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大周期中的油价趋势及石油安全战略

2023-01-07贾彦朱丽娜

产权导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油价石油能源

◎贾彦 朱丽娜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油价的变动一度被视为世界经济的“晴雨表”。但事实上,油价既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也不是地缘冲突的“晴雨表”。油价与经济联系紧密,而地缘冲突作为影响油价的某种突发性的偶然因素,也难以成为决定油价长期走势的变量。从客观表象上来看,某些时期油价与经济正相关,某些时期油价与地缘冲突负相关或者正相关,某些时期也不排除油价与欧佩克战略(OPEC)或者与美国战略有一定的联动关系,甚至可能与技术的发展、金融手段的创新、替代能源研究的进展都相关。与其说油价是某一种因素的“晴雨表”,不如说影响油价的因素已经越来越多元化,许多常规变量,如国家政治、区域地缘、经济发展及能源供求对它有影响,各种各样的偶发因素或者突发事件也能左右其走势。

一、石油市场非理性繁荣与衰退的根源

一直以来,无论是美国、欧盟、中国或是日本这样的石油消费大国(区域),还是俄罗斯、印度这样的新兴国家,甚至是欧佩克这样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无不希望油价能平稳运行。但是,新世纪以来,油价不仅没有按照理想状态运行,反而出现了剧烈波动、大起大落的态势。进入2022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强势震荡上行,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后,在更加剧烈的震荡中进一步强势上攻。然而进入6月,国际原油价格反而显示出少有的弱势。接着进入7月,国际原油价格一改以往同期的强势走势进一步走弱,7月5日更是大幅下挫,国际基准原油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油(WTI)和英国布伦特原油(Brent)期货近月合约分别下跌8.93美元/桶和10.73美元/桶,7月中旬后油价继续下行。8月,OPEC+会议宣布了史上最小增产规模10万桶/天,但进入10月,OPEC+在月度会议中超预期减产200万桶/天,本次减产是2020年以来的最大幅度减产,紧供给高油价策略重现,未来油价走势再现疑云(见图1)。

图1 国际原油价格走势

非理性繁荣就是当前社会的基本特征,罗伯特·希勒教授在新世纪之初写就的《非理性繁荣》这本书,深刻地抓住了时代的本质。纵观百年石油行业发展史,油价难以平稳运行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缘风险长期存在

为了维护自己的石油权益,国家与地区之间会表现出冲突矛盾。当这种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甚至可以通过战争来解决。除了对领土的争夺以及文化冲突,对能源、矿产的占有也是主要诱因。

(二)国际机构精心布局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在石油供应有一天会枯竭、油价会暴涨的恐慌心理中,总是担心石油的价格在未来会达到难以想象的高度。而同时,替代能源的可能性,又使获得廉价石油的预期变得令人可信。这种心理反复被国际机构和炒家利用,成为做高或压低油价的关键因素。

(三)美元对石油的定价权

强势美元叠加高油价,今年以来对于与美元指数挂钩的一篮子货币而言,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了约50%。这也意味着全球除了美国和石油净输出国外,绝大多数石油净进口国都在承受着高于历史最高原油价格时期(2008年上半年原油价格时期)的痛苦(见图2)。

图2 美元指数及油价走势对比

(四)投机增加市场非理性波动

投资成功带来的满足感使投资消费化、普及化,增加了市场非理性波动的概率。金融创新和股份交易使石油投资不再是少数金融巨头或专业人士操控的对象。对普通人来说,预期油价下跌买入石油股票,在事后大赚一把,既可以炫耀自己投资理财能力,还可以借此坐地生金。反之同样如此,包括出出进进的游资,挖掘油价波动的每一个细小理由,将其放大成创造财富的机遇。

(五)避险工具投资化加剧非理性繁荣

期货出现之初,是为了保证人们未来的原料供应、减少成本风险的创新工具。但如今,它已经成为牟利的最好工具。例如,法国一艘油轮在美国重要港口发生爆炸时,石油现货市场价格因此上涨了每桶0.5美元,而同时石油期货却上涨了每桶1.5美元。期货波动的幅度是现货交易的三倍,说明期货已经脱离了其基本功能,独立运行。而这种本身不需要实物交易的方式,客观上放大了投资资本可以控制的筹码,加大了国际油价波动的频幅(见图3)。

图3 2008—2022年原油远期—近期价差走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OPEC通过控制原油供给,成功将油价约束在目标范围内。1973年和1978年两次石油危机,油价暴涨三倍有余,就是OPEC实力的象征。但时移事异,还是按此思路操作的OPEC却逐渐丧失了油价的主导权,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2020年新冠疫情时期国际油价大幅下跌,WTI交割月合约跌至-37美元的“负油价”事件,则让完全依赖石油的中东经济上难以承受;内部石油份额的分配和制约也是困难重重……锁定油价、以价定产的OPEC风光不再,其国际石油市场份额由辉煌时代的50%降低到25%。

二、经济大周期中的油价影响因素

工业经济时代石油短缺,石油资源属于“卖方”市场,石油输出国们当然能盆满钵满。信息时代,经济增长与石油消耗量逐渐脱钩,国家对市场的控制成为新的扰动变量,资源价格由市场单独决定的时代就此翻过去。当年,斯坦福大学的保罗·埃尔里奇教授和马里兰州立大学的朱立安·西蒙教授,就十年后的稀缺资源价格升降打赌,最终判定资源价格下降的西蒙赢得了57607美元赌金。西蒙认为,资源价格上升刺激替代品出现,勘探技术进步增加资源供给,是其赢得赌注的两大原因。但按此逻辑推论,资源价格是否会一直下降?事实上,这种解释本身也是一种历史误会。资源价格不完全取决于资源的供给能力,约定时段长短、资源价格波动周期、突发事件、外部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价格,西蒙只是赢在约定之期价格正好下降的偶然之中。

历史已经翻过OPEC独控油市的年代,石油价格不再仅仅由市场决定,油价判断模式正处于国家和市场的一种大博弈阶段。这种博弈超出了以往市场上供给、需求、个体行为、价格周期、投资乃至投机等市场范畴,博弈的横幅和纵深极大,国家和市场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市场和市场之间、国家和市场内部都会发生竞争、联合的关系。油价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供求关系、地缘政治、投机活动、库存等变量间的此消彼长,都成为影响不同时期油价的主导因素。纷繁复杂的变量博弈之下,完全按照经典市场理论判断油价走势可能会出错。但可以预计的是,市场和国家都会极力增加油价话语权的权重,争取主导权。

(一)供求关系

石油作为一种商品,长期来看其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过高的油价一方面促使石油消费国改进技术降低能耗,另一方面也刺激非石油输出国提高石油产量增加供给以应对油价高企对本国经济的冲击。如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依赖OPEC到现在漠视OPEC,甚至传出“没有OPEC的石油市场”言论,美国已经实质性地降低了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美国掀起的“页岩油革命”正让自己越来越接近实现“能源独立”的目标。目前美国原油产能已经升至1290万桶/日,并自1949年开始汇总石油进出口数字以来首次成为石油净出口国。此外,每年对里海地区、非洲投入几百亿美元的勘探投资,提出开发阿拉斯加石油议案,未来五年在新能源研究上国家财政投入近千亿美元,墨西哥代替沙特成为美国第一石油出口国……通过提高石油产能和拓宽供应渠道,美国改变了全球能源的供求格局,并逐渐掌握全球油价话语权,油价不仅要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石油还可以成为威慑其他国家的工具,甚至可以通过控制石油完成美国对全球的区域部署和整合。

(二)大国策略

历史上每一次油价大幅波动的背后都能看到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子。如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加大对俄油出口制裁,同时冲突也引发了俄原油生产商对未来的担忧导致原油开采活动减少。冲突背景下头部能源公司融资能力下降也制约了油气的投资和生产,进而导致国际原油价格的抬升。此外,为提升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增强对油价的话语权,各国也采取了不同策略以影响全球石油贸易格局。如俄罗斯石油开采成本高,石油储量也并不如中东丰富,却成为国际油市的重要一极,这与它手段丰富,政治谋略、军事行动、经济合作、外交攻势等大有关系。相比之下,欧洲、东南亚等其他多数国家还仅仅停留在增加石油储备、投资石油管道、渗入境外油田开采这些传统领域,手段单一的结果是削弱了原有的石油影响力。经济当量足以与美国抗衡的欧盟,其对石油的理解也仅限于石油的供应安全和规避油价风险上,对利用石油影响世界格局这样深层次问题上考虑甚少(例如美伊冲突之前,国际能源署仅在是否要迅速释放原油储备上集中讨论)。

(三)金融属性

近年,美元疲软、股市低迷,投机资金在股市、债市中的投资不甚理想,加之市场对能源和原材料的旺盛需求吸引了大量投机资金涌入能源和原材料期货市场。近几十年来,全球成立了大大小小的多个石油期货交易市场,但时至今日,顶梁柱仍属纽约和伦敦两地商品期货交易所,包括纽约商业交易所(WTI Crude Oil期货)和洲际交易所(Brent Crude Oil期货)。石油价格最终是在此地通过竞价形成,其他地方很难染指。相对而言,新加坡、日本、鹿特丹等地只不过是其价格机制中的传导者而已。石油期货市场的“金字塔”体系已经成型,位于塔尖的是伦敦和纽约,位于中间的是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石油期货市场,而其他国家内部的石油期货市场即使建成,也只是处于塔底,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将上层已经制定出来的石油期货价格反馈回国内或地区市场。这种“金字塔”形状能够继续撑下去或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塔底的数量。

(四)石油库存

库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油价但并非油价的决定性因素。如果认为凭借世界头部石油消费国的身份,就具有石油交易市场的天然优势的话,可以看看日本。作为当今石油消费大国,其绝大部分石油需求需要通过进口满足,按此分析,此地的石油期货市场比不上纽约,也应该强于伦敦,但事实绝非如此。20世纪70年代油价暴涨之后,日本响应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号召,积极储备原油,以应对不时之需。出于对国内资源极端匮乏的忧虑,日本对国内的原油储备数量成为全球最高,达到了160天。但多年过去了,油库里的石油并没有动用多少(即使是比较善于运作原油的美国,在此期间也仅仅运用过数次石油储备),但由此却给国家和企业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不仅如此,超需要配置的仓储设施也大量空置,每年白白贴进去维修和保养费用,企业在强制性按消耗量储存90天的原油更增加了运行成本,降低了国际竞争力。

三、油价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油价何去何从?”这是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油价暴涨暴跌。油价的大幅波动,让石油界和经济界产生了对未来的恐慌。一般而言,过高的油价会加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成本上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但油价与经济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供应多样化等新因素的叠加影响下,石油涨价—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的传导链条被截断,油价对经济的直接影响有所减弱。

(一)油价对经济的传统影响机理

有一种观点一直在主导石油界,那就是在经济增长率同石油需求增长率之间有一种必然的密切联系。按照世界银行的观点,石油价格上升将威胁世界经济增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原油价格每变动10美元,美国经济增长则变化0.2个百分点,对欧元区国家也会带来大致相同的后果。经合组织的另一种说法是:油价每升高10美元,会使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在一年内增加0.5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减少0.3个百分点;美国受到的冲击虽然要小一些,但它的经济增长率也将萎缩0.1个百分点;而主要依赖石油进口的新兴市场,如韩国、土耳其、南非和巴西等,受到的打击会更大。

沃里克大学的奥斯沃德教授则用实证论证了油价与经济增长存在某种密切的联系:1860年首次为石油定价约为9美元一桶,而后持续走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油价降到2美元一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降到1.8美元一桶,并一直持续到1970年,而同期正是工业发达国家“大繁荣”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四次油价急升之后一两年,都出现了世界经济大滑坡;1999—2000年油价上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长达10年的经济增长。1973年、1979年中东石油危机期间,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生产力增长都明显放慢。

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蔓延,世界经济尚未摆脱衰退,企业不愿扩大投资。据高盛集团估计,占美国GDP比例4.5%的化工等六大耗油行业2023年会削减产量20%,这将拖累美国GDP约1个百分点。另外油价飞涨导致美国出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抑制了全美居民消费。原油价格上涨连带汽油燃油等油类价格飞涨,美国等汽车普及程度高的能源消费大国消费受影响最大。由于汽车普及程度高的国家居民汽油燃油开支占消费支出比例不菲,燃油汽油开支增加必然削弱其他方面的消费开支,并挫伤消费信心。

(二)油价与经济关系的新变量

尽管油价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如果将近年来的世界GDP和国际油价放在一起对比,会惊讶地发现,世界GDP和国际油价并非总是反向变动的,而是出现了一种同涨同跌的趋势。事实上,油价上涨有害经济逻辑的经济基础是:前几次出现石油价格涨跌冲击全球经济,适逢发达国家通胀上升、经济呈现过热之时,与其说是石油上升造成的经济低迷,不如说是油价引发了其经济泡沫破灭的浪潮。这是油价与经济走势密切相关的时代大背景。如今这种社会基础已经不复存在了,油价高低与经济增长程度的关系不再以这种清晰的轨迹出现(见图 4)。

图4 WTI价格与GDP增速走势

与以前石油危机时相比,“新经济”下的产业结构正超越高能耗模式。如美国现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耗

能源只有1973年的23%。据统计,目前石油消费占全球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7%下降到1.5%,由石油涨价直接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比较小。2003年至2020年国际油价的巨幅涨跌,没有给美国经济造成明显影响。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新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取代,经济增长对资源投入的依赖程度已经大为减弱。但对新兴工业国来说,其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靠消耗大量的石油,油价太高却可能使正在复苏的经济再度陷入衰退。不可否认,全球各国对石油的依赖大大降低。俄乌冲突的爆发更是推动了全球再次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尤其是欧洲国家能源转型的迫切性迅速提升。能源的多样化使企业可以在油价太高时转用其他能源,如天然气。由于市场开放,竞争激烈,企业无法像过去那样随意把涨价因素转移到消费者身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截断了“石油涨价—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的传导链条。

四、影响我国石油安全的关键变量和应对举措

(一)未来我国油价变量因素分析

尽管影响油价走势的因素错综复杂,但作为原油进口和消费大国,未来能源结构和油价体系将是诸多因素中影响我国油价走势的关键变量,也是把握国家石油安全的关键所在。

从能源结构来看,在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能源结构调整有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一个是电力——初中期的产品,另一个是汽车——中后期产品。而在后工业化过程中,替代能源又成为一个重要的能源扰动变量。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最高,其次是原油,但随着我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的快速增长,水电、核电、风电等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稳步提升,2021年占比升至16.6%。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和能源结构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未来的石油价格走势。

从油价体系来看,中国的油价体系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完成的。中国每年进口数亿吨巨量原油,进口数量庞大与国际国内价格双轨叠加在一起,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已经达到了相当当量。同时,推动中国油价改革的还有同期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虽然说真正推动价格并轨的是市场经济的自发力量,但目前发挥作用的还是调控政策,从这个角度分析,国家的政策已经成为决定国内石油价格走向的关键变量。一旦油价放开以后,这种影响可能越来越弱。在这种大趋势下,国家可调控油价的软性措施仍然很多,比如,进口石油审批、进口石油配额、对石油进口企业资质的限制以及对石油期货操作的限制,等等。

从双碳目标来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发全球能源转型,包括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等将加速优化调整。随着风电、太阳能、氢能、地热能、生物燃料等新能源的发展以及双碳目标下石油需求高峰的到来,新能源对石油的替代作用将更加明显,能源贸易的重心也将由全球油气市场转向区域性电网、新能源相关关键矿产资源等,能源进口国对油气的依赖度持续降低,一定程度将利空石油消费,进而影响石油价格走势。同时,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成本持续下降,能源进口国将在能源转型中持续获益,新能源技术领先国家的竞争优势也将持续增强。

(二)维护我国石油安全的举措

石油的战略重要性、储量有限性和分布不均衡,迫使主要能源消费国将国家石油安全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国际关系中优先考虑的因素。纵观世界各国,对石油安全的理解有三个层次:经济成本、能源安全与地缘战略,这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决定的。在目前状况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事关国家的经济安全。

1.接轨国际油价融入全球贸易

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石油期货的首要条件是有足够的买家和卖家在市场中博弈,最终形成自由价格,达到市场平衡;石油储备也需要能够自由地在国际市场上采购原油,从成本上考虑最好是“杀涨追跌”,以减少运作成本或者甚至是实现盈利。而这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需要进一步开放国内的原油价格。在1998年,中国事实上已经宣布了国内原油价格与国际接轨。但是,价格接轨并不等于管制放开。对此,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国内成品油与国际油价接轨,积极融入全球石油贸易,保障自身贸易权益,围绕国际油价变动及时调整国内石油贸易策略,确保石油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石油金融体系,发展石油期货、石油掉期等衍生品市场,完善石油价格指数编制等,借助金融市场完善石油价格发现机制和风险规避功能。

2.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安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油价暴涨暴跌。2008年下半年,国际油价开始一路下滑,WTI价格至2009年1月创下33.2美元/桶。2014年全球石油市场陷入严重失衡,WTI价格从平均93.2美元/桶到2016年最低仅为26.2美元/桶,三年油价下降了70%以上。油价下跌如此之猛,让石油界和产业界产生了对未来经济的恐慌。为降低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减少油价剧烈波动对经济的不利影响,一方面,要加快石油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引导能源领域快速向天然气、零碳电力、氢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的使用延伸,重视油砂、油页岩等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天然气水合物等的应用研究,以及生物燃油等的开发利用,持续降低石油在我国能源市场中的比重;另一方面,在落实节能政策减少石油需求的同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技术工艺改造提升,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优化地缘战略拓展能源渠道

2017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超过美国,首次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一旦石油供应或价格剧烈波动,将对我国石油安全造成巨大挑战。一方面,鼓励国内石油企业“走出去”,通过购买国外油企股权等方式获得海外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权,增加份额油在石油进口中的比例;加快新能源相关矿产资源的海外布局,适当增加关键金属矿产的储备。另一方面,加强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积极探索西部、海上等石油资源潜力较大的区域,提升石油自给能力。此外,积极开展石油外交,除中东等地区外,积极拓展与沙特、俄罗斯等国的石油合作,拓展石油供应渠道。依托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的优势,在中东、中亚、东北亚、东南亚和北非等地区的外交活动中强化油气资源外交,推动能源贸易人民币计价和结算,普及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应用,提升我国在国际油气市场中的话语权,增强我国的能源安全系数。

猜你喜欢

油价石油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下半年国际油价仍旧承压前行?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2019年上半年豆油价低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