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质工程拔尖创新人才产学研协同培养机制探索

2023-01-24薛启龙

科技风 2022年36期
关键词:产学研校企协同

薛启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 北京 100083

当今社会对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依赖越来越高,国家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为知识和技术的竞争。知识和技术的竞争依赖于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因此,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同时,我们绝不能忘记沉重的“钱学森之问”,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回答“钱学森之问”,消除“世纪之痛”,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话题。因此,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响应时代的呼唤。

近年来,随着我国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蓬勃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势在必行[1]。2017年年初,高等教育司鼓励行业企业“参与到高校教育教学各环节中,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而后进一步形成了“复旦共识[2]”“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基于产学研的地质工程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是将传授知识的高等学府与直接参与生产实践、项目开发与科技实施的企业进行有机结合,将资源利用最大化,以达到一种互赢的教育形式。建设产学研拔尖创新人才是高校转型发展与行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的新形态,也是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与高校课程质量提高深度融合的新形态[3]。针对地质工程而言,产学研通过合作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能够有效地提高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现代工科快速发展的环境。

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为例,阐述地质工程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决怎样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通过什么方式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问题。最终实现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我国实现经济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

1 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地质工程专业是以工科为主,倡导工程教育,工程教育是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人力资源的重要来源,通过输送人才,向社会输入工程创新文化、先进工程理念和科技成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工程教育改革早已成为欧美国家的研究热点,目的是系统地研究工程教育,进行管理创新,培养优秀的工程人才,以此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保障国家安全和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目前,国际先进工程教育的管理机制和培养模式优越,我国高校工程教育管理机制与其存在较大差距,这是本文研究的重要依据。笔者学校在设立地质工程专业开始,专业建设前期一直秉持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执行,夯实了专业基础,人才培养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毕业生也受到了广泛好评,但是也存在着同质化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现归纳如下:

一方面,工程教育与社会工业严重脱节,沿用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重视知识、培养轻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薄弱和工程能力不足的问题长期没有解决,企业缺乏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动力。另一方面,在管理体制上,虽然有很多高校和企业都重视产学研合作或者官产学合作,但重点都在科技研发和转化科技成果,政府和企业缺失培养工程人才的意识,人才培养的主体依然是高校,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过程并不深入。

同时,学校培养模式与其他高水平院校差异很小,没有形成工程教育的主体意识,不清楚人才培养的起点和终点。一方面,工科教师队伍学术能力普遍较强,但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严重影响了工程教育应用型的特点,工程师培养体系不完善,培养的学生与一流高校学生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另一方面,新兴技术给地质工程专业带来了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培养模式很难满足产业的飞速发展,与时代发展脱节。面对以上问题,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2 拔尖创新人才产学研的必要性

(1)解决企业用工荒与毕业生就业难之间的矛盾,为社会培养符合水准的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职能,通过为社会提供适销对路的有用之才,方能体现高校的核心价值。当前高校培养的“人才”,普遍存在不能适应新工业革命、新科技革命、新经济转型的要求,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创新型人才,出现用工荒。另一方面,毕业生找工作困难,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通过产教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育人式的探索,打通行业与高校需求对接通道,在培养符合企业所需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同时,也提供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2)解决高校教学与行业脱节的矛盾,为高校提供产学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师资。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在师资,传统的工科教育与企业需求相去甚远,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包括学科布局、能力结构、育人理念等)也与行业严重脱节。表现在师资的教学理念上重理论、轻实践、少应用,在师资来源上重校内师资而轻行业师资。通过产学研,提高各方面人才的流通性,行业导师流通性、学校导师的多样性,可以更好地实现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

(3)解决高校学科建设与企业研发相互隔离的问题,为拔尖创新人才建设提供科研支撑。高校的另一个重要职能是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当前高校科学研究仍存在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与此相对应,行业企业也普遍存在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本合作期望能通过产学研建设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探索与实践,打通高校与企业的阻隔,把实验室搬进企业,把研究项目带回学校,有机对接教育链、工业链,促进从双方创新要素产生叠加效应,为拔尖创新人才建设提供科学研究支撑。

(4)解决用人主体迫切需要与培养主体积极性不高之间的矛盾,为产学研建设拔尖创新人才探索动力机制。早在20世纪,国家就通过多种举措推动产学研,但高校与企业都存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主体从力的协作共赢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产学研建设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关键即体制机制改革。要探索新时代产学研拔尖创新人才建设的新模式、新机制、新形态,建立“资源共用、责任共担、利益共学、过程共管”的长效机制,以推动双方合作共赢,从而实现生产要素和教育要素有效配置、整合与优化。

3 产学研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内容

3.1 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拔尖创新人才的教学思路与传统教学不同,拔尖创新人才产学研的重点是实现共赢。高校具有新技术开发、成果转换等方面的优势,企业具有技术社会化、生产实际化的特点。通过建设产学研,可以将高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实现1+1>2的效果。高校可以有直接的渠道进行技术转换,企业可以直接从高校进行人才培训,为国家培养强有力的人才。通过政府保证产学研相关方利益,进而可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3.2 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调研分析

工程研究中心(简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是依托于大学或研究所科研力量的政府、企业、大学联合体,在工业方面提供资金并参与。调研分析其运行机制与运行成果,为我校地质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产学研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3.3 产学研协同培养项目能力协同机制研究

产学研协同培养卓越工程师或未来的科学家,“校企政协”四方需要全程参与合作。但如何保证“卓越性”培养,不仅要求校企政协四方参与培养时细心制订培养计划,落实培养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同时也要求培养主体的企业与高校及参与“卓越计划”的其他方,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培养技能和水准。

3.4 产学研协同培养项目评价机制研究

在项目管理周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项目评价。当评价结果能及时反馈给决策部门并传播到相关项目时,可以对决策产生重要的作用,进而完善和提升项目的管理水平,为规划投资和制定、调整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评价的特点是实用性、独立性、透明性、可信性和反馈性。项目综合评价能反馈出项目各个环节的实施,能有效提高项目的决策水平和绩效。

3.5 产学研协同创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当今新形势下,高校应重点探索建立开放、高效、一体化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制,努力克服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机制障碍并突破壁垒。人才培养主要有四个方面:制度体系、运行机制、途径和环境保障机制。本文主要从这四个方面来进行产学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4 面向产学研的教学改革实施办法

4.1 教学思路改革

产学研可以通过机制改革有序的、最大化地资源利用、资源重组与资源优化。具体而言,通过政府调控,对现有资源机制进行整合,允许和鼓励高校向行业企业进行校企资源整合,促进双方对接。高校可以将学校的研究室、课堂搬进企业,让学生接触实际前沿技术课程,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在第一时间紧密结合。

另一方面,通过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突破现在所面临的产学研瓶颈。合作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产学研联合工作室、科学实验室、创新基地等方式,把实际生产项目、项目实施技术带到学校,实现互通互赢。技术人才与项目平台等要素聚集起来,有利于高校的人才培养,也有利于企业的定制化招生与培养,双方产生叠加效应,达到1+1>2的效果,这样高校的教育可以和区域经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生产进行有机对接起来。

4.2 教学方法改革

近年来,工科呈现发展速度快的趋势,新兴技术不断凸起。高校不能拿过去的知识教现在的学生去找未来的工作。工程技术学院对研究生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以适应行业需求,将“创新、创意、创业”分别落实到具体课程当中,将新兴技术实时带入课堂教学中,将工程实际在课堂中渗透,将科学研究在课堂上潜移默化。例如,以六门课程为主干课程,现增设如“地质工程理论方法”“岩石断裂与损伤”“地质工程研究方法”等多门贴合实际需求的选修课程,在迎合市场需求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工程技术学院还将增设能源互联网和能源信息技术等前沿性课程及教学内容,以适应产业行业需要。

此外,高等学府培养的毕业生要求可以解决工程现场的复杂问题,这就要求毕业生除去书本上的知识,还需要灵活运用,将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以此为目标,工程技术学院制定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标准,确立了人才培养模式。

在确定要求标准后,学院与教师以此为目标,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后布置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通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倡学生提出问题,形成引出—解决—提出的闭环,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全范围的覆盖,能将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并适当地扩展知识。通过开设“地质装备智能设计与制造”“地质工程研究方法”以及“计算流体力学”等涉及拔尖创新人才专业最新发展的课程,有效完善拔尖创新人才教育背景下的课程体系。

4.3 育人模式改革

2017年开始,校企双方开展地质类本科专业人才校企协作育人工作,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设置南瑞特色班,探索“精准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三年级本科生中选拔优秀者不超过30名。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进行精准化培养。从第四学年开始,学生在继续修读原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需选修由行业发展需求和技术趋势提出2~3门专业特色课程。由校外企业选派专家讲授,实习采取“导师带教、持续跟踪”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时间不少于两个月,特色班的学生在毕业设计或论文选题及撰写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带教,由校外企业专家与学院教师共同担任指导老师。

5 面向产学研的教学资源开发建设

一是根据地质工程学科专业的结构布局,充分发挥校外企业在地质装备研究和生产的龙头作用,整合双方优质师资资源,聘请了高水平专家为学院的兼职教授,并向学院推荐高层次人才兼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科带头人,选拔科研人员定期为学生开设地质工程领域前沿专题报告。

二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引进第三方资源,设立人才发展基金,用于学院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有效地壮大了教师队伍。

三是申请国家各类人才项目,加大高端人才培育工作力度,鼓励教师出国进修,我校教师进入南瑞集团参与科研,南瑞集团派驻专家来我校教学,互派合作,共同培养优秀教师。

6 结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地质工程人才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方面的主要创新之处体现为:

(1)围绕“产学研”理念,通过真正实现校企双方多维深度合作,形成共建共管共享机制。比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一系列产学研全方位合作管理制度;共同建设工程实验室、产业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共同申报国家级或省部级等科研项目。

(2)围绕“协同育人”理念,校企双方共同打造校外企业高水平科研人员为硕导、博导,含国内外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围绕地质工程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要求,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实现人才精准化培养。

猜你喜欢

产学研校企协同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