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文艺节目导演的创新研究

2023-01-06万依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环球首映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艺节目受众文化

万依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产生了层出不穷的传播媒介,例如短视频平台、H5产品设计、AR等形式为受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同时也淘汰了一大批残缺守旧的节目,这就要求导演、编辑们要削尖脑袋不断创新,才能够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保障自身在拥挤的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在电视文艺节目中,有一些节目为了博得眼球,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碎,不保留传统文化的精神涵养,不思考节目存在的教育意义,纯粹以“文艺”为噱头,在节目中填塞低俗、媚俗、恶俗的内容导致一大批节目观众对文艺节目大失所望,也使得电视文艺节目陷入了发展的瓶颈。电视文艺节目需要自省,作为节目的掌舵人——导演更需要三省吾身,沉下心学习经典文化,思考文艺节目的出路。

一、电视文艺节目的类型与基本特征

(一)电视文艺节目的概念

著名传播学鼻祖威尔伯·施拉姆对于电视的评价颇高,其曾说:“电视的发明是人类智慧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如何运用电视,却是对人类智慧的更大考验”。人们善用工具,电视便是一大传播的利器。电视能够将编辑者、创造者想要传达给受众知晓的内容与精神都经过电视传递给更多的人,表达更为具象、生动。电视节目通过电视画面、音频、注释、背景音乐、特效等因素综合编辑,赋予其丰厚的精神内涵与文化涵养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让受众为情所感。电视文艺节目顾名思义是电视与文艺的有机融合,广义上指代的是电视上所有播出的电视文艺节目;狭义上则指的是电视上摘除电视剧以外的一切文艺节目。

(二)电视文艺节目的分类

我国艺术种类丰富多彩,按照文艺种类的不同,我国将电视文艺节目总共分为十类,分别是电视综合文艺节目、电视文艺专题片、集锦性、选粹性的编辑类节目、电视戏曲节目、电视曲艺杂技节目、电视音乐节目、电视文学节目、电视舞蹈节目、电视竞技娱乐节目、影视戏剧。

电视文艺节目的设计与产生离不开核心人物的创造,那便是电视文艺节目的导演。他们不但是掌握着电视文艺节目的构思者,还是电视技术手段的执行者。这就要求节目导演要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精通电视编辑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电视技术手段,还应该具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博学广智。只有这样充分兼收并蓄各类艺术的长处,调动相关技术手段,才能够创造出高品质、高水平的电视文艺节目,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三)电视文艺节目的定位

电视文艺与一般文艺不同,电视传播范围宽广,受电视特征影响,电视文艺节目的审美标准也有所差异。从电视传播媒介进行分析,电视文艺节目体现出较强的包容性、娱乐性以及教育性。从电视文艺节目的审美要求进行分析,市场要求电视文艺节目要有丰富的艺术性、贴近生活的现实性以及广泛的娱乐性。

电视节目本就通过优化受众的听觉、视觉,帮助人们丰富社会历史知识、文化知识和生活知识,培养受众跟着时代主旋律走,培养高尚、健康的艺术审美,引导人们懂得辨别善恶、对错、美丑,使得人们积极向上、愉悦身心。

二、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现状

(一)电视文艺节目存在的意义

电视艺术具有广泛的人民群众基础,也拥有较强的发展活力。我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电视文艺节目作为重要的宣传载体,更要懂得把握电视文艺节目的方法和主题。广播电视是教育、鼓舞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最强大的现代化工具,这就是广播电视工作的根本性质和任务,是我国广电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文艺类节目的宗旨。我国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创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艺术内容,将中国梦与电视文艺节目导演的工匠梦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电视文艺节目的良好前景

电视在新媒体时代并不甘落后,反而找到了合适的位置与新媒体和谐相处、互促互进。电视文艺节目近年来不断崛起,层出不穷的节目赢得了许多观众的青睐。许多优秀的电视文艺节目的导演能够创新思维,学会用全媒体进行灵活互动,如《中国诗词大会》便带动电视机前的观众加入答题环节,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移动客户端,优化了观众的参与感。而《见字如面》这一档节目能够从新媒体层面抢占先机,赢得了受众的口碑与关注,这一举措可谓是传统媒体、新媒体的良好互动。

除此之外,电视文艺节目虽注重文化卖点,但更注重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色。例如《朗读者》侧重文学经典,启发大众阅读思考,适合朗诵;《见字如面》将传统书信搬到舞台上,适合话剧表演。依照不同文艺节目的主题,许多导演便是抓住个性化特征,打造出优质的电视文艺节目。

(三)电视文艺节目的创作困境

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导演发挥着主导作用。现如今我国电视文艺节目百花齐放,可是也存在一些发展弊病需要革除。

第一,电视文艺节目同质化。打开电视浏览界面,电视文艺节目繁多让人眼花缭乱,但电视文艺节目同质化严重。难免让受众产生观感疲劳,对文艺节目产生了排斥感。还有很多导演在面对国外的相关节目时,只是一味地照搬照抄,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

第二,电视文艺节目低俗化。很多电视文艺节目空有“文化”包装,但内在脱离文化本质,呈现出媚俗、庸俗、粗俗的三个特点。我国文化行业经过长期的发展,人们对娱乐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部分电视文艺节目导演无视了节目内涵要求,没有严格把控娱乐文化的输出标准,导致文艺节目内容较为空洞、低俗。

第三,电视文艺节目编排低质化。一方面,从前经济水平不高,人们的娱乐方式较少,故而标准不高。可是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综合国力强大,人们的娱乐方式大幅度增多,故而鉴赏水平不断提高。这便反向促进电视文艺节目导演推陈出新,创造编写出更好的节目。另一方面,由于文艺节目所富含的文化底蕴较为丰厚,在展现形式上需多加考虑,不能肆意为之。许多电视文艺节目的展现形式较为单一,彼此借鉴抄袭,没有创新展现形式,导致观众看多了节目也摸清了节目编排走向。如此,电视文艺节目逐渐失去观众,导演的专业性也受到了质疑。

三、电视文艺节目导演的创新思考

(一)影响电视文艺节目导演创新的因素

首先,电视文艺节目离不开导演的操持,它需要协调各个部门的正常运转。很多导演缺乏较强的统筹能力与专业素养,视野受限无法全局把握文艺节目,后期剪辑时也容易陷入内容分割的困境。还有部分导演没有敬业精神与工匠精神,随意抄袭他人节目制作,肆意炒作吸引流量关注。此外,刨除个人因素的干扰,一档文艺节目的产生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电视文艺节目是电视媒体传播的重要方式,自然会引起领导层、不同部门之间的重点关注;导演作为第一负责人,自然也免不了时常接受外界的评议。很多时候,导演的创作思路也不得不屈服于资本运营与价值变现。

(二)电视文艺节目导演创新的路径探索

1.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自我

导演走进创新探索之路,迈出的第一步便是修正自身,提升自我。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媒体行业拥有较强的时新性,导演应当强化敏锐的观察力,敏捷捕捉时代的发展特性。导演要加强行业内的交流,积极参加培训,互相分享节目制作的经验与心得。同时,导演也可以多拓展学习,广泛了解舞蹈、音乐、杂技等方面内容,丰厚自身的文化素养,为节目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节目导演将目光聚焦至身边的人民,既认真钻研自身的理论学习,又增强自身身为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倾听群众需求,扎根基层与群众,发挥榜样的力量,制作《我们在行动》《关键时刻》等节目,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共奋斗。例如央视总台新推出的《海报里的英雄》,将印发在海报上的人民英雄转化形式表现,融合电视、电影、戏剧、歌舞、交响乐五种艺术形式创新电视文艺形态,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抗战背景下的英雄烈士的民族血性,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民族大义,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聆听英雄故事。

2.确定契合主题,共情共性

电视文艺节目是导演将对于文化的理解进行艺术加工,注入自己的心血与情感,将诚意之作双手奉上供给大众鉴赏。导演要树立起对职业的崇高敬意,坚定追求品质的工匠精神,要利用多样化的文化形式将文化艺术进行多元化的雕刻,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导演在制作节目之前,必须要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实际所需,不能闭门造车,要敢于接受群众的意见。导演确定好主题后,组建好优质的创作团队,便可以团结起来依照主题制定文艺节目的框架与编造。导演不能沉浸在陈旧的思维模式、制作方式中,一贯复制粘贴节目编排丢失了节目本该有的品质感、创意性。

我国坚定文化自信,传统优秀文化的多元化表现掀起了一场追捧文化的热潮,带动了朗读热、戏曲热、国学热、诗词热等等。文艺节目导演犀利地将目光锁定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中,《中国诗词大会》《戏码头》等节目将主流文化与受众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弘扬时代正能量主旋律,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中华文化探索·依常新变》这一节目更是从先秦时期的文化开始探索,沿革历史发展脉络细致梳理、探索不同时期思想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从专业角度向受众解读中华文明的孕育历史、时代特征,将枯燥无味的讲解变成生动形象的演绎。

3.融合技术手段,推陈出新

一个文艺节目能否在时代中立住脚跟,能否获得观众的支持,都离不开节目新颖性。导演在确认好主题与节目框架后,需要依照观众的口味进行合理编排。导演需要跟着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将时代倡导的主题与文艺两相结合,做到内容上的创新。而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是不能一档优质文艺节目无法或缺的。导演要精进自身技术储备,借助大数据、AI、VR等热门技术推动节目与技术融合创新,助力节目从不同平台广泛推广出去让不同群体观看。除此之外,还可以做好数据筛查,让节目有针对性地向特定群众进行传播,强化电视文艺节目的影响力。

例如时下热播的央视文艺节目《经典咏流传》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该节目导演与语言技术公司达成合作,将经典诗词与AI技术进行有机融合,打造了“读诗成曲”的线上互动系统,被称为人工智能与文娱节目的首次跨界合作。导演大刀阔斧打破了媒体边界,顺势而为,因时而变,从媒体制度的根本传播方式上进行了创新突破,节目品质显著提升。

4.优化舞台效果,提升审美

健康的审美才会拥有长久的活力。面对丑化的电视文艺节目,导演不应该加入“助丑”大军,应当及时自省,革除“隐私热”“审丑热”的病态审美。导演要良好斜街各个部门的运转,从整体上把控主题创作的专业性,优化舞台布置与镜头转接,在视觉上给予受众美的观感。例如河南春晚“火出圈”的节目《唐宫夜宴》,导演团队翻看史籍、古画进行细致研究,从妆容、服饰、仪态、道具等方面最大限度地还原唐佣的真实形象,让人们一眼就被拉入历史长河,恍如进入了画卷中与舞者翩翩起舞。而大型文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导演精益求精,仅首期《尚书》便咨询了65位专家学者,查阅几百万字的古籍资料,撰写了53个版本的节目脚本,将工匠精神与对文化的崇高敬意刻入每个细节里。没有观众会不喜爱用心用情的节目作品,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片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中华文化更能深入人心。

四、结语

现如今,电视文艺节目在总局“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鼓励下百花齐放,掀起来行业内外的创新热潮。我国文化行业创作格局不断优化,文艺节目创新创优的水平不断提升,节目导演必须重视创新,追求卓越,打造出一批又一批烙印着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质节目。只要踔厉奋发、锐意创新,紧紧抓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契机,用科技赋予文化新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文艺节目受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市场化后电视文艺导演的商业策划意识探析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试析新媒体时代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和创新策略
话筒前的声音——广播文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谁远谁近?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云南昭通自编自演文艺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