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两个先行”中构建社会全面进步义乌幸福共同体
2023-01-07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
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 王 健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总结推广了“义乌发展经验”,明确强调“必须把推进经济发展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这为义乌高水平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6月,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了“两个先行”奋斗目标及打造“8个高地”具体目标,其中,打造社会全面进步高地旨在全面提升社会建设战略地位,着力开创社会建设新局面。义乌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深化“义乌发展经验”,以缩小“三大差距”为路径重塑社会结构,以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为目标发展社会事业,以打造共建共享型社会为导向激发社会活力,聚焦聚力“六大新标杆”,构建让每一个义乌人都向往的社会全面进步幸福共同体。
一、对标“更高水平城乡一体化”要求,打造城乡融合新标杆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义乌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共富义乌样板,以城乡融合发展为重点,实施缩小城乡差距领域省级试点,创新强村富民集成改革,建成农业“标准地”12万亩以上,推进镇(街道)“强村公司”全覆盖,实现年均总收益8000万元以上。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每年新增农民建房5000户以上,农房抵押贷款规模累计达400亿元以上。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农业“双强”行动,打造2个万亩农业综合园区、10个千亩“双强”示范畈,创建成为省特色产业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市。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所有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探索建立“分类分担、分级分担、分步分担”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加快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83.8%。实施“一镇一策”定向扶持,推动大陈、赤岸、上溪、义亭四个镇跨越式发展。增强乡村振兴人才引力,深入实施“两进两回”,引导青年回农村就业创业,实施千名乡贤助共富行动,探索建立新乡贤爱心基金,每年落地乡贤招引项目10个以上。
二、对标“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要求,打造“扩中提低” 新标杆
橄榄型社会结构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义乌着力实施“扩中提低”行动,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优势,拓宽“创富、扩中、托底”渠道。实施就业创业提质造富行动,加大就业指导、创业担保等帮扶力度,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施人才引育提量聚富行动,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双牵引、“学校+企业”双培育作用,提升人岗匹配率,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0万。实施义乌工匠提技领富行动,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订单式”“冠名式”联合培养,促进技能人才队伍提量增质。实施社保扩面提待共富行动,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户籍人口参保率98%以上。实施劳动关系提升守富行动,形成“投诉—处理—化解—反馈—监管”闭环处置链条,构建“多元共治”的根治欠薪“大监管”工作体系。实施数字赋能提速创富行动,推进“社银通”试点标准化建设。实施社会救助提级帮富行动,深化社会救助“一件事”惠民联办,拓展“14+N”救助事项,实现救助“一件事”惠民联办率、救助家庭关爱率、救助幸福清单送达率三个100%。更加重视帮扶救助弱势群体,创建省残疾人就业创业先行区,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
三、对标“一体推进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要求,打造共富单元新标杆
建设共富基本单元是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义乌着力推进全市域共富基本单元建设,制定未来社区“标配+选配”场景标准,实现“标配”场景和智慧服务平台全覆盖。深化鸡鸣山国际文化共融社区建设,建成宾王、丹溪、振兴等省级未来社区10个以上。按照达标村、特色村、样板村标准,聚焦群众全生活链条、全生命周期、全过程体验需求,分类推进全域未来乡村建设,力争建成省级示范性未来乡村20个以上。深化电子商务示范村培育,推动电商村特色化、差异化、专业化发展。聚焦群众高频需求,建设政企合作、社会第三方参与、专业运营的“未来义家”智慧服务平台,做到运营可持续、百姓真受益。实施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精准优化、系统推进风貌整治与提升,到2026年创建市级风貌样板区21个、省级样板区5个。
四、对标“精神富有文化先行”要求,打造文化强市新标杆
文化力量是加快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变量。义乌着力打造浙中文化高地,推进新时代文化义乌工程,打造红色义乌、信义义乌、品质义乌、文创义乌、丝路义乌。深化“义乌发展经验”理论研究,建好一批红色文化长廊,建立义乌红色基因库,打响“真理味道、信仰之源”红色文化品牌。加快建设横塘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激活各领域文明细胞,“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覆盖率达100%,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挖掘以“亿年恐龙化石、万年桥头遗址、千年双林寺”为底蕴的历史文化,加快推进桥头遗址公园建设,推动上山文化遗址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双林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集宗教文化、自然观光、养生度假、禅修体验于一体的传统文化新地标。传承以“孝、忠、勇、义”为精髓的传统文化,系统研究梳理骆宾王等名人文化,续编《义乌丛书》《义乌文脉》。展示以“义乌上河图”为内涵的商贸文化,争创“中国商贸博物馆”。融合文明互学互鉴的丝路文化,打造“一带一路·义新欧”文化品牌,建设“中外文艺之家”文化交流平台,推动文化出海。全面建成“五馆一院一厅”“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省定二级以上镇街文化站达标率100%,城市书房、文化驿站覆盖率100%。
五、对标“优质均衡普惠”要求,打造教育现代化新标杆
推进教育普及普惠,才能实现教育公平。义乌着力推进城乡教育普惠均衡,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稳步推进教育倍增计划和双百园工程,谋划“十四五”教育项目200余项,到2025年预计新增学位16万个以上。降低随迁子女入学门槛,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95%。开展城乡学校“一对一”结对帮扶,每年安排15%以上的城区骨干教师下乡,实现义务教育段城乡教育共同体全覆盖。打造“教育大脑+智慧学校”,有效消除城乡数字鸿沟,让城乡孩子同上一堂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严格落实“双减”工作,实施“品质课堂”计划,实现学科类培训机构“清零”。实施普通高中分类办学,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进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实行教师“退出机制”,建立教师编制周转池,加大教师人才引育,打造师德好、业务精的教师队伍。
六、对标“全民全周期健康服务”要求,打造健康县市新标杆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义乌着力打造“健康义乌福地、浙中医疗高地、丹溪中医圣地、医防融合窗口、综合医改窗口、数字赋能窗口”,全面提升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体系,落细落实疫情防控“七大”机制和“五快”循环,推进“无疫单元”创建,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水平。深化市校合作,加快形成浙大四院、“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国际健康医学研究院“三位一体”建设,与浙大儿院合作共建儿童医学中心,建成投用浙大附属儿童医院义乌院区,打造浙中儿童医疗中心和儿童健康服务的“国家标杆”。深入推进“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医疗综合监管、现代医院管理和医共体建设,推进村级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改造,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关注“一老一小”,迭代“善育宝”“慢病数字化健康管理”等场景应用,深化以“医防护”三位一体改革为重点的省婴幼儿照护服务先行县试点、国家农村儿童早期发展试点。全面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建设妇女儿童友好型社会。传承创新朱丹溪中医药文化,推动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推动“长护险”兜底保障失能群体,提高户籍人口参保率,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建立失能失智老人社区探访关爱制度,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20个以上、康养联合体10家以上,护理型养老床位达到65%以上。布点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站)521家,实现助餐、配送餐服务城乡全覆盖,到2025年构建形成大社区养老服务新格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会化运营达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