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养生休闲主题的藏区村落“旅居”模式构建研究
——以拉力沟村为例

2023-01-06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沟村旅居拉力

成 亮

(西北师范大学 城市与资源学系,兰州 730070)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农业文化景观和乡村传统文化为资源基础,涵盖旅游观赏、考察研学、参与体验和娱乐购物于一体的新型生态性旅游活动,其发生在乡村地区,带有一定的乡土性和生态性特征。以“体验乡村生活、享受乡野风光、欣赏乡土风情”为主的乡村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一般来说,最早的一批乡村旅游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步出现,但大多数分布在大城市周边,并且主要以生态观光休闲和周末度假餐饮的形式为主,带有明显的城市郊区“农家乐”特色。随后,随着现代旅游需求的不断扩大,特色观光型、生态康乐型和文化风情型等一些主题性新型乡村旅游产品应运而生,并迅速在全国各地相继诞生并推广,同时也出现了有较大影响的特色乡村旅游品牌。新时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及建设美丽乡村的时代需求,广大农村地区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支撑乡村振兴与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各级政府也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

根据《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总体部署,到2020年,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从早期的提议逐渐得到落实,国民旅游休闲的消费水平也会大幅增长,倡导身心健康、文明和谐、生态环保的旅游休闲理念开始超越传统共识,国民旅游休闲质量会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全民进入休闲时代。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100美元,公共假期达115天,节假日休闲度假行为向闲暇休闲和带薪休假行为转变。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2—2030年)》,旨在进一步优化我国旅游休闲环境,完善相关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丰富旅游休闲内涵,促进相关业态融合。从总体上看,旅游跃升为新的生活方式,健康休闲成为时代主题。

养生旅游作为休闲消费的高端阶段,在北美的美国、墨西哥等国家于20 世纪30年代开始兴起,为满足旅游者追求身心放松、排解工作压力和逃避都市生活所带来的人口拥挤、环境嘈杂和生态污染等问题,以健身康体旅游与医疗疗养旅游为主要趋向的旅游产品开始出现[1]。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人越来越重视休闲养生,休闲活动不仅是工作之余的调剂,也是一种全新的现代生活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城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许多乡村聚落地处偏僻,空气清新,植被茂密,水流清澈,这种独特的田园风光是现代都市人在大城市中见不到的,只要在这样的旅游区域待一段时间,就会得到身心的放松,人的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释放了,身体各项机能自然得到优化[2]。养生休闲旅游资源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利用空气、河流、森林、农田和民俗风情等乡村地区原生性资源形成全面养生的区域性环境构建基础,在此基础上转变为休闲游憩活动的开展场域,形成休憩式的旅游体验,衍生出原生态的生活品质,带有休闲养生的特质。旅游地休闲养生与休憩度假的功能,是为了追寻更高品质的生活愿景,从旅游体验的角度看,是一种高层次、高消费以及慢节奏、慢体验的旅游参与活动。作为乡村旅游类型中的处于高级旅游形式的养生休闲性乡村旅游同样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中高级阶段。

养生休闲是目前休闲旅游中的高端旅游产品,目前多集中于生态旅游景区内,而涉及到乡村旅游特别是原生态文化元素和民族风土特征显明、旅游吸引力优势强的诸多藏区乡村旅游的则更少。乡村聚落进行旅游开发建设,需要协调游客的“旅”(旅行)与村民的“居”(居住),通过主题化旅游开发,推进旅游产品升级,构建特色化和品质化的乡村旅游来提升人居情怀。

1 村落概况

甘南藏区整体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境内海拔高差大,约1100~4900 m,但大部分地区在3000 m以上。卓尼县位于甘南藏区东部,草原与森林并存,其原乡风物独特、自然生态优美、民俗文化浓郁。拉力沟村是卓尼县喀尔钦乡拉力沟行政村下辖的6个自然村之一,在自然生态环境、空间区位距离、农牧产业条件、民俗文化传承等方面都能体现出与其他周边村落不同的村落特色。

拉力沟村位于拉力沟河谷中,河水由南向北流经村落,两侧为山地林区,村落的自然生态环境极为优越(图1)。村落在全县的空间区位条件较好,与过境公路有1.5 km的空间交通过渡,与县城有岷麻二级公路连接,交通条件便利。

拉力沟村为全县中山峡谷农林牧结合区,属于半农半牧区,但由于邻近林区,村落草场资源贫瘠,耕地生产力不高。气候条件不宜农作物种植生长。全村耕地面积仅40 hm2,村落农牧业生产条件有限,农耕种植特色体现出农林牧结合的延伸化,如村民多依赖于虫草、菌类等土特产作为生活辅助来源。

图1 拉力沟村空间形态

拉力沟村原为卓尼土司朱札七旗辖地,截至2015年底有108户,600人,均为藏族,是洮河沿线藏族群众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全景化展示的代表村落。村落民俗文化保存完好,从村落整体风貌到乡土建筑风格都能体现出来,主要民居形式为碉房,利用当地盛产的卵石、块石和土坯砌筑,屋顶有平台,与小型楼房相似,形成“外不见木、内不见土、窗多不亮、房多没坑”的碉楼小天井式的平顶房屋传统建筑模式。除了民居院落外,在村落中部拉力沟河东侧有一处玛尼房,村落西侧大艾沟北部山坡处有一处静修院,是村落的宗教活动场所。村落北部入口沿河流有多株百年杨树,年代悠久规模较大,具有较大的景观及历史文化保护价值(图2)。

2 主题演绎

乡村养生休闲旅游是指利用农村地区生产生活设施、农村生态环境与空间、农村人文乡土景观等条件,发挥乡村的休闲养生旅游功能[3]。乡村养生休闲旅游产品的核心是养生行为体验,生态休闲和休憩消遣等则是旅游参与活动的辅助和调节,不能强求旅游产品的全面化而失去主题性[4]。

当前,拉力沟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牧业资源有限,基础差,林业资源保护性强不能直接产生效益,村落产业几乎处于零开发的状态,产业化发展受到很大约束。但是村落自然生态环境优良,藏区乡野景观丰富,藏家原味生活独特,生态文明的鲜活体验条件充足。同时拉力沟村民居建筑风貌是富有洮河沿线藏族风貌的碉房,是全县洮河沿线传统民居建筑中保存较好的村落,村落内部的宗教建筑建成时间悠久,特色民俗文化传承较好。拉力沟村区位及交通条件较为优越,距离沟口1.5 km,距离县城仅10 km的空间距离,临近对外交通线却又有缓冲距离,对外过境交通对村落的影响处于最佳适宜范围,为其营造出神秘之感,易激发出都市居民探索之心。自然生态环境、空间区位距离、农牧产业条件和民俗文化传承这一系列现实条件为拉力沟村的文化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现状的复合化条件适宜养生休闲环境吸引点的创建,符合进行养生休闲旅游发展的趋势导向,适宜打造“情景式”养生休闲基地,建设集休闲度假、生态养生、高端宜居等功能于一体的养生旅游主题民俗文化乡村基地。

图2 拉力沟村现状景观

乡村养生休闲旅游发展能够结合乡村资源,合理有效地拓宽传统资源的生产力单一和拓展性不足的问题,利用乡村生态资源和乡土原生环境,促进农业生产资源、乡村生存环境、乡间民俗文化等与养生休闲旅游的多元融合,拓展其养生休闲的生态基质功能和旅游服务支撑,延伸养生休闲旅游产业链,实现乡村资源环境要素向资本转化,产生生态经济价值[5]。随着旅游需求的高端化与特色化的发展,单纯的吃农家饭这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单一活动已经无法满足旅游者的全新需要,旅游者在欣赏乡村田园风光和领略乡村风物人情的基础上,还期望增强乡村旅游体验性,而当地村民既是乡村养生休闲旅游的经营者也是乡村养生休闲旅游接待的主体[6],能够实现双向化的旅游活动支撑。

养生休闲旅游群体注重修身养性、非药物方式的保健康疗体验,喜欢利用自然物,如空气资源、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等进行的康体保健,旅游消费能力较高,对养生休闲旅游产品和养生休闲旅游场所要求较高。如谢彦君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交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个交互过程中旅游主体是积极参与的,并且这个体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即旅游者以身心愉悦体验为主,前往异地并接触异地的人和事,通过游览异地风景,体验异地文化来消除日常生活的枯燥无味,以此来获得丰富多彩的旅游行为体验,而不同的旅游者有不同的旅游行为体验[7]。综合上述分析,拉力沟村的现实状况符合养生休闲—旅游体验—乡村旅游的逻辑思路。

图3 养生休闲的构成

3 “旅居”模式构建

养生休闲主要包含形养(运动养生)、术养(医疗养生)、食养(饮食养生)和神养(情志养生)四个方面(图3),由于村落本身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景区,因此,必须协调游客的“旅”与村民的“居”,即由形养、术养、食养和神养构建留客与迎客的村落旅游体验机制体系,通过创新活动内容、游览体验方式,增强村落旅游体验活动的多样性,增加村落游览体验的内涵。

同时构建拉力沟村原乡生活景象,活化村民生活系统,构建服务反哺与引客的“旅居”模式,“旅”的组成通过具体旅游体验及服务项目的支撑,通过主题特色的差异化形成体验与服务的旅游互动关系;“居”的组成通过原乡生活的场景延续支撑,通过功能补缺、特色提升和文化融入的层级化方式重构村落人居环境体系,将村落生活结构转型至乡村旅游结构(图4)。

图4 “旅居”模式构建

通过旅游人类学理论的借鉴,把村落的独特性资源与景观进行系统的旅游体验化建设,从游客和村民之间“旅-居”旅游凝视关系来构建“旅居”模式的演变,从而又形成村落旅游体验体系扩大至村落人居环境体系的村落整体发展思路。

3.1 “旅居”模式构建的“旅”

作为村落的外界社群,旅游者的“客人”旅游需求是乡村旅游引力的引擎与动力。因此,“旅居”模式构建还需要对游客进行“旅”,即旅游“观察”方式进行引导。在具体规划建设上,围绕旅游吸引物的建设与营造,通过补缺功能、提升特色、文化融入,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空间区位距离、农牧产业条件、民俗文化传承的村落特色,系统构建民俗体验+生态休闲+康体养生的旅游产品组合。

通过具体项目支撑养生休闲主题的空间布局,包括祈福广场(民俗博物馆)、演艺广场、养身、养心系列项目、放灯池、祈福步道等(图5),旅游建筑的形制借鉴碉楼建筑模式进行新的创设,重点通过主题化的养生休闲提高旅游的概念化内涵。

图5 “旅居”模式下的空间布局

祈福广场(民俗博物馆)和放灯池作为村落门户空间,位于村落北入口处,是展示村落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为游客进村后看到的第一处景观,将以主题化的方式传递历史,也是集中实现神养(情志养生)、禅修感悟、净化心灵,满足游客精神寄托的活动区域;利用村落水系条件,通过百年古杨水堤及村落内的玛尼房、静修院,培养达观心态,领悟养生之道。

养身、养心系列项目分别以食养和术养为主题,是集中实现术养(医疗养生)、食养(饮食养生),满足主体游客旅游消费的活动区域,依次位于拉力沟河沿岸,其中滨水酒店以特色饮食为调理基础,完善身心双养的功能,同时建设乡村集市增加民俗体验旅游活动。养生园利用拉力沟河近水清凉的自然环境以及风景秀丽的乡野亲水景观,打造具有水疗、药膳、藏医治疗等功能区域。把村落独特的虫草、菌类等土特产价值进行下沉化延伸,通过契合体质的传统藏药配制,实现医药养生功效,扩展发展藏药体验、藏药科普等补充性项目。

林间漫步道在村落西南部山林中布置,通过纯自然生态的富氧环境下的舒展运动,实现健康养生,同时与山林景观结合,打造“奇幻境”“云逸觉”的生态休养意境。

3.2 “旅居”模式构建的“居”

作为村落的主体群体,村民的“主人”原乡生活是乡村旅游活力的灵魂。因此,“旅居”模式构建首先需要对村民进行“居”,即生产生活方式的引导,重点包含就业、生产和生活三个方面。

目前拉力沟村少数村民经营农家乐餐厅和特色农产品销售,服务客群主要面向周末的卓尼县城游客,但规模较小,旅游发展缺乏吸引力,特色农牧业和农家乐带动就业能力有限。养生休闲旅游发展日益向主题化、深层化方向发展,需要一定的旅游专业服务人员,农家乐经营可以增加村民自主创业就业机会。通过旅游策划创新,进行旅游时间的调配,使淡季变旺季,淡季时培养旅游人才,组织生产旅游产品等,从而维持就业水平。梳理整治村落内现有有限的农业耕作方式,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并延伸农业生产链条,发展农业深加工,进一步优化牧业、林业的间接化旅游价值,通过旅游凝视提高游客对拉力沟村的旅游期望,利用信息化时代的旅游媒介化优势,构建村落的旅游形象,扩大旅游市场的潜力,增加村落经济效益。现代农业及衍生服务业受淡旺季影响小,全年就业水平较为平稳,现代观光农业和高附加值的精致农业结合,也符合建设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推进的需要。

就业方式引导方面:从传统农牧业向旅游产业、精致农林牧业发展,转变乡村就业思路,调动村民积极参与就业、创业的各项活动。拓展村民就业的渠道,从旅游服务供给角度解决当地村民就业问题,增加村民收入,改善乡村精神面貌。同时,充分提高村民发展养生休闲旅游的主人角色意识,调动参与旅游市场补给的积极性。

生产方式引导方面:拉力沟村目前仍为传统农牧业生产模式,因位于山谷地带,耕地有限,难以实行机械化耕作,通过对基础产业进行方式转变,从林田草传统生产景观到养生休闲景观生态的转变,促使精致农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种植虫草、菌类、自创养生药,并且以藏医养生为特色,结合美容养生与藏医药膳功能,打造绿色健康养生产业,结合食养(饮食养生)的生产服务供给是村落农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生活方式引导方面:改善拉力沟村村容村貌、基础配套,实现乡村农牧民向乡村居民转变,让乡村旅游、精致农业发展成果惠及当地村民,改善村民的生活面貌。从改变生活习惯入手,改变村落的基本面貌,留客与迎客的游客旅游系统由露天农牧业劳作者变衣着得体旅游服务者,由远离家乡亲人进城务工者变在家即可舒服工作者,形成收入方式多元化的局面;培育术养(医疗养生)专业服务人员,构建旅游“展演”舞台,助力村民增收。

通过养生休闲主题的“旅居”模式构建,最终将拉力沟村建设成归隐修心的高端休闲度假样本,藏乡养生休闲旅游标杆领地,形成镌刻休闲烙印的藏区乡野画卷、表达山水客居的藏家原味生活和呈现甘南深处的藏乡纯然境界。

4 结束语

养生休闲主题是应对乡村旅游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性和原真性特征的合理响应,一方面,可以保育生态文化,引导人们重视乡村聚落生态资源和乡土文化氛围环境保护,另一方面,可以传承地域文化,在村落规划建设过程中可以依托村落原生性的自然环境和异质性的文化内涵,进行乡村文化遗产的重组呈现,延续文化更替与演变,形成区域文化多样性,实现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的有机体,真正呈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乡村原初景象,彰显村落稳态特色与灵动空间。

藏区是典型的高寒民族地区,有广域性原生态自然景观和独有的民族文化风情,发展乡村旅游有着天然的先天基础和广阔的前景,然而藏区村落大多数仍处于经济发展落后、市场发育薄弱、开发经验缺乏的发展阶段,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养生休闲主题符合乡村生态养生度假旅游的发展和宗旨,但在真正实施建设时,村落建设发展还应该回归政府及村集体在乡村旅游开发当中的主导性角色层面,特别是在旅游运营管理、市场运作监督方面,更应该重视主导性角色和基础性作用,通过科学地前期指导,建立有利于当地村民参与、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旅游发展模式[8],通过村落旅游体验与村民生活系统的双向化对接重构村落人居环境体系,会是未来藏区村落永续发展的一条可能的路径。

猜你喜欢

沟村旅居拉力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郝家庄镇白家沟村:旺了产业 富了乡亲 美了乡村
村里的集体产业应该由谁来“操盘”?——佛坪县银厂沟村尝试“连锁加盟”
基于CFD的螺旋桨拉力确定方法
陕西省宝塔区南市街道市场沟村 #疫情防控,我们在努力#
过冬!避暑! 一卡在手说走就走
过冬!避暑!一卡在手说走就走
别了,半沟子
自不量力
跟踪导练(三)(3)
超八成老人无法“旅居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