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系统中的应用
2023-01-07高玉光
高玉光,赵 维
(山东省莱州广电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山东 莱州 261400)
在将接地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发展中的过程中,既要了解接地技术具体概念,也要从接地方式等不同视角出发,把握广播电视工程发展中的基本需求,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1]。
1 接地技术的理论概述
接地技术主要强调,在运行系统以及某个点位基准中间构建低电阻通路,接地点之间的连线就被称为地线。电子设备当中的“地”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被解读为大地,将大地作为0电位,使电子设备中的金属外壳以及电路基准地与大地连接,可以更好地对设备和人员的安全进行有效的保障。另外一种是系统基准地。在弱电系统之中真正接入到接地系统,最大限度地对系统的电磁兼容作用进行有效的强化,这一部分区域又被称为信号地,其在电子设备当中的应用极为广泛[2]。
2 接地技术的具体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和表现形式,接地技术的种类也有着很大不同,一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以电气设备为基本的分类依据。按照电气设备的不同,将其分为安全接地、防雷接地以及工作接地。第一,安全接地。是指将大地与电气设备的外部金属壳进行紧密连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绝缘性能,使电源的保护电路动作更加迅速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切断电源。第二,防雷接地。主要是保护电器不受雷击,既要阻止直接雷击问题,也要避免感应雷击的出现。在屋顶烟囱顶部高处设置一些避雷针或安装避雷设置,使电器设备和人员在运行过程中,可以有一定的外部保护。第三,工作接地。为了保障电路正常运转安装的基准电位,在设置的过程中,基准电位的数值一般为0,可以根据电路系统当中某一点、某一段或者某一块的需求,灵活操作。
(2)以电路性质为分类依据。按照电路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对电气设备当中的电路运行通畅性进行保障。通过电路内部工作阶梯运行情况的分析,最大限度地把握电路的基本性质。比如,根据电路处理模拟信号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数字地和模拟地;而如果以电路处理信号的强弱为基本的区分点,又可以将其分为信号地和功率地。可见不同的电路性质及分类,依据也是不同的。
(3)以屏蔽接地为分类依据。对于屏蔽接地来讲,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第一类是静电屏蔽。可以利用完整的金属屏蔽装置,对带电导体进行包围,从而发挥屏蔽接地自身的作用。从外侧感应的角度出发,对带电导体等量电荷的流入情况进行感应,这时金属外壳是不存在电场的,可以通过屏蔽接地,绝缘带电体的电场。第二类则是交变电场屏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使用完整的金属屏蔽体,将整体的带电导体进行包围,使得金属屏蔽体处于接地状态,这样可以最大限程度地降低交变电场对敏感电路产生的耦合干扰。通过屏蔽处理装置与接地系统的完美配合,可以强化运行系统自身的电磁兼容性能,应用价值极为重大[3]。
3 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结合广播电视系统的发展脉络,积极了解了接地技术的基本内涵以及具体类型,科学把握广播电视系统运行的基本要点,从不同的应用需求出发,在广播电视系统中应用接地技术。一般来讲,我们在对具体的应用方向和应用方法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结合防雷接地、工作接地等不同的类型,探索具体的应用思路。
(1)防雷接地在广播电视系统当中的应用策略。将防雷接地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系统中,可以更好地保护高山台站。通过天线或建筑定段避雷针、避雷塔设置的安装,可更好地对雷电电流进行有效引流,在拓展保护范围的同时,进一步优化雷电电流的基本数值。一般来讲,可以分为直接雷击和间接雷击。直接雷击主要是将雷点直接引入到大地之中。而间接雷击则是在供电系统的推动之下,更好地对雷电电流的强度进行有效分流。通过多级避雷装置以及防雷桶装置,加强信号电缆作用的展现,将网线、音视频信号、控制线缆、数据线缆等设备进行合理安排,有效规避通信电缆引入雷电的概率。在具体对信号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可以接入信号避雷器,结合线路的工作频率、传输介质、传输宽带、工作电压等相关参数,科学把握电压驻波比以及信号避雷器,选择具有金属屏蔽层的电缆。通过埋地辐射的形式,保护信号不受雷击伤害[4]。
(2)关于保护接地的应用内容分析。在对广播电视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把握的过程中,要从用电安全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避免触电等不良安全事故的出现。通过保护接地系统的应用,对性能较好且适合广播电视系统安装的接地装置进行有效的使用,可以安全独立地保护该系统的正常运转。比如,可以对配电机柜、变压器等相关的设备、金属底座或者外壳部位进行接地安装。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之上,把握具体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数值。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在对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应控制在4 Ω。
(3)关于工作接地的应用内容分析。除了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等相关应用,在对广播电视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的过程中,也要充分了解工作接地的具体原理。一般来讲,我们主要论述电源系统工作接地和弱电系统工作接地两部分内容。首先,在对电源系统工作接地等相关工作内容进行安排和部署的过程中,主要是将发电机UPS等相关设备与大地进行相连,这里所使用的方式是直接连接方式。通过中性点接地的模式,有效解决0序电压偏移等问题,消除电压偏移等问题,使三相对地电压处于稳定状态之中,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对单相电源进行全方位的使用。在对单相电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的过程中,我们一般可以通过工作接地模式,保障系统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通过单相对地短路故障问题的及时识别,保障短路电流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可以通过及时保护动作,迅速对故障地点进行及时切除。在统一规定范围之内,独立进行交流工作,整体接地电阻应控制在4 Ω之内。其次,要对弱电系统工作接地的具体模式进行有效落实。在广播电视系统当中接入一定的网络设备、信号公共基础等相关的系统,通过对广播电视接地系统运行状态的了解,对弱电工艺系统工作接地的电阻进行控制,将整体的电阻数值控制在1 Ω以内[5]。
4 接地技术应用在广播电视系统中要注意的事项
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在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一般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各项问题的科学解决。为了保障广播电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充分发挥各项技术应用的优势,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接地技术,保障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不受干扰十分关键。在对具体的应用过程进行把握中,需考虑到不同的情况,更加科学地了解具体的注意事项。在对具体事项等内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主要结合上述理论知识对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严格把握接地装置施工的精准性。在对接地装置进行安装和施工的过程中,要考虑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及时做好现场调研。在施工之前,要调查周围的居民环境、地质条件、气象特点。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更加合适的材料方法进行施工,做好竣工之后的验收等相关工作。在验收过程中。要及时对接地电阻运行的通畅性进行检测。当发生短路等不良问题时,要及时通过智能检测,采取相关措施,避免短路故障扩大化。
(2)了解机房接地拓扑结构。我们在对接地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机房接地拓扑结构的具体形态。根据机房的不同状态。采用不同的接地方式。比如,通常情况下,我们主要应用星形或者是树形的单点接地模式。通过地线长度的科学控制,把握具体接地电阻的实际情况。当地线长度较长时,要适当减小整体的接地电阻。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横截面积较大接地线,减少整体的接地电阻。另外,要严格控制高频线路机房接地方式的选择,并对结构形态进行测试。例如,在广播电视发射机房、卫星收发机房等相关地区,我们可以通过网形多点接地的模式,使用平面网结构,这样可以满足多种形态系统信息传输的需求。
(3)注重多系统接地原则的落实。在对现代化的接地技术进行应用和拓展的过程中,了解工艺设备接地与电源系统接地的不同,把握多系统接地原则的落实也是十分重要且关键的。在广播电视工程工艺接地技术规范的要求之下,要严格把握工艺机房内工艺地线的使用情况,避免使用电源地线系统。在工艺机房内,要注重电源地线的有效转化。通常要使用工艺底线,通过多模式系统的转变,满足不同需求,落实多系统接地的原则。比如,同一机房中可以设置不同的设备。当数字地线、模拟地线等地线较多时,应科学地分析具体的接地方案。比如,我们可以使用辐射相互并行的接地母线,使每一台机柜都可以独立地对接地线以及接地母线进行演进。此种使用方法更加安全高效,要避免多个接轨接地线串联之后,在接入到地母线之中。在机房的接地端子板中,每一个端子都要与接地母线进行一一对应,不能多个接地母线共用一个接地端子。在对具体的母线安装固件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要做好绝缘处理,以保障机房接地拓扑结构的稳定性。
(4)设备接地的注意事项分析。在对设备接地进行把握的过程中也要通过不同的使用方法,处理好特殊情况和普通情况。首先在对三单相三极插座当中的PE线进行管理过程中,要将PE线与接地母线进行相连,从而保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其次,利用设备,将专用接地端子与接地母线进行连接。最后,在设备接地管理工作,要科学把握机柜安装接地模式的有效选择。一般来讲,设备要避免通过机柜与地面进行接地,而通过独立管理的模式对各项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
(5)加强接地电阻测量周期的严格管理。在对接地技术以及广播电视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阶梯电阻测量周期的科学管理,通过对地网接地电阻数值大小的分析,更加精准地把握具体的接地效果。要定期组织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接地电阻的数值以及运行稳定性进行检测,结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科学地对不同的设备进行检测。根据具体的使用标准可以看出,不同设备的检测周期也有很大不同。比如,对于变压器发电机等装置来讲,以两年为一个周期进行检测,供电机房接地的一些装置以一年为检测周期;建筑物避雷装置、发射天线避雷装置等每5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可以通过联合鉴定模式的应用,以最短的周期为基本的检测频率,保障接地电阻测量的精准性。另外,在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周围环境的考虑,一般要对土壤的干燥性进行检测。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下,我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可以应用智能化、自动化的检测设备,最大限度地保障广播电视系统运行的通畅性。在对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接地技术的使用优势,结合不同情况选择多元化的接地技术。在明确现有技术不足的同时,科学采用具体的改进方案,这对于广播电视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