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阶段湖南省市县脱贫攻坚 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重点任务研究
2023-01-08冷巧娟吴青彭培根
文/冷巧娟 吴青 彭培根
一、前言
2021年 是“十 四 五”起 步之年,也是脱贫攻坚之后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之年。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成为“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多次强调要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转变工作思路,特别指出要推动脱贫攻坚战略和工作体系转型过渡,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衔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究湖南省市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这一重点任务刻不容缓。
截 至2020年3月,湖 南省5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692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易地扶贫搬迁69.4万人。产业扶贫取得实效。先后建成382个扶贫产业园以及农产品供应基地,参与相关项目的龙头企业有839家,涉及农业合作社20850家,促进23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51个贫困县2014—2019年减少贫困人口456.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初的19.49%下降到2019年底的0.4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初的5137元提高到2019年底的11344元,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43个百分点。全省共组织3.5万支工作队驻村蹲点推进脱贫攻坚。为解决就学难题,湖南省正在加快建设100所芙蓉学校。
面向未来,“十四五”前期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历史交汇期[1]。脱贫攻坚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补短板、集中突击等特点,乡村振兴则是长远的战略谋划和布局,整体性、系统性突出。实现二者有机衔接,有助于承上启下,实现工作平稳延续,固脱贫、助振兴。2021年以来,笔者在怀化、常德、益阳、郴州、邵阳、娄底、湘西自治州等市县乡村开展了广泛调研,访谈了郴州永兴、常德津市、邵阳武冈、益阳南县等多地乡镇党委书记和村支书,形成了以下的判断和共识。
二、推进扶贫机制与组织建设衔接,提升引领力
(一)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乡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升组织引领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一是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健全农村组织体系,严格组织生活,抓实各项职责任务。落实“三会一课”,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推动农民就业创业,促进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完善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农村各项事务,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和惠农工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素质和履职能力。不断健全完善农村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拓宽选拔渠道,培养大批懂党务、精业务、熟村务、愿服务的基层干部,夯实基层组织力量。二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经费保障制度建设。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的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建立正常增长机制。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村级组织办公经费、服务群众经费、党员活动经费。
(二)注重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的延续性、针对性、特色化。一是确保工作机制的延续性。脱贫攻坚阶段形成的有效工作机制和思路要与基层组织工作有机衔接,确保延续性。通过定期联系、后续指导、规划编制、情况反馈等方式将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思路有效衔接、延续到后续巩固脱贫成果和推动乡村振兴中来,建立健全责任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在内的制度体系。二是突出针对性、特色化。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探索总结更多有特色、有成效的工作方法和推进方式。比如,永兴县马田镇水源村首创的“群众提事、党员管事、干部理事、集体定事、代表评事”“五事”工作法、怀化“四跟四走”精准扶贫模式等。三是通过进规划、入决议、上日程、建制度、明责任、强特色,实现脱贫攻坚机制与基层组织工作的融合衔接。
三、推进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衔接,强化驱动力
(一)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谋划乡村产业定位。一是强化产业链思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脱贫攻坚阶段的扶贫产业大多集中在农业领域[2],抗风险能力相对薄弱。后续要加强市场调研和论证,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重新谋划和布局乡村产业,明确产业定位。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优势,在产业链中寻找切入点,实现强链延链补链。逐步实现乡村布点、分工明确、配套合理的县域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格局。依托县域产业来提高乡村产业的抗风险和持续发展能力,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使乡村产业兴旺与县域产业振兴同频共振。二是提高产业覆盖率和组织化程度。切实解决“一股了之”“一分了之”(按人头发放产业奖补资金)、产业扶贫覆盖面不足等问题,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巩固脱贫成果和振兴产业作用。三是扶持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小额扶贫信贷,用好续贷、展期和疫情影响还贷延期等优惠政策,多方缓解资金短缺问题。
(二)协调推进乡村三产融合。首先,积极拓展产业空间。积极拓展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促进文旅融合,推动优秀民俗文化“双创”。培育深度体验、直播带货等乡村新业态。其次,夯实融合发展基础。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创新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环保准入制度,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最后,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实施乡村人才培育工程,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扶持,“内培”“外引”结合,积极培养乡土人才,引进懂科技、会经营、能创新、明法律的综合性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四、推进污染整治与生态宜居衔接,增强吸引力
(一)持续改善生态环境。首先,深入开展三大攻坚战。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重金属污染耕地管控修复和扬尘治理,推进水污染精准防治,实施尾矿废矿复绿整治。其次,深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粪污治理、生活污水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养殖行业环境整治为重点,积极探索就近就地的农村垃圾分散式治理技术和模式。实现“禁养区”退养清零和大型养殖场粪污处理标准化改造,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和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按照区域统筹、城乡统筹模式建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处置设施,扩大垃圾收集覆盖面。最后,要优化产业布局,筑牢生态屏障。根据全省生态保护与水源涵养重点功能区的划分,结合当地“三线一单”管控规定,按照重点管控单元、优先保护单元、一般管控单元标准确定乡村产业布局,建设生产、生活、生态、生意“四生和谐”的美丽乡村。
(二)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源泉,金山银山是绿水青山的价值实现。要加快建立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一是构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明确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完善生态资产和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研究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制定生态产品核算指标体系、权重和标准。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机制与发布制度,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的市场应用机制,将核算结果作为市场交易、市场融资、生态补偿等重要依据。二是探索多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因地制宜,发挥农林牧副渔优势,推动山地生态向乡村旅游转化、河流生态向绿色水电转化、农业生态向产品加工转化。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带动文化体验消费,推动民俗民族文化的价值转化。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使乡村留住人、培养人、造就人、吸引人。
五、推进基层自治与乡村治理衔接,筑牢保障力
(一)培育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广泛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是抓好乡村治理的前提。首先,拿准“听诊器”,把脉需求侧。充实基层管理队伍,深入了解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做好思想工作,从“需求侧”探寻乡村治理切入点,精准把握乡村治理需求,汇聚乡村振兴的原始动能。其次,架好“传声筒”,畅通信息桥。分类整理分析农民提出的问题和需求,将农民关心的与乡村发展相关的共性问题反馈给上级政府相关部门。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畅通民意反馈和沟通桥梁,让广大群众增强对各项惠农政策和工程的认同感和参与度。最后,握稳“手术刀”,改革供给侧。注重问题导向,勇于自我革新,立改立行,以实际行动树立基层组织威信。要以制定完善村规民约,促进乡风文明为抓手,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载体,改革乡村管理模式,激发群众自治动力,形成法治德治结合、组织管理与群众自治并进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二)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形成多元共治善治格局。脱贫攻坚形成的五级书记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使农村出现前所未有的改观。乡村振兴应在这一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市场、社会和政府三位一体的治理格局,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形成共治善治的现代乡村治理格局。推广垃圾处理“整县推进、乡村包干”等经验,在生态环保、教育、养老等领域适时引入社会力量,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授权审批服务等方式赋予管理权限,承担相应职责。二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统筹协调乡村振兴政策和农村综合改革政策。研究现行支持政策的延续时限与脱钩方法,扩大政策的普惠面、时效性和常态化。优化后续巩固脱贫成果政策,完善农村社保政策。逐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和均衡化,提升农村应急管理能力。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全国一体化政府服务门户网站向乡村延伸,实现线上线下结合、高效精准治理。
六、结束语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中国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立足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当前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起步点。笔者在湖南各地市州调研访谈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的从四层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可为其他地区在新的历史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开展“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战略转移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