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355-2021《小表粉》新国标将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
2023-01-06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修订后的《小表粉》国家标准(GB/T 1355-2021),将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据悉,新标准突出营养健康,适用于无添加物的食用小表粉,不得添加食品添加剂、食品配料等。同时注重适度加工,将原标准中“特制一等”、“特制二等”、“标准粉”、“普通粉”四个等级调整为“精制粉”、“标准粉”、“普通粉”三个类别。
1注重营养健康禁添任何物质。早在2011年3月1日原卫生部等多部门发布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中添加过氧化苯甲疏、过氧化钙等“增白剂”,但“无增白剂”的面粉中还可以添加増筋类面粉添加剂、面粉品质改良剂、面粉减筋剂等国家允许添加的添加剂,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规定,目前可以根据加工需要,向小麦粉中加入一定量的小麦粉、黑麦粉、大麦芽粉,活性谷朊粉、大豆粉和杂豆粉等。可以加入的添加剂包括4类制剂和9种小麦粉处理剂等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助剂。修订后的《小麦粉》国家标准规定,小麦粉为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小麦)经过碾磨制粉,去除部分麸皮和胚芽达到一定加工精度要求的、未添加任何物质的、能够满定制作面制食品要求的产品。新《小表粉》标准规定小麦粉不添加任何物质,旨在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对粮油产品营养健康的消费需求,并参考了国家小麦粉质量安全监管政策《关于进一步加强小麦粉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中关于小麦粉(通用)中添加物的要求,即“取得‘小麦粉(通用)’生产许可的企业,不得在小麦粉中添加任何食品辅料”。
据介绍,新标准突出营养健康,适用于无添加物的食用小麦粉,不得添加食品添加剂、食品配料等。在新标准实施后,添加添加物或添加剤的小麦粉将被列为“专用粉”范畴。
2三级加工精度简化分类等级。“加工精度”为小麦粉中残留麸皮碎片的程度,以麸星的大小及分布的密集程度表示,是面粉质量的关键指标。新标准将原标准中“特制一等”、“特制二等”、“标准粉”和“普通粉”四个等级调整为“精制粉”、“标准粉”、“普通粉”三个类别。新标准还规定,“精制粉”、“标准粉”和“普通粉”脂肪酸值(以mgKOH/100 g计)分別为≤60、80和100。
资料显示,脂肪酸值是粮食中游离脂肪酸的合量,也是決定面粉等级和品质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面粉等级越高,其脂眆酸值应越低,二者呈反相关关系。面粉等粮食加工产品中的脂肪酸值合量越高,则越容易变质。因游离脂肪酸容易酸败,导致面粉等食品的色泽和气味变坏。面粉中的水分含量越高、面粉加工精度越低、储存和运输的温度及湿度越高,则脂肪酸值升高的速度越快,面粉就越容易酸败变质。目前市场流通的小麦粉,大多数在3个月内即可销售完毕。即使在高温高湿的地区和季节,普通产品在常温下放置3个月,也都可以满足新标准脂肪酸的要求。
新标准将“特制二等粉”并入“标准粉”,保留了低加工指标,为需要加工精度较低小麦粉的消费群体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方案,还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分类等级。“精制粉”和“标准粉”两类均为市场小包装小麦粉供应的主体,而原标准中的普通粉则多为企业专供,很少有小包装市场零售,因此单独划分为一类。新标准一方面满足零售市场对加工精度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满足企业用普通粉作为食品原料的需求。
3突出适度加工,促进节粮减损。目前国内粮食加工行业普遍存在片面追求精度的现象,产品越来越白、制作越来越精细。资料显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小麦加工行业的平均出粉率约为85%,目前这一指标降到了约73%。小麦加工行业存在的过度加工现象,根本原因是消费者倾向于又白又细的小麦粉。过度加工导致的粮食损失大概在3%~10%,高的可能达到15%左右。
为了引导企业适度加工,除了质量等级分类变化外,新标准还取消了面筋值和粗细度的质量要求。面筋值是表征小麦粉加工品质和加工用途的指标,一般做面包类产品需要面筋值高的小麦粉,而蛋糕和饼干类产品需要面筋值低的小麦粉,馒头类和普通面条类则需要面筋含量中等的小麦粉。小麦粉中面筋值大小主要受小麦原料自身品质的影响,与品种基因和种植环境有关,而与加工精度关系相对较小。面粉粗细度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一方面是当时小麦制粉工艺水平的体现,另一方面反映了当时市场对精米细面的消费需求。我国小麦制粉技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轻碾细磨的现代制粉工艺已经可以做到提取颗粒度相对较高的芯粉。随着现代制粉工艺的发展,粗细度只是加工精度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因此,为了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新标准取消了粗细度定等规定。当前,适度加工已经成为共识。农业农村部2020年12月发布的《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环节减损增效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率降到5%以下;到2035年,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率降到3%以下。新标准对于粮食适度加工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消息称,据权威则算,以普通粉为例总出粉率可提高0.5%~3%。新标准发布实施将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优质、健康营养产品的需求,同时对于规范和引导小麦粉加工企业适度加工、促进节粮减员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