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机械专业基于科研平台的科教协同育人模式探索
2023-01-06刘慧芳王洁梁全谷艳玲高翼飞陆鑫
刘慧芳 王洁 梁全 谷艳玲 高翼飞 陆鑫
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辽宁沈阳 110870
1 概述
新时期我国高校主要四大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而学生发展是关键,引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是核心,大学生的发展是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1]。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从科教并重转向科教协同发展则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地方高校面临的一个时代命题[2]。科教协同的本质内涵是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在教育教学中的育人功能,并将它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协同推进,共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及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大学引导学生科研的过程中,应该有效地和科研平台紧紧联系到一起。
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自实施以来,协同育人机制逐步建立,国内目前逐步形成了研究生联合培养、科技英才班和科教融合共建学院等典型模式,国家对科教协同育人的战略要求已达到了空前高度。虽然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实践层出不穷,但多数合作效果并不显著。成效较好的多集中于国内综合性研究型高校和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之间,而地方性普通院校和一般性科研机构参与极少,合作范围有一定局限性。
在以前的高校教学中,注重发挥各个教学单位的育人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学生积极性不足、缺乏方向、目标不明确等问题;而对科研平台的定位通常是科学研究;因此造成了在科研过程中,与老师的教学和对于大学生的引导不能紧密联系,所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研与老师教学以及学生的引导工作的结合。而当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的学科逐渐变难变深,且其理论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加快,故在老师引导学生的科研过程中,主动增加具有实践特色的任务是非常有必要的。而科研平台是有效解决大学学科的科研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促进社会发展也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使老师更好地教育及引导大学生,有效地将科研平台与老师的教学任务结合到一起,是非常关键的一种新模式。
2 普通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不足与改革内容
2.1 本科人才培养的不足
地方普通高校在科教协同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科研平台与学院缺少协同,科教协同机制尚未健全。由于目前我国的大学中的科研平台大多数都是二级机构,且各个学院之间的科研平台的管理是互相独立的,因此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院与学院之间的交流沟通。因此如何提高且改善我国高校学院与学院之间的二级平台的交流合作是目前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2)科研成果与教学活动相脱离。目前我国高校中的科研平台中,其取得的成果大多数以论文等形式进行展示汇报。然而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很少将其引用到实际的课堂中,不能有效地将其传达给本科生,使其也高效地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将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有效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3)学生对专业认识不深。我国针对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全面地将专业知识传达给学生,所以会造成学生的创新能力缺乏等。
2.2 改革内容
加强科研平台与教学单位的协同。由于我国高校的科研平台依赖于互相独立的各个学院。尽管这个形式的科研平台易于管理,然而各个学院之间的交流沟通有所限制,因此会影响本科生的教育。故如何使科研平台易于管理同时又方便交流沟通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加强科研成果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目前我国大学中科研平台的研究成果大多数都以论文的形式进行展现及汇报,而在对于本科生的教育中则很少。故为了使本科生获得更好的教育,具有更好的创新能力,将这些研究成果与本科生的教育紧密地结合到一起也是非常关键的。
加强本科生对科研活动的参与。由于我国的高校是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科研任务的主体,所以科研平台的应用,使学生更好地锻炼了其动手能力,学术修养。针对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科研平台能够做到更专业的培养及管理。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加专业的训练,让更多的学生加入科研平台的学习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针对本科生的教育过程中,许多学生会出现专业知识匮乏的情况,在对于专业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只能够做到了解表面,所以会造成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不高。故如果将科研平台很好地应用于本科生的教育中,使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获得更加具体形象,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3 普通高校科教协同育人的思路及实现方法
目前,我国的高校针对科研平台的应用,主要针对研究生的锻炼培养,然而对于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很少有效的利用科研平台。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将科研平台与本科生的教学工作有效结合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将科教协同育人作为核心思想,实施导师制,从而帮助本科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其中,科研协同育人的研究思想如图1所示。
图1 科教协同育人研究思路示意图
3.1 管理协同
目前,科研平台的管理与学院管理之间是互相独立的,他们各自有自己的职责所在,学院主要针对学生的教学工作,而科研平台则引导学生进行科研任务为主。为了更好地结合科研平台与学院的教学工作,需要完成以下几项内容。
(1)完善管理制度。首先,在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应该为他们提供条件,包括实行导师制,为他们的科研工作提供更好的前提及保障。并且为本科生提供便利的实验条件以及创新课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2)激活人员流动机制。由于目前的科研平台和学院之间的管理形式不同,所以会造成高校教师的流动率较低。尽管一线教师具有较丰富的经验以及优异的科研成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向学生传达这些科研成果,所以学生不能完全了解。因此,推进一线教师流动于科研平台与教学任务之间,会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质培养。
(3)建立健全协同机制。需要建立科研平台和学院之间的良好的交流沟通制度,以及评估考核制度。及时了解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了解,及时沟通,及时解决,从而形成高效的育人制度。
3.2 方法协同
目前,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出现迷茫、懒散、消极的状态,其根源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当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后就能激发其学习、思考、创新、实践能力,具体方法是课题组建立本科生导师制[3],开展社会服务等活动。
(1)本科生导师制。机械工程学院的科研平台中,导师大部分都是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高校教师构成,在每个本科生的大一至大三学习过程中,每位导师平均指导3~5名本科生。本科生在此期间,跟随导师,进行该导师的科研项目的研究。而导师在此期间,首先,需要帮助本科生更加全面深入地学习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做到答疑解惑。其次,增强本科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更多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最后,锻炼本科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所具备知识和能力的不同,分阶段执行导师制。
第一阶段,引导师生互选。机械专业教师的科研方向非常广泛,涉及精密加工制造、智能制造、机器人科学与技术等。在导师制执行前,向学生进行导师研究方向宣传,使学生在自身兴趣的基础上,选择心仪的导师和科研方向。此后,学生进入科研团队,熟悉研究课题,查阅资料并阅读文献,学会写简单的综述,掌握常规的研究方法,培养科研思维。
第二阶段,中期加强训练,目标是培养动手能力。使学生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高年级本科生的科研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或研究生的科研项目。在课题组中,学生主要进行其常规的实验操作,如样件制作、结果记录、信号数据采集等。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做到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并完成科研课题的基础研究。
第三阶段,科研训练。通过实际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学术思想和科研素养,增强科研能力。包括设立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由大三学生自主申请,给予一定资金支助;同时科研平台在获批的国家级及省级重大科研项目中设立本科生助研岗位,并给该岗位本科生分配基础性的科研任务。经过课题项目的申请和实施过程,学生能够学会查阅大量本领域的中外文献,独立完成项目申请书撰写,思考并阐述课题的立项依据和设计方案,并承担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达到了本科阶段独立进行科研创新实践的训练目标。
(2)社会服务活动。将科研平台应用于社会中的精准扶贫等科技活动中,引导学生高效地参与其中。并在一系列科研社会活动中,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专业,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目标,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1)建立并完善科研平台和教学单位的管理制度,形成一套符合科教协同创新思路的管理方法;
(2)通过在教学名师与科研学术骨干人员之间开展教学与科研经验的交流,建立形成激活人员流动的机制;
(3)完成对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度的方案设计与阶段实施。
第二阶段:
(1)推动对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阶段实施;
(2)完成科研平台的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设计工作,并组织开展学生申请及项目执行实施工作。
第三阶段:
(1)完成本科生在科研项目、学术论坛、成果转化、精准扶贫科技帮扶等活动中参与工作的实施;
(2)科研平台完成本科生的科研训练活动的评价与验收工作;
(3)组织专家学者、科技创业者为本科生开展讲座、座谈等活动。
结语
针对普通高等院校机械专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科教协同育人新模式,为科研平台在本科生人才培养中如何发挥其作用找到了解决思路。通过管理协同和方法协同,重点将科研平台优势资源通过本科生导师制、社会服务等形式充分运用到本科生人才培养中,激发其学习、创新、实践和思考能力。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要求,考虑到目前社会的发展,在培养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高效的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成果可作为构建理工类专业本科生科研训练培养模式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