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创新夯实西安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安全质量第一责任

2023-01-08杨晓强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城市轨道交通 2022年6期
关键词:排查隐患轨道交通

文:杨晓强|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围绕安全生产,西安轨道交通经过多年建设运营的实践,摸索建立了一套适合于西安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管理安全风险特点的风险预防预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构建了高效实用的西安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体系,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评价指标系统。

西安轨道交通自2011年9月16日首条地铁建成通车以来,通过多年建设运营安全质量管理的总结与积累,不断探索安全质量管理与建设运营现状相适应的有效模式和创新方式,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双控机制保安全、标准施工控质量、智慧创新促管理”的新思路,不断夯实轨道交通安全质量第一责任,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西安轨道交通坚持“把风险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挺在事故前面”的理念,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积极推行双预控机制建设,集团各部门、相关单位排查风险点及各类隐患,借助各参建主体单位、第三方安全咨询服务等相关专家和技术力量,结合西安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管控系统平台,严密组织,科学辨识、超前预判、分类分级、综合决策,准确把握施工安全特点,实现风险预控、关口前移,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安全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之前,切实防范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

一、工程建设全过程动态风险分级管控

持续改进风险管控机制。针对西安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各阶段特点,完善风险管理配套制度,适应新体制、新机构、新模式。明确各参建单位风险管理职责,丰富了管控内容及方法,为风险管控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2017年编制出台陕西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技术规范》地方标准,使风险管控更加规范、科学。

全过程实施风险管控。按照风险矩阵法等进行风险分级,在项目规划、工可、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综合联调各阶段,采用4T、4L风险控制方法,把握各阶段风险控制重点,为风险管理提供保障。

分阶段控制风险。在规划阶段采取专题研究、综合分析等方法使线网规避重特大风险;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通过边界条件分析和安全预评价等降低无法规避的风险;在初步设计阶段坚持开展逐站、逐区间的风险辨识、评估,形成风险设计专册,针对不同等级风险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案;在施工阶段主要通过针对性措施、风险监控、动态巡视、现场风险咨询等,控制施工风险;在调试阶段开展专项验收,进行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价和条件验收评估,取得阶段性评价和初期运营开通意见,积极整改存在问题,确保初期运营安全。

二、全方位隐患排查与治理

西安轨道交通通过“一项法则(海因里希安全法则)、两个顽疾(隐患排查不彻底,隐患治理不及时)、三查制度(日巡查、周检查、月督查)、四不原则(隐患根源没有查清不放过,造成隐患的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隐患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消除不彻底闭环不及时不放过)、五项落实(隐患整改的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消除)”的隐患排查治理实践,在法则中找准关键,确定治理机制,遵循对应的原则,落实到位。

完善体系落实责任。编制并下发《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规定参建各单位要结合生产实际,编制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制定隐患排查计划,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不同方式进行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等级进行治理,建立隐患数据库,形成层级清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隐患管理体系。

“互联网+”实现数智化。探索互联网与质量安全管理的融合,实现隐患消除高效化,建立了西安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与管控系统信息平台,实现了隐患在排查、治理、消项各阶段的实时共享,并通过互联网使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利用电脑或手机轻松实现隐患管理,基本消除监管盲点。

按月考核,强化实施。依据系统每月统计隐患排治情况,及时分析各施工单位隐患工作薄弱环节,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通过排查、治理、考核等工作的有效运行,基本达到了隐患彻底排查并及时消除之目的。

三、标准化促进工程质量提升

西安轨道交通按照“制度先行,样板引路,以点带面,全面推行”的原则,从管理制度、现场管理、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实施标准化工作,强化质量终身责任制落实,以实现质量行为规范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程序化、管理标准化。

制度先行。严格执行国家、住建部等相关规定和标准,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土建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技术指南》,按照《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结合西安轨道交通实际,落实“体系健全、制度完备、责任明确”要求,各参建单位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管理制度,明确了实施流程和达标要求。

样板引路。施工现场管理按照《西安地铁建设工地现场标准化实施手册(试行本)》规范了在建工地实现封闭式管理,大力推行首件验收,示范观摩等,如自动在线监测喷淋降尘设施、地裂缝施工工序、盾构管片生产等标准化。

全面推广。落实“施工质量样板化、技术交底可视化、操作过程规范化”,通过样板引路,推广了原材料管理、钢筋加工及安装装修、暗挖隧道初期支护质量控制等10余类质量控制标准化作业,实现了行为符合标准,标准成为习惯的目的,有力提高了工程质量。

四、技术创新,提升管理

借助云平台、大数据分析,西安轨道交通不断探索、强化数智化、信息化管理,2014年建成的安全生产监管智能化平台,为安全生产、质量控制提供信息化支撑,实现轨道集团和参建各单位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实现高效、实时、准确的安全管控工作。

工程建设安全管控平台。西安轨道交通在2014年建成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基础上,2017年升级为西安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管控平台,包括“1+3”系统,即1个门户系统,3个子系统,即工程建设安全管控门户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子系统、隐患排查与治理系统(既有)。远期预留“1+N”系统的扩展空间,初步形成“互联网”安全信息化管理模式。按照“全员参与、分层、分级管控”原则,利用电脑端和手机APP登录实现了参建各方协同处置工程风险管理、隐患排查和现场的可视化管理,达到了施工全面覆盖、全过程管控,使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工作标准化、流程化,规范人员行为,将责任落实到人,并使管理行为得到量化。通过安全管控系统,基本实现了“管控不及时,系统有提示;隐患不排查,系统能觉察;整改不到位,系统会反馈;应用不尽责,系统来考核”的具体目标。

智慧工地。西安轨道交通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试点安全生产“AI智慧工地”系统,利用AI对工地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24小时无死角监控分析,对人、机、物的安全状态进行识别,并自动发现风险和隐患预警,如对实名制人脸识别、不配带安全帽和不穿防护服,车站钢支撑上行走,吊车作业半径内站人等事故隐患准确识别,是“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的又一项新技术。各在建线路推广VR安全体验馆,通过VR设备,令施工人员身处VR实体体验区虚拟场景,高度逼真的视觉冲击和感官感受,令体验者如同身临其境。结合现场作业内容和施工人员“亲身”体验现场突发事件等情况,切身体会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对潜在的安全威胁更加警觉,进而在真实的施工中避免这些危险,促使施工人员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BIM技术应用。利用BIM+GIS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模型,利用城市模型信息更为准确地进行线网规划,并随着城市模型中信息变化对线网规划进行修编。西安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项目多、线路长、换乘站点多、周边环境复杂以及设计单位众多等情况,从施工图阶段开始采取“业主主导、BIM咨询单位管理、各参与方实施”的一体化BIM技术应用模式。西安轨道交通BIM协同工作平台主要覆盖了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包括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维和资产管理五个阶段,对西安轨道交通施工过程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进行管理,大大降低了前期管线迁改、交叉施工等的安全风险。

提升运营应急管理能力。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一种综合的、动态的博弈过程。除了及时有效准确的信息,充足的应急资源等之外,高效的管理机制是保障各个系统协同运作,从而保障应急管理体系顺利运行的必备条件。应急管理机制是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在遇到突发事件后有效运转的机理性制度,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地铁运营灾害事故的不完全统计和分析,针对主要灾害(地震、火灾、水灾和洪灾、爆炸、列车相撞和脱轨事故、毒气灾害、停电事故等),必须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五、健全安全应急管理机构 完善重大灾害处置

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通过管理模式研究,对应急管理现状进行梳理,建立统一应对地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以集团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各分管领导担任副总指挥,各相关部门、分(子)公司为应急指挥部成员。通过专题研究,不断完善运营管理重大灾害处置。

1.针对七大灾害的应对措施

一是针对地铁地震灾害应对措施,主要与地震部门加强联系,建立联动机制;作好应急预案,地震发生时果断关停运营线路及车站,提前疏散相关人员。

二是针对地铁火灾灾害的应对措施。除加强日常线路巡检,易燃物品定期巡检、消防设备到位并有效外,加强对进站人员的检测及巡视;制定完善的应急救援方案,特别是可靠、高效的调度指挥系统等,做好预防措施。

三是针对地铁水灾洪灾的应对措施。及时安装防淹挡板;与地铁接口的商业、物业应按照地铁安全要求及时关闭防淹门;现场出入口、风亭、区间风井等处备足防洪物资(如砂袋、水泵及附件)并存放在低洼地段车站或场段,保证设备完好附件齐全;运营重点场站应备一些大型吸水设备。

四是针对地铁爆炸的应对措施,改善地铁监控设施,提高地铁监控能力;加强实战演习,提高快速处置能力;开展乘客安全教育,提高乘客自救能力;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安全教育及培训。

五是针对地铁防撞脱轨的应对措施,提高运营人员的敬业责任与专业素质教育;推进技术装备安全标准化和数字化平台建设;加强对设备产品的试验、检测和认证工作;加快对老旧地铁列车控制系统的更新换代与改造;加强日常对轨道、车辆的检查、检修。

六是针对地铁毒气灾害的应对措施。加强监测、预警环节的工作,加强车站重要设施(风井、出入口等)防护措施,预防潜在威胁;加强车站的安检工作,增加安检设备、安检处置及防护器材等;完善毒气袭击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演练。

七是针对地铁停电灾害的应对措施。通过应急广播及应急通信进行疏散指引,站务人员在现场进行有序的疏导。

2.应急资源的协调管理

全面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所辖范围内的应急资源,包括应急指挥组织、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及设备、应急通道、专项资金等,了解应急段落与其他邻近单位的应急资源情况;掌握各类社会应急单位联系电话,包括消防、公安、医院、交通等社会救援保障,也包括电力、自来水、燃气、排水等产权单位,建立辖区内应急响应和救援协助机制,与邻近单位签订应急互救协议,并建立长效协助机制。开展应急救援指挥和协调超出应急能力需协调社会力量进行救援的,应移交指挥和协调权力。

3.应急企地联动保障机制

西安轨道交通集团与所辖各单位建立应急联动保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应急救援工作会议和对接会,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借助集团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数据和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预警和应急情况通报,实现数智化管理。集团公司的应急体系并入市级大应急体系中,参与社会层面的综合应急演练,与社会各界应急力量进行沟通对接,建立互救模式。

猜你喜欢

排查隐患轨道交通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PPP模式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