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歌为素材培养小学生多声音乐思维的实践与研究
2023-01-06浙江省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
浙江省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 王 洁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美育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双减”政策的落地,为实施更优质的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学生的教育体系,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奠定基础。《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要让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同时,音乐课标也提出:要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由此,笔者以小学人音版教材中的民歌为素材,在遵循中国民歌原始基调的基础上,将多声音乐思维合理融入小学民歌教学,赋予民歌丰富的和声编配及多样的器乐化音效,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歌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声思维和团体合作意识,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遵循原始基调,确立融合维度
西方很多音乐作品较注重旋律纵向维度,这对丰富中国传统民歌,拓宽民歌的思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因此,笔者坚持在遵循民歌原始基调的基础上,积极探究中国传统民歌与西方多声音乐作品的融合维度,力求从旋律纵向思维的角度,挖掘民歌内涵,丰富民歌韵味。
分析原始基调。通过梳理、甄选、汇总教材内外适合小学阶段演唱的民歌,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内容的民歌从风格、音调、结构技法、声韵等音乐要素出发,挖掘民歌背景、分析民歌素材、归纳民歌风格,努力探寻民歌原始基调的韵味特征。
探究融合要素。将西方经典的多声音乐作品与中国传统民歌从演唱特点、风格、歌词、和声、节奏、伴奏等几方面进行比对归纳,找寻两者之间相互融通的地方。研究发现,两者都是通过用人声来表达情感,都有人声是“最好的声音”理念;风格都具有多样性;都有非实义歌词;节奏都具丰富性,都有伴奏的加入,而西方经典的多声音乐作品有用器乐化人声方式模拟中西乐器伴奏。
四维有效融入。邀请人声专业团队和市区教研员给本项研究定向把脉,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视角,对多声思维视域下小学民歌教学的核心理念、具体实施、基本教学策略等方面给予专业性的指导。通过与专家的深入探讨,笔者在融合要素中提取了融合度最大的四个维度,即从器乐化人声、节奏、非实义音节、和声四个方面融入小学民歌教材,积极开发小学阶段《多声音乐思维视域下的民歌作品集》。
二、深入课堂实践,探究教学策略
联合学校新青年成长营、名师工作室等进行课例研究,在各年段、各种风格民歌类型中选取重点课时进行深入研究,围绕“教学目标有效落实度”“融合要素合理度”“学生感受民歌韵味满足度”等多方面审视课堂,探究有效教学策略,更好地发展学生音乐素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模仿”,运用器乐化人声。器乐化人声是多声视域下小学民歌教学的第一要素,在教学中笔者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有趣的象声词模仿方式,循序渐进地叠加器乐化人声组合,为民歌增添丰富的色彩,进一步培养学生多声听觉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如:在新疆塔塔尔族民歌《丰收的节日》中,教师先引导学生模仿架子鼓音色做基础人声打击,后逐步加入民歌主旋律,再加入新疆民族代表性乐器手鼓的音色,最后整体叠加感受。循序渐进地用人声形式表现乐器音色,为民歌主旋律进行有韵律地伴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了多声音乐环境,全新体验到了民歌原始基调中融入人声伴奏的一种全新感受。
通过“视”“势”,把握风格性节奏。风格性节奏是多声视域下民歌作品的关键性元素。笔者在课堂实践中引导学生通过运用可视图谱和声势律动引导学生感受风格性节奏的融入美。例如,在江苏民歌《茉莉花》中,融入了轻快、明朗的布鲁斯节奏,笔者通过设计动态可视图谱方式将节奏特点直观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该节奏风格充分感知与体验。再如,在新疆塔塔尔族民歌《丰收的节日》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手脚配合的声势律动感受funk(音乐类型)节奏融入民歌《丰收的节日》的浓烈氛围,取得较好的课堂实效。
通过“画”“创”,融入非实义音节。笔者在多声融入的民歌作品中,常常在歌曲的引子、长音处、间奏等部分会加入非实义音节(呜、啊、哈等),更凸显民歌的风味。教学中,笔者通过画出韵味和融入创编的形式引导学生体味民歌中融入非实义音节的和谐美。比如,在浙江民歌《马灯调》教学中,一方面,教师通过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非实义音节融入民歌《马灯调》的意境,在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画出了旋律的特点(节奏、走向、音高等),还画出了非实义音节融入民歌立体感;另一方面,教师让学生创编非实义音节,引导学生探究《马灯调》独特的风韵美感,感受非实义旋律融入民歌的多声和谐美。
通过合作,递进式体验和声。注重将作品的和声难点作为课堂前十分钟的发声练习,通过师生、生生的合作,递进式体验和声的融合。如五声宫调式的民歌中,在进行多声融入时只用一个宫音上的主和弦就完成对整首歌曲的和声编配,因此教学中,笔者先引导学生以宫调式音阶演唱为基础,然后在宫音模唱上建立三音,感受宫调式中三度叠置产生的和谐稳定的声音效果,在此基础上,在三音和声音程的基础上叠置五音,使其产生更为丰富立体、更为稳定的和声效果,最后形成do、re、mi的基础的宫调式主和弦色彩。
三、搭建多元平台,赋能“双减”行动
2021年9月开始,“双减”政策在我校全面实施,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笔者发挥音乐教研组的力量,结合课后托管服务,一方面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吸收在民歌演唱方面有特长的学生,通过校级社团的方式进行专业训练;另一方面,由音乐教研组教师进班指导,开展班级多声民歌演唱活动,推动“双减”第二课堂的有效实施。
社团实践,展示才华。结合学校合唱社团,对声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进行多声民歌专业训练,并结合开发的《多声视域下的民歌作品集》进行精排练,力求在各级合唱比赛中呈现高质量的多声民歌作品,提升全体学生的民歌演唱艺术品味,加深对民歌作品的理解力,进一步提升对中国传统民歌在校园中的传唱度和影响力。
班级合唱,人人参与。坚持“学校美育面向人人”的目标,结合课后托管,在全校开展班级民歌合唱比赛,将传承民歌文化的理念延伸至学校的最后一公里,助力学校美育效果的最大化。在开展此项比赛中,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堂习得的技能,自主融入多声思维的音乐元素,发展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主体性意识。活动锻炼了学生们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民歌及文化的感悟和体验。
搭建平台,营造氛围。通过周队日、班班有歌声、学校公众号等平台展示学生多声民歌演唱的风采;通过年级民歌合唱演唱会、校元旦文艺汇演、学生艺术展演等丰富的实践活动,促进民歌多声教学的推广和展示;通过红领巾广播和午间音乐欣赏栏目介绍民歌历史背景,让民歌情、爱国情扎根每个学生的心中。
以民歌为素材培养小学生多声音乐思维的实践与研究融合中西音乐文化精髓,符合当下学生音乐审美需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学生对中国民歌的传唱度有了大幅提高,学生在民歌审美感知、多声合作、节奏体验、文化认同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特别在配器、和声编配、创作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教师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是一项长期任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坚定音乐文化传承的决心和行动自觉,发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的职责与使命,定能让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绽放出它独特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