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后现代主义时期单簧管音乐创作的民族化发展特征
2023-01-06彭天明
彭天明
(沈阳音乐学院管弦系,辽宁 沈阳 110818)
一、单簧管传入中国的发展历程
(一)单簧管的产生
单簧管在18世纪初于德国诞生,“最早提到‘单簧管’这个名称是在1710年纽伦堡的制造商雅各布·丹纳(Jacob Denner)为一对单簧管(以及双簧管、长笛和古单簧管)下达的订单中”(1)原文:The earliest mention of the clarinet by that name is in an order dated 1710 for a pair of clarinets (along with oboes, flutes and chalumeaux) from the maker Jacob Denner of Nuremberg.。起初,单簧管主要在乐队中担任“和声”的部分。18世纪后期法国作曲家常在室内乐中使用单簧管进行各种组合,并在交响乐协奏曲中作为独奏乐器。(2)原文:Late 18th-century French composers often used the clarinet in chamber music for various combinations, and as a solo instrument in symphonies concertantes.随着单簧管独奏艺术的发展,其功能更加多元,经历了古典、浪漫、印象等时期,许多作曲家及演奏家们都为单簧管独奏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大量的贡献,产生了众多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二)单簧管传入中国
单簧管传入中国的时间并不确切,即便是在我国第一位单簧管专家穆志清(1889—1967)的相关文献中也未见记载。清康熙年间,西方与我国通商愈加频繁,许多传教士来到中国,这些神职人员带来了西洋乐器,并通过演奏传教。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许多欧洲乐师来到中国。时清政府海关的总务司罗伯特·赫德(Robert Hart,1935—1911)创设了“赫德私人乐队”,这支乐队是目前我国在史料上可追溯的第一支西洋管乐队,主要由中国人组成。后来这支乐队改名为“音乐专修班”。而穆志清便是在16岁时考上该班,师从葡萄牙籍老师恩卡拉查欧(M. Encarnacao)。1922年,穆志清进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成为管乐器导师,副授提琴。当时的传习所是西方音乐在我国传播和发展的重地,并培养了许多音乐栋梁之材。在此之后,单簧管艺术在我国的发展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专业化,逐渐被中国人所接受及认可。(3)参见:汪学政.西洋管乐单簧管的“中国话”与“中国化”——析单簧管艺术民族化进程[J].音乐创作,2018,(4)。
在我国单簧管早期的发展中,“秦鹏章老师是上海交响乐团的第一位中国单簧管首席,为单簧管演奏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3]直到20世纪中叶,《苏北调变奏曲》诞生,这部作品为中国单簧管民族作品开创了先河,之后涌现出大量运用中国传统音乐为题材创作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单簧管作品。
(三)后现代主义时期单簧管在中国的发展
郭蒋帅将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末定义为我国单簧管音乐的“后现代主义”时期。(4)参见:郭蒋帅.20世纪中国后现代主义风格单簧管作品窥探[J].四川戏剧,2019,(9)。笔者将其进行进一步的划分:诞生期,1952年—1963年,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多根据民间器乐曲或者民歌进行改编;实验期,1964年—1978年,这个时期无论是作品创作还是演奏,亦或是教学都有非常浓厚的政治气息;成熟期,1979年—199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后,文化艺术的发展空前繁荣,这个时期的作品原创性大大增强,而且大部分作品有较强的民族地域色彩。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艺术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掀起了一场高考艺术热,单簧管的便携和音质的优美受到了广大学习者的青睐。90年代,我国各省市开始大规模、频繁地开展与单簧管相关的音乐比赛及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单簧管在我国的民族化发展。
二、后现代主义时期单簧管音乐创作的民族化发展特征
(一)始终与民族音乐息息相关:从单一到多元
借鉴民族音乐风格。依据上文阐述单簧管音乐的各发展阶段:在诞生期,张梧先生在安徽霍山县采风之后创作了《苏北调变奏曲》,这首作品具有非常鲜明的苏北民歌特色,他还创作了《新疆舞曲》,取材于新疆地区的民间音乐;肖冷之的《牧歌》《牧舞》、辛沪光的《回旋曲》《草原歌声》亦取材于民间歌曲或者器乐曲。再者,还有部分作品是采用改编的方式,例如黄佩琴的《小河淌水》等。这些作品是单簧管在中国民族化初期的重要成果,它们的显著特征是“站在西洋作曲技法的角度,以中国传统音乐的眼光进行西洋乐器与民间曲调的高度融合”[4]。可见这一时期,单簧管作品与民间音乐作品之间的关系为借鉴或改编。
运用民族音乐结构。实验期的单簧管作品数量有限,主要受当时较为特殊的政治环境的影响,艺术家们不太“敢”以为舶来品的单簧管进行创作。原因之二是在1964年音乐舞蹈工作座谈会上确定的音乐舞蹈等艺术作品一定要走“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道路,因此创作作品的“属性”相似,发挥空间较小。在这一时期有郑路的《喜送丰收粮》、张梧的《萨丽哈最听毛主席的话》、黄虎威的《大巴上的春天》、黄志坚的《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恩情》等。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这决定了它们的表现风格与创作手法的“民族性”。例如《喜送丰收粮》的曲式结构是多段并行的(具体见下文分析),这种组织形式就能够体现民族风味;另一方面这时期的作品旋律多借鉴“样板戏”的腔调。故在实验期,单簧管作品与民族音乐之间的联系更多的通过相似的曲式结构呈现。
借鉴多民族音乐特点,深耕大型体裁的创作。在成熟期,由于改革开放使得文艺界的创作者们能够大施拳脚, “中国创作者遵循单簧管艺术的特性和本质,按照其创作规律,巧妙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音乐元素,各取所长,紧跟国际单簧管发展的步伐,取得长足的进步”[5]。胡壁精的协奏曲《帕米尔之音》是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它是我国第一部单簧管协奏曲,作曲家以自创的舞蹈作品《冰山雪莲》为基础而创作。这部作品吸收了浓郁的新疆民歌特征,例如旋律具有半音化的特性,采用了许多临时变化音,及大量的装饰音、长颤音等演奏技巧。新疆地区的音乐本身就融会了阿拉伯音乐、波斯音乐的特点,单簧管也属于舶来品,将其演奏技法与民族音乐结合便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在这一时期,作曲家们开始“大胆”起来,作品与民族音乐之间的关联是多维的。
(二)创作手法:从保守到突破
一切从简,衬托主题。在诞生期,作曲家们的创作方式是较为保守的。以王焱先生的《牧马之歌》为例,这部作品的结构是单三部曲式,由“引子—A—B—华彩—A’—尾声”构成。这样的结构能够清晰地划分出作品的起承转合,是突显作品蒙古族音乐旋律特征的关键。其次,旋律的发展主要通过主题变奏的方式,采用了重复、再现、迭奏及模进等手法,其中迭奏是我国民间音乐常见的乐思发展方式,这也是该首作品民族性的重要体现。在和声方面,作品采用主调织体,伴奏主要为柱式和弦与半分解和弦。
谱例1
这一时期的作品调式调性较为单一,主要是中国民族调式,多以变奏作为旋律的进行方式,使用欧洲古典时期的技法及和声织体,遵从简洁、清晰的规则。
在实验期,严酷的政治环境阻碍了单簧管音乐的发展,在创作手法上并无新的突破,更多的是为革命歌曲与“样板戏”音乐服务。以《喜送丰收粮》为例,作品为再现三部曲式“引子—A—连接—B—华彩—A’—尾声”,其中A段是双主题变奏的五段并列结构,一、二、四段为主题1,三、五段为主题2。旋律的进行方式较为简单,多为级进与五度以内的跳进,善用前倚音,听感上更似胡琴,亦是民族特色的体现。
谱例2
大胆探索,融汇中西。成熟期,单簧管作品的创作方式总体呈现两个路径:其一为立足民族音乐精髓,以西方传统曲体结构为外壳进行创作;其二为使用西方现代技法进行创作,在本民族元素的运用上更加前卫。如:
胡壁精的《帕米尔之音》,是典型的协奏曲三乐章结构,作品中,“旋律、和声编配采用的是西方和声小调和塔吉克音乐特有的升Ⅲ级音的七声调式相结合的手法。升Ⅲ级音……与Ⅳ级音之间产生了相互倾向的关系,体现出塔吉克民歌的风格;从调式色彩来看,……旋律色彩与和声色彩正好处与大小调式两者之间,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殊的音乐风格。再加上作者对与倚音、波音、颤音等装饰音的运用,使作品更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的异域风格。”[7]
陈其钢的《易》(为单簧管与弦乐四重奏而作)走的是现代音乐的路子。主奏旋律方面,多宫系统五声音列的混合使用,为音乐的横向进行带来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直音(5)在持续过程中,音高始终不变(也就是频率始终固定不变)的单个乐音称为“直音”。、腔音(6)在发音持续过程中,音高发生变化(也就是振动频率不固定)的单个乐音称为“腔音”。的相互转换并结合微分音使用,使得旋律颇具民族风味,与弦乐的纵向结合获得了戏曲音乐“紧拉慢唱”的音响效果,(7)参见:景徐.陈其钢音乐创作研究——技法、观念与风格[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22。在追寻中西结合的道路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三)创作题材:扎根民族—依附政治—多元发展
在诞生期,为了凸显作品的民族化主题和风格,单簧管作品在创作题材的选取上扎根民族音乐沃土,比较单纯,为单簧管的民族化进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表1是20世纪50—60年代的代表性作品的梳理。
表1 诞生期部分作品
这些作品大都取自民歌曲调或是直接对民歌或者民间器乐曲进行改编,题材类型虽较为单一,却广泛挖掘了我国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再采用西方的作曲技法进行创作。它们多是精致的单簧管小曲,非常贴近生活,对演奏技法要求不高,因此也成为了许多初学者的必备作品。
实验期,由于政治环境的巨大变化,我国的音乐艺术受到严重冲击。单簧管逐渐沦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导致作品数量锐减,题材高度集中。如表2所示。
表2 实验期部分作品
这些作品大多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或改编自“样板戏”音乐,或改编自革命歌曲。但仍有部分在暗流中竭力探索民族风格的作品出现,“当时未能发表的单簧管独奏曲创作,如孟昭侠的《欢乐舞曲》(1969)、《关中舞曲》(1969—1970)、《小车》(1971)、《渠水》(1971)和陶嘉舟的《不尽渠水绕山来》(1973),这些作品都是在改革开放后才逐渐面世的”[6]。
改革开放后,我国单簧管的民族化进程逐步踏入了成熟期,作品的题材相比前两个时期更加多元。无论是对民乐曲目的改编还是以民族素材为主题的创作,以及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表达中华民族情感,甚至将各种元素进行融合创作等,都足以体现这一时期单簧管音乐的丰富性,单簧管音乐创作技法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大型体裁作品,如协奏曲《帕米尔之音》、奏鸣曲《单簧管与钢琴及四件弦乐》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表3 成熟期部分作品
三、结语
我国单簧管音乐创作从20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历经了欣欣向荣的诞生期、艰难的实验期与改革开放后的成熟期,虽然仅短短几十年,却收获颇丰。其始终根植于本民族音乐沃土,全面吸取民间歌曲、舞蹈音乐、戏曲音乐与民间器乐的精华,逐渐在题材选取、创作立意、作曲技法等方面获得突破,与时代同频共振,亦必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艺术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