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渗透于幼儿生活的价值及其措施*
——以陕西文化为主具体阐述

2023-01-08康润雯罗丹王欣怡孟紫桐李蕊彤

智库时代 2022年22期
关键词:陕西幼儿园传统

康润雯 罗丹 王欣怡 孟紫桐 李蕊彤

(西安思源学院)

一、提出问题

幼儿是中华民族最特有而又非常重要的族群,是祖国之希望,而中国全国各地的传统文化元素不胜枚举,但在当今快节奏的经济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关注程度越来越弱,甚至漠视了文化传统。以陕西为例,在幼儿园活动中,对于陕西传统文化的普及少之又少,涉及陕西传统文化的绘本也寥寥无几。不过在最近的“国学热”的带动下,许多幼儿园也会开展关于陕西本土传统文化的活动。例如:幼儿园会让幼儿了解一些陕西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古韵(秦腔、陶俑、剪纸等),开展“城墙一日游活动”“奇妙的泥巴”“剪纸变变变”等主题活动,但其涉及的内容还不够丰富多彩,致使许多幼儿不能全面地了解陕西传统文化。而且由于大多数幼儿父母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受全球化思想的影响,因此在幼儿学习方面更加重视国际教育,从而选择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导致部分家长不知不觉地将陕西方言丢弃,许多幼儿虽然是陕西人,但却不会讲陕西话。因此,提高幼儿陕西本土的传统文化素养已经刻不容缓。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但能强化幼儿自身的民族精神,也能提升幼儿内在的民族凝聚力,更能增强幼儿对本土文化的文化自信。

二、陕西传统文化对于幼儿的价值与其意义

陕西传统文化教育中对幼儿的价值,与其伟大的陕西本土文化是陕西民众最深厚的精神追求,代表了陕西省独有的精神标志,承载着陕西人数千年的历史生生不息、世代相传、傲然屹立,是陕西人民的精神支柱和精神食粮以及精神命脉。

(一)进一步影响幼儿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指人们运用自身的认知储备能力去分析与处理事情的一个概念,在当今社会中,我们立足于现实世界中,所凭借的就是一个广阔的思维格局和思路,为了促进未来发展,需要我们逐步培育孩子的人生观,而孩子的人生观是在通过长期学习、交流与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由各式各样本土文化因素所交互影响和发展的结果,而陕西人文自然都是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富的教育资源,这种资源也将会成为孩子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主力,所以,只要我们善于寻找与利用并一步步深入陕西本土文化中所蕴含的教育资源,便可培育出孩子们对陕西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孩子们对家乡地位与祖国的归属感。幼儿可以通过陕西的发展历程以及风土人情来感受陕西的历史与现在、陕西的风俗与人情、陕西的战争与英雄、陕西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陕西的民间艺术与经典国粹。同样,幼儿透过对陕西历史文化的认知,也体会到陕西博大厚重精深的本地底蕴,也提升了孩子的民族荣誉感,让陕西历史文化的“种子”在孩子的体内生根发芽,自此在幼儿的脑中形成固定的知识点和文化发源点,对幼儿今后持续学习历史知识和用历史的思维来看待问题,引导自己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

品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巨大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成长为一个更加优秀、更加全面的人。[2]随着国家教育观念的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品德教育,陕西本土文化能够为幼儿优秀品德的构建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其中陕西的文化核心是爱国守信,可以培养幼儿的爱国精神以及诚实守信、不说谎的良好品德;陕西的文化品质是勤劳质朴,可以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勤俭节约、不投机取巧的良好品质;陕西的文化精髓是务实进取,可以培养幼儿努力奋斗、积极进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良好品性;陕西的文化素养是尚德重礼,可以培养幼儿懂礼法、有礼貌、学会以文明行为生活的良好素养;陕西的文化特征是宽厚包容,可以培养幼儿与同伴和谐相处、能够换位思考去除中心化、不与他人斤斤计较的良好性情。例如:秦腔虽然没有处于中国五大戏曲之中,但他的悲壮、激越、明朗、刚健、豪迈大气明显区别于其他的戏曲。秦腔能唱出陕西人宽广的胸襟;吼出千年长安的沧桑变迁;吼出陕西人悲而不怆、哀而不伤的精神气质。这正能使幼儿从小便有这种豪迈淳朴的个性。我们更要关注陕西本土文化,重视弘扬和继承优秀的陕西本土文化,发挥出陕西本土文化对于幼儿品德发展的作用,从各方面将幼儿的思想道德品质水平提高,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端正幼儿的行为习惯

人们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果断、大胆、真性情等都能在幼儿的性格成长过程中体现出来。陕西地方语是我国最古老的语言,他的语法结构简单,语句诙谐风趣,并体现在了大量的日常词汇和歇后语、民谚中。在幼儿的语言敏感期,受方言文化的影响,幼儿对陕西方言很敏感,能快速地学会陕西方言,并能养成幼儿做事果敢、性情豪放、风趣幽默的性格。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幼儿活动内容的重点,陕西的本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可以端正幼儿的言行举止,让陕西传统文化与幼儿年龄发展特征相结合,小班着重培养问候礼仪和进餐礼仪,中班强调交往礼仪和服务礼仪,大班注重课堂礼仪和集会礼仪,让传统礼仪文化引领生活、融入行为。[3]

例如:在用餐时候,老人必须坐主位;长辈动筷后,晚辈才可能开始动筷;当坐板凳上时,上身须保持挺直,两脚齐放于地面上或悬在空气中,切记不可以摇晃双腿和抖腿;遇到长辈时,要主动向长辈问好。幼儿的言行举止的培养不仅是教师的责任,更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陕西的大多数幼儿从小便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便从长者那里学到了许多的规矩,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自古以来,人们的行为举止需要受规则的约束,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使幼儿成为一个懂礼貌、守规矩的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陕西传统文化渗透幼儿生活的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4]从中可以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幼儿园教学中的相互融合是十分必要的,陕西本土传统文化又是陕西的瑰宝,它具有着强大的社会文化冲击感和丰厚的教育资源,有助于进一步发展孩子的文化素质,为孩子们今后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所以,继承与弘扬陕西本土传统文化是学校现代教育教学任务的关键,我们要根据孩子的身体发展特征,把陕西的本土传统文化融入与孩子的生活和教学之中,让孩子们自小就接受陕西本土传统文化的熏陶,并通过了解陕西的本地历史文化,使孩子们吸收陕西本地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体验陕西的魅力。

(一)从幼儿园渗透传统文化

文化的传承需要循序渐进,幼儿园可以结合幼儿自身发展情况来进行,比如听故事、诵读经典活动,让幼儿学习了解陕西的历史。“以史为鉴,可知兴衰”,从经典故事中学习陕西的文化,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喜欢陕西的文化,让他们从小感受文化的熏陶,养成好习惯。陕西幼儿园在幼儿课程中融入陕西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幼儿的爱乡情怀和爱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幼儿园课程内容应秉承“新中式育儿”的幼教理念,将陕西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先进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幼儿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中。幼儿园应该充分挖掘和整理适合幼儿学习的资源,并以游戏的方式传授给幼儿,让幼儿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蒋煜认为,幼儿生活的环境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风俗习惯等组织实施传统文化教学活动,这样既能满足幼儿的现实需要,也能开拓幼儿的视野。[5]

要想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渗透优秀的陕西文化,还需要我们的幼儿教师重视起陕西文化的价值,充分利用陕西文化开展各种活动、游戏,使幼儿可以愉快地徜徉在我们陕西传统文化中,并且加强幼儿对陕西文化的传承意识。将陕西的传统文化贯穿于幼儿园生活有许多的方法,比如: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孩子学习《唱脸谱》,激发孩子对各种陕西秦腔脸谱的兴趣,初步认识到各种脸谱,孩子们可以讨论各种脸谱的不同和自己喜欢的脸谱,在亲身的体验中体验陕西秦腔的魅力。教师还可以给幼儿播放一些著名秦腔的片段,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整个秦腔舞台的艺术力和丰富的舞台戏剧性。这样,用老陕西的教育经典,培养孩子情感、心态、能力、学识、技艺等的全方位发展,从而启动孩子多元智能,促进全脑发展,就能够培育出”心中有梦,眼中有光,眉间有笑,脚下有路”的四有好孩子。

(二)从家庭渗透传统文化

家庭教育也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堂宣传课程,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藉、无声的力量,它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家庭是社会中最小的群体,不仅是繁衍生息的重要基本单位,更是陕西本土文化教育最基本的单位。目前,家庭教育对陕西优秀本地文化存在认识偏差,这是使幼儿无法掌握优秀本地文化的一项严峻挑战,家庭是孩子生存最久的地区,对孩子掌握本地文化具有这重要的促进意义,首先就要求家庭成员给孩子提供一种优秀的榜样,降低本地文化孩子心里的差距感;其次应该主动协助幼儿园的教学管理工作,建立家庭共育的良性协作关系;最后,家长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帮助,不管是物质方面或是精神方面,良好的文化环境则会影响幼儿的文化学习,通过生活中的环境细节,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对陕西文化的热爱和增强对家乡的责任感。

比如:可以通过各种传统的节日来帮助孩子了解我们陕西的一些节日习俗,让传统节日成为进行陕西文化教育的良好时机。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各种兴趣爱好来学习一些陕西的文化技能,例如:剪纸、学唱秦腔、泥塑等,这样使幼儿不但传承了陕西文化,还可以丰富幼儿的业余生活。父母还可以培养孩子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带孩子去陕西的历史古迹,感受历史的气息,讲述文化故事,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体会到陕西文化的魅力让幼儿从小便接受文化的熏陶。因此优秀的家庭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成员更好地成长,并且也影响着家族乃至国家的良性发展,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并践行。家长是陕西本土文化教育的主导者,而幼儿是陕西本土文化的继承者,所以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弘扬陕西本土文化,将陕西本土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三)从社会渗透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安行立命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繁衍的血脉,是绵延的“根”与“魂”,传统文化的教育它可以使社会和谐,甚至可以使国泰民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因此,让幼儿了解到自己的家乡与别处不同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幼儿对家乡的认识,由此延伸到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6]所以宣传我们陕西的传统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这项工程就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执着坚持下去,进行到底,这样,陕西的优良传统历史文化才能真正形成陕西人的自觉意志和不二行动。开展陕西本土文化教育工作,不但是要靠幼儿园和家庭的努力,更是陕西政府的职责所在。其一,陕西政府应该从陕西人民的角度出发,统筹规划好开展陕西本土文化的计划,建立起与陕西本土文化教育相关的规章制度,让陕西本土文化走进幼儿园,促进陕西本土文化在幼儿中的继承和发扬。其二,政府也应该在社会上加大对幼儿进行陕西本土文化教育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家长和幼儿园有意识的去培养幼儿陕西本土文化的素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三,政府应该在陕西本土文化教育方面为各大幼儿园提供教育资金,让幼儿园提高其硬件设施,并为幼儿教师组织开展陕西本土文化研讨会,提高幼儿教师的本土文化素养,更好的教育幼儿,更好地发扬优秀的陕西本土文化。我们今天的社会为什么还可以蓬勃发展,就是在于人们不断地掌握最先进的政治思想,并根据自己情况进行实践,让真正的传统文化、陕西文化滋润每一位幼儿的心田。

四、总结

学前教育作为一个人的启蒙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未来发展乃至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学前教育应承担起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增进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孩子传统文化素养的责任。[7]让更多幼儿都能学习陕西文化不仅仅需要我们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我们优秀的文化对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我们的倡导与传承下,我们的文化将会成为历史与未来画卷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猜你喜欢

陕西幼儿园传统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我爱幼儿园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欢乐的幼儿园
老传统当传承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