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的旅游英语中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分析

2023-01-07彭云霞

数字通信世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导游跨文化交际

彭云霞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运城 044000)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是指在交际的过程中,因双方对对方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各方面情况缺乏全面的了解,使得语言形式的选取、表达方式的应用存在失误。在信息化环境下,旅游英语跨文化交际变得非常频繁,语用失误问题也普遍发生,要保证跨文化交际无障碍,就要解决语用失误的问题。

1 旅游英语中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信息化时代下,为了畅通跨国旅游交流,就需要用到英语。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因各国文化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时,也会出现语用错误,下面就对语用失误问题进行分析。

1.1 语用失误问题

第一,语用语言失误。所谓的语用语言失误指的是因说话者没有准确利用或选择相应的语用形式、功能来表达观点而出现的失误问题。在人与人交际的过程中,若是说话者语言表达不明确,概念模糊不清,就会让对方产生误解[1]。像英语、汉语在对是非问题的回答时的表述、看法就不同。汉语中“是”就是“是”的意思,“非”就是“非”的意思,直观明确,但英语中关于是非的回答并非针对对方的,而是表明自身的意向。有这样的一个例子,曾有一名导游因旅行社临时更改路线的问题,引发了游客的不满,游客质问导游:“Do you know the route has been changed?”而导游因紧张就答道:“Yes, I do.”实际上导游并不知道这件事。而游客觉得自己是受到导游的欺骗,从而引发了一些误会[2]。有的旅游景点在翻译旅游标语时,因未全面了解中西方词汇的差异,而仅仅简单地将汉语字面意思与英语词汇意思放在一起,出现了语用失误。而当旅游从业者自身水平有限或缺少对英语文化的认识时都会引起语用失误[3]。

第二,社交语用失误。社交语用失误指的是因社会背景不同而导致的失误。因各国间文化背景的差异,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是有区别的,若是没有注意社交语用,就会引发问题。比如说,澳洲人通常都用tea来表示正餐,若是在对话中这样问道:“Could we have tea about 9?”他们的意思是问是否能够在9点吃饭,但若是对其文化背景不了解,则可能会认为是问:是否能够在9点钟喝茶的问题[4]。同时,在与各国游客打招呼、问候时,要对彼此的语言习惯加以考虑。中国人常常都是从对方角度去考虑,询问情况,而西方人则是从自身角度去考虑,表明自身状况。例如,导游带几名国外专家游览时,为了表示礼貌说到:“I’ve long admired the name, I know a lot about you.”国外专家听后有些疑惑,问道:“How do you know about me?”这让导游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正因各国语言习惯的差异,导游出于礼貌说了下客套话,并不是真的知道对方很多事。而西方人比较注重自身的知名度,会追问是如何知道他的。此外,中国人在面对对方的感谢时,会说到:“No thanks, It is my duty to do it.”而西方人在面对对方感谢时,会说:“No thanks. It is my pleasure.”中国人用谦虚的态度,让对方不要太有压力,而西方人比较直接,会从自身感受出发,觉得帮助别人很快乐。正因为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时会出现语用失误。

1.2 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

第一,对英语及其正确应用缺乏足够的认识。一方面是缺乏真实的语境,对语言的掌握不全面。汉语、英语词汇并不是一一相对的,有的词在英语中代表着特定的事物、现象;有的词汇翻译成中文,其所表达的含义也有一些差别。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或导游本身对这方面的问题了解不透彻,在具体应用时不分语境,出现语用失误。旅游英语本身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就很多,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下,各种思想、文化的交融,拓展了知识内涵和应用途径,知识更新速度也非常快,若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导游未深入了解英语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就会引发语用失误。

第二,文化背景的差异。这是引发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英语学习是我国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因受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利用时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如,在介绍一些旅游景点时,国内导游一般都会根据该景点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等去介绍,在游览故宫时,导游可能会利用诗句来导入“The magnificent Forbidden City, thousands of gates in the Red Wall Palace”即“金碧辉煌紫禁城,红墙宫里万重门”。在游览万里长城时,导游可能会用“Not a hero until the Great Wall”,即“不到长城非好汉”导入。但西方人因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背景,自然不会体会到诗句、俗语所表达之意。所以,导游在介绍时,需要对故宫的历史文化背景加以讲述。比如,简单的乘车让座问题,在中国主动给长辈让座是一种传统美德。中国人可能习惯说:“Please sit down, you are old”,但在外国人看来,这句话是在说自己年纪大了,会让他们觉得很没礼貌,从而造成误会[5]。又比如,在电梯上会提示乘客“小心碰头”英语翻译是“mind your head”。若是用汉语习惯去翻译,就会出现语用错误,让外国游客不了解,以为是头部有问题。

第三,社会风俗习惯的差异。在国际旅游中,无论是导游还是游客一般都要用英语来交流,以提升自身的旅游体会,在此环节必然会出现那些因社会风俗习惯的差异而出现的语用失误问题。就比如说姓名的表述方式,中国人一般都是将姓放到名前,而西方人是是将姓放到名后。这种差异的存在,可能会引发交流中的失误。

第四,思维模式的差异。西方人是直线思维,喜欢开门见山,而中国人属于曲线思维,比较含蓄。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语用结构模式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要让交际顺畅,就要通过对方易于理解的思维模式去组织语言。如果导游从母语思维模式出发,在涉外旅游服务中就会出现语用失误问题,导游服务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五,价值观念的差异。在旅游中因价值观的差异,会让一些在中国人眼中是正确应用的英语,在西方人眼里却是错误的用法。因缺乏对有关知识的理解,使得在交际时存在语用失误,影响旅游体验。西方人往往会用并列句、复合句来阐述观点,但中国人习惯于用分句来表述。为了提升跨国旅游体验,就需要掌握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念。

2 规避旅游英语中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方法

2.1 灵活应用网络资源

在信息化时代下,互联网在各个行业都得到了普遍应用。为了提升跨文化交际水平,游客、导游都要灵活应用互联网,有效把握网络资源,掌握国外多元文化。互联网承载着海量信息,在网络中能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查找到各种文字、视频等资料信息[6]。游客、导游可多观看国外影视作品、宣传视频等;也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来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网络上有许多的训练素材、平台,选择空间很大。在互联网环境下,游客、导游等都是旅游活动中的主体,能够足不出户就提前了解旅游景点的相关信息、民俗风情等,并正确理解中西文化差异,以避免在跨文化交际时出现语用失误的问题[7]。

2.2 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学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形式所承载的内容。不同的语言都有与之对应的文化形式。语言与文化是相互联系的。要学习并掌握一种语言就需要认识与之相对应的文化,而掌握一种文化又能够强化对语言的理解。学习语言不只是学习词汇、语法,更重要的是要将所学的词汇、句子与客观事物联系在一起,去了解其他国家的语言习惯、文化、思维模式等,可以将所获取到的语言知识应用到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在旅游英语跨文化交际中,对导游的要求很高,既要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人文素养,还要掌握旅游行业发展趋势、有关旅游法规制度,旅游业务等。尤其是在信息网络时代下,语言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导游所面临的语言环境也更加复杂,养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必须要具备的技能。因此,导游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主体,必须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学习,可在网络上与同行进行知识分享、交流,或者是角色模拟实践,在轻松的语言环境下掌握语言知识。同时,还要科学安排时间,针对多种对象及实际交际需求,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训练,以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水平[8]。

2.3 科学应用各类软件信息工具

如今,各类软件工具、平台非常多,旅行社可借助微信等各种信息平台发布相关的旅游信息,吸引游客的注意。比如说,游客在报旅游团之后,可登录有关账号,旅行社能够给游客推送与旅游国家有关的资料等,让游客在正式旅游前,就对旅游国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与此同时,导游可以利用各种软件平台与游客进行互动交流,也可以给游客推送中西方文化差异方面的一些内容,或者是推出一些有效规避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问题的资料、方法、措施等,让游客在休闲时间自主观看、浏览、学习,以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水平,降低语用失误问题的发生几率[9]。

2.3 有关部门要引起重视,并提升旅游行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跨文化交际属于社会行为,其涉及到很多的内容,为避免语用失误的发生,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第一,有关旅游部门要加强重视,提高旅游行业人员的英语水平,对服务单位加以整改,提升就业人员的审核标准。就业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旅游英语交际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良好的素养品质。第二,要落实好跨文化交际的宣传任务[10]。可借助官方网络平台,促使游客掌握与跨文化交际有关的知识,以降低语用失误问题的发生几率。当发生语用失误问题,要及时改正,以提升跨文化交际水平。第三,要强化培训教育。在平时,要强化对有关人员的培训教育,可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跨国交流学习,让广大旅游行业从业者能够对其他国家的文化特征、语言特征等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以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11]。第四,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12]。作为旅游方面的工作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工作中要加强学习,总结经验教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水平。在交流中可以更加全面掌握中西方文化差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技巧,以避免语用失误问题的发生。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网络信息化的环境下,为跨国旅游创造了机会,跨文化交际也成为了时代趋势。对于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语用失误,需要对其类型加以科学把控,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从各国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差异入手,有效借助现代化的网络资源、工具,以规避旅游英语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问题的发生。

猜你喜欢

导游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交际羊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两块磁的交际
黄希川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网约导游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