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理与实”思考

2023-01-06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专业

唐 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监督检查处,江苏 南京 210044)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挖掘各类课程思政元素,充分发挥每门课程育人作用,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专业课程教学是课程思政的最主要的依托”,强调要驰而不息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1]作为占课程总学时80%以上的专业课程,落实课程思政理念的效果是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厘清将课程思政理念应用到专业课程的学理逻辑,破解在认识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专业课程的视角,强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探析实践路径,更好地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功能。

1 理念之思: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逐渐升级,高等教育的功能从专业训练向全人教育转变。开展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体现了全人教育的目的观,将价值观引导贯穿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始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习得知识和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实现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究其内在逻辑,是从应然到实然的一个转变过程,是学以进德的回归,教育政治性的坚守和课程改革的深入。

1.1 学以进德的回归

知识并非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外,知识与道德之间存在天然的、深层次关联。早在中世纪初期,苏格拉底就提出“知识即美德”的核心命题,虽然长期以来,对该命题有不同的辩护和批判,但知识与道德之间存在着无法隔绝的联系已为大众所认同,在不断思辨的过程中,“学以进德”的逻辑理路逐渐清晰。[2]学习知识的过程被视为训练心智、提升修养的途径,杜威提出“学校中的道德教育问题就是获得知识的问题”的观点,将知识学习作为获得道德与价值意义的学校德育路径。[3]我国教育家孔子也认为,学习的过程应为增知与进德相统一的过程。然而,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中的工具性导向愈发凸显,尤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更多地关注于知识工具性层面的内容灌输,知识内含的道德与价值的塑造功能往往被忽略、剥离,专业教育很难实现知识与思想的共鸣。因此,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功能,有助于破解知识工具化的倾向,使学生超越具体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触及知识蕴含文化和价值的内核,进而实现学以进德的效果。

1.2 教育政治性的坚守

教育具有政治性,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的共识。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面对“教育清高”“教育神圣”“教育独立”等希望教育脱离政治的主张时,就明确地表达教育具有政治性的观点。[4]回顾我们党的百年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参加到革命事业中来,毛泽东明确指出,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将教育目标明确为培养“劳动者”。改革开放新时期至党的十八大之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强调要通过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突出了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功能。十八大以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

综上可知,教育并非存在于真空中,在各个历史时期,教育始终服务于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社会的子系统,而教育的政治功能是教育的首要社会功能。因此,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旗帜鲜明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理直气壮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培养理想信念强、爱国情怀浓、品德修养高的新时代大学生。

1.3 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

创新驱动发展,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人才的培养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始终未能彻底解决“钱学森之问”,当前的课程教学理念依然停留在以教为主的层面,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作为主要目的,忽视学生对这些教学活动的意义与价值的理解,他们在参与学习过程中,没有思考为何要学,学有何用的问题,只是“记忆与理解”层面的学习。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要求和内容,运用思想政治规律,能够启发和唤醒学生对知识背后的动机问题的认识,引导学生摆脱工具理性的束缚,进而观照现实,更好地把握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德性,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打通课程教学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从被动依赖的传统学习方式,向主动思辨的现代学习方式的彻底转变。

2 实践之要: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并非简单照搬照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而是要对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对不同学科门类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从提升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三个维度入手,依托学科专业特色,立足于各专业课程内在的学科思想,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贯穿于课程教学各环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及规矩意识。

2.1 打破“工具性”局限,强化社会责任

大学的专业教育是根据学科发展与行业分工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有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培养该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随着社会分工的精化,知识类型的细化,以及专业教育任务的“工具性”窄化,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对现实社会的整体认识,模糊了个人的角色定位和社会责任。在专业课程推进育人工作中,引导学生从社会分工的系统观点认识专业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学会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学习他们的专业。

一方面,通过讲述该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经世致用”的价值,从直观上认识自身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通过讲述该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其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将家国情怀融入不懈奋斗的名人志士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爱国、护国、报国之情。此外,通过与国际前沿的比对,使学生更好理解和把握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发展态势,明确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积极应对挑战,找准自身实践定位,进一步明确奋斗目标和方向。

2.2 立足“伦理性”要求,强化职业道德

伦理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相处的道德和行为准则,不同的专业具有各自的专业个性,对该专业领域内工作的人员有一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形成特定的专业伦理。大学生作为未来各专业领域工作的主体,除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需具备符合专业伦理要求的职业道德。专业课程是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的最佳载体,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内容方面要注重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结合,在培育学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专注创新“工匠精神”的基础上,结合不同专业蕴含的德育要素,如:医学专业中救死扶伤的医务道德,教育专业中诲人不倦的教师道德,商学专业中买卖诚信的商业道德等,不断丰富学生的专业伦理知识。方法方面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借助专业有关的伦理案例,就其中涉及的伦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思辨过程中达成对伦理问题的“真性认识”,提升其处理新的伦理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德性与德行的统一。

2.3 明确“纪律性”底线,强化规矩意识

无规矩不成方圆,纪律教育是道德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也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纪律要求始终贯穿其中,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在大学生群体中,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上课迟到等违规违纪行为仍时有发生,甚至有多发的倾向,部分青年学生纪律意识淡薄。因此,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既要引导学生有所为,也要让学生明确有所不为,强化其纪律规矩意识。实践证明,学生的道德人格发展与其在校内形成的对纪律认知有着直接的联系。[6]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强化课堂秩序管理,严肃课堂纪律要求并严格执行,增强学生的纪律权威意识。教师通过示范行为感染学生,尤其是在学术诚信方面,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使学生敬其师、信其道,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的行为准则、法律法规等,使大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深化纪律经验和意识,潜移默化中把纪律规范内化为自身的纪律需要。

3 提升之道: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再思考

“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7]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在推进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实际操作层面,仍存在生硬嫁接、流于形式、盲目重复等问题,导致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式微。因此,进一步优化方法路径,具体做到以下“三个突出”。

3.1 突出系统性,从“课程自身”到“课程体系”

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各专业课程之间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分阶段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以及实践创新能力等有侧重的培养。2014年上海市率先开展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工作以来,课程思政逐步向全国推广并深化。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如火如荼的实践浪潮中,普遍的关注点在于各类示范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通过选树一批示范课程、精品课程,发挥标杆引领作用,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营造课程思政开发的氛围。应该说,以“课程”为主要对象,开展试点探索,摸着石头过河,是课程思政发展初期的必经之路。随着课程思政的不断深入,亟待从经验层面向机制层面转变,突出系统化设计,由各专业课程的单兵推进向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布局转变,注重体系内各专业课程之间相互支撑、层次递进。要立足专业课程特点,形成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引导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大纲和计划中,科学规划和安排各门课程的思政内容,如:专业基础知识类课程,侧重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专业核心知识类课程,侧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等。

3.2 突出潜隐性,从“外引”到“内生”

潜隐性是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优势所在。[8]《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专业教育课程要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1]因此,在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并非将思想政治内容硬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力戒为了思政而思政的形式主义倾向,避免专业课“思政化”“去知识化”。尤其是面对“不知道讲什么”问题时,不是盲目地向思政课程借鉴授课材料,而是要在专业课程本身深挖细研。一方面,结合专业产生背景意义、发展历程、现状趋势,以及与该专业对应职业的素养要求,挖掘其中所蕴含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精神、纪律规矩意识等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另一方面,在引导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强化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思维训练和价值导向的统一,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3.3 突出主体性,从“灌输”到“启发”

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目标,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思想政治概念和理论教条式的掌握,而是要在引导学生认识事实世界、丰富学识的基础上,建构意义世界、塑造良好品格、强化政治认同。学习如果只发生在知识的表层就难以达成德性养成的目的,[2]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避免说教式的语言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其深度学习热情,基于学生思想发展现状和接受程度,将“标准答案”的理论语境转化为现实语境,创设与学科知识相对应的真实情境以及值得探究的问题,启发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进行情感与价值的反思,引导他们超越事实世界,深入意义世界,从“了解和明白”层面上升到“领悟和认同”层面,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建构为自身的知识经验体系,对有关内容形成自己的见解,作出正确判断,并外化为自觉行动,在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

4 结语

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是根本性的观念革命,开展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为专业教育树“魂”的必要之举,是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教学科研统一、新课程改革的“催化剂”,也是思政教育提质增效的“突破口”。要进一步深化对课程思政理念的科学认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加强系统设计,精准挖掘德育元素,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变革升级教学方法,有效解决当前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形式化、同质化等冒头问题,使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真正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专业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专业降噪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