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质的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区别及融合

2023-01-08

智库时代 2022年29期
关键词:定性研究者定义

屈 君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笔者在阅读陈向明先生著作《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时对其的一段话印象极其深刻,陈向明先生说,“定性研究本身的定义和运作方式及其与质的研究的区别和融合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有待探究的课题。”由此引发了笔者对两者更进一步探索的兴趣。笔者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什么是定性研究,什么是质的研究,两者有什么区别吗?定性研究与质的研究有什么相同之处吗?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融合有哪些呢?截至2022年2月18日在中国知网上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类的核心期刊中,笔者通过检索相关关键词,发现以下结果:“定性研究”为关键词的有556篇,“质性研究”为关键词的有1774篇,“质的研究”为关键词的有150篇,“质化研究”为关键词的有78篇。这说明,这四种不同的概念在国内学者中都有人在使用,只是频率不同罢了。且从上述检索结果来看, “质性研究”“定性研究”和“质的研究”概念的使用占据着主流地位。在这里,笔者姑且将“质性研究”和“质的研究”作为只是名称不同的一种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笔者发现研究质的研究和定性研究之间关系的文献少之又少,所以笔者结合陈向明先生的著作《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及查阅的相关文献,做了如下梳理,简要谈下我对质的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区别及融合的理解,有不准确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引言

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主要流行两大研究方法,在有关社会研究方法的英文献中,Qualitative Research和Quantitative Research是学者们经常使用的一对相关概念。“Quantitative Research”学者们翻译过来即为“定量研究”和“量化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在以前乃至现在都一直占据着社会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Qualitative Research”有两种翻译,在中国大陆习惯翻译成“定性研究”。我国社会研究领域中的研究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主要是以陶孟和、李景汉、陈达等人社会调查所采用的定量方法为代表的社会研究,除此之外,对中国社会的研究也有以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吴文藻、吴泽霖、费孝通,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张闻天为代表的运用实地研究等定性研究方法;第二阶段是从我国的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二十多年,这一期间我国大量采用西方现代定量研究方法,对其大量介绍、引进、学习、实践运用。由此,西方现代定量研究方法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研究的主流方法;第三阶段则是从21世纪初开始至今,这一阶段定量研究方法仍在我国社会研究方法中占据主流地位,但随着西方学术界对Qualitative Research方法的介绍、引进、学习和实践,除了定量研究方法外,我国学术界逐渐关注这种新型研究方法,对这种方法的需求越来越大,使用也越来越普遍。

二、关于概念的定义

陈向明先生在《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中指出,定性研究比质的研究范围大,几乎只要是非定量的研究都可以纳入定性研究的范畴,其中包括哲学思辨、政策的宣传、政策的解释、哲学思辨等,甚至包括量化研究前后对研究问题的确定及对相关数据的分析。陈向明先生认为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而定量研究是定性研究的精准化。但如果需要对定性研究和质的研究两者进行更好的区分和联系,对他们自身的基本内涵的定义是很重要的。

(一)“定性研究”的定义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对定性研究的定义是:“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或角度。它以普遍确认的公理、一套演绎逻辑和大量的历史事实为分析基础,从事物的矛盾性出发,描述、阐释所研究的事物。”许多学者也对“定性研究”这一概念下了定义。王嘉毅将定性研究定义为是在一种自然情境下以收集相关的定性研究为主要内容,最后通过移情和诠释相关内容达到揭示和领悟社会现象及社会意义的一种研究方法,定性研究多与定量相结合,定性研究包括行动研究、田野工作法和人类社会学方法等组成的范式。马克·康斯特斯等学者认为定性研究主要是由六大要素构成的,定性研究是一个动态过程,六大要素分别是哲学的立场、方法论的导向、数据采集的方法、技术程序、框架的分析和报告的方式。在马克·康斯特斯文章中对定性研究的这六大要素做了详细的介绍,其中包括基于自然主义、建构主义等哲学流派下资料收集的方法,比如以归纳为主的方法论,或以访谈和观察为主的资料采集等等。陈向明先生对国外学者们的观点进行了概括,陈向明认为定性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的体验、参与式和不参与式观察、文献分析、开放性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是在自然环境下对社会现象及其意义进行深入、细微、长时间的研究;定性研究的分析方式主要是以收集当时当地的第一手资料,通过长期与当事人的生活了解,从他们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去感受并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看待事物的方式,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研究者他们的假设和理论,对研究的结果进行检验主要是通过证伪法,看是否存在不一致的情况。除此之外,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自身就是主要的研究工具,研究者的个人背景与被研究者的接触、关系等都会对其研究结果产生很大影响,研究过程必须详细的记录和报道,研究过程是定性研究结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研究者必须重视研究过程。

(二)“质的研究”的定义

陈向明先生在其著作《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书中定义了质的研究,他认为质的研究就是研究者自身要作为研究工具去深入社会现象中,通过自身与研究对象的了解和关系的深入,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归纳,记录,收集完整的资料,站在研究对象的角度去探寻社会的现象及其意义,从而对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和意义建构。因此,质的研究是对社会现象的探索,对社会意义解释并进行描述的整体性功能,对社会文化认知起着建设结构的作用。一直以来,质的研究就是跨学科,甚至是超学科的领域,最开始是与“精神学科”息息相关的,逐渐与人类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医学等学科相关联。因此,质的研究也一直受着不同的思潮、研究方法、学科等方面的影响。

诺曼 K.邓津等学者编写的《质性研究手册》中也对质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总结了当代社会科学中质性研究的发展态势。2011年版的《SAGE质性研究手册》中对质性研究概念也进行了定义,指出质性研究实际上是研究者将被研究者置身于现实之中,研究中以观察者的角度去看待真实的社会现象,目的在于将少为人知的社会现象更加外显,让社会现象真实的展现在人们面前,通过研究者在他们研究的过程中所记录的笔记、访谈、对话、照片、备忘录、日记等将世界转变成一系列的表象。质的研究是由物化性的实践活动组成的,它包含着对世界现象的解释,是一种自然主义下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通过调查研究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社会现象及其涵义。

综上所述,“定性研究”和“质的研究”在定义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都强调了对社会现象和社会意义的理解和建构。

三、“定性研究”和“质的研究”的区别

(一)不同的理论基础

陈向明先生在著作中指出定性研究与质的研究在本体论以及认识论上都是不同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本质上坚守了实证主义的立场,他们认为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存在绝对的真理和客观的现实,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寻找当中的真理、本质。但质的研究是超越性的,跨学科、超学科的,它不仅仅是对自然学科的模仿,对真理的唯一和客观性也存在着怀疑态度,更多的对本质真理保持着质疑的态度。

较多学者认为,质的研究理论基础为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质的研究理论受多种不同的理论流派和学科传统影响,这些影响目前主要受这三种传统的理论影响。首先,质的研究是十分注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两方面探究的,这方面主要是受自然主义理论的传统影响。其次,因为质的研究要求研究者对社会现象进行阐述性、解释性的说明,因此阐释主义的传统要求质的研究需要更加关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家主客位关系,强调两者的结合及融合视角。除此之外,受相关学科影响,以及政治、文化、经济、社会阶层等对研究方法影响的必然结果,质的研究也会更加注重知识的重新建构以及意识到社会改革的重要性,研究中的权力关系也会促使质的研究产生批判的意识,由此具有后现代的批判意识。

“早期的定性研究皆遵循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致力于程序化、规范化的呈现研究内容材料,进而客观描述研究对象,并提供具有信效度的客观解释。”陈向明先生指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都是坚守实证主义的立场,他们认为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存在绝对的真理和客观的现实,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寻找当中的真理、本质。但质的研究是超越性的,跨学科、超学科的,它不仅仅是对自然学科的模仿,对真理的唯一和客观性也存在着怀疑态度,更多的对本质真理保持着质疑的态度。因此,质性研究比定性研究具有更深一步的认知。

(二)不同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对于质的研究和定性研究也存在着不同之处。陈向明先生认为,目前很多中国学者在进行定性研究时并没有对原始资料和书籍进行系统的收集和分析原始资料,在进行研究结果说明时也存在随意性、习惯性和自发性,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学术研究,结果上更像是一种论述及舆论。这些论述的更多的是研究者自身的感受和观点阐述,通常是结合当下社会的热点、时政进行论述或给予相关建议。而质的研究方法是截然不同的,质的研究本身是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构后获得的结果、理论,强调的是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结果,而不是纯粹的哲学思辨、意见论述及逻辑推理。因此,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存在的相同之处,两者都是需要以收集的资料为基础,尽管资料收集的类型及分析资料的方法和资料的运用有所不同,但这些资料都是基于经验主义下必须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者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收集分析寻找解释研究问题的理论依据。相比之下,定性研究在原始资料上是较为缺乏的,没有原始资料的支撑,主要采用的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辨方式。虽然定性研究和质的研究对社会现象都有解释和建构社会意义的作用,但质的研究更强调过程性、具体性和情境性,定性研究比较偏向结论性、抽象性和概括性。

质的研究在方法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规范化体系,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对本身对研究产生的影响做出反省,明确个人因素的意识,从而避免研究结果产生偏差的原因,而定性研究尚无这类意识和要求。综上所述,定性研究更像是基于形而上学的、思辨的传统,但质的研究更多的遵循现象学、阐释学的传统。

四、“定性研究”和“质的研究”的融合

从融合的角度来看,并结合两者定义来看,“定性研究”和“质的研究”是有类似之处的,两者都强调了对社会现象意义的阐释和理解。风笑天先生在《定性研究概念与类型的探讨》一文中指出“质的研究“概念与“定性研究”概念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说,针对Qualitative Research被翻译成“定性研究”和“质的研究”两种概念是同一件事,毫无区别。实际上,这些译名不存在优劣之分,使用哪一种可以说只是学者个人的喜好而已。许多学者指出,“质性研究”,有的被翻译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定质研究”。在我国不同领域也有不同说法,在人类学界常被称为“文化人类学方法”,而在社会学界常被称为“定性研究”。但社会学界的定性研究与一般意义上只用思辨方式的定性研究是不同的,前者是必须要有一手资料和开展深入研究的要求。

五、结论

因此,笔者认为如果简单将定性研究定义为如哲学上的思辨、个人的见解、政策的宣传和一般意义上的解释,甚至包括在量化研究之前对问题的界定及之后对数据的分析,定性研究和质的研究两者其实是有着很大区别的,但如果将定性研究定义为凤笑天先生在《定性研究:方法论基础》(四卷本)一书的译者前言中说的那样,定性研究实际上与定量研究那样都是有特定的哲学基础和特定视角的,存在特定的操作方式与技术,并不是人们常规上认为的对社会热点、时政的泛泛而谈、纯粹的哲学思辨,这种泛泛而谈和思辨也只能称为是议论,并非思考,更不能称作研究。那么,定性研究和质的研究其实就是一种概念,只是名称不同罢了。综上所述,定性研究与质的研究是存在一定的区别并且有融合之处的,只是我们要怎么去看待两者的定义。

猜你喜欢

定性研究者定义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纺织品定性定量分析上的应用
分裂平衡问题的Levitin-Polyak适定性
基于UPLC-Q-Tof-MS/MS和HPLC的牙膏中叶绿素铜钠主要成分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带定性判断的计分投票制及其公理刻画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
成功的定义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