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探析

2023-01-06初秀伟范文竹勾波马妍

关键词:专业课协同育人

初秀伟 范文竹 勾波 马妍

(1.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黑龙江 哈尔滨150025;2.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150025)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同时,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1]

课程思政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2]。这就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既要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还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从而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提升课程思政的能力,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和价值引领的结合,为学生的发展守好每一段渠,种好每块责任田。

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本校学生自身的特点与教育模式的特征,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制定实施适配于学生的、具有院校特色的协同育人方案。

1 高职院校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1.1 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大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我国教育事业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2022年5月新《职业教育法》实施,明确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学校层面来看,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高等教育要坚持正确办学的政治方向,坚定教书育人的政治立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立德树人应贯穿于学校发展和教学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中,不能出现短板和例外。

从教师角度出发,广大教师应深入理解和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定政治立场,在提升专业能力同时,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注重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2 实现“三全育人”的必然选择

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途径。要将思政教育由思政教师到专业教师全员涵盖,由学科教学向全方位教学不断延伸,由课上到课下再到育人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扩展。因此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才是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最有效途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仅从思政课堂角度出发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的需要,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由知识点向知识面持续拓展,让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发展逐步实现具体化、专业化、全面化。

1.3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必要措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生活便利的同时,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也无时不在影响着大众的生活。

高校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搜索到想要的信息,一方面主动接受来自主流媒体的真实报道和价值引领,但同时也在被动接收来自其他媒介渠道的信息,受其影响。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不遗余力加紧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对我们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行破坏,国家迫切需要引导高校大学生提高辨识能力,使其免受误导。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成型的关键期,在明辨是非方面的能力还略显薄弱,他们在主动满足自身兴趣爱好的同时也常被动地接收着多方信息带来的隐性认知干扰和潜在文化冲击。这就更加明确地提醒我们,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群体因其思维活跃和情绪易感,常常成为一些敌对势力的主要目标,因此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举措是从全局全方位角度出发维护意识形态稳定、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到实处,不仅将思政教育放在思政课程中,还要融入到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中去,让学生全面接受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做到正确取舍,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以高职院校为立足点进行探究,可以看到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是文化课成绩不高,但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希望提升自己,可塑性强。高职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针对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也应尽量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与教育模式,不能单纯进行知识的传授、理论的灌输。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尚存在如下几个方面问题:

2.1 认知层面上的偏差

一方面,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认知上的偏差。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往往固守其独立的课程体系,容易“以不变应万变”,忽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很多专业课教师存在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不明,主要表现为将课程思政中的“思政”狭义化为“政治”,认为课程思政就是在专业课上讲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加之不了解当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开设的课程与内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解基本停留在自己读大学时的认知[3]。

这种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偏差导致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不够透彻,进而开展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不够准确,课程思政的效果也就不够理想。这种认知层面的偏差也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发展上的主要障碍。

另一方面,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认知偏差。受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很难将协同育人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去。如高职院校一直以来注重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注重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容易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程度影响了有端正的思想态度和正确的理想信念的学生的培养。高职院校及高职教师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方面的认知偏差,会导致教学活动中协同育人的投入比例失衡,从而直接影响协同育人的产出,因此这样的认知偏差亟待解决。

2.2 实施层面上的偏差

高校学生的思想阵地需要思政课的显性占领和其他专业课程的隐性渗透,这就要求教育者不但要进行思政课程的直接讲授,还需要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引领。

当前,在协同育人方面,学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在实施层面还存在一些偏差。首先,学校层面对于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不够完善,制定的机制体制不够合理,甚至只是为了完成上级要求而设定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这也直接导致了专业课教师为了完成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而生硬地插入思政名词或思想观点,教学内容不仅不能有效地结合专业知识,而且教学过程也会表现出关联性较差或互不贴合的情况。其次,思政课教师政治引导作用发挥不够。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当然不是要把思政课当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要以透彻的理论分析回应学生,以科学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当然,也不能用学理性弱化政治性。再次,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教学设计的思政切入点也存在偏差。很多教师只是为了在教学内容中体现思政元素,而忽略了课程思政的隐性渗透作用,不能够有效地结合地域优势、专业特点和学生发展方向等因素找准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学生不易接受和理解,课程思政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最后,学生对于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也不足。学生以为专业课程是只学习学科知识,没有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教书和育人。如果只传授专业知识而不能做到有效育人,这样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不健全的。

3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现,需要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共同构建,需要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沟通互融,需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引导,完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拓宽专业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能力的渠道,畅通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有效沟通的路径,创新协同育人模式。

3.1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管理机制

高校应加强作为管理者的领导作用,加强宏观引导,建立健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相关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

一方面,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全过程中,学校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协同育人的目标,坚定协同育人的方向,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纳入到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从教学管理和培养方案的设计角度突出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教育者共筑协同育人的理念,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案,使之成为协同育人的遵循。

另一方面,在协同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应积极建立完善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评价体系,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用明确的管理机制将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授课方式、不同学科背景下的协同育人辩证地放在同一考核体系内,拓展课程思政的广度,挖掘课程思政的深度,搭建起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思政教育核心元素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理论与实践、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3.2 拓宽教师提升渠道,畅通教师交流途径

随着课程思政认识的加深和协同育人理念的发展,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有所改观,而如何帮助他们继续提升课程思政能力成为紧迫问题。专业课教师通常对思政知识的储备不多,对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也无从下手,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就需要学校及思政课教师多方面予以协助。

首先,要拓宽提高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渠道。主管部门及学校层面要积极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帮助专业课教师走出专业、走近思政。可以通过组织协同育人交流会、资源共享型联合备课等模式,提供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有助于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合理化和协同育人具体化;建立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库,通过在课堂上插入经典的思政教育案例分享优秀的课程思政案例,让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参与更直观,并能主动地思考分析内在的思政元素,也让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更加规范化,更准确地把握课程思政的课堂导向。

其次,要畅通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交流途径。思政课教师在学校育人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应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和理论优势,通过教育资源共享、共同备课、专项学习等路径,让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同向并行,共同制定育人目标,商讨思政元素与专业课融合的设计,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时,这种交流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思政课教师也能够拓宽视野,了解掌握其他学科的专业特色,为更好地协助课程思政教育打下基础,使协同育人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最后,专业课教师也要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念下,为实现三全育人、协同育人做出更多的努力。在有思政课教师的加入后,课程思政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分配教书和育人的教学内容占比,选择更优的课程思政教学导入设计,用“站位高”“政治强”的角色定位实现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新局面。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学科的教师的专业背景有较大差别,因此不同学科的教师应结合专业特点发挥独特的榜样作用。如师范类专业的教师更应注重言谈举止和仪容仪表,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过硬的专业水平来言传身教,为学生上好第一课,让学生耳濡目染地对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形成正确的认识,而这也是课程思政的有机组成部分。

3.3 创新协同育人模式,搭建协同育人新平台

传统的教学育人还停留在课堂教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形式单一且学生参与感不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原来的“两张皮”现象亟待改变,可通过协同育人模式的不断创新,搭建更符合协同育人的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

在创新育人模式上,高校应鼓励教师突破传统的教室课堂讲授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和其他课程的结合面更加紧密。例如,在新生入学军训期间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由思政课教师带头走进军训场为学生讲述爱国主义故事,使学生在身着迷彩服、接受军事训练的情境中,能够切身体会到无数爱国先烈为祖国和人民所作的贡献,从而更深层次地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现代大学生对于电脑网络和手机移动端的应用非常熟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很强,也更加倾向于新的课程思政模式,因此搭建协同育人新平台、构建新媒体育人模式也是大势所趋。目前,师生对线上教学平台都能熟练运用,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平台开展陪伴式育人,使思政教育不再受固定时间、地点的限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也会更加具象化。搭建新媒体育人平台,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平台、接收教育渠道更加便捷多样,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同时,搭建新媒体育人平台,也增强了协同育人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让协同育人更具活力和感染力。

总之,教书和育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筑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落实推进协同育人工作,担负起时代重任,从而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专业课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