化现代园林中的雕塑,将托物言辞的古典美学思想以及中国园林造景中的古典元素融合其中,使其产生更好的文化效益和美学效果,无疑是锦上添花的。

3.2 丰富园林雕塑的文化内涵

在现代园林的雕塑小品创作之中,不乏包涵某种新型美学主义或是深度创作思想内涵的作品,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的雕塑作品创作仍然停留在表面之上,缺乏深层次的设计思想以及文化内涵,加之雕塑创作的同质化和模板化,对于赋予雕塑创作中文化内涵的这一工作逐渐被忽视,而古人在创作雕塑作品之时,往往利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手法进行创作,赋予自己对于创作的理解及内涵,或将当时的美学思想内涵融揉其中,使其作品富有文化内涵,这一工作,放至今日的园林雕塑创作中亦是非常重要的。在考亭书院石坊雕刻的创作之中,形式与形象并不统一,同时每一种形式与形象之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亦不相同,如此的体现方式,便显得雕塑创作韵味十足而非是平平无奇。

3.3 重视古典美学思想的传承

中国古典园林雕塑中的装饰元素并非一日而成,其吸纳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境况、美学思潮、人们的不同需求等背景下所创造出的美学元素,通过长时间的整理,取经精华并将其传承下来,应用于不同的场合,托物言辞思想作为朱熹美学思想中的一部分,在当时的美学思想潮流中,亦对雕塑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和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将中国古典园林雕塑创作中的美学思想以及美学元素传承下去是重中之重的,不仅如此,我们也应该在当今的时代中从传承之中创新,再使其继续传承下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创作思想和美学精华得以源远流长。

4 结束语

考亭书院石坊中的雕刻艺术为我们呈现出一幅立体、鲜活的生命画卷,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具有普世意义上的价值和情感。为朱熹托物言辞审美思想的研究提供了体验的对象。朱熹的美学思想作为中国古典文化和传统美学文化中的理论精华, 不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理学的伦理性,同时也蕴藏着深厚的思想内涵以及美学价值,其不仅引领了当时美学的思想潮流,放至当今社会亦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考亭书院石坊雕刻中的托物言辞意蕴,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放至当代建筑、文化、艺术相关专业等学科中仍然存在着极大的应用价值。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地的多种美学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传统美学文化的弘扬发展以及生存的环境愈发艰难,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传统美学文化已经消亡或者在消亡的过程之中,唯有积极弘扬传统美学文化,积极思考如何将传统美学文化与现代美学思想更好的融合,更好地应用于当代的创作实践当中,才能使其源远流长。本文鉴于朱熹美学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美学中的地位和影响的重要性以及朱熹美学思想研究这个领域的有待补充完善而进行研究和提供参考借鉴 ,吸取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的传统美学思想精髓 ,对当今来说无疑是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的。

猜你喜欢

托物言辞朱熹
此刻即是新掬之水
我不想感动对方
“物”绘人生“吟”新篇—艺术表现手法之托物言志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石灰吟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竹 石
古柏
含蓄委婉情意绵绵
“朱子深衣”与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