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023-01-05韦可智王汉恩
韦可智,王汉恩,黄 睿
(1.河池市金城江区农业农村局 547000;2.河池市金城江区农业农村局 547000;3河池市金城江区农业农村局 547000)
呼吸道疾病这一类对鸡的健康有较大危害并且能够威胁到人类健康的疾病。鸡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于病菌感染、环境、天气等原因造成的,养殖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就可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保障鸡群的健康,确保鸡养殖产业能够向好发展,同时为养殖业发展提供思路,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1 发病原因
一旦饲养基地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鸡实际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并且感染之后鸡整个呼吸系统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雏鸡受到的影响最大。同时,恶劣的天气也会导致鸡出现呼吸道疾病,例如:进行长途运输的环境就容易让鸡出现呼吸道不适的状况。而鸡的呼吸道出现疾病的原因主要是受病毒和细菌的感染,成长条件有问题,例如:环境中的有害气体长期得不到扩散,同时养殖密度过于集中等问题也会提升鸡呼吸道疾病出现的几率,此外鸡群受到应激反应也会发生呼吸道疾病。并且鸡在没有良好的环境进行休息也会造成免疫力下降,对病毒的抵抗能力下降,从而感染呼吸道疾病,甚至有可能感染其他疾病,大大增加了死亡率,严重危害鸡群内部的健康情况。由于鸡呼吸道疾病属于急性病和慢性病相结合的一种疾病,病鸡会表现出食欲不佳、精神不振以及鼻腔内的分泌物有所增加,一旦没有及时得到治疗,病情的状况会越来越严重,并且病症的表现也会越来越明显,同时有些病鸡的体温也会出现明显的异常情况,严重情况下也会直接威胁到鸡的生命[1]。
2 治疗措施
首先是进行诊断,病鸡呼吸道疾病一般会有4d左右的潜伏期,病鸡初期的状况为呼吸不畅、体温升高,而到了中期则会出现咳嗽现象,呼吸情况更加差,饮水量上升的同时食量下降,并且排泄物与正常情况不同,部分病鸡出现四肢僵化情况。为了更好地治疗鸡的呼吸道疾病,养殖户需要做好相应的临床病症检查工作,配合兽医选择最佳治疗方案。通常情况下鸡患呼吸道疾病会有3~5d的患病潜伏期,并且呼吸道疾病的实际病程最高能够达到30d左右,给养殖户带来较多麻烦。对于病鸡的病症以及发病阶段进行确认以后需要进行治疗,利用卡那霉素进行肌注,如果病鸡呼吸不畅的情况依旧没有得到解决可以使用4mL左右的尼克刹米进行肌肉注射,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注意病鸡体内的水盐代谢平衡问题,确保饲料的营养水平,对已经病死的鸡进行妥善处理。
3 鸡防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鸡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
鸡养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但在当前的鸡养殖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的问题,从而造成养殖场选址不合理不科学、免疫不到位、非生产人员随意进出养殖场等现象,阻遏鸡防疫水平的提升。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许多人加入到养殖业的行列,但是在选址和栏舍设计过程中没有咨询动物防疫部门,乱建养殖场,选择在地势低洼和居民密集地区建立圈舍,通风条件和采光条件不好,鸡与多种动物混合养殖,增加了疫病防控的难度。此外,现阶段鸡养殖过程中还存在养殖场发生疫情之后瞒报的现象,有些养殖场管理者不及时向当地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造成疫病处理不到位。当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介入时,疫情已经很严重,只能隔离、扑杀和采取无害化处理的措施,从而给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3.2 免疫剂量不准确
免疫剂量不准确是影响鸡防疫水平提升的重要技术因素,在当前的鸡防疫过程中,部分养殖户在给畜禽接种的过程中不重视疫苗的正确使用量。有的养殖户在实际疫苗注射操作中操作方法不符合规定,或者剂量少,不科学的控制用水的时间和给水量,也影响了疫苗的效果。对疫苗质量不能很好的保证,有些畜禽的疫苗剂量使用存在差异性,如果剂量过小的话,会影响免疫的效果,如果剂量过大的话,会导致鸡发生严重的副作用。接种方式不正确,也直接影响防疫的效果,或者在免疫的过程中漏掉一些鸡,导致疫苗接种工作不全面和不彻底,增加疫病出现的风险。
3.3 饲养管理水平差
在当前的鸡饲养过程中,部分养殖场饲养设施条件比较差,环境难以控制,不能给动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导致鸡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增加了患病的可能性。有些养殖户不重视消毒设施的建设,在养殖场出口处没有设置消毒池和消毒间,不重视购买消毒设施,进入养殖场内的车辆和工作人员没有消毒,导致细菌和病毒进入养殖场。再者,散养也是鸡饲养的重要环节,养殖户的养殖方式不同,接种疫苗的方式也不同,影响了接种防疫的效果,导致畜禽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给防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此外,养殖场档案不完整也是影响鸡饲养防疫水平的重要因素,养殖户应该做好动物的防疫记录和用药记录,有些养殖户不重视动物档案的管理,一旦发生动物疫情,无法调阅生产及防疫档案,给疫病的防疫和疫病的调查带来许多麻烦[2]。
4 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预防相关对策
4.1 保证引进雏鸡的健康情况
首先要对雏鸡进行引进的地区进行严格的查检,确保该地区没有疫病安全隐患,以及病毒传播,杜绝因为引进雏鸡而导致疾病传播的情况。其次,在进行运输过程中要确保能够对雏鸡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测,保障运输车辆内的通风环境以及消毒情况,将长途运输对雏鸡的健康不好的影响降到最低。再者,在雏鸡已经引进后不可将其与其他的鸡直接混养,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饲养,并且关注雏鸡的情况,进行鸡群的每日健康状况记录,并且在进行一系列筛查之后能够确认没有疾病风险的雏鸡才可混入鸡群中正常饲养,避免新雏鸡身上携带的病毒或细菌对原有鸡群造成伤害,在进行引进雏鸡发展经济同时保障当地的动物防疫,有效保护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和当地居民的食品安全。
4.2 按照明确的防疫要求进行规范化处理
鸡呼吸道疾病一般情况下都是有传染性的,而且想要完全痊愈也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而在这段时间里养殖户要做好实时记录,做好隔离工作和排查工作。为了降低鸡群整体患病风险,在隔离病鸡同时还需要做好消毒杀菌工作,如果是集中化的室内圈养养殖,需要对鸡的食槽以及水槽都做好消毒工作,需要一天内进行2次系统化的消毒,并且及时进行通风换气,可以购入排气扇一类的机械设备辅助通风工作,将浑浊的空气尽量从当前鸡群生活的环境中排出,减少空气中携带的病菌对鸡群健康造成危害的情况。此外,需要以综合管理办法避免呼吸道疾病对其他健康的鸡以及周边环境造成的危害,防止疾病进一步扩散,有效减少养殖户的经济负担并且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3]。
4.3 科学检测并治疗鸡呼吸道疾病
当鸡群中出现呼吸道疾病时,不需要慌张也不可进行盲目治疗,首先联系当地动物疫病防疫中心,并且依据兽医或者相关专业人员的指示进行紧急处理,做好科学检测以及病情确定工作,在进行隔离并不会传染到其他鸡的情况,同时需要对相关情况进行整理并且上报给当地的动物防疫中心,然后通知专业的兽医实地进行治疗。并且,在治疗的同时要适当使用营养物质,根据病鸡的实际状况进行药物适量增减,不能擅自加量或者减量,避免因为药剂使用数量不当而给鸡的身体带来二次伤害,充分实现科学检测、科学治疗,使鸡能够更快恢复健康,以此减少因为疫病而给养殖户在生产经营中的严重损失。
4.4 处理好养殖场内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不管有没有鸡出现呼吸道疾病都需要重视的问题。首先是处理鸡群的粪便和其他生产中出现的垃圾,可以采取科学高效的措施,例如将鸡的粪便进行处理做成有机肥,供给周边的农业生产户使用,或者是建立沼气池将生产出的沼气供给养殖场内使用。在进行有效的生产废物转化的过程中带动消毒、散热、驱虫等环节的实施,降低养殖密度,确保养殖场内的环境是适宜鸡群成长的。同时,养殖场内尽量不要将多种动物进行混养,虽然混养方式能够帮助养殖户最大限度利用养殖空间,但是混养模式也会加大疾病交叉传染的几率,对此养殖户可以采用分区域系统化隔离养殖的办法[4]。
4.5 完善养殖场内饲养管理工作
鸡养殖中饲养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集约化养殖模式中,一旦饲养管理没有做到位,鸡群营养摄入不足,再加上养殖户在环境管理没有做到位,鸡群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自然会有更高的几率出现呼吸道疾病。只有在重视环境管理基础上做好科学配料,定时定量喂食,并且在饲料中按照科学比例添加适量的营养物质,才能够保障鸡群的整体健康。
5 结语
综上所述,首先需要准确地分析鸡呼吸道疾病产生的病因,只有将各类病菌以及病毒对鸡的感染作用研究透彻,进行系统科学的病原检测,才能够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的诊断数据。养殖户发现鸡群中出现呼吸道疾病病症的鸡,需要及时进行隔离消毒并且上报当地的相关部门,及时进行采样以及诊断处理,不要耽误后续的治疗,同时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