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地名管理服务水平 推进地名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01-08
☉ 本刊特约评论员
地名是社会基本公共信息,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地名工作是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民政部门(地名行政主管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规范地名管理、深化地名公共服务、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地名管理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新时代地名工作不断提质增效。
制度体系更加完善。针对地名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总结多年地名工作实践经验基础上,修订出台《地名管理条例》,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地名管理条例》由13条拓展到7章44条,强调加强党对地名工作的领导,对地名命名、更名、使用、文化保护、监督检查等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为推进新时代地名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研究制定地名信息服务、地名文化遗产、外语地名译写等标准,现有国家标准23项,行业标准16项,初步形成地名标准体系,为科学规范推进地名管理工作提供了标准支撑。
日常管理更加规范。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全国共采集地名1320多万条,修测标绘标准地名图2.4万多幅,摸清了全国地名家底,为规范管理和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持续推进地名规范管理,全国共标准化处理不规范地名约9.5万个,逐步健全地名管理长效机制;增补公布2批共21个藏南地区公开使用地名,联合有关部门公布我国部分岛礁海底标准地名,有效提升地名标准化水平。印发《民政部关于加强地名标志设置和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导地方规范地名标志拼写,各地新设、更新地名标志68万多块,城乡地名标志体系日益健全。
公共服务更加高效。依托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建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收录1300余万条地名信息以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界线、界桩数据,实现了地名、界线、区划信息“一张图”融合,手机、电脑“跨终端”查询,成为类型齐全、要素完备的标准区划地名权威信息平台,查询量近亿人次。印发《“互联网+区划地名”行动方案》,推动“互联网+”在区划地名管理实践中创新运用。开展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指导互联网地图新增乡村地名367.5万条,助力乡村振兴。编制出版标准地名图、录、典、志等出版物3300余套。
文化保护更加有力。在中央宣传部指导下,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播出两季大型地名文化节目《中国地名大会》,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得到各方高度评价,累计覆盖全国电视观众超过8亿人次,节目宣传弘扬中华优秀地名文化,展现中国形象,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公众使用标准地名、保护地名文化的意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全国举办红色地名文化论坛、故事征集等活动9500余场次,一批记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地名故事广为传播。指导各地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一批千年古县、古镇、古村落和近现代重要地名纳入保护名录。
百舸争流千帆竞,攻坚克难奋者先。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地名管理条例》的贯彻落实为抓手,全面提升地名管理服务水平,传承弘扬优秀地名文化,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