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的中职校园足球实施路径探索

2023-01-06李金金

体育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体教学练课余

李金金

(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昆山 215300)

1 中职校园足球体教融合的背景

2020年4月,《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审议通过[1],《意见》对新时代学校体育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对于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意见》的“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部分中,针对体教融合提出了:“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体育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扩大校内、校际体育比赛覆盖面和参与度”。“推进学校运动队建设。大中小学校在广泛开展校内竞赛活动基础上,建立学校代表队”。“支持学校成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等[2]。这些针对性的表述充分说明了学校体育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困境,同时也为学校体育改革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校园足球作为学校体育改革的示范项目,要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参与的新格局,不仅是《意见》对校园足球的具体要求,也是新时代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的实施意见》[3],明确了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的实施路径和“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总目标。“教会”即强调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勤练”即强调课余锻炼中的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的参与,通过课内外学练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常赛”即强调经常组织“面向人人”的体育赛事,检验学生学练的效果,并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4]。目前,中职校园足球在“教会、勤练、常赛”的发展路径和“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总目标中尚存在一定差距。针对目前中职校园足球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需求,构建学生足球课程、课余锻炼、足球赛事为一体的中职校园足球实施路径,为新时代中职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进一步提供参考。

2 中职校园足球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实施路径

2.1 中职校园足球发展的总体思路

根据《意见》要求,从教会、勤练、常赛三方面开展面向全体中职学生的校园足球的实施路径。结合职业学校特点与职业足球乐部进行体教融合,探索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人才梯队建设以及青少年业余教练员为就业渠道等新路径,推动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发展(图1为职业学校校园足球发展总体思路)。

图1 职业学校校园足球发展总体思路

2.2 中职校园足球实施路径

2.2.1 以足球结构化教学为基础,开展校园足球课程,营造良好校园足球氛围

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没有统一校园足球教材导致足球教学中,学生对于足球知识和技能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学生的足球技能长期处在低层次水平,技能水平很难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样的足球教学导致了教会的目标相差甚远,不能满足学生对校园足球教会的目标要求。

结构化教学强调体育知识和技能项目的内在关系,将单一知识和技能进行前后联系和组合,呈现两个或以上的学练内容或方法,引导学生获得完整技术动作和参与体育活动展示、比赛的方法[5]。按照上述对结构化技能内涵的阐述,依据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精神三方面的目标和足球项目的特点、运动技能的延伸性将校园足球分为3 个大单元进行教学,通过一系列的组合练习、应用性练习和实战性练习增加技能学练的层次性和关联性,让学生全面掌握该技术,从而达到提升运动技能的目的[6](见图2)。

图2 校园足球结构化教学内容构建

在单元和课时教学中应注重技能掌握的内在联系,每课时的教学从学、练、赛、评4 个环节进行一体化设计,以足球脚背外侧运球为例,情景导入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前了解明确脚背外侧运球技术的地位,在足球运动中应用的时机,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尝试性练习,激发学生学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施以脚外侧技术的讲授,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练,在精讲多练的原则下,采用多种教学组合形式进行学练,在学练过程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结合实战运用进行分组分层的组合练习。如初学者进行两人一组的弱对抗模拟练习、技术掌握较好进行脚外侧运球+急停、脚背外侧运球+脚内侧运球、脚背外侧运球+变向过人等练习。再次,教师根据学生学练情况制定比赛规则,通过分组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实战比赛中运用脚背外侧传球,提高学生在实战比赛情景下的运球能力。最后,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学练情况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让学生知晓自身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加强课后的练习(图3)。

图3 足球脚背外侧运球结构化技能教学范例

通过足球课堂结构化的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系统地掌握足球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在足球运动中享受技能提高的乐趣,通过练习带来的体质增强和在比赛中健全人格和锻炼意志品质的。

2.2.2 以足球社团为依托,开展课余足球锻炼,打造校园足球特色项目

在课余锻炼中我们发现,校园足球课余训练大多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参加课余锻炼的绝大多数为学校的足球精英,是代表学校参加比赛的队员。这种情况使得部分喜欢足球而运动基础较差的学生很难融入到课余足球锻炼中,造成了足球课余锻炼参与人数较少,校园足球氛围不够浓厚。这种情况也导致大多数学生无法通过课内外的学练实现掌握足球运动技能的目标。

以足球社团为中职足球课余锻炼的基础,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足球课程的基础上参与到课余的锻炼中,有效开展足球社团不断丰富学生的校园足球文化,更能通过足球运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养。通过建设和开展足球社团,丰富校园足球文化,开展带动一系列的班级足球活动和班级联赛,在社团基础上挖掘选拔足球优秀人才,组建校足球队参与各级各类的比赛。在此基础上打造中职校园足球特色项目(见图4)。

图4 中职校园足球课余训练体系

2.2.3 以校内外足球赛事为起点,参与各项足球赛事,创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在足球赛事组织参与方面,校内足球赛事参与面较少,参与的人数比例较低,未能形成“面向人人”参与的班级、年级、校级的联赛体系,职业学校仅组织少数足球精英参与上级教育部门的校园足球联赛。足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实战性和对抗性,只有将学练内容有效的应用到比赛中,才能激发学生学练足球的动力。如果比赛变成了仅是学校足球精英的表演赛,势必违背了我们举办足球赛事的目的和初衷。

积极构建中职校园足球赛事体系,建立以班级为基础的校园班级足球联赛,建立普及加提高,重在普及,贵在提高的以赛代练的训练体系,形成班级—系部—校级—校际四级赛事体系。充分发掘本土本地足球资源,与本土足球俱乐部进行体教融合,组建足球俱乐部的梯队,俱乐部定期派教练进行指导训练,中职学生代表俱乐部参加职业足球俱乐部U16、U18 等比赛。打通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的双向通道,学生与球员根据水平进行相向流动,既能解决职业球员的学业问题又能促进中职校园足球健康发展,既能解决中职学生升学深造问题又能为业余足球发展提供后备力量(见图5)。通过不断扩大校内外足球赛事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园足球活动中,积极创建校园足球特色。

图5 中职校园足球比赛与发展路径

3 结语

在体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中职学校体育构建完善的校园足球发展路径必须要体现学校体育“面向人人、面向全体”的目标,通过校园足球的学、练、赛,实现体育综合育人的价值。中职校园足球从教会、勤练、常赛进行一体化设计和实施,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的足球课程、课余锻炼到足球比赛,结合职业学校特点与职业足球乐部进行体教融合,探索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各方面人才梯队建设,以及青少年业余教练员为就业渠道等新路径,推动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发展。让中职生在校园足球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同时,促进中职校园足球运动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体教学练课余
体育教学中的顿悟学习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初中生学练太极拳四步走
浅谈体教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抓好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课余训练应注意的几点
预防与纠正初一学生低头运球现象的学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