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铝硅酸盐玻璃原料澄清作用研究

2023-01-07刘红刚刘志林平文亮

玻璃 2022年12期
关键词:气泡泡沫保温

刘红刚 刘志林 平文亮

(清远南玻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清远 511650)

0 引言

目前,高铝硅酸盐玻璃主要用于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的屏幕,因为高铝硅酸盐玻璃比钠钙玻璃具有更高的强度。此外,因为氧化铝的加入改变了玻璃的网络,[AlO4]结构取代了部分[SiO4],增加了网络结构中的间隙并促进了外部离子的移动,更有助于玻璃的后续化学强化[1]。Cheng J等[2]根据Vogel-Fulcher-Tamman(VFT)方程推导了玻璃熔体的黏度随温度的变化,研究表明,在钠钙玻璃中,添加12%的Al2O3替 代SiO2, 熔点(Tm)增加约35 K。

玻璃黏度是熔融、澄清、工艺优化、玻璃成形和退火过程的关键特性之一,氧化铝含量的增加明显提高了熔化难度,降低了玻璃的良率。目前为了提高澄清效果,一般采用物理澄清或化学澄清的方法。

澄清剂是提高玻璃良率的必要手段。到目前为止,SnO2、CeO2、 Na2S O4等单 独 或者复 合 澄清剂已经被多次研究,其澄清温度以及作用机理已经被研究得较为清楚[3-5]。但是它们或多或少会对池窑耐材、玻璃颜色、化学强化等生产或产品性能产生负面影响,目前国内生产线对澄清剂的使用均持谨慎态度。

本文拟通过研究市面上价格大致相似的原料的澄清效果,在不增加大批量生产成本的前提下,优选出高铝玻璃生产的最佳原料,研究了高铝 硅 酸 盐 玻 璃Al2O3/ Al(OH)3、 MgO/MgCO3/Mg(OH)2、KNO3/ K2C O3等原料对高温玻璃液的澄清效果,并分析其气泡数量及泡沫层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1 实验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基础玻璃组成

本次实验原料为超白硅砂(99.25%,清远)、氧化铝粉(98.7%,清远)、氢氧化铝粉(99.5%,清远)、碳酸钠(99.39%,昀峰)、碳酸钾(99.11%,咸宁)、硝酸钾(99.5%,AR,广东光华科技有限公司)、氧化镁(99.54%,咸宁)、氢氧化镁(99.08%,江苏泽辉镁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碱式碳酸镁((MgCO3)4M g(OH)2·5H2O、西陇、MgO 41.4%)、锆英石(98.78%,咸宁)。

玻璃配方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高铝硅酸盐玻璃组成设计

实验设计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原料配置的玻璃

1.2 实验设备

实验主要设备及型号:高温视像溶解实验装置(GWC-Ⅱ-1580)。

1.3 实验流程

将上述配方分别配料100 g后,充分混匀15 min,倒入石英坩埚,坩埚放入高温视像溶解实验装置中,从700 ℃以5 ℃/min的速度升温,到1350 ℃开始,视像系统以5 pcs/min的速度开始拍照采样,直至1580 ℃保温2 h结束采样。试验结束后保存数据,采用设备自带的气泡分析软件进行气泡分析。图1为1580 ℃保温1 h时的取样图片。

图1 高温下设备拍摄的玻璃液澄清图片

2 结果与分析

2.1 Al 2O 3与 Al(OH) 3澄清效果对比

不同原料配置不同保温时间Al(OH)3替换Al2O3对高铝玻璃高温玻璃液澄清的影响见图2。

图2 Al(OH)3替换Al 2 O 3对高铝玻璃高温玻璃液澄清的影响

由图2可看出,玻璃液随时间逐渐清澈,玻璃液中气泡变少,泡沫层变薄,气泡层与玻璃液分界线逐渐清晰。

随着Al(OH)3替代Al2O3,其泡沫层明显变薄,原因是Al(OH)3在200 ℃以上加热失水易形成g- Al2O3, g- Al2O3活性大,容易与其他物料结合,玻璃液更容易形成,同时Al(OH)3形成的水汽还能调节配合料的气体率,有助于玻璃液的均化[6]。部分研究表明,在玻璃熔制过程中,原料熔解越缓慢,越容易形成泡沫层,且在电熔窑中,批料层下的泡沫限制了熔融玻璃的热通量,反之减缓了熔化速度,形成恶性循环[7-8]。

DA Pierce 等[9]将Al(OH)3、AlO(OH)、Al2O3作为熔制原料熔制玻璃后,很明显发现Al(OH)3、AlO(OH)等原料在500 ℃以下就已经反应,但是Al2O3直到900 ℃仍然存留在玻璃液中,并且附着大量的气体,形成较多的泡沫层。

2.2 MgO/Mg(OH) 2/ MgCO 3澄清效果对比

不同原料配置不同保温时间Mg(OH)2、MgCO3替换MgO对高铝玻璃高温玻璃液澄清的影响见图3。

由图3可知,使用Mg(OH)2替代MgO,玻璃液中会产生较多微小气泡,这主要与Mg(OH)2的性质有关,Mg(OH)2在350 ℃的时候开始失水,但只有在1800 ℃以上的时候才会完全失水,在反应过程中Mg(OH)2源源不断释放小气泡,导致澄清效果较差。

图3 Mg(OH)2、MgCO 3替换MgO对高铝玻璃高温玻璃液澄清的影响

使用碱式碳酸镁(MgCO3)4M g(OH)2· 5H2O替代MgO,玻璃表面的泡沫层以及玻璃液的气泡的情况也较差,由于生产工艺原因,碱式碳酸镁中也包含一部分Mg(OH)2,同样造成了玻璃液难以澄清。

2.3 KNO 3与 K 2C O3

不同原料配置不同保温时间KNO3替换K2C O3对高铝玻璃高温玻璃液澄清的影响见图4。

由图4可知,相比A1,A5在0.5 h气泡量较多,随着时间延长,A5逐渐澄清,泡沫层变薄,气泡减少,根据气泡层厚度,2 h时澄清效果较A1好。

图4 KNO 3替换K 2 C O 3对高铝玻璃高温玻璃液澄清的影响

分析其主要原因:KNO3在380 ℃熔融,与二氧化硅在800~1000 ℃下反应生成硅酸钾、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氧气,其气泡率为53.4%;K2C O3在 高温下与SiO2发生反应,反应温度为900~1100 ℃,分解生成CO2,气泡率为31.8%。KNO3与 K2C O3在 熔融 反 应中温 度 近似,KNO3气体率较高,有利于调节熔化反应过程中气体氛围,也有助于玻璃液澄清。

2.4 气体面积分析

针对上述配方熔化过程中的气泡图片,采用设备自带软件对其气泡体积占比随时间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见图5。

图5 气泡面积占比随时间变化图

根据设备分析结果,100 g玻璃液在1580 ℃的情况下,熔制80 min气泡生成基本进入平缓期;A1、A2生成气泡较少,但是基本在1 h的时候就已经完成澄清,A3A4A5澄清开始时气泡形成较多,A5中硝酸钾前期气泡形成较多,但其澄清迅速,在70 min时也基本完成澄清;A3A4澄清效果较差,且A3在后期气泡容易出现反复状况,这可能与Mg(OH)2自身反应特性相关。

3 结论

通过研究市面上价格大致相似的原料的澄清效果,在不增加大批量生产成本的前提下,优选出高铝玻璃生产的最佳原料,研究了高铝硅酸盐玻璃Al2O3/ Al(OH)3、 MgO/MgCO3/ Mg(OH)2、KNO3/ K2C O3等原料对高温玻璃液的澄清效果,结论为:

(1)使用Al(OH)3替代Al2O3,能够减少玻璃泡沫层厚度,加快澄清效果;

(2)使用MgCO3/Mg(OH)2替代MgO反而使玻璃液气泡增多,因为Mg(OH)2释放气泡比较缓慢,释放温度范围广,导致玻璃液澄清困难;

(3)使用KNO3替代K2C O3,在反应前期,气泡较多,但后期澄清效果较好,也降低了玻璃液泡沫层厚度。

猜你喜欢

气泡泡沫保温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废弃的泡沫盒
能“保温”的雪
SIAU诗杭便携式气泡水杯
“搞死”国家的泡沫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有趣的泡沫小实验
冰冻气泡
保温
为什么热水瓶可以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