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党建引领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023-01-08江迪
江 迪
(广东燕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包含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文化引领、人才引领等,其中人才引领功能的强化能够夯实人才基础、构建优秀队伍,为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提供人才驱动力。国有企业要积极发挥党建工作的人才引领作用,尤其要以基层党组织为人才锤炼和培养的战斗堡垒,为企业各条战线源源不断地输出优秀人才。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人才引领作用还不强,这一现象的产生既有思想层面的原因,也有制度层面的原因。国有企业应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全面突出党建工作的人才培养功能,形成“党建+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本文主要就国有企业如何做到以党建工作引领人才培养展开一些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积极意义。
一、以党建工作引领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一切工作的指引,应对企业中心工作起到统领作用。人才培养是国有企业中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必须制定和执行长远的人才战略规划,要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提升竞争力,更好地吸纳人才、培育人才、用好人才,从而以人才工作为基础推动企业发展。国有企业以党建工作引领人才培养具有可行性,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层面的可行性。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干部培养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其主旨是要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这一要求表明国有企业以党建工作引领人才培养具有政策方面的依据,国有企业需要严格执行并落实党关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同时要以人才队伍建设成果体现出党建工作的成效。
二是组织层面的可行性。以党建为引领促进国有企业人才培养需要基层党组织作为依托,即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人才教育培训和时间锤炼的基地,由基层党组织承担起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实现优秀人才源源不断地输出。国有企业完全可以对现有的基层组织人才培养功能进行一定的拓展和强化,使基层组织更好地承担起人才培养任务。
三是文化层面的可行性。国有企业是党领导的企业,红色是国有企业的文化底色。国有企业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文化支撑,以党建文化作为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能够有效地巩固人才的思想、提升人才的能力,使各类人才能够在党建工作的大框架内发挥出才华。此外,党所倡导的奉献文化、工匠精神、责任意识等,是新时代国有企业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精神因子,国有企业可以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下更好地促进党员干部加快成才,并发挥出在职工群众中的榜样示范作用。
四是经验层面的可行性。以党建为引领做好国有企业人才培养工作并非新生事物,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所依赖的人才队伍,正是由党培养和历练出来的。国有企业在党管人才的基本原则把握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前,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发挥党建工作在人才队伍建设中作用,包括加强人才的政治能力、思想能力、业务能力以及道德素质等,使人才能够更好地承担起党和企业交办的任务。同时,国有企业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培养出更对口、更优秀的各类人才,不断壮大企业人才队伍。这些目标和要求决定了国有企业需要在既往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创造和提升,争取树立党建引领下人才培养的标杆。
二、以党建工作引领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的指向性
国有企业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培养优秀人才,需要体现出一定的指向性,即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宗旨必须明确,从而为各项人才培养政策的执行与落实提供基本前提。那么,国有企业应树立起哪些指向呢?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是政治意识突出。以党建为引领培养人才,就是要求国有企业培养出政治意识强烈的人才。国有企业要培养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新时代人才,这些人才要具备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到增强政治觉悟、坚定信念、坚强党性,保持政治上的看齐,能够认识到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保障,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个人的能力素质,要将个人事业和党的事业融合到一起。为了提升人才的政治意识,国有企业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常态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要求党员干部全面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来,同时还要加强对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状况的把握和评估,能够动态地监测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意识。
二是能力素质卓越。高素质专业化是党提出来的人才培养要求,国有企业要在党建引领下培养出能力素质卓越的人才队伍。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需要业务能力较强的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来。能力素质的评价标准归根结底就是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能力。国有企业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人才能力素质培养中的优势地位,可以从岗位基础技能出发,引入“工匠精神”教育,同时将党建工作和人才培训、人事管理、绩效考核等融合到一起,最终指向于人才队伍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是工作作风优良。国有企业需要培养人才队伍良好的工作作风,包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勤勉朴素、踏实做事等。这些优良的工作作风能够展现出新时代国企人的良好风貌,从而使企业更好地赢得社会公众的信赖。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作风建设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国有企业要将作风建设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在作风建设中考核人才、测评人才和检验人才,对于作风有问题,如贪图安逸、骄奢淫逸、浮夸浮躁的人应持一票否决的态度。
四是创新精神强烈。国有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发挥出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的发挥则有赖于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谓创新驱动,在根本上就是人才驱动,即只有培养出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企业发展中的创新驱动才能真正实现。创新是我们党一直以来强调的一种精神品质,它要求运用不同于前人的思维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国有企业要将党对创新精神的倡导融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来,大力培养一支有独到见解、有原创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解决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过程中实际难题的人才队伍,使他们成为企业创新的中坚力量。
三、当前国有企业人才培养中党建引领力不足的现状
尽管国有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以党建工作引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是执行中出现了党建引领力依然不够强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融合理念的认知不充分。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环境变化迅速,受各类突发性事件的影响,企业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导致企业的经济指标导向性越来越重,产生了部分国有企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重业务轻思政的现象。在人才培养方面,党建工作也逐渐脱离了国有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造成了人才队伍不了解党的方针和政策,难以掌握国家战略的大方向,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逐渐割裂、脱离,这样也就无法发挥党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引导性作用。
二是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融合策略有效性差。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融合存在固化的思维,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墨守成规,囿于旧模式老套路,只是简单地将思政课程穿插在培训中开展,不能适应新形势,无法与时俱进探索新思路新办法。如人才培养更多地注重业务层面的培养工作,虽然思想政治工作也有所涉及的,但是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工作的结合不够紧密,甚至谈不上融合,两者之间呈现出“两张皮”的现象。
三是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融合缺乏科学的考评体系。以党建工作引领国有企业人才培养必须要动态地评价党建引领作用的发挥情况以及党建引领对人才培养所产生的实际效益,如此才能动态地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策略,确保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的作用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当前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培养的过程中,缺乏与之相对应的科学的考评体系,党建引领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还没有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没有建立起来,导致的结果是党建工作和人才培养之间的融合关系难以有效体现,无法为后续相关工作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充足的依据。
四是其他方面的问题。除了以上问题外,其他一些问题也严重影响到了党建引领在国有企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发挥,如党务人员缺乏融合技巧、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足、党建引领人才的制度支持不够明显等,这些现象也严重制约了党建引领作用的发挥。
四、以党建工作引领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那么,国有企业应如何有效地发挥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呢?现提供如下措施供参考。
一是统筹部署。为了发挥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需要国有企业提高思想认识,统领思想,确保将“党建+人才培养”的理念灌输给政工人员、党员干部以及职工群众。国有企业党委应全面部署以党建工作引领人才培养的工作方案,确定指导思想和工作细则。其实质是将党提出的关于人才培养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企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来,使各项方针政策在人才培养的第一线焕发出生命力。国有企业政工干部尤其要提升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的可行性,要提高政治站位,打通各项工作壁垒,充分释放党建工作的人才培养潜力。针对当前思想认识不足的现实状况,国有企业党委要通过“党建+人才培养”的专题教育,消除人们头脑中的错误认识,引导人们更好地认识到以党建促进人才培养的积极意义。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国有企业党委也要做好统筹部署工作,推行精细化管理和流程化管理,把党建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对接起来,使两者的融合呈现出可视化特征。
二是构建队伍。这里的“队伍”是指专门负责将党建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结合起来的政工人员队伍。政工人员队伍是发挥党建工作人才培养引领力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能力素质将直接关系到党建引领力的发挥程度和发挥效果。政工人员队伍首先要就以党建工作引领人才培养有深刻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把握,既要认识到这一工作方法的原理,同时又要能够解决其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同时,政工人员自身也是人才培养的对象之一,其队伍培养同样遵循以党建工作引领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因此,政工人员的身份和角色是双重的,他们既是人才培养的对象,同时又是人才培养的执行者。政工人员除了需要在思想上超前认识以外,还要掌握关于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的一些综合能力,懂得一些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就“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政工人员在此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亲临一线,要下沉到基层做好人才培养方面的调查研究,既要了解企业的需求,同时也要了解干部职工的诉求,能够在翔实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当然,国有企业人才培养除了需要政工人员介入外,还需要大量的内训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介入其中,他们可以在政工人员的统一管理和安排下,具体地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工作细节中来,共同为优秀人才的培养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是打造平台。以党建工作引领国有企业人才培养需要依托一定的平台,即以一定的平台为基础和阵地,开展以党建工作引领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工作。建议以基层党组织作为人才培养的首选平台,同时还可以搭建其他平台,形成多元矩阵和平台体系,为国有企业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就基层党组织来说,基层党组织对每一个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和能力素质有充分的了解,其对党员干部的实力、潜力以及工作作风等可以展开全面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基层党组织可以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在人才输送和需求对接等方面发挥出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加强人才储备,基层党组织还要有针对性地对人才进行培养和训练,如组织一定的活动,展现人才的风貌,促进人才的成长,又如将基层党建工作延伸到人才培训中来,使党组织成为人才培训的主导者,从而更好地将党建要素体现到人才培训工作中来。
四是塑造文化。国有企业要塑造一种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渴求人才的良好文化氛围,还要将任人唯贤、公正用人的价值观吸收到用人制度中来,以起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效果。党建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引领和保障作用,尤其要将党关于“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的要求体现在人才队伍建设中。这些要素汇聚到一起就是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建立一种全新的国有企业人才文化,既要突出选人用人标准,又要鼓励人才创新创造,使人才高度认同国有企业这一发展平台,同时将自身发展和服务企业、服务社会融合起来。同时,这种人才文化又是严肃的,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即国有企业在为人才提供舞台的同时,也要对人才提出较高的标准和要求,党员干部则应该成为人才队伍中的模范,带领人才共同努力,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
五是树立品牌。以党建工作引领国有企业人才培养是大党建新格局的具体表现,是“党建+人才培养”的具体操作。国有企业应以党建工作引领人才培养为基本思路和方向,树立起属于本企业的党建工作品牌和人才工作品牌。一方面,要突出党建引领在人才培养中的实际作用,致力于“党建引领”这一概念的分解和细化,尤其要结合本企业党建工作的特色和优势,发挥出对人才培养的实际作用力;另一方面,要做好“党建+人才培养”的工作品牌宣传和推广,在充分展现企业党建成果和人才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更多地讲好企业在“党建+人才培养”中的典型事例,实现正能量的持续传递。“党建+人才培养”的品牌建设要突出效益导向,致力于解决企业党建工作和人才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要以最现实、最迫切、最根本的问题解决为突破,彰显出工作品牌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作用,从而产生鲜明的示范意义和导向作用。
六是融入中心。国有企业以党建工作引领人才培养要和党建工作融入企业中心工作的基本原则相吻合,确保这一创新实践同样遵循融入中心的基本要求,以避免其与中心脱离或出现“两张皮”的现象。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在“党建+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更多地从企业实际问题出发,把握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致力于通过党建工作定向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当前企业面临人才短缺,但是这种短缺属于“结构性短缺”,即人才总量是合理的,能够满足基本需求,但是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总是会出现局部人员短缺,主要表现为高端人才稀缺和创新人才稀缺。国有企业要针对这一问题,发掘“党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潜力,充分利用党建平台的资源优势,从基层一线人才培养出发,以对接企业发展需求为根本,争取能够寻找到人才结构性短缺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