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诗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策略初探

2023-01-08李冰倩周晓波

智库时代 2022年6期
关键词:古典诗词思政

李冰倩 周晓波

(辽宁工业大学)

随着近几年国风综艺的盛行,《经典永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诗词类节目的观看热潮,这无疑对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大有益处。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诗词歌赋是我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站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更加应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不仅有助于国家的发展,还有助于社会建设,不断提高社会公民的文化素养。[1]想要使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不能仅依靠国家政策,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和教师更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在中华文化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更是对当代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古典诗词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融合,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实践创新。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得中华诗词的积极作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作为对大学生思想教育起主导作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要如此。

一、深入挖掘古典诗词对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

(一)深入理解古典诗词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

中华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指的是民族文化在出现之后的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民族思想信念,通常是蕴含着民族理想的。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正是我们国家在社会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回望历史长河,我国形成了伟大且多样的民族精神。由于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因此,便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当中,不仅是我们需要文化复兴,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本就会伴随着文化复兴。中国诗词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核,如“爱国精神”,爱国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古典诗词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岳飞的“位卑未敢忘忧”,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这些古典爱国诗词所展现出的精神和情感壮怀激烈,慷慨激昂。再以“树立远大理想信念”为例,李白的“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荀鹤的“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谋身”等。这些激人奋进的诗词时至今日仍然是理想树立、自我勉励、志存高远的良好教材,并且古典诗词中也蕴含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内涵。因此,古典诗词蕴含的文化精神内涵既是深厚的也是与时俱进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文学魅力。

(二)深入研究古典诗词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教育我们应该热爱祖国,更重要的是要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爱国主义教育是当代思政教育体系当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一面有着强大号召力的鲜明旗帜。

在中国诗词当中,素来就包括抒发自己爱国主义情怀的诗句,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其进行掌握。第一种是纯粹的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在对古典诗词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我国俊美的大好河山给予了诗人们无数的创作灵感,因此,有很大一部分诗人在进行诗词创作时,都会选择以祖国山水作为创作基础,并将自己的感情寄于山水之中。这种创作方式往往也可以使这些山水的形象更加立体,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悟诗人的爱国情怀,还能够“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比如李白就描写了许多关于祖国山水的篇章,“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从他的诗中,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山河壮阔,体会到了诗人充满热情的生活态度。第二种则是借助诗词表达对于民族乃至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怀。一些爱国诗人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将国家的命运与自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无论国家如何存在、发展,都与个人前途、命运息息相关。比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第三种则是借助诗词来表达自己保家卫国的决心。当国家处于危难之时,通常也是诗人们进行创作的高峰时期,面对国家受到侵略,许多爱国诗人都会选择拿起笔,用文字来抨击社会现状,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在这部分诗人当中,有的不仅会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一腔热血,更是会通过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于祖国的热爱,例如陆游、辛弃疾等人,在面对国家危难之时,他们不仅会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思想,例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等,更是英勇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之中,为国家的前途命运奋勇抵抗。

古典诗词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纵观千年的文学发展史,传统文化精神特质始终蕴含在文学作品中,古典诗词以事实、情景感受为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忠义、爱国、和谐、友善等品质有着深刻的、透彻的诠释,其作品中大多慷慨激昂、义愤填膺,能够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同身受,与诗人产生共鸣,真切地感受到诗人保家卫国的赤胆忠心。产生的这种共鸣激励了更多仁人志士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战场上,古典诗词在培养并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民族自信心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进一步增加古典诗词相关活动

一是举办多样化的文化传承活动。实践证明,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中国风,特别是古典诗词相关的活动能有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特别是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关注并非开展一般的文化活动就能把他们吸引过来。这就要求对于古典诗词中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不仅需以继承为主线,还更应该创新,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才能形成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崭新文化。

二是,我国相关部门自2010年起,便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例如“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大赛以诵读传统经典诗文为主,参赛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诵读红色经典,也可以宣传当代的优秀作品,对于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文化教育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赛,广大师生群体不仅可以更进一步的领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加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还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对于传统文化传播的自觉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群体理解经典的能力,从而促进全民文化素养的提升。

三是通过建立社团并适当开展活动,将活动课中的政治内容与古典诗词结合起来论证课堂中所讲授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之余“温故而知新”。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思政教育者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搜集并分享蕴含相关哲理的古典诗词,进行古典诗词竞赛等趣味活动,增加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多渠道整合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一)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我国高等院校开展的古典诗词活动,应该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学进行进一步的联系,从而实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学生创建健康有序、高尚雅致的校园风气。因此,我国高等院校应该在文化应用、空间和形式等方面不断探索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将现代思想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中,选择更加合理的方式增强传统文化的现代特征。

在具体宣传方式的选择上,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内部的教学楼或者是寝室的走廊、展板等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在整个校园中形成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去感染、熏陶学生。此外,可以借助传统节日、季节、天气变化在校内的宣传栏或者活动角进行诗教,建设充满诗意的校园环境,以优美的文字、图画、声音和学校LED显示屏播放古典诗词相关内容的方式来装扮学校环境等。

不过,我们也要意识到,想要借助古典诗词在校园内部进行文化建设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需要学校各层级的共同、长期的努力才可以达成,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使得高等院校的校园特色以及人文精神更加突出。

(二)增加线上与线下的展现形式

从长期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高等院校内部,思想宣传工作的形式往往比较单一,甚至是落后的,宣传的内容也大多过于死板。因此,怎么样引进新的创新方式,使得文化宣传创新便成了高等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从当前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将古典诗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有机地融合,可以使宣传更加引人入胜。

从线下展现的形式出发,我们要注重进一步优化建设校园的整体环境。发挥出校园的育人功能,使得校内的大学生群体都可以潜移默化的受到正确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影响。在此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加大投入,对于校园内部道路、校园特色、人文精神等方面应该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得校园的整体环境可以给人一种文化内涵丰富、功能设施完善的感觉。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还应该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育环境。舆论阵地的建设也不能松懈,可以充分利用校报、橱窗等多种方式,对校园的先进文化进行大力弘扬,及时防范错误思想的传播,尽最大的努力为学生群体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从线上展现的形式出发,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信息平台的建设以及校园自媒体平台的完善。信息网络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时代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各高校应该重视信息网络建设,积极占领网络阵地,创办古典诗词园地,应该精心地布置主题教育、古典诗词欣赏和创作等网站或网页,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或以开设学校自媒体账号等形式,积极开展融合知识、新思想及趣味性于一体的古典诗词教育,使得活动的内容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契合,从而达到提高思政教育吸引力与传播力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网络上的信息动态,可以通过网络访谈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建立一支懂技术、善管理的工作队伍,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入侵,努力为大学生建构一个明净的网络空间。

(三)引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

随着近几年国家的发展,“课程思政”已经成为了国内为诸多学者、众多高校的热议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之中也多次强调,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教育的主要方式,思政理论课程也应该在不断地施行过程中反复加强,从而提高其亲和力与针对性,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加课程教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课程思政”实际上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的“同向同行”的一种实践反映,其目的是敦促各高等院校在每一门课程的教育过程中都应该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

课程思政实际上指的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构建一种全员、全过程、全课程的育人格局,因此,要求其在各类课程的执行过程中,都应该将其与思政课程进行联系,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当今社会由于利益分化、多元价值观念的相互影响,青少年越来越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在价值观上呈现出摇摆不定的状况。虽然大学生群体有着比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但是实践能力却整体偏弱。因为缺少专业性的指导,他们对于自己的评价、判断、控制能力都不太稳定,并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内省精神。这样一来,他们便难以做到“慎独”“笃行”。这一方面也恰恰体现了高校实行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课程思政”可以深入学生的心灵,指导他们的思想与精神建设,这也是其主要责任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尤为重视。从他的讲话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其认为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与建设的黄金阶段,因此,这一时期对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养成尤为关键,就像话中所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不仅如此,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青少年时期的价值取向对整个人生的价值取向都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对于青少年群体价值观的教育。[3]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在课堂之中引入思政教育的方式也表示了肯定,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的发展需求和期待”,不仅如此,在此过程中,不管是高等院校内部开展的思政工作,还是在具体课程当中实行的“课程思政”都需要创新且积极的教育方法的引导。

古典诗词可以作为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一个重要工具。如在高校音乐课程中,“诗乐一体”这种文化形式其实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存在了,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诗经》,其作为我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塑造人格、提高文化素养等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高校美术课程中学习美术发展史时,将古典诗词融入教学中,引入王羲之、王维等既是著名诗人又是美术大家的作品,深入分析其诗词作品的背景,既能够帮助大学生牢记知识点,又能领略古代大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深湛艺术修养。众所周知,许多舞蹈作品都是以经典诗词作为背景进行创作的。特别是今年大火的舞蹈类真人秀《舞千年》,节目用舞蹈讲述传统故事,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沉浸式”的将舞蹈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模式,成为了年末的口碑黑马。同理,在高校的舞蹈课上,将古典诗词这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创作中,这种“课程思政”理念也一定会受到大学生的喜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思政课“需求侧”
关注诗词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怎样读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