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背景下关于安徽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的几点思考

2023-01-07孙璐丁鹏赵晓雨合肥市产权交易中心合肥230092

产权导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交易市场双碳安徽省

◎孙璐 丁鹏 赵晓雨(合肥市产权交易中心,合肥230092)

一、“双碳”目标的提出及碳交易意义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强调,中国致力于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①这不仅是我国政府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庄严承诺,更是展示中国在构建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愿景中的使命担当。2021年是我国向“双碳”目标积极迈进的奠基之年,响应、落实国家“双碳”部署已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必不可少的部分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着手研究制定低碳减排措施。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受到社会各界的日益重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逐步建立,使得企业将碳排放资源如同其他环境权益一样纳入生产要素范围,从而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提质转型,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二、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发展历程

自2011年起,我国已积极谋划筹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 ,并逐步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深圳和广东七个地方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经过多年实践,已基本建成以七个试点地区为载体,主体明确、规则清晰、监管到位的区域性碳市场。区域性碳市场建设对下一步建立全国性碳市场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2017年12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的出台,意味着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正式启动。2021年2月1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标志着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在此基础上,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交易管理规则、结算管理规则等相关配套文件也相继出台,进一步保障了全国碳市场的建立和推进。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上线交易正式启动,七大试点省市分散交易格局从此改变。目前,湖北武汉、上海分别牵头全国碳市场的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的建设、运行、维护。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内,将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先行纳入强制交易范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与普通的标的物交易不同,碳排放权交易是政府强制性减排决策制度与市场化交易机制相融合的产物,需要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共同着力。

三、安徽省碳排放权市场建设现状

国家现行政策已明确表示将不再新设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地方的碳市场要逐步地向全国碳市场过渡。鉴于这种情况,安徽省开展地方性碳排放权交易前景并不明朗,目前安徽省主要还是围绕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方面积极谋划并实施相关行动,包括制定全省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编制出台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以及加强应对与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等相关工作。从省内碳市场建设来看,目前安徽省经国家清理整顿后保留的两家专业从事环境能源交易的交易机构,分别为安徽省环境能源交易所和安徽省排放权交易所,两家交易机构隶属不同部门,各自独立运行。现阶段安徽省未被国家列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省市名单,上述两家交易机构在全省范围内尚未有实质性碳排放交易活动开展,省内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其他试点城市相比,安徽省在交易制度建设、专业人员储备、项目实操经验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四、目前安徽省碳排放权交易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政策缺失,体制机制尚未健全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由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两大部分组成,体制建立及机制运行涉及发改委、生态环保、财政金融等多个职能部门,同时需要交易机构、第三方专业核查机构等全力配合,具有极强的政策依赖性,亟需法律法规等政策资源的支撑及政府的引导、培育。目前,安徽省碳交易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配套政策尚未出台,分工安排尚不明确,通过参考试点城市经验来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倘若仅仅依靠一个职能部门的努力远远不够,需要在碳市场建设各方主体的共同参与配合下才能更好更快发展。

(二)成本加重,企业参与度较低

目前,安徽省内涉及减排企业多为煤炭、电力等传统工业类企业,对减排企业而言,参与碳交易无非是因为其碳排放量超出了碳排放配额。减排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行限产减排,直接结果是利润减少;二是参与碳交易,从配额有结余的企业购买碳排放权;三是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与设备或使用清洁能源,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四是主动购买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省级碳普惠核证减碳量(PHCER)等碳抵消项目减排量,实现碳排放量与碳抵消量对冲,形成碳排放与碳抵消企业间的补偿机制③。

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的本质上看,即以“交易市场+宏观调控”手段促进企业提质转型。短期内碳排放权交易活动将会给高能耗高排放企业额外增加生产经营成本,因此企业对碳排放权交易活动会产生抵触情绪,直接导致其参与度不高。近几年,安徽省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型产业。在国内外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企业以质量效益为前提实现合理提速,有利于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更有利于防范风险。企业提高碳排放权交易认知,一方面需要政府层面积极宣传普及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内容,并对积极参与企业提供实际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需要企业积极主动参与,把握提质转型节奏,增强自我革新能力,充分释放发展潜力。通过内外部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快企业产业升级,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三)人才缺乏,实操经验不足

鉴于安徽省未被列入试点城市,制度、机制体制等尚未建立,也尚未开展相关交易活动,相关机构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且缺乏项目实操经验。考虑到碳排放权交易具有专业性、复杂性较高的特点,因此政府监管、企业管理、交易机构、第三方核查等相关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这也是当前制约我省碳排放权交易发展的问题之一。

五、关于安徽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配套政策,完善协调管理机制

立足安徽省碳排放权交易实际,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对交易合法性、有效性予以保障,为下一步全面开展省内碳交易夯实基础。围绕制度研究制定碳排放权交易具体实施方案,建立激励机制,对积极开展提质转型、节能减排,参与交易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税收、技术等多方面政策支持。同时参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经验和作法,联合生态环保、发改委、财政、统计、物价、工信、林业、司法、金融等多部门建立协调管理机制。

(二)多方主体参与,协同推进市场建设

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安徽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一要多方参与,形成合力。交易各方主体要紧跟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进程,深入研究法律法规及试点地区出台的政策规定,结合安徽省内企业情况,齐心协力、共同探讨安徽省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业务操作流程,明确职责、各司其职,确保交易标准统一、执行有序。二要依托平台,稳步推进。从国家、省市政策层面来看,将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纳入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管理已成大势所趋。目前,就安徽省来说,“安徽模式”的公共资源交易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而安徽公共资源交易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安徽省环境能源交易所也是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从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与能源领域的权益交易等业务的交易机构。下一步,在省内碳市场建设中,要充分依托和发挥统一的交易平台和现有交易机构的作用,在节约市场建设成本、提高建设效率的前提下又快又好推进市场建设。三是结合实际,统筹兼顾。省内碳交易市场建设要充分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对于高能耗、高排放型企业来说,经营成本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经营负担,要因地制宜解决配套政策,让企业转变思路,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助力国家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三)加强宣传培训,共同构建良好环境

要多层次、多角度开展政策宣传培训,积极引导交易各方主体自觉加入市场建设。就企业而言,作为碳市场交易主体,其在碳交易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目前除强制性纳入交易的企业外,多数企业大多持旁观态度。政府要加强引导,鼓励企业主动了解政策、参与市场建设。就第三方核查机构而言,各省的核查机构主要由各省级主管部门自行确定,其自身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核查标准不一致,核查数据准确性和可比性不高等问题,直接影响企业指标的确定。要统一开展业务培训,确保核查数据的准确、可靠、可比。就交易机构而言,要以政策为导向,向试点城市学习取经,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机构综合能力,为省内市场建设做好准备。就金融机构而言,目前碳金融产品属于冷门业务,但随着市场建设发展,此类业务将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要促进碳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有机结合,融合发展。

(四)融入长三角,争取资源协同共享

现阶段,“双城模式”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形成,其他省市要等高对接、主动参与。安徽省要充分利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契机,积极构建“双城模式”下的“安徽模式”碳市场建设,主动加强与上海、武汉的沟通交流,在企业碳排放配额分配、清缴履约与交易、专业人才培养、信息化系统建设、课题研究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参照两市成功经验,为安徽省进一步融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浪潮夯实基础。

六、结语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积极推动我国建立健全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彰显了我国与世界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决心,也是我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徽省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碳排放权交易应在国家宏观政策背景下以及全国市场建设基础下,进一步厘清机制体制,优化资源配置,结合省内实际,不断促进安徽省碳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我们相信,在政府、企业、交易机构等碳市场交易各方主体的共同努力下,安徽省碳排放权交易必将迎来崭新的明天。

注释:

①参见董延玲《石油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载于《中国经贸》。

②参见白晓光《碳达峰、碳中和如何影响中国?国家战略蕴含巨大机遇》,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G5MS6B-5053741SP.html。

③参见高扬《多措并举完善碳排放权交易》。

猜你喜欢

交易市场双碳安徽省
成长相册
中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何以意义非凡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