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2023-01-06畅孜臻万荣县审计局

环球市场 2022年5期
关键词:责任人员经济

畅孜臻 万荣县审计局

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审计不同,其审计的目的在于审计经济责任人在职期间所承担的责任、负有的责任,以及履行情况,以此来供相关部门考核参考。因为在审查过程中会牵扯到很多的经济利益、权力分配等,导致审计中存在着很多风险,影响着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并且还受审计人员专业度、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情况以及一些客观因素等影响,加大了审计风险,也让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流程等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本文就对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以及成因进行分析,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参考,以及为提高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总体水平,并且有效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概述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

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对象的法定代表人、经营承包人在任职期间内对自己负有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其根据审计的内容、时间以及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可以分为目标经济责任审计和破产经济责任审计、事前经济责任审计、事中经济责任审计和事后经济责任审计、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其中,目标经济责任审计就是审计经济责任人完成其承担的责任,如任期目标、租赁目标、承包目标等。破产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破产企业的成因,确定最终的承担人,然后再进行破产清算。事前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经济责任关系确立之前的信息,包括经济责任关系主体的资产情况、负债情况、损益情况、效益情况以及合法情况等,以此来保证责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事中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的事情,包括生产经营活动有没有舞弊行为,其又可以细分为例行年度审计和不定期的临时性审计。事后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经济责任关系终止时,对经济责任人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审计其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在职期间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等,以此来确定解除责任人所负的经济责任。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指对党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群众团体以及事业单位的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在在职期间其职责履行情况。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国有独资企业、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股份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进行审计,审计其任期职责所履行 情况。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不仅保护我国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完全性,还要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而且还健全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以此来促进廉政建设。

1.有利于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

社会主义的发展,加大了领导干部的工作力度,很多干部都积极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为社会利益、经济效益等付出自己的力量,但与此同时,也加大了对其管理的难度。而经济责任审计的应用,通过对其在职期间职责履行情况,以及其经营活动合法性、经营成果等审计,不仅可以正确的对其业绩能力进行评价,也有利于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以此来供相关部门在提拔干部时参考。这样做还避免了一些短期行为。

2.揭露和惩治腐败分子,促进廉政建设

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在于揭露和惩治腐败分子,促进廉政建设。其立足于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的审计,基于审计个人经济责任,由此可以看出,经济责任审计既对事审计,也对人进行审计,审计时间涉及个人任职期间的事和人,该时间比较长,因此也易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且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还在于防范,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及时进行改善,有利于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也有利于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从而促进廉政建设。

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包括审计环境风险、责任界定风险、调查取证风险、审计方法风险以及审计评价风险。

水利现代化绘河清湖晏蓝图——访江苏省淮安市水利局局长、党委书记黄克清……………………………… 韦凤年,江 芳,郭 纯等(16.59)

(一)审计环境风险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的环境非常重要,其直接影响着审计的结果以及审计评价。审计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其中经济环境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和经济领域在不断地变化,导致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从而增加了审计的风险。法律环境、经济结构和经济领域的不断变化促使着法律法规也需要不断地完善,一旦法律法规跟不上经济的变化,势必会影响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和评价。社会风险方面,目前有很多第三方的审计机构都加入了审计队伍中来,这些机构的审计质量参差不齐,加大了审计风险。

(二)责任界定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最常见的风险就是责任界定风险。这是因为在经济责任审计时,有可能负责人已经调离了岗位,也有可能已经离任,这样在审计时,责任的性质、大小等就会无法有效的判断,从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源浪费等现象。

(三)调查取证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时会以法律为标准,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因此在审计时也常常会因为调查取证风险而影响着经济责任审计结论和评价。取证是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非常基础的一项环节,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审计客观主体的变化、不同经济主体等,整个调查取证的过程都存在着局限性,取证资料的完整性、合法性、有效性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从而影响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四)审计方法与审计程序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方法、审计程序直接影响着审计质量以及审计的效率。目前各省市的审计局基本上都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在审计时会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来进行审计,但是依然有一些审计单位,以及一些审计机构还在用传统的人工方式来进行审计,影响着审计效率。而实现信息系统自动化的审计单位,也会因为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强、信息系统的不够完善,影响着审计质量。另外,审计过程中,需要审计人员严格按照我国法律法规来进行审计,审计过程要严密、科学、规范等,但是很多审计人员都达不到这一点,从而让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着审计程序风险。

(五)审计评价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审计评价,审计评价就是对整个审计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其需要非常的严谨。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审计评价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合规性都有待进一步完善。这是因为每个行业都是不同的,其评价的标准也是有差异的,采用统一的标准来对经济责任人在任期内的职责进行审计,难免会发生审计评价风险。并且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主观意识等也会影响着审计评价结果。

三、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

引发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原因有很多,如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审计力量、审计体制等,本文总结如下:

(一)审计人员综合素养欠缺

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由于涉及的审计项目比较多,审计过程比较复杂,因此对于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有着一定的要求。需要审计人员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在经济责任审计时对一些问题进行专业的处理,保证审计结果。然而,我国各省市审计单位的审计人员有很多都不是专业的审计人员,审计单位又没有对审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而且很多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也都是只懂财务的从业人员,导致每年都会有由于审计人员私利动机引发的审计失效的事件发生,因此审计人员综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审计力量不足

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对象进行审计时,由于审计期限跨度比较大,需要有足够的审计力量耗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并且其还具备突发性和时效性的特点,一旦审计力量不足,势必会影响着审计的正常运行。然而目前,我国各省市审计单位的力量明显不足,全国的审计人员大概也就20几万人,而且还有30%的从业人员不是财会出身,影响着审计质量。此外,随着我国反腐力度的加强,更是加大了审计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任务量,依照目前的审计力量来看不足以支撑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导致其无法正常运行。

(三)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首先,经济责任审计的时间跨度比较大,而制度在不断地调整,会导致审计前后不一致的现象,从而影响着最终的审计评价。并且,目前我国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无法保证独立性,其还受上级领导的管理,这样会影响着审计的客观性。此外,责任界定的模糊性,导致一些领导人员的违法行为无法有效地得到监督和约束,从而产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四、降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建议

通过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成因的分析,本文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完善,以此来降低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

(一)提高审计所需信息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首先,要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前期的信息收集工作。审计人员需要深入的挖掘相关信息,并且有辨别虚假信息的能力,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审计人员可以深入到被审计对象的经济活动中,或者仔细审查相关的会计凭证,还可以去被审计单位通过跟其下属或者同事进行沟通,了解被审计对象的相关情况,以此来做好审计前期的信息收集工作,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又或者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来获取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以及被审计人员的详细信息,从而增加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对象的了解,提高审计质量。

其次,制定审查流程。我国各省市的审计局应该制定相应的审查流程,通过法律制度来提高审计人员筛选虚假会计信息的能力,并且找出审计对象更加隐蔽的造假行为,既实现了全面调查的目的,还提高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让最终的审计结果客观、公正。

(二)把握审计评价的尺度

为了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降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还应该把握审计评价的尺度。在经济责任审计时,审计评价是审计报告的重点,也是审计报告的难点,因此在审计评价时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报告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审计评价要根据客观事实,反映审计对象更加深层次的主观情况。并且抓住主要事件,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准确、恰当的用语言来做审计评价,评价中不要有任何模糊,或者混淆理解的词汇。其次,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程序,改善审计方式。建议充分利用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财政收支的审计结果来进行评价,并且建议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审计与周边人民群众或者审计对象下属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审计,再结合审计对象的自查自报任职报告,以此来把握好审计的尺度,降低经济责任审计 风险。

(三)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

为了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需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因此就需要各省市的审计单位,以及审计机构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首先,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培训其审计相关知识,如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审计相关法律法规、计算机系统操作等,以此来储备审计人员的审计技能和审计理论知识,这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前提。让其可以熟练的操作计算机系统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分析信息,并且应用各种法律法规,深入挖掘隐蔽的信息,降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其次,提高审计人员的沟通能力。审计人员需要与审计对象建立相应的联系,以此来便捷的获取更多的审查资料。并且应用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拉近跟审计对象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对审计人员情况的了解。审计人员也要加强对沟通技能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积累实际经验,以此来应对不同性质的审计工作。

最后,培养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可以通过加强审计人员政治学习的方式,来让其有政治意识,在审计过程中,严格地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审计,并且始终保持着独立性,遵守着审计的职业精神,这样才能保证审计结果的有效性,促进廉政建设。

(四)全面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和科学性

为了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还需要全面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和科学性,这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前期,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保证。

首先,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审计人员需要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在审计过程中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不受上级领导的干扰,也不受经济或者其他物质的诱惑,而做出不利于审计结果的违法行为。

其次,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只有制度更加的完善,审计人员才能在审计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进行审计,既避免了随意简化经济责任审查流程的行为,又保证了审计的规范性。

最后,完善会计环境。建议完善会计准则,以此来优化会计凭证、规范财报报告,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降低审计风险。而且对于一些违法行为,还要加大处罚力度,以此来发挥审计的效力,让领导干部以及负责人更加的严于律己,不做任何的违法行为。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受审计人员综合素养、审计力量不足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会产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如审计环境风险,包括经济环境风险、法律环境风险以及社会环境风险、责任界定风险、调查取证风险、审计方法与审计程序风险、审计评价风险等,严重地影响着审计质量。因此,为了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建议提高审计所需信息的准确性与全面性、把握审计评价尺度、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全面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和科学性,以此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

猜你喜欢

责任人员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