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防体制改革背景下寒冷地区新入职消防员教育训练

2023-01-08陈翔身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新入消防员救援

陈翔身

黑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在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中,教育训练处于先导和基础的地位,是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新入职消防员教育训练工作应准确把握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实战化特点,将其置于消防救援事业的长远发展来谋划,探索新机制体制,构建具有不同区域特色的教育训练模式。本文针对寒冷气候条件下新入职消防员教育训练工作进行探讨。

一、新入职消防员教育训练的基本状况

消防体制改革后消防员的招录和集训已与现役体制时完全不同,由应急管理部组织统一招录后,进行为期一年的岗前集中集训。目前新入职消防员的教育训练是借鉴香港经验而形成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方式[1],以实现职业化和专业化为目标,同时突出政治教育、纪律作风培养,坚持以专业化教育、实战化训练为主线,遵循“按纲施训、训战一致、以人为本、保证质量”的原则。在教育训练内容上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条令法纪教育、灭火救援实用理论、队列训练、体能训练和技能训练等科目。在训练方法上由各消防救援总队结合实际,采取集中或相对集中的方式组织实施。黑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采用分段训练的模式。第一阶段在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开展入职教育、基础理论、基本体能和基本技能训练。第二阶段在各支队特勤大队进行班组合成技能训练、装备使用和见习等内容培训。在训练和考核方法上,实行阶段考核与科目考核相结合,对基本技能和消防常用装备实行一项一训、一项一考,确保训练效果。消防体制改革后,黑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招录了四批新消防员,其中三批新入职消防员已完成集中训练,通过考核顺利入职。从这四个批次新入职消防员的集训时间来看,除第二批新入职消防员为春季入营集训外,其他三个批次新入职消防员均为11月份入营开始集训。新入职消防员入营集训伊始就要面对5个月漫长的寒冷时期,第一阶段6个月的教育训练工作基本上都是在寒冷环境下进行的。寒冷的气候会给教育训练工作带来较大挑战:寒冷减少了室外训练时长,降低了设备器材的性能;厚重的防寒服装降低了训练效果和成绩;冰雪天气导致一些训练内容开展受限。必须从完善教育训练组织制度体系、明晰教育训练机构职责、科学安排教学训练计划、合理设置训练科目等多方面入手,形成寒冷地区特有的新入职消防员教育训练体系,才能减少寒冷气候对教育训练工作的影响,确保训练成效。

二、寒冷气候对新训工作的影响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寒区,四季分明,寒冷时间长,年平均气温在-5~5 ℃之间,冬季漫长、气候寒冷。2020年年均气温在-7.9~7.0 ℃之间。每年11月份至次年3月份,近5个月的时间,日平均气温在0 ℃以下。寒冷气候带来的低温、降雪、冰冻给训练工作带来了较大影响。

(一)寒冷气候对新入职消防员生理和心理影响

寒冷气候对训练人员既会造成生理上的影响,又会有心理上的影响。生理上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寒冷致使身体发抖,出现“战栗”,身体末梢冰冷,动作僵硬,降低身体的灵活性,影响各项训练开展。寒冷会导致毛细血管收缩,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常引发感冒、呼吸系统疾病。人体长期体温低于35 ℃会出现身体失温,失温初期会觉得很寒冷,手脚不自主抖动,中期会出现意识不清,后期可能造成昏迷、心脏骤停,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寒冷还会使血液更黏稠,流速减慢,心脏负担加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寒冷环境下身体的灵活性、柔韧性和稳定性显著下降,易滑倒摔倒,引发肌肉拉伤、摔伤、骨折。冬季训练期间,防护不当会出现冻伤,伤病比例比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对训练开展影响较大。心理上的影响表现为:长期在寒冷环境下工作训练可能诱发抑郁、无助、心理失衡等多种心理病症,导致新入职消防员厌倦训练,对未来的消防工作失去信心,甚至选择退出消防救援队伍。

(二)寒冷气候对新入职消防员训练服装和器材性能的影响

寒冷气候下,对新入职消防员训练服装的保暖性和训练器材的可持续操作性都有很高要求。消防员的训练服装,既要满足各种训练功能要求,还要起到保暖御寒作用。新入职消防员训练主要配备的服装有:常服、备勤服、体能训练服、灭火防护服、抢险救援服以及一些特种救援服装。消防救援队伍的各类制式服装是为全国消防救援队伍统一设计的,其防寒保暖性不强,抵御不了长时间的低温环境。新训第一阶段,消防员每日室外训练时间在6 h左右,通常着冬常服或冬备勤服,内着制式棉衣或外穿冬备勤大衣,厚重的服装对训练效果影响较大。体能训练时的制式体能训练服只适合春秋季室外训练,在寒冷季节训练时必须增加保暖衣物。灭火防护服集合阻燃、隔热、防水功能,无冬夏之分,可抵御一定的寒冷。抢险救援服不具备保温保暖功能,冬季开展训练只能着灭火防护服代替抢险救援服。消防训练器材,在寒冷条件下整体工作效能下降,性能易衰竭。如:电动工具的电池放电过快,工作时长大幅缩短;以燃油作为动力的机动工具启动困难,性能降低;空气呼吸器受低温条件影响,充装压力达不到标准值[2]。而且,在寒冷条件下,装备的操作也变得更加困难,器材易碎易损,器材设施的保养维修任务更繁重。

(三)寒冷气候对组训工作的影响

寒冷气候给新入职消防员组训工作带来诸多困难,要求组训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例如:高空和攀登训练等科目很难在极寒天气下开展,需调整到气温适宜的情况下进行训练;室外训练时长受限;各项训练的准备和热身时间拉长;厚重的穿戴影响动作规范;相应训练的体能消耗增大;训练场地受冰雪影响易滑倒摔伤;训练器材准备困难,器材需反复缓冻保暖等问题严重影响组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寒冷气候对新训后勤保障工作的影响

寒冷气候下新入职消防员训练后勤保障工作更加困难,保障项目大量增加,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进行保障。在室内外温差达到50 ℃的情况下,要保证营区室内环境的供暖温度,将热水、热饭菜供应到位,将营房营具维修保养到位等都要克服一定的困难。冬季食品价格上涨对新入职消防员的伙食供应提出了挑战。冰雪天气造成交通运输不便对医疗保障和后勤供应造成较大影响。一旦出现断电、停气、停暖等情况,如没有建立应急预案和处置对策,营区管理将会出现混乱。

三、寒冷地区新入职消防员教育训练的建议

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及其职能任务的扩展,既对新入职消防员教育训练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也为转变教育训练工作理念、重构教育训练体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寒冷地区新入职消防员训练工作应准确把握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实战化特点,以实战为引领,探索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教育训练模式。

(一)创新训练模式,抓好寒冷时段教育训练工作

1.遵循大纲,科学实施训练

目前,新入职消防员教育训练工作主要依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的《消防员入职教育训练与考核大纲(试行)》《消防员入职技能训练》《消防救援人员体能训练》和《灭火救援实用理论》等配套教材开展。寒冷地区新入职消防员训练工作既要遵循训练大纲,又要结合寒冷地区的具体形势。这种情况下,要按《消防员入职教育训练与考核大纲(试行)》保质保量完成训练任务,就必须要科学施训。一是要根据季节、气温的变化,科学规划教学和训练时间,合理分配理论学习、体能、队列、技能、操法训练学时,科学设置教学训练时长,运用集中或分散的方式,利用室内或室外不同的训练地点开展教学训练。二是要做到理论教学与训练相结合,室外训练与室内训练相结合,训练与实操相结合。三是要科学制定耐寒训练的内容、标准,建立科学的训练机制。新入职消防员入营后,黑龙江省天气逐步转冷,雪天增多,可将11月至次年2月最寒冷的时期,分时段开展训练,每个月设置为1个时段,分别为:适应期、过渡期、耐寒期和进阶期。在最初的适应期,大多数新入职消防员缺少体能储备,队员身体素质也相对较差,应主要安排队列训练和适应性的体能训练,队列与体能训练宜交替进行,训练强度和量要适当控制,建议通过3~4周的训练,让新入职消防员度过应激反应期,逐步适应训练强度和寒冷环境。在过渡期,要加强体能的基础训练。新入职消防员身体动态稳定性、协调性和平衡性普遍欠佳[3],宜开展长距离慢跑提高心肺功能;进行重量训练提升上肢、腰腹、下肢的肌肉力量;在体能训练前后要分别对相关身体部位进行动态和静态拉伸,促进肌肉放松和关节灵活性的提高。冬季的基础体能储备好了,未来高强度间歇耐力、爆发力或无氧耐力等更加贴近实战需求的体能素质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随着最寒冷时段的到来,训练工作进入耐寒期,主要进行室外队列训练和适度的室外体能训练,提高新入职消防员室外的耐寒能力和体能储备。同时,要充分利用训练馆及室内场地进行个人器材装备熟悉和佩戴训练。在度过最冷的“三九”天之后,训练进入进阶期,应逐步全面开展新入职消防员室外体能和技能训练。

2.以实战需求为引领,培养实用型人才

我国东北地区冬季的灾害种类和灾害处置有其独特性,救援难度大、救援时间长。2013年哈尔滨国润服装城“1·7”火灾,出动95台消防车、440名消防员,在寒冷环境扑救火灾历时100多个小时。2015年哈尔滨“1·2”仓库火灾扑救,出动152台消防车、642名消防员,在-20多度的环境下,历时90多个小时完成火灾扑救工作。冬季交通事故、冰上遇险等抢险救援任务增多。2021年大庆“2·24” 湿地跨线桥道路交通事故中出动9辆消防车、65名消防员,在-20 ℃的环境下现场处置2个多小时。据统计:2016年11月至2019年3月,黑龙江省境内共发生冰上遇险事故103起[4]。低温、冰冻环境里,消防员手、趾、鼻、耳等部位在长时间灭火救援中极易发生冻伤;射水作业水带冻结,灭火防护服出现“冰铠”;厚重的救援服,减弱消防员身体灵活性,增加体能消耗,这些都需要通过训练来提高适应力和处置能力。出于安全的考虑,目前东北地区冬季开展室外技能训练相对较少。但从实战需求的角度来考虑,必须开展相应的强化训练。“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在寒冷时段应适量增设寒冷条件下的操法和技能训练,掌握低温下的操作技能,提高寒冷条件下技术动作的动态和静态操作稳定性。如:开展冰雪环境水带铺设、火场供水等基础性训练;开展寒冷环境下液压、电动、燃油等器材的操作训练;开展重装下的破拆抢险、登高救人等专项训练,提高消防员灭火救援实战综合能力。

3.遵循发展规律,开展模块化训练

消防员训练要掌握战斗力生成周期,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消防员能力发展规律,循序渐进[5]。要注意克服传统教育训练方式中重队伍养成,轻技能掌握的问题;避免训练内容完全依赖大纲和教材,不能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要克服训练形式化,避繁就简,忽视效果的问题;避免追求训练内容大而全,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的情况。建议构建进阶训练体系,建立寒区模块化训练形式,将训练内容设置不同的模块,如在寒冷时段,设置理论、体能、队列、技能、装备五个标准模块,将模块分成难度不同级别,在不同级别的模块中,设置对应的训练项目。这样可以使训练科目从简单到复杂,装备从识别到实操,操法从单人到班组依次开展,使训练目标更明确,要求更清晰,更容易实施精准训练和考核,也便于根据天气条件灵活调整训练内容。

(二)完善考核认证体系,探索寒冷地区新入职消防员教育训练新路径

1.完善寒冷地区阶段性考核标准

消防救援局下发的《消防救援人员体能训练》中调整了一些训练科目的基础体能、应用体能评分标准,同时明确了新入职消防员的考核标准。寒冷地区在寒冷时段,室外科目执行此标准有一定的困难。建议组训单位根据寒冷条件下的体能测试结果,评估体能消耗数据,在国家考核标准的框架下,建立阶段性、过渡性的地方标准,形成完整的考核体系,使寒冷时段考核有标准可依,通过逐阶段的训练,最终实现入职消防员训练达到国家考核标准的目标。

2.推进职业认证体系建设

自2020年1月起,我国与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等密切相关的消防员、安检员等7个工种的职业资格依法从水平评价类调整为准入类职业资格。取得消防员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消防员入职和晋级的先决条件。对新入职消防员除要按训练大纲组织各项训练外,还需开展以职业资格评定为引导的培训和鉴定,从而提升消防员从事消防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2015年以来国家开始对消防员实施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也在不断完善之中。建议在寒冷地区消防员职业技能中增加寒区救援的核心技能,如冰域救援相关技能、寒区装备配备及应用等技能,以提高新入职消防员的职业水平。

3.加强科研工作,推动教育训练新发展

训练工作要以现代科技为引领,不断研究和突破,不断变革和发展。在新入职消防员训练中要逐步构建应用“数据库”,将训练设备耐寒数据、寒冷条件下运行状况、服装的耐寒性能、电子设备低温下的工作时限、寒冷条件下空呼的保障时间以及灭火剂在不同温度下的效能等数据进行收集归纳,为训练研究提供参考。消防部门可结合《极寒天气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行动指南》《冰域救援行动指南》等地方标准,编制寒区训练规程或训练指南,研究出台适合本地区的教育训练标准,不断推动寒冷地区教育训练新发展。

(三)多措并举,构建良好训练环境

疾病、受伤、心理压力一直是困扰新入职消防员正常训练的重要因素。疾病、受伤直接导致人员训练停止或跟不上训练进程,间接导致其产生心理压力,而新训期间的寒冷气候又加重了这些情况的出现,致使一些新入职消防员的训练受到很大影响,有的甚至最终没能成为合格的消防员。因此,应将减少伤病和缓解新入职消防员心理压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1.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开辟安全训练场地

在新入职消防员训练中,装备防护是必须充分关注的重要环节[6]。消防员在灭火救援及训练中,根据具体环境和需求,穿戴、佩戴防护装备,合理发挥各种防护装备的作用,有利于消防员的训练和行动安全。在寒冷地区训练,防护装备还需具备保暖防寒功能。要配齐防寒服装,及时调换不合适服装,确保新入职消防员有合体的服装参训。后勤部门要做好预算,购置绒线帽、绒线手套、脖套和防寒鞋等非统一配置的耐寒服装,配合不同训练环境合理穿戴。冬季长时间训练会极度消耗体力并造成体感失温,训练时要根据气温调整服装,不能教条地执行条例规定,要及时添加防寒保暖衣物,做好保温保暖工作,避免因冻伤和体感失温而造成伤病。

冬季训练要特别注意防滑,防摔伤。登高和出水操法等训练特别易滑倒受伤,训练前要认真进行安全检查,做好安全防护。训练中,要重视动作规范性和行动规程,严格按训练规程操作,不能盲目追求成绩,有些训练科目甚至可暂时不作成绩方面的要求。要及时清扫积雪,除去训练场地积冰,开辟安全训练场地,建议购置清雪车,其效率高,且清扫干净,有冰的场地、路面、台阶可采取提前撒盐等融冰措施。

2.加强营区后勤保障管理工作,创建舒适环境

寒冷地区的营房应做到“室外冰天雪地,室内温暖如春”。做好营房供暖及防寒工作,确保20 ℃的室温,让室外训练的消防员进入室内后,能尽快缓解寒冷状况。温暖的室温也有利于休息与睡眠,良好的睡眠能使身体充分放松,调节激素分泌,使身体疲劳得到快速消除[7]。寒冷时段训练,人体热量散失快,体能消耗大,要做好伙食供应保障,确保训练消耗的能量得到快速补充。入冬后,寒冷地区食品物价较高,新入职消防员的正常伙食标准不足以保证营养的摄入,建议增加补贴,提高伙食投入,保证新入职消防员足够的营养摄入。

寒冷时段也是疾病多发时期,要做好医疗保障,定期开展营区消毒、人员体检,及时医治伤病人员;督促新入职消防员搞好个人卫生,提供洗漱热水,保障每周至少二次热水澡;配备洗衣机、饮水机等,创造温暖舒适的营区环境。

3.提高组训队伍素质,营造和谐训练氛围

新入职消防员教育训练工作涉及人员管理、教育训练、成绩考核等多个环节,需要形成稳定的训练体系和训练模式,也需要一支高素质、有经验的组训队伍。特别是像黑龙江省这样的寒冷地区,不同于其他省份,没有固定模式可依,也很难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组训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常规训练方法和手段,还需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会组织实施寒冷条件下的训练。室外训练需要组训人员通过合理设置训练任务,科学规划训练时间,细致了解每名新入职消防员的状况,逐步提高其耐寒能力,减少伤病的发生。在2020年黑龙江省第三批新入职消防员集中训练工作中,总队遴选了76名带训骨干,其中站长助理13人,有新训工作经历的46人,有3人被评为“龙江最美消防员”。高素质的组训人员能提高训练效果,同时,还能像兄长一样对新入职消防员在生活上予以呵护,帮助新入职消防员适应环境,克服生活上的困难,缓解心理压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4.重视心理疏导,开展暖心活动

新入职消防员入营后,会遇到许多心理方面的压力。如远离亲人、陌生的环境、全新的集体和高强度的训练等。这期间还要在集体环境中度过元旦、春节等多个节日。因此,组训单位要重视消防员的心理问题,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定期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疏导,帮助新入职消防员消除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8]。同时,要广泛开展文体活动,如队与队、班与班之间的各类竞赛,举办集体生日会、家属营区开放日、元旦春节联欢会等活动,让新入职消防员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火热氛围,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提高新入职消防员的职业荣誉感,促进教育训练工作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新入消防员救援
新入职护士工作价值观、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与心理弹性研究
紧急救援
小组合作学习联合翻转课堂在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3D打印大救援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结对名师 搭建平台 形成机制
救援行动
小小消防员 第十集
小小消防员 第九集
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