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证件鉴别”课程思政元素重塑和融入路径构建
2022-09-02张梅
张 梅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移民管理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一、引言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面临严峻挑战。移民管理领域,一方面,涉恐偷渡、跨境犯罪、“漂白回流”态势严峻;另一方面,出入境人员危险因素呈现多元化、隐蔽化等新特征[1],移民管理警察的职责和任务日益艰巨。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具有特殊性,不仅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都明确了改革方向,更是对课程思政提出了更高要求[2-3]。
思政教育从根本上回答“为什么学”这一基本问题。2019年,教育部明确“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建设标准[4],指出金课是建立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础上的新时代高校精品课程,其核心与关键是课程思政。2020年,教育部再次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5]。因此,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公安院校“教、学、练、战”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前研究重点。
本文以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核心专业课“出入境证件鉴别”为例,对课程特点、思政建设现状及困境进行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进一步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遵循思政教育和学生学习规律,挖掘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思政元素,探索思政融入路径,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活动全过程之中。
二、“出入境证件鉴别”课程特点
依据公安类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结合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出入境管理、移民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我校开设十余门与文件检验学有关的课程,包括:“证件安全技术”“出入境证件鉴别”“文件检验学”“光学防伪技术与证件鉴别”以及“印刷技术与证件鉴别”等,这些课程围绕“出入境证件”这一法定证件展开教学。它们是综合运用语言学、文字学、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机器视觉及其他相关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移民管理领域中所涉及的可疑文书物证进行分析、鉴别,从而确定该可疑证件与案件事实的关系及其与一定人的关系的专业课程,其中既涉及文件检验学的一般理论和典型方法,也极具出入境管理和移民管理专业特色。
“出入境证件鉴别”是出入境管理专业核心专业课,是为适应我国出入境管理工作以及移民管理实践而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以伪假出入境证件为研究对象,是一门运用文件检验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法定证件鉴别的综合型应用课程。课程内容在吸收文件检验学基本理论基础上,紧贴出入境管理、移民管理一线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实战性。该课程自2004年开设以来,经过近20年的建设,课程体系系统完善,课程资源先进丰富,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教学方法科学有效,2021年通过我校首批金课建设计划验收。
三、“出入境证件鉴别”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和不足
(一)“出入境证件鉴别”课程思政建设现状
金课建设与课程思政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热点论题,国内专家学者围绕其展开深入研究。一方面,高校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凝练有针对性的思政元素,构建课程设计,创新教学理念,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合,探索“润物细无声”的思政融入理念;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关注不同类型课程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例如上海理工大学推出的“智慧中国——中国系列”课程,清华大学的“同向同行——清华大学课程思政实践”系列等都是工科课程在思政建设方面的典型探索。
“出入境证件鉴别”作为一门特色鲜明的工科课程,较强的综合性和专业性使得该课程的思政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该课程以夯实学生实战技能为教学目标,教学改革重点多侧重于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方法的创新[6],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视实践“硬教学”,轻视人文精神、道德素质“软引导”的陈旧认识;另一方面,该课程的特色使得没有相似课程可以直接借鉴,所以无论是思政元素还是融入路径都需要开展创新性深入研究。
1.思政元素通常以典型人物、典型案例为主
思政元素作为思政教育的载体,是思政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出入境证件鉴别”课程的思政元素通常选取移民管理领域的先进人物事迹和大案要案。例如:通过讲授一线证研人员潜心钻研,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职业理念,深入挖掘伪造证件的特征与本质,屡屡破获隐蔽性极强的大案要案,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全面掌握课程知识,提升职业能力的学习动力;通过讲授我国如何摆脱对国外证件资源库的依赖,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证件样本数据库的典型事迹,引导学生体会科技创新和国门安全的重要性。
2.思政融入路径以讲授式为主,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独立
“出入境证件鉴别”课程思政融入形式比较单一。一方面,部分教师未能依据思政元素特点,选择合适的融入方式,依然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方式进行融入;另一方面,思政元素的融入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相对独立,一般是在知识学习之后,再讲授思政内容。
(二)“出入境证件鉴别”课程思政建设存在不足
对标金课标准和思政教育要求,“出入境证件鉴别”课程的思政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思政元素碎片化
教育部明确指出思政元素类型主要包括五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2]。通过分析“出入境证件鉴别”课程学习现状可知,当前课程思政教学中未能有效结合学习内容和培养目标,大多数思政元素都是以孤立的思政点呈现,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导致思政元素未能发挥其潜在价值,并且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模糊不清,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未能有效体现。
2.学生思想共振感不强
思政教育重在“育”,是一种育人于无形的先进教学方法。通过将思政元素与专业学习有机融合,达到“如盐在水”的育人效果。“出入境证件鉴别”课程思政元素讲授和专业课程学习相对独立,思政融入“两张皮”等现象十分明显,从而导致思政教育效果不佳,学生思想上的同频共振感不强,少数学生将思政教育当成学习负担,产生抵触心理,未能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从重塑“宏观—微观”二级思政元素构成体系、构建“基础—高阶”二级映射式思政融入路径两个方面,阐述“出入境证件鉴别”课程思政建设的体系化创新。
四、重塑“宏观—微观”二级结构课程思政元素构成体系
依据出入境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部相关文件,本文提出“出入境证件鉴别”课程以移民管理警察“忠诚警魂教育”为目标,以“打牢专业基础,突出忠诚教育,加强综合素质,强化实战能力”为指导思想,建立“宏观—微观”二级结构的思政元素体系。
(一)宏观思政元素
宏观思政元素围绕教育部五类思政内容,结合移民管理警察培养目标,凝练本课程宏观思政元素,包括以下6个方面:
1.移民管理警察职业精神
移民管理警察作为国门卫士,是守卫国门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移民管理警察职业精神的培育必须融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之中。与此同时,“忠诚为民、担当奉献、专业高效、公正廉洁”职业精神也是真正将人民警察训词精神融入血脉、植入灵魂的具体体现。
2.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
移民管理警察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国家至上的主权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相统一,自觉投入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之中。移民管理警察直接与普通民众接触,警民同心亦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
3.科技强国战略
国门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实现国家安全的战略保障。打破国外技术和设备封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门利器,是移民管理警察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职责。
4.大国形象和国际化视野
移民管理警察作为国家名片,接触来自世界各国的人员,其一言一行都彰显着国家形象。移民管理警察既要有始终将国门形象置于首位,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更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眼光,不断拓展国际化视野,紧跟国际证件鉴别技术发展新形势。
5.中华传统文化智慧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素养,这些都可以帮助处于成长时期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且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智慧结晶,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有助于夯实忠诚警魂。
6.辩证唯物主义思维
证研工作是司法工作的一部分,构建完备证据链的过程中要求证研人员必须具备实事求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面对不同国家背景的旅客和不同类型的证件,必须练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硬本领。
(二)微观思政元素
结合“出入境证件鉴别”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将上述6方面宏观思政元素分别细化,凝练出本课程的26个微观思政元素。“出入境证件鉴别”课程“宏观—微观”二级思政元素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宏观—微观”二级思政元素体系
五、构建“基础—高阶”二级映射式课程思政融入路径
众多学者明确指出,思政建设是一种教育方法,重在“育”,并不是挤压现有授课内容,而是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树立起学生正确的思政观,达到育人于无形的教育目的。为此,构建合理有效的融入路径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另一关键。本文提出了“基础—高阶”二级映射式思政融入路径。
(一)基础式:“一对一”映射
一般每一章节教学内容,需对应一种主要的思政元素,实现章节内容与思政元素“一对一”映射。在融入方式上,广泛采用讲述、研讨、连线等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达到传授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无形融合。
1.讲述式
通过讲述西藏山南边境管理支队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副所长,共产党员洛桑曲扎的先进事迹,坚定学生扎根边疆,守边戍边的信念;通过讲述上海机场边检站在重大国际国内会议时的创新勤务模式,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通过讲述国门卫士何守卫的典型事迹,激发学生用专业守卫国门安全的学习动力以及对移民管理警察的职业认同感。
2.研讨式
通过讨论“五万块买的高仿假证能顺利通关?”这一话题让学生站在“造假者”的角度,反向思考伪假出入境证件鉴别的思路;通过讨论疫情期间国家移民管理局如何发挥职能作用,与毗邻国家进行涉疫边检合作,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以及彰显大国形象。
3.连线式
通过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与一线边检站连线,感受一线工作气氛,烘托职业使命和职业责任感。
除此之外,通过组织出入境边防检查验讫章授予仪式,重温入警誓词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增强职业认同;通过观看《警钟》教育短片,深化学生职业敬畏之心,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通过观看《古法造纸》视频,引导学生体会古人的智慧。针对不同的思政元素选择不同的融入方式,可以最大化思政元素价值,引发学生共鸣。
(二)提高式:“多对多”映射
“出入境证件鉴别”课程在“一对一”映射基础上构建了“多对多”映射思政元素融入路径,即同一个思政元素可以在多个知识点上体现,同一个知识点也可对应多个思政元素,如图1所示。
图1 “多对多”映射拓扑图
1.一个思政元素映射在多个知识点中
例如:“大国工匠精神”这一思政元素,一方面可以与“水印的伪造与鉴别”这一知识点进行对接,水印匠人“薄如蝉翼而不透”的雕刻技艺正是工科人精益求精精神的深刻体现;另一方面也可以与“印章的鉴别”这一知识点进行对接,耐得住寂寞的匠心正是我们鉴别过程中坐得住冷板凳,反复求真钻研精神的展现。
2.一个知识点融入几个思政元素
例如:“水印的伪造与鉴别”这一知识点,既可以融入“大国工匠精神”,也可以融入“科技工作者的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息息相关”;又如“出入境证件人像检验”这一知识点,既可以融入“公平正义的执法素养”的法治思想,也可以融入“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
六、结语
本文以“出入境证件鉴别”课程为例,重新审视该课程在思政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就“为什么学”这一根本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本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研究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与专业学习有效结合,重塑“出入境证件鉴别”课程“宏观—微观”二级思政元素体系,构建“基础—高阶”二级映射式思政元素融入路径。
通过课程思政元素构建和融入,有利于学生树立了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端正政治立场,从源头上保证移民管理警察队伍的纯洁性和可靠性,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可有效打破以往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高,甚至被动接受新知识的局面,有效促进“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形成,为相关文检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