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背景下时政新闻可视化传播策略探究

2023-01-06汝平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4期
关键词:时政新闻媒体融合传播

摘要: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日益加快,受众的阅读习惯和审美特征都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特征,更倾向于阅读直接、简单易懂的,能够带来良好视觉体验的信息。而传统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通常较为严肃,且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网络媒体平台数量激增,作品类型丰富,受众拥有更多选择,刻板严肃的时政新闻很容易让受众丧失阅读的兴趣。在此背景下,时政新闻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深度把握受众浏览习惯和阅读需求,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时政新闻的可视化掌握和运用,强化时政新闻传播效果。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新闻可视化的内涵及特点,梳理媒体融合背景下时政新闻可视化传播的优势,并以亳州晚报为例,探索时政新闻可视化实现路径及传播策略,以助力时政新闻增强传播效果。

关键词:媒体融合;时政新闻;可视化;传播;亳州晚报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4-0151-04

时政新闻主要涉及会议活动、政策发布、人事任免等时政工作和事件等。时政新闻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如环保举措、交通规划和建设、社会和医疗保障、教育改革方针、城乡建设等,影响着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想要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必须重视当前受众对可视化信息的需求,积极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可视化传播,以受众感兴趣的形式来呈现事件,不断增强传播效果。

新闻可视化既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数据、图表、漫画等可视化手段来呈现新闻事件的报道形式,又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及受众话语权的不断强化而更新发展的概念。人类大脑对文字信息的处理和记忆,通常依据一定的线性顺序,但对图片信息的处理和记忆相对容易。新闻可视化通过信息技术,将冗长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图片,对繁杂的信息内容进行提炼,以图表、漫画等形式直观地呈现事件内容和社会意义,让抽象的信息具象化,碎片的信息系统化,一方面易于受众接受和理解,另一方面能让受众与新闻产品形成共鸣,进而产生分享和互动行为。

当前各个媒体平台上充斥着海量的信息,受众希望能够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关键最准确的信息,对可视化信息的需求日益突出[1]。基于此,新闻可视化以简单明了、有趣易懂的优势,收获了大量受众的喜爱。目前,学界对新闻可视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数据新闻可视化,而对时政新闻可视化的研究力度不足[2]。虽然已经有一部分媒体对时政新闻可视化展开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并初见成效,但要实现可视化时政新闻的系统化、流程化,仍有较长的路要走。时政新闻可视化即采取可视化的手段呈现时政新闻,以增强时政新闻的可读性、趣味性,是新闻与视觉艺术的有机融合,对增强时政新闻传播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直观的视觉呈现

传统媒体时代,为了凸显时政新闻的政治性、权威性,其呈现手段以文字为主,再配以相应的会议照片和影像资料。这种报道形式单一,容易让受众产生严肃、刻板的印象,逐渐丧失观看的兴趣。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受众对可视化信息的需求逐渐增加,为了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时政新闻也逐渐采用可视化手段强化对内容的可视化表达。例如,关于政策解读的报道,通常信息含量较多,单纯用文字表达过于枯燥,可采用可视化手段,如将其制成海报、视频、漫画等,通过风格化的字体、色彩、图案搭配,突出政策的核心内容及关键词,提炼通俗易懂的“金句”,以直截了当的视觉呈现形式,加深受众对政策的理解和认知,加深受众对政策相关信息的记忆。

节能降耗宣传是亳州晚报近期一项重点工作,除了在平面媒体上刊发相关稿件外,亳州晚报微信公众平台还通过文字、图片、漫画等方式进行宣传,制作了“请節约用水”“请节约用纸”“节电节水小贴士”等海报图片,引导市直各单位按照节能降耗要求,率先垂范,带头节约用电,制定科学的用电管理制度,确保各项节电措施落实到位,把安全有序用电和节能降耗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推进,争做全市安全有序用电和节能降耗的排头兵,营造了浓厚的节电氛围,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较强的互动性能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信息的互动性较弱,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融合进程的不断深化,新闻信息的互动性得到增强。在强大的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时政新闻也逐渐强调内容的可视性与参与性,重视与受众的互动。以H5技术为例,此技术目前在信息可视化,整合图文、视频、照片等信息的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是视觉技术发展的体现。基于此技术生产的作品不仅具有丰富的视觉元素,还具有强大的交互性能,能够在时政新闻传播过程中激发受众积极参与互动。

亳州晚报微博2022年5月30日推送的【H5|中医药战疫的磅“亳”力量】,通过图文、视频、照片等多种信息的整合,展示中医药与疫情的较量。在三年的战“疫”路上,中医药显示出了独特优势,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方案”的一大特色,这其中也汇聚了中医药的磅“亳”力量。

近年来,亳州晚报刊发的时政类新闻稿件,大多数通过亳州晚报微博、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推送,广大受众纷纷点赞、转发、留言,积极参与互动,有效提升了时政新闻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三)较高的审美品位

媒体融合背景下,受众审美特征较以往而言更加个性化、多元化,其除了获取资讯外也重视内容带来的阅读体验。基于此,目前已经有不少媒体在重大时政新闻活动及主题性报道中,创新运用视觉技术和视觉创意,采用动画、Vlog、VR、直播等形式,使时政新闻产品推陈出新。

要实现艺术与新闻的有效融合,生产出让受众眼前一亮的、能够让受众获得美的观看体验的时政新闻作品,就要在新闻生产过程中重视设计的美感。无论是色彩搭配还是画面风格定位,都需要每一名编辑投入大量精力。可以说,每一个可视化的时政新闻作品都是编辑不断提炼、不断优化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审美品位,因而赢得了受众的青睐。

(一)视频

当前可视化的时政新闻视频类产品,既包括短视频和长视频,也包括动画、VR视频、Vlog甚至直播等。可以说,视频是时政新闻可视化呈现的主要手段之一。视频这一领域是时政新闻创新实践的重要着力点,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媒体融合进程的不断深入,众多媒体积极通过制作精品视频来构建品牌栏目,有的媒体也在致力通过稳定的更新频率和相对统一的制作风格打造系列化的时政短视频新闻,有效增强了受众黏性。

Vlog和海报视频都是常见的可视化时政新闻产品。其中Vlog依据独特的记录视角,以及卡通图标和关键字词等视觉元素的嵌入式运用,进一步增强了可看性,增强了视频的代入感。

海报视频主要是运用于竖版的短视频界面,在动态视频的顶部和底部设计静态的主题海报,通过风格化的字体、色彩、图案搭配等,凸显动态视频中的关键词、主题内容等重要信息,进而与动态视频相呼应,突出整体视频的视觉效果。

近年来,亳州晚报在时政类新闻报道中,也通过现场直播、制作短视频等方式,进行可视化呈现。例如,对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进行直播,并提炼发布会主要内容,由融媒体记者现场解读,提高了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增强了传播效果。

(二)图片

时政类新闻报道图片种类丰富,既包括照片,也包括制作的图表及漫画图片等,图片是时政新闻可视化实践中常用的形式[3]。

照片是当前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视觉元素。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已成为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照片拍摄难度低,承载的信息量大,是当前媒体新闻内容生产中最容易获取的视觉元素,而网民拍摄的照片也是媒体新闻生产活动重要的素材来源。

图表具有较强的整合能力,能够系统地反映事件全貌,在反映城市发展进程及经济发展情况的众多报道中,图表是最系统全面且直观的呈现形式。

漫画则具有较强的既视感,漫画具有幽默夸张的特点,合理科学地运用往往能够增强新闻的趣味性,让新闻更具戏剧化特色、更具可看性。部分媒体将文字与图片组合,制作成MG动画,运用于时政宣传报道及政策解读报道,也有媒体在MG动画中设计卡通形象,以拟人化的表达方式,有效增强了时政新闻的趣味性。

《亳州晚报》一版重要位置,基本上每天刊发一幅彩色大图。如2022年10月12日的报纸,在一版刊发了一幅占据版面1/3的彩图,图片上身着白绿相间服装的农民,在红色的地毯上欢快地跳起了舞蹈,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亳州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成就。通过一项项惠民工程的落实,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广大群众感觉到在这里生活很幸福。

(三)文字

文字是新闻制作中常用的元素,也是时政新闻可视化实践中应强化应用的视觉元素。文字的作用较广泛,其不仅具有形象的特征,还富含哲理和寓意,在一定程度上,文字代表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对新闻作品而言,文字不仅仅能够陈述事件,还能有效激发受众想象。因此,在制作可视化时政新闻作品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字带来的视觉效果。可以通过对文字的字体、字号、粗细、间距、颜色以及词句搭配等的设计,凸显文字的视觉效果。文字的运用,不仅考量编辑的文化涵养,更考验编辑的服务意识。在设计文字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受众观看体验,文字不能反复、冗长,尤其是作品的标题要保证文字精练、设计巧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亳州晚报采编人员,每天在文字表达上精益求精,除了在字体、字号、粗细、间距、颜色以及词句搭配等方面进行设计,凸显视觉效果,还在标题上狠下功夫,吸引受众眼球。例如,2022年8月30日刊发的《棚改讓群众“忧居”变“安居”》,通过形象的标题,展示了棚户区改造让越来越多的居民从危旧住房、破房烂院,搬进了“新家”、圆了“安居梦”,过上了幸福生活这一事件。2022年9月22日刊发的《蓬“亳”向上新答卷——党的十八大以来亳州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标题巧用与“勃”同音的 “亳”,展示亳州十年来踔厉奋发、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以及交出的亮眼答卷。

(一)增强对信息的概括能力,进行可视化表达

在新闻可视化实践中,信息图形设计是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式,依据信息图形设计而形成的可视化新闻也被称为图解新闻。此类作品以图为主呈现内容,区别于新闻配图,其优势在于既适用于静态的纸媒,也适用于当前动态的新媒体[4]。图的运用较为广泛,既可以用来解读和宣传政策、方针,也可以用来报道新闻人物的活动以及社会焦点问题。

在实际运用图片进行呈现的过程中,应提升信息的凝练程度,对复杂冗长的新闻的重点、主题及核心内容等进行提炼,让原本需要大量文字才能描述清楚的事件通过图片表达出来,做到一目了然,为受众打造“速读”“悦读”的良好体验。另外,为了增强可视化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媒体可以针对性地开设时政新闻的《图解》《读策》等专栏,通过图片、图表、漫画等视觉元素的综合运用解读政策、新规,也可以将复杂的信息浓缩设计成创意海报,然后在各个移动端进行传播。

在图解方面,亳州晚报近年来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一年一度的药博会是亳州市的一件大事,今年药博会前夕,亳州晚报微信公众号采用图解、漫画等方式,以极简的图形、可爱的漫画,对药博会期间将要举办的各类活动进行了可视化呈现,不仅通俗易懂,而且给受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巧用视觉元素,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

可视化时政新闻作品中能够运用的视觉元素丰富多样,但要给予受众良好的阅读体验,带给受众美的感受,则必须巧用视觉元素。如果仅仅是将各种视觉元素胡乱堆砌,则会较大地影响作品的呈现效果,给人以杂乱、不知所云之感。在实践中,应对文字、图片、视频进行合理科学的艺术化处理,如文字的变形处理、图片的剪裁或者动态缩放等,优化受众的观感。

在时政新闻可视化实践中,可以对提炼的关键字、词、语句等进行艺术化处理,也可以将记者在现场的照片或视频设置为背景图,然后通过合理科学的留白、添加文字符号等手段强化视觉效果,进一步增强时政新闻的现场感和可读性。对视觉元素的艺术化处理,不仅要求编辑具备较高的审美水平,还要求其具备较强的运用能力,在技术支撑的前提下,将新闻与艺术完美结合。但对美的感知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记者、编辑在日常工作中也应积极学习,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及表达能力,更好地将抽象概念具象化表达,创作出具有较高审美水平的时政新闻作品。

《亳州晚报》各版面重要位置,每天都会刊发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例如,2022年10月10日一版,一张航拍的图片占据了半张报纸版面,图片以绿色打底,农民正忙着采收菠菜,装着菠菜的红色箱子星星点点,场面既美观又具有视觉冲击力,生动展示了亳州市近年来抢抓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以安全绿色食品积极对接长三角高端市场的举措,这不仅为当地特色农产品找到了新出路,更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生机。

在时政新闻可视化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活用漫画、MV及微视频等手段呈现新闻内容。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后,亳州晚报微信公众平台推出了“桥见变迁”系列短视频报道,镜头里呼啸驶过红色涡河特大桥的白色列车,展现了商合杭高铁的开通让亳州迈入了高铁时代,让亳州加速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让亳州跑出了加快发展的新速度的主题;航拍下的亳州境内建设规模最大、第一座高塔斜拉桥——长1065米的蒙城涡河五桥非常壮观,展示了亳州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取得的新成就;蓝色优雅的涡阳九龙大桥,诉说着涡阳、亳州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优化……亳州晚报这组“视频+文字”的融媒体记者现场报道,反映了亳州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取得的非凡成就。

(三)活用故事化叙事手段,激发受众观看兴趣

每一位读者都不会拒绝一个好的故事,好的故事不仅能增强内容的趣味性,还能直击人心。政策宣读及政策解读类型的时政新闻最大的特点是文字多、内容枯燥乏味,如果以直接宣读的方式进行呈现,则很难让普通用户产生阅读兴趣。因此,在实际生产这类时政新闻产品的过程中,应活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段,以受众感兴趣的阅读形式呈现内容,有效激发受众的阅读、观看兴趣。

亳州晚报的文字通讯《皖北小村庄,长三角里的振兴故事》荣获2021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该作品通过故事化的叙事手法,生动展现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给皖北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

《皖北小村庄,长三角里的振兴故事》,报道了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背景下,蒙城县成了安徽省首个上海市外(蒙城)蔬菜主供应基地,这让土桥村蔬菜种植搭上了快车,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亳州奋力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带动了交通物流业急速發展,让涡阳县解沟村村企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亳州正式“入长”以来,加快推进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旅游共同体建设,随着亳州高铁的顺利开通,来谯城区药王村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村里响起了吴侬软语,村民吃上了旅游饭。作品通过鲜活的故事,以小切口反映大变化,折射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成就,站位高、策划新、手脚勤,将精品意识融入了新闻生产全过程,拨动了时代音弦,也因此获得了安徽新闻奖一等奖。

在时政新闻报道中,可以将漫画与编辑精心准备的文案相结合,用独特的视角和语言风格讲述故事,可以通过打造“故事绘”的形式呈现政治生活发生的事件。例如,为了更好地呈现新闻内容,可以将与时政相关的知识、政策、规定等信息融入漫画,以漫画的形式再现人物、背景等,激发年轻受众的观看兴趣,进一步加深受众对重要信息的理解和认知。

(四)选择性公开部分新闻“后台”,积极与受众互动

媒体融合背景下,受众话语权不断提升,更加重视阅读体验及参与感。因此,时政新闻在可视化实践过程中,应重视受众的需求,突出受众参与和互动,合理公开新闻生产“后台”,激发受众的兴趣和热情,以实现广泛传播。

Vlog在近些年发展得如火如荼,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以特殊的视角,带领受众进入特殊的场景,要以第一视角的形式,强化内容的现场感、真实感。在时政新闻可视化实践中,也可以有效运用Vlog的形式,将新闻生产、新闻事件和新闻话语等相关后台选择性地公开,进而强化与受众的互动。例如,可以通过Vlog的方式,将镜头聚焦与会议、活动相关的人物、事物及环境等。

在亳州市两会期间,时政新闻记者以Vlog形式,全程展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报到、入住、防疫的过程,以接地气的视频,口语化、聊天式的报道方式,让广大受众关注两会、了解两会,增强了时政新闻的亲和力,改变了以往时政新闻严肃、枯燥的形象。

时政新闻是各个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部分,媒体作为沟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应扮演好中间角色,履行上传下达的重要职能。而要更好地传达时政新闻信息,则应运用可视化手段,对文字、图片及视频等视觉元素进行艺术化处理,进而强化内容的视觉呈现效果,增强内容的可看性和趣味性,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在时政新闻可视化实践过程中,不仅要巧用视觉元素,活用故事化叙事手段,突出内容的视觉美感及可读性,而且应加强对信息的浓缩和提炼,以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呈现新闻内容,进而给受众带来良好的阅读、观看体验。

参考文献:

[1] 李倩雅,俞曼琪. 5G环境下新媒体新闻报道可视化发展趋势[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11):207-209.

[2] 陈建中.传统媒体数据新闻可视化报道模式的困境和出路:以《深圳晚报》为例[J].记者观察,2019(17):22-23.

[3] 边歌.全媒体时代下数据可视化在我国新闻报道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广播,2021(1):39-41.

[4] 杨洁新.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J].西部广播电视,2018(2):21.

作者简介 汝平,硕士,主任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时政新闻媒体融合传播
浅谈时政新闻的创新与突破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城市台时政新闻“讲好故事”的四条路径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