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劳动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
2023-01-08袁振芳王文峰
袁振芳 王文峰
(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这表明,劳动教育在新时代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定位和作用。新时代注重开展学校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因为劳动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还在于当今社会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全面,如学校推行劳动教育往往会侧重劳动的“吃苦、受累”的意义和体验,学生在劳动中难以感受到劳动的光荣感和幸福感。由于新一代的青少年生活在生产力发达的社会,加之学校不够重视劳动教育以及父母的溺爱等因素,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并不深刻。总之,社会各方面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存有一些偏差,忽视了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使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弱化或者缺失。中学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期,因此大力推进劳动教育,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学生能够真正崇尚劳动和尊重劳动,探究学校劳动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学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
我国学校劳动教育的内涵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以及党和国家所赋予的历史责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丰富,劳动教育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展,这就造成了劳动教育内涵界定的困难,使之在具体实践中常常出现无标准和无目的的现象。目前学术界对劳动教育的概念并不统一,结合相关定义,本文将学校的劳动教育界定为通过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劳动价值观,促进其树立劳动幸福观,塑造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活动。
(一)实践、劳动与劳动教育
“实践是指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2]人可以通过实践检验着自己感性的主观目的、愿望与意图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检验着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劳动是指能够创造人和人类社会、实现和完善着人的本质,并作为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基础的活动。劳动和实践相互渗透,密不可分,但两者在内涵上具有一定区别。实践是在人的主体意识下的感性活动,具有创造性和能动性,其作用在于有意识地自主改造和探索世界;劳动则更加突出创造人和人类社会的这一内涵。另外,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发展劳动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劳动教育”概念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具体的、感性的实践不断探索、践行和充实。本文将学校劳动教育的内涵界定为是通过理论和实践来培育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教育活动。
(二)培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劳动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之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这其中,“崇尚劳动和尊重劳动”显然是引导人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基础,也体现出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观。
崇尚劳动,是指全社会树立起“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1]的社会风尚。首先,崇尚劳动源于劳动创造人进而成就人的本质。人类是由古猿一步步进化而来的,从猿到人的转变,并不单纯依赖生物的自然进化,仅靠生物进化难以实现由自然界向人类社会的跨越式转变。自然界的生物进化只是在古猿的身形体态上为人类提供了自然前提,真正完成这伟大飞跃却是通过劳动实现的。劳动使古猿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以此为标志,古猿就进化成了人。因此,劳动创造了人,而且使人类在劳动中丰富和完善着自身。其次,“崇尚劳动在于劳动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需要。”[3]简单来说,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在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两个方面。然而,无论是实现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都必须通过劳动完成。因此,实现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起“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1]的社会风尚。
尊重劳动,是指全社会要树立起“尊重一切有益于人民与社会的劳动”这一社会风尚。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劳动,只要是为祖国和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积极贡献,都值得称赞和认可。尊重劳动有两层内涵:尊重劳动本身和尊重劳动者。首先,要尊重劳动本身。不管付出何种类型的劳动,不管是消耗体力、消耗智力还是两者共同消耗的劳动,只要是合法劳动、诚实劳动并对社会有益,都值得尊重。其次,要尊重劳动者。劳动类型多样,劳动者也各不相同。虽然劳动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其家庭背景、教育程度、个性特点、职业分类、性别、种族等的不同,付出不同的劳动,但是各阶层劳动者人人平等,共同为创设美好生活而奋斗,就值得尊重。
因此,崇尚劳动和尊重劳动既是人类自身发展进步的需要,更是新时代全社会应当弘扬和践行的劳动价值观。
(三)树立劳动幸福观
“所谓劳动幸福,简单来说就是指人通过劳动使自己的类本质得到确证所得到的深层愉悦体验。”[4]劳动幸福观是追求“劳动幸福”的价值选择和导向,树立劳动幸福观是培养学生劳动价值观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幸福是属于人的幸福,所以人的本质是理解幸福的关键。“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劳动是理解人本质的基础,进而也是理解‘幸福’的基础。”[5]因此,劳动和幸福具有根本一致性,树立劳动幸福观能够提高人的劳动幸福程度,实现美好生活。
新时代愿景下,人民的幸福最根本的就是实现美好生活。那么,幸福何以体现?首先,体现在物质生活的不断富裕。劳动推动生产力加快发展,劳动人民收入增加,在物质层面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其次,体现在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从长远来看,当物质产品丰富成为一种常态,人们将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简言之,人们通过劳动体验到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美好,感受到美好生活的真谛就是幸福生活。因此,美好生活要靠劳动创造,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要劳动者树立劳动幸福观,付出诚实劳动,就能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因为物本身不具有内在超越性,它不能引导人们超越自身的有限性,也承载不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6]”。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同时完善和发展了人和人类社会,使人们生活越来越美好,人生越来越幸福。
二、学校劳动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
价值观首先表现为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从而凝结成一定的价值目标;其次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人们要不断地进行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通过不断探索、判断、选择和积淀,逐渐形成对事物是非曲直、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价值评价标准,也就形成了价值观。因此,价值观的形成需要通过实践不断地探索、认识和践行,才能形成稳定的符合时代背景和有利于个人发展进步的价值观。但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不同,所以每个人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中学阶段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定型,容易被其他因素干扰,在这个关键时期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培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意义深远。
学校劳动教育的核心内涵就是培养学生“崇尚劳动和尊重劳动”的劳动价值观,从而发挥其对塑造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一)崇尚劳动能够激励学生追求和实现人生价值
崇尚劳动的价值取向源于劳动创造人进而成就人的本质。学生崇尚劳动的关键在于充分认识到了劳动的本源性价值,深知空想不会创造价值,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另外,学生对劳动发自内心地热爱与憧憬也肯定了劳动对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劳动能够促进学生道德、智能、审美、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第一,道德不仅要内化于心,还要外化于行,要以劳树德;第二,通过劳动让学生做到手脑并用,促进人智力的发展,以劳强智;第三,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增强体质,发展体能,以劳强体;第四,学生在劳动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劳逸美。总之,劳动不仅创造人,人也在劳动过程中丰富、发展、完善并成就着自身。正是因为劳动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家也大力提倡劳动教育,而且每五年开展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通过评选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大批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先进模范人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人们崇尚劳动,增强劳动意识,激励学生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对学生正向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激励导向作用。
(二)尊重劳动能够使学生为创造美好生活而脚踏实地劳动
“美好生活”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而“劳动是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现实手段。”[7]美好生活是随着劳动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生活,劳动本身就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离开劳动者的踏实付出和诚实劳动,驰于空想,美好生活就不可能发展和实现。因此,尊重劳动这一价值引领作为尊重劳动者的内在要求,能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即学生为创造美好生活而脚踏实地劳动。另外,学生尊重劳动,关爱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总之,只有从心底敬畏劳动,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劳动,真抓实干工作,人民才能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景。因此,尊重劳动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三)劳动实践活动能够检验和丰富学生的价值观
马克思认为价值观都是历史的、随着时空不断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价值,只有不断变化的价值。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实践,学生正是在不断的劳动实践中形成、检验和修正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观。首先,劳动实践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以及自身的生活进行思考,明确定位,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目标,促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在不断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也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不断检验已有价值观的合理性,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最后,通过劳动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能够客观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有助于更好地修正和充实自身的价值观,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劳动价值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检验和修正作用。
三、学校劳动教育对学生价值观塑造的路径
学校劳动教育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想要发挥好学校劳动教育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塑造作用,要有具体的实施路径。
(一)完善劳动教育体系
学校要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保障其对学生正向价值观的塑造作用,必须使外在的政策引导与内在的强基固本相结合,遵循劳动规律和教育规律,完善创新劳动教育体系,形成劳动教育的常态化、持续性和系统性。
第一,完善劳动课程体系。当下,很多学校的劳动教育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特别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劳动教育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失去其独立的学科地位,极大地影响了学校劳动教育的发展,因而要恢复和确立劳动教育的独立学科和课程地位,坚守课堂阵地,着重完善劳动课程体系。基于此观点,加之“双减”政策的首要任务就是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课后延时服务的主题和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为学校构建劳动教育学科体系提供了机会,有利于激励各级各类学校在课内和课后延时服务中开展符合学生需要的、具有学校和地域特色的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这不仅使课后延时服务有了可开展的主题,也加强了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并且有针对性地确立劳动教育的课程和课时,在固定的课后服务时间内实施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保障了实施劳动教育的时间,促进了学校和学生的多元发展,彰显出劳动教育的可持续性与长效育人性。
第二,完善学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当前,能够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构建较为完善的高质量劳动课程体系的学校较少,多数学校仍处于零散的、碎片化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水平上,对劳动课程的目标、实施和评价等缺乏一体化思考和有意识地优化设计,难以保障好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的积极作用。因此,学校要遵循政策要求,重视劳动教育体系内涵解读,不断完善劳动教育的评价实施策略,构建多元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既要注重客观的量化评价,也要注重劳动教育的价值引领,通过综合采用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制定出系统全面的评价指标,将学生的劳动成果、劳动认知、劳动情感和价值等综合纳入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障劳动教育,发挥好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作用。
(二)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学校劳动教育重在引导学生身体力行,付出劳动,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要以正确的态度和方式去劳动,克服部分学生“轻视劳动”的偏见。在以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背景下,劳动教育曾被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使人们谈“劳”色变;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重“劳”而轻“教育”,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使劳动成为惩罚学生的工具。这些对劳动的片面化认识由来已久,新时代的学校劳动教育应明确好目标定位,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针对新时代学生的特点,通过丰富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崇尚劳动和尊重劳动”的劳动价值观。
新时代的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应涵括学生劳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劳动与人类历史、劳动与社会、劳动与中国梦、劳动与心理、劳动与法律、劳动与安全、劳动与人工智能、劳动与劳动关系、劳动与闲暇、劳动与异化劳动等主题,结合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与劳动相关的问题,普及必要的实用知识,使学生深刻认识劳动,拓展科学视野,客观看待劳动,从思想上克服以往对劳动的误解。学生只有深刻认识到劳动的价值,树立起“崇尚劳动和尊重劳动”的劳动价值观,才会真正激发其对劳动的感悟,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劳动实践中,并在劳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实现人生价值。
(三)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劳动精神
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学校劳动课往往被忽视,加之信息网络化环境下快餐式娱乐泛滥,导致部分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精神缺乏,养成了好逸恶劳、渴望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不良观念,对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消极影响,因而要发挥好学校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崇尚劳动模范,弘扬劳动精神。模范和榜样具有激励和矫正等功能,通过挖掘模范人物和榜样人物的劳动故事,同时重视主流媒体的宣传和舆论引导作用,加大网络宣传,讲好劳动故事,启蒙学生的劳动价值认同,激发学生的劳动情感,强化学生的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向劳动模范和榜样人物学习,从而使其确立目标、修正言行,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
此外,“劳动实践是强化劳动精神认同,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关键。青年只有投身劳动实践,才能体验劳动的意义,内化劳动情感,主动创造劳动价值。”[8]学校劳动教育可以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劳动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结合丰富的劳动教育主题内容,开展相应的多姿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劳动能力,促进其劳动精神的实践养成,从而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无私奉献中实现自我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学校劳动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作用极其重要,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克服空洞的理论说教,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引导学生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实现人生价值,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关链接】
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为临沂师范专科学校马列教学部,2000年与原临沂师范专科学校政治系、原临沂教育学院政治系整建制合并成立临沂师范学院政法与经济系。2003年在政法与经济系基础上分别组建了法学院和商学院,其中法学院下设法律系、政治系和马列部。2011年8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马列部)独立设置,成立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努力开展社会服务和联合办学为重点开展工作,以实践临沂大学“红色育人工程”为特色,力促学院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