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兽医在猪病诊断治疗中用药的研究

2023-01-05黄胜远

今日畜牧兽医 2022年2期
关键词:猪病兽医生猪

黄胜远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232200)

猪病预防和治疗前,诊断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如猪病诊断出现错误,将会陷入治疗误区,延误最佳的防治时机,增加病猪死亡率。当前,猪病诊断中暴露出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猪病的实际诊断与后期的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必须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际的解决,才会具备有效的意义。尤其是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随着死亡率的上升,人们对于生猪疾病的用药越来越随意,这样不仅没有发挥兽医在猪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而且还造成了生猪健康方面的隐患。

1 猪病治疗中常见用药误区

1.1 存在一些不合格的药物使用

在药物残留于动物的组织与器官中,会通过食物链传输到人体,造成人体的危害,所以,我们对动物进行用药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淘汰和违禁药物要进行禁止。但是,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饲料者为了更好地促进动物的生长和疾病的控制,利用一些违禁药物在饲料中进行添加剂的使用,往往会使得药物残留较多,比如使用瘦肉精、类固醇激素、镇静剂等,都会产生对动物和人体的不良影响[1]。

1.2 没有对休药期进行重视

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休药期的实行,能够使药物更好地进入到动物体内,进行有效地吸收转化,从而使得药物能够完全排除到体外,所以,我们在进行药物控制疾病的过程中,要注重休药期的调整,调节休药期和用药剂量之间的关系。比如饲养者在进行动物饲养的过程中,对休药期所使用的兽药,进行有效地调整,按规定遵守需要其中的要求,对一些药物饲料添加剂剂量的控制,避免兽药残留在动物体内超标。

1.3 抗生素使用不合理

由于当前存在耐药菌,在动物养殖的过程中过度使用药物会导致交叉感染时,动物本身产生一定的抗药性。比如,在一些较为强大的细菌出现时,药物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产生了一定的抵抗性能。

1.4 养殖户滥用药物

在当前的动物养殖过程中所出现的疫病较多且较为复杂,为了更好地提升经济利润,对动物进行治疗会滥用药物,比如在进行养殖的过程中出现疾病或者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动物的上市流通滥用抗生素,一些高效的抗生素会使得大量的药物进入动物体内,不能够被有效地吸收转化,从而造成药物残留在动物体内。

1.5 存在一定的污染问题

首先,饲料厂在进行饲料制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一些交叉污染,导致盛放药物的容器储存饲料,或者是没有进行一定的消毒和清扫,饲料加工过程中出现兽药污染。其次,由于兽药的大量使用,使得动物没有完全的吸收,通过自身的排泄系统排除到环境中,没有对饲养过程中所利用的场地和器具进行消毒,造成环境污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从而引起兽药危害[2]。

1.6 其他方面的原因

比如,在进行生猪养殖过程中,没有按照药品的内容来进行使用,造成药物残留。养殖者在进行养殖过程中添加一些不合法、质量较低的药物添加剂,药物注射到动物体内后没有进行标记,导致重复注射。同时,在饲料配置过程中进行添加剂的使用,且没有按照标准来饲养,相关企业在对药物检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能使用当前先进技术,从而使自身对药物的使用存在一种侥幸心理,导致生猪疾病治疗的过程中滥用药物。

2 兽医在猪病治疗中的用药常识

2.1 重视临床表现

在猪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兽医要重视生猪的疾病表现,另外,养殖户也要注意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观察生猪的日常表现,在发生一些异常现象之后及时进行观察和治疗,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尽快进行生猪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在发生疾病之后,兽医要对生猪的疾病临床状况进行观察,尽快将生猪的疾病症状与生猪的各类疾病相对应,但是不能盲目进行生猪疾病的诊断,因为许多生猪的疾病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的症状,也不能盲目地相信生猪的临床症状,以免产生诊断错误的现象。在兽医根据其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后,需要在治疗之前对生猪进行详细地检查,如果出现大面积的死亡或者大面积的疾病暴发,就可以进行病猪的解剖,看病理变化并进行研究,找出引发疾病的原因,从而更好地进行生猪的疾病治疗,尽快恢复健康,缩小疾病对后期发展的影响。

2.2 确定病因,对症下药

在进行患病的生猪的临床症状的观察或者在进行病理的解剖之后,分析并判断生猪疾病的原因,在确定疾病发生的原因之后,要根据生猪临床表现出的症状进行治疗。这个过程需要建立在进行生猪的全面检查以及正确判断疾病的类型的基础上,否则进行错误的治疗反而有可能会加重生猪的病情。在进行生猪疾病治疗用药的过程中,兽医也不能盲目的进行药物的选择,尽量在治疗生猪疾病的过程中选择药效高、毒性低、副作用小的药品进行治疗,以此来达到高效、快速治疗的目的。在药物的选择上还要减少对抗生素类药物的选择和治疗,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药物的使用对生猪健康的影响和危害[3]。

2.3 选择合适的用药途径

目前在治疗生猪疫病时常见的用药途径包括肌肉注射、口服、外敷、静脉注射等,且每种用药方式针对的疫病种类不同,因此最终的的治疗效果也不相同。在选择正确药物的基础上,还要根据想要药物发挥的效果来选择用药的方法,以此来达到兽医想要药物作用在生猪身体上的效果。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选择药物治疗的方式,例如:在生猪的病情严重的时候,尤其是在危及生命的时候,就不能选择采用口服的方式来进行药物的使用,往往在这个时候生猪自己也没有能够吞咽药物的动作,那么就可以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让药物尽快的作用于生猪身上,尽快的恢复生猪的健康。当生猪的病情处于一个较轻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肌肉注射药物或者选择口服拌在饭里的药物,以此来让药物作用于生猪的身体,在吃药的过程中达到治疗疾病和恢复健康的状态。在生猪的生长过程中,皮肤病也是一个非常容易出现的疾病,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静脉注射或者口服药物可能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那么就可以采用外敷药物的形式,尤其是对于一些中草药药物来说,外敷也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

2.4 合理选择药物的剂量和频率

在选择合适的药物以及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后,进行药物剂量的选择也十分的重要,对于药物来说,“是药三分毒”,那么兽医如果不能准确的把握药物的用量以及药物使用的频率,那么较多的药物使用可能对生猪的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那么剂量较小的药物可能对生猪的疾病起不到一定的作用,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兽医准确的进行药物用量的把握,以恰好的药物来作用于生猪的疾病,达到一个治愈的状态,保障生猪的身体健康。当前,在用药过程中,必须保证药物的剂量符合实际要求,不能过大或者过小,药剂本身就有其严格的剂量规定要求与算法,该算法是在多次实验后论证的结果,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所以,兽医在治疗的实际过程中,必须对说明书中的剂量进行严格规范,从而使得药量得到实际的确保。此外,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相应的间隔时间,不能没有时间规律,必须要对其做好相应的间隔时段,这样才能保证药效发挥的最大化,从而起到治疗的最终效果[4]。

2.5 提升兽医的猪病诊断水平

2.5.1 注意一症多病的诊断

在对猪进行诊断分析时,不能光通过表面现象草率的下定论,透过现象看本质,对造成同一症状或者相似症状的不同疾病要进行仔细辨别。比如生猪皮肤表面出现发红、发紫的情况,诊断人员在进行诊断时要同时考虑猪附红细胞体病、猪瘟、猪链球菌病、副猪伤寒病、晒伤等,这几种疾病都有可能导致猪皮肤发红。这就要求诊断者在进行诊断时,不能光论某一症状判断其病因,还有结合其他的症状表现,多个方面寻找病因。

2.5.2 重视实验室诊断

在病猪的治疗阶段,对病症进行开法拿药,不能仅凭兽医过去的治疗经验,这样有可能造成误诊,对病情造成不良后果。不同地域、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有的疾病临床症状非常相似,难于作出准确的判断。有的病原体会随着时间在猪体内进行变异,有的病猪对某种药物具有耐药性。对疾病诊断不准确,随意用药施药,不仅及时医好病猪,还会造成医药浪费,导致疾病蔓延。兽医在生猪的疾病诊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就不能依据经验来进行疾病类型的诊断,更多的是需要依据科学和仪器来进行疾病类型的分辨[5]。

3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我国兽医在生猪治疗的时候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这样会对生猪养殖业的发展造成损害,且会对猪肉市场的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兽医在进行生猪的已经检测和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生猪的临床症状进行生猪疾病类型的诊断,并选择合适的药物,并采取合适的用药数量和方式,来进行生猪疾病的最好治疗,尽快地恢复生猪的身体健康。这时就要求兽医在实际用药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规定,对药理知识熟记于心,对相应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及时吸收,从而使得我国养殖事业获得健康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猪病兽医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现代生物技术在猪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探析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我是兽医志愿者
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浅析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