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职业培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2023-01-06贺志强孙凤山姜伟强
贺志强,孙凤山,姜伟强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2737)
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国家对职业培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落实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1]。作为职业培训的生力军,高职院校拥有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具有开展职业培训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也面临着教育理念、培训资源、培训模式、培训机制等方面的挑战,就这些挑战展开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1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意义
1.1 有效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在很多行业,技术技能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不能满足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要求。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技能型人才缺口约2 000万人,根据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数据,我国制造业的人才缺口将从2020年的超1 900万人上升至2025年的近3 000万人[2]。解决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一方面要靠正规的学历教育,另一方面要靠职业培训。高职院校积极开展职业培训,能使无技者具有一技之长,使有技者技高一筹,促进一般劳动者向技术技能人才转化,壮大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大大缓解技术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同时,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还能有效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如职业素养、道德品质、人文素质等,促进用人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群体综合素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1.2 有效提高在校生综合能力,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面向在校学生开展职业培训,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和就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将成熟的职业培训资源转化为学历教育的教学资源,从而形成职业培训促进学历教育教学改革、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相互融通共同支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机制。由职业培训资源转化而来的教学资源,特别是企业生产工艺优化、设备升级、岗位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培训资源,将为在校生提供很好的专业体验、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实践环境,有效提高在校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国家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试点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下,通过职业培训,能大大提高在校生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获取率,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在校生毕业后能从事某种职业所能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为高质量就业提供真实凭据。总之,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提高学历教育在校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2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挑战
2.1 办学理念亟待更新
当前,受传统办学理念的影响和制约,高职院校对职业培训的认识还需提高。一是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一直把学历教育视作主业,对职业培训不够重视,没有把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与当前国家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的要求相去甚远。高职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对职业培训缺乏战略性思考,缺乏清晰完整的工作思路和统一的规划部署,难以形成系统化的培训体系。三是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主动性不强,驱动力缺乏,不能敏锐地感应市场需求,主动开拓市场、对接企业行业、挖掘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的工作远不到位。部分高职院校的社会培训主要依赖有关部门安排的项目或培训需求方主动联系,很少主动争取培训项目,更不能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开发培训项目。因此,如何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从顶层设计上规划和发展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2.2 培训模式亟待改革
当前,高职院校职业培训模式主要是以理论知识讲解和现场示范为主的集中面授方式。但是,这种单一的培训模式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培训对象的需求。一方面,培训对象的知识背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时间都有显著的差异,而且他们人员分散、行业分布广泛、年龄跨度大、需求差异化明显。他们需要的是个性化、差异化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面授这种单一的培训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培训对象多样化、灵活性的培训要求。另一方面,当今社会,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方兴未艾,高职院校职业培训模式因此受到深刻挑战。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线上交互学习和线下面授培训相结合将成为今后高职院校职业培训的主要形式,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的大规模职业培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此,能否为培训对象提供多样化、差异化、灵活性的培训内容,以及能否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线上交互学习和线下面授培训相结合的更加灵活的培训模式,是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面临的一大挑战。
2.3 培训资源亟待充实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职业培训资源投入不足。一是课程建设方面,高职院校往往习惯于从“供给侧”的角度考虑问题,习惯于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制订培训计划、设计培训课程,忽视“需求侧”的诉求,较少根据培训对象的差异开发个性化、多样化的培训课程,导致培训课程针对性、实用性不强。二是实训条件方面,尽管当前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资源(如实习实训基地等)有了很大改善,但大多也只能满足学历教育的实践教学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大规模的职业培训,实践教学资源就会捉襟见肘,同时影响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质量。三是师资队伍方面,高职院校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开展大规模职业培训的高水平职业培训教师。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教师主要以现有专业教师为主,现有专业教师理论功底扎实,教学方法和技能较强,但专业实践能力较欠缺。因此,锻造一支既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又具备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训教师队伍,需要高职院校尽快提上日程。
2.4 运行机制亟待完善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构建起一套健全、有效的职业培训运行机制。一是开展职业培训的责任部门之间缺乏联动性。有些高职院校的社会培训职能由继续教育学院(处)总体负责,具体培训服务和管理由二级院系负责,但继续教育学院(处)和二级院系之间联动性差;有些高职院校社会培训由继续教育学院和二级院系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二是职业培训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职业培训管理制度建设滞后,管理效率低下、效益不佳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职业培训激励机制不到位。职业培训业绩与教师个人的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树先等切身利益还没有密切联系起来,与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还没有完全打通。四是校企合作机制不畅。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能够为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提供课程、实践、师资等方面的资源保障。但是由于当前校企合作层次不深、机制不畅等原因,高职院校在培训资源方面较少能得到企业支持。
3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应对策略
3.1 转变思想观念,做好职业培训顶层设计
从国家连续出台的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可以看出,完善职业教育结构,推动职业院校大力发展职业培训,补足职业培训短板,是现在以及未来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3]。高职院校必须以发展高水平、高质量职业教育的政治站位,来审视职业培训问题。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更新办学理念,解决好对职业培训的思想认识问题。全面深刻把握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对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对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真正把发展职业培训摆在与学历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始终坚持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在地位上同等重要的战略定位,从顶层设计上努力做好职业培训的发展规划、制度设计和机制建设,深入研究和精准把握职业培训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学校在专业、实习实训条件、师资等方面的优势,匹配好人、财、物等资源,确保职业培训各项工作深入开展,真正实现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并举、协同发展。
3.2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精准挖掘培训需求
高职院校要精准把握社会培训需求,就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做好职业培训的需求分析。高职院校要深入行业企业、社区等开展调研,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状况,了解员工岗位能力需求,了解社区群众培训需求,根据培训需求为培训对象量身定制培训项目,开发有实践价值的培训项目,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除了培训前的调研外,在培训过程中和培训结束后也要进行深入调研。在培训过程中,要重视与培训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从培训管理、课程内容、师资水平、培训效果等方面了解培训对象的适应情况,征求他们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更好地满足培训对象的需求。在培训结束一段时间后,要对培训对象进行回访,尤其要及时回访企业客户。通过了解培训对象在工作岗位上的变化情况评价培训效果,了解培训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了解预定培训目标与培训实际效果的差距在哪里,为有针对性地改进完善培训课程、优化培训组织管理形式等提供依据。
3.3 突出课程适应性,构建课程开发机制
课程是达成职业培训目标的主要载体和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在职业培训中要高度重视培训课程开发机制建设,开发针对性、实践性、普适性强的培训课程。一是要突出课程开发的针对性和普适性,在充分了解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开发包括职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等不同类型需求,适用于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不同岗位类型、不同社会身份人群的培训课程体系。二是要积极邀请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培训课程建设。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具有熟悉行业企业生产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知晓企业岗位技术技能要求、工程实践能力强等优势。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高职院校教师密切合作,有利于开发出职业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培训课程。三是要突出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资源,打造和丰富职业培训线上课程,形成职业培训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体系。四是联合国际企业、国外院校共同建设国际化教学资源,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充分汲取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共建共享国际化职业培训包,满足跨境企业的培训需求[4]。
3.4 丰富培训形式,创新职业培训教学模式
面对培训对象和培训需求的多样化,高职院校要加快改革传统的职业培训模式。一方面,要灵活安排职业培训的时间和地点。在培训时间安排上,除开展全日制脱产培训外,要尽量开展半工半训、夜间培训、节假日培训等多种培训,有效利用好夜间和节假日等时间。在培训地点上,除把培训地点设在高职院校外,还可以将培训地点安排在企业、社区,甚至送教上门,满足个别培训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要积极创新职业培训教学模式,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互联网+”培训教学模式,通过微课、慕课、VR体验式教学、直播课堂、在线辅导、智慧课程、移动APP、微信小程序等[5]多样化的形式和途径开展线上教学,线上线下交互,增强教学的开放度和灵活度。总之,要通过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地点和教学模式,构建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校内培训和校外实践相结合、脱产培训与在岗指导相结合、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综合性职业培训模式。
3.5 内培外引校企共建,提升教师职业培训能力
面对全面开展职业培训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的新挑战,高职院校要加快建立适应职业培训新需求的教师建设机制,拓展职业培训教师培养培育路径,打造一支理论知识扎实、技术技能强、职业程度高、专兼结合的专门培训师资队伍。一是强化内部培养。高职院校要加大对职业培训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定期派遣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或社会基层单位参与实践,了解行业企业和基层单位实际工作对知识、技能、素养等方面的能力要求,并有针对性地通过实践提升自身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使教师具备既能承担学历教育教学,又能承担多元化职业培训的双重能力。二是外部引进。高职院校要面向社会,尤其是面向行业企业、高校等公开招聘领军人才、能工巧匠、教学名师、技能名师、优秀工程技术人才。这些人才社会影响力大,技术技能高超,不仅能有效提升培训效果,而且能对校内教师起到“传帮带”作用。三是校企互聘。高职院校要主动与企业沟通交流,建立校企人才共建共享机制,聘请企业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培训教师。
3.6 建立保障机制,推动职业培训深入发展
职业培训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套系统化的制度机制予以保障。一是设立职业培训专门部门。职业培训专门部门作为高职院校职业培训的枢纽,要具备高规格、高权限,能够加强对全校职业培训的顶层管理,在全校职业培训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在二级院系设立专门的职业培训中心,接受学校职业培训专门部门的领导和指导,具体开展职业培训任务。二是建立教师参与职业培训的激励机制。将教师参与培训工作作为年度业绩考核和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将教师具备学历教育教学和职业培训双重能力作为评聘高级职称的重要条件;将职业培训教学课时量纳入教师薪酬绩效范畴,实施浮动酬金制度,根据职业培训考核结果分层次发放培训课时薪酬,激发教师讲好培训课程的积极性。三是完善校企合作机制。高职院校要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与行业企业合作共享设备、知识技术、人力资源等,与企业共建职工培训中心、继续教育基地,与企业合作开发培训项目和课程,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行业企业的培训资源,克服自身培训资源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