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2023-01-05王丹丹林佳铭王桂娜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思政人工智能智能

王丹丹,林佳铭,王桂娜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人工智能已深刻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助推着人类社会稳步迈进一个新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1]。人工智能不仅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境,也为其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赋能。然而,智能技术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不少风险,诸如忽视生命价值、侵犯个人隐私等。如何规避风险,推进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一、人工智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赋能

人工智能技术开启了“万物皆媒、人机共生”的数智化时代,也在技术层面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发展契机。

(一)从海量数据到智能算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伴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日益数据化,产生海量共享电子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构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然而,面对规模巨大、复杂纷繁的思想政治教育数据,高校缺乏相应的数据分析技术,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和个性化发展,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适配性和针对性。人工智能技术以智能算法为核心,能够在捕捉不同个体价值取向和偏好的基础上对海量数据进行智能监测和精准筛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适配性和针对性,有效弥补了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局限性。一方面,高校通过智能算法监测流量变化,发现社会、校园热点事件,并对有价值的舆情进行智能分析。高校针对现实问题对学生困惑进行解释、辩驳和引导,建构具有强烈现实性、时代性、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另一方面,高校通过智能算法筛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防范不良社会思潮侵蚀,拦截错误思想,精准过滤错误观念,确保主流意识形态信息得以顺利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得以有效建构。此外,开放共享的教育资源对学生来说无异于“大水漫灌”,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的精准性,庞大的网络资源难以为学生提供应有的教育价值。智能算法通过个体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趋势和价值取向,有选择地推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的针对性。

(二)从人机分离到人机协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技术在高校教育中不仅仅是教育主体的工具或手段,还与人共同处于平等合作地位,呈现人机协同的发展趋势。人机协同指人与智能机器密切配合,根据现实情况合作做出决策,强调人与智能技术的自然交互。当前智能技术已经涉足感知、认知和情感计算领域,能够部分理解人的意图,实现人机交互。因而,智能技术在高校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需求进行回应,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应“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2]。不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思想认识水平、情感共鸣点和利益诉求,智能技术能够根据不同群体的知识结构、价值倾向、兴趣需求等,研判不同群体的信息需求并准确推送相关信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个性化匹配。一方面,感知智能技术通过捕捉学生的细微生理变化了解学生的学习偏好与技能水平,继而提供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另一方面,认知智能技术赋予机器学习能力,机器在与人的互动中不断提升智能,实现与人的深度协同合作。人工智能根据人的行为做出反馈和回应,通过个体数据分析将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通俗化、个性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

(三)从眼睛在场到身体在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移动互联网直播技术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人们即使身处不同空间也可以在网络空间实现共同的“眼睛在场”,网络空间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场域。然而,“眼睛在场”的个体终究无法感受“现场”的所有细节,如当事人的情绪、现场的氛围、情感互动等情感体验,无法通过网络直播技术完整传递。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眼睛在场”难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感染力。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智能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了三维立体显示、动态环境建模、图像传感等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三维虚拟仿真情境,突破了传统网络教育一般模式,实现学生的“身体在场”。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仿照现实世界搭建融合多种媒介体验且层次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场景,承载多种感官功能,给予学生仿真的“身体体验”。虚拟现实情境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排除现实客观因素的影响,稳定地展现“现实”世界的内在规律性,确保学生在虚拟情境中能够感知“现实”世界所展现的信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这种全方位、沉浸式的个体感知给予学生强烈的在场感和真实感,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认知和内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既增强了学生的“现实”体验和情感共鸣,也极大地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二、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风险

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智能技术推进教育技术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然而,在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会冲击和消解思想政治教育,即“人工智能的技术赋能与约束机制的非对称性蕴含着技术失控的潜在风险”[3]。具言之,智能技术在运用过程中存在忽视生命价值、侵犯个人隐私、过分依赖智能技术等问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带来风险与挑战。

(一)生命价值的忽视

实现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是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应用的逻辑起点和终极目标。一方面,教育的本质是关怀生命,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生命的完整投入与积极参与是教育的起点,也是人工智能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教育的目标是生命价值的实现,关怀生命、促进生命的发展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最终指向。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只有着眼于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涵育个体生命情感,才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彰显教育的“温度”。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当代人工智能技术以智能算法为核心,能够根据相关数据形成学生群体的精准数据画像,继而提供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数据的自动过滤和处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体的生命价值。智能算法将真实存在的生命符号化、物质化,忽视了个体的生命价值,个体成为了被利用、计算的数据客体。此外,智能算法一般采用线性和指数性的数据处理方式,这种运行方式从宏观、整体层面分析学生群体,通过数据估算学生的心智和心理品质,却忽视学生的心灵和生命价值。与此同时,智能算法将学生个体视为群体性的人,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掩盖了个体的生命个性。

(二)个人隐私的侵犯

人工智能时代,从个体成长发展、自然社会演化到人类社会全面发展,无不呈现出完整且复杂的数据链条。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计算机等现代技术产品不断记录着我们的一言一行,现实存在的个体成为了数据信息综合体。这些个体信息作为数据资源被储存在云端,以便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智能技术进行有效开发与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作为人工智能的基础要素,体现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然而,大数据应用一方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表达和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却在不断挤压着个人隐私空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教育数据开放共享的诉求日益强烈。在教育数据收集上,开放共享教育数据意味着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无限制地收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数据,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过程等方面的数据。学校师生毫无保留地暴露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数字监狱中,个人隐私受到严重侵犯。在教育数据应用上,开放共享教育数据意味着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多元,教育数据分析应用场景也更加广泛。师生的隐私数据被授权在多个教育场景中应用,削弱了师生对自身隐私数据的实际控制能力。因此,人工智能要实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赋能,隐私保护成为必须考虑的重要前提。

(三)智能技术的依赖

人工智能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广泛运用,在提供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发挥显著优势。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广泛应用,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技术至上”的泥潭,在教育过程、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等方面出现过分依赖智能技术的问题。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过分依赖数据智能预测,忽视教育的发展功能。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海量数据分析不同阶层、社会群体、利益团体的价值诉求,继而精准推送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智能算法依据过往的数据来把握和预测教育对象,教育过程仅仅是教育对象现状的“自我延伸”,教育对象成长发展的可能性受到忽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被消解。其次,教师过分依赖智能教育技术,削弱了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人工智能催生了新的学习生活方式,学生可以轻易获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进行自主学习,充分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这意味着人工智能消解了思政教师在知识占有量和讲授讲解技能上的显著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担任了教师的角色。最后,学生过分依赖网络教育资源,容易被智能推送误导。大学生心理尚未成熟,猎奇心重,面对海量信息,他们往往对其中浅薄低俗的部分更为敏感,具有高度理论性、抽象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难以引起学生兴趣。而智能算法基于学生偏好所推送的信息良莠不齐,缺乏价值导向,干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三、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路径

人工智能在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技术异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不少风险与挑战。为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剖析技术融入教育的深层逻辑,化解技术异化,促进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创新,实现人工智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赋能。

(一)在技术精神中彰显生命价值

任何技术的创造和使用过程都是创造者和使用者深层意识、价值观念的体现过程,具有特定的精神内涵。这种技术精神带有伦理规范的理性自觉,能够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理性约束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结,防止技术主导教育而忽视生命的需求。从技术融入教育的逻辑上看,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关键在于实现技术与生命的联合,在技术精神中滋养生命价值。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根据自身需要自主地介入技术,释放教育的本质,有序、从容地应对技术流变。人工智能只有沿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需求生长,才能在技术输入、技术运用中彰显生命价值,从而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一方面,在技术应用中彰显生命价值。技术精神认同生命价值,即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关注和彰显生命价值,避免技术对生命的规制。一般来说,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包括技术输入和技术运用。在技术输入层面,教育者应当正确认识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根据教育需要选择人工智能技术。教育主体选择契合教育需要的技术输入,这本身就是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肯定和尊重,通过掌控技术输入的限度给予生命成长空间,彰显生命价值。在技术运用层面,把握好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应用的生命尺度,积极回应生命的发展诉求。在这个层面上,技术在教育中运用的过程就是提升生命意义的过程,服务于现实存在的生命。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应当立足于生命的成长需求,通过确立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教育目标、构建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根据个体需求确定个性化的学习内容等方式彰显生命价值。

另一方面,在技术输出中关注生命的个性化需求。在人与技术的关系中,人是目的,技术是手段。现实个体需求的多样性要求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更加关注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首先,高校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精细分析有关教育对象心理、生理、行为等方面的信息数据,正确把握和全面认识教育对象的现有特征和思想发展规律,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科学制定提供支撑。其次,高校还可通过数据和事实分析学生的思想现状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遵循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选择和加工教育内容,制定个性化的智能方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借助智能技术建立长期的、动态的教育效果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设计应当体现个体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二)在技术运用中关注隐私权利

教育数据的收集、传输和分析是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针对性的有效手段。然而,人工智能在变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给教育空间的数据安全和高校师生的隐私安全带来一定隐患。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个性化教育内容的同时,应当积极防范技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充分保障师生的数据隐私权益,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树立隐私保护理念,提高师生教育空间的隐私保护意识和能力。人工智能时代,技术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技术支撑,也为泄露、窃取和利用个人数据提供极大便利。因此,高校应当重视教育空间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牢固树立隐私保护理念。高校应当将师生的隐私权置于价值秩序的优先序列,正确处理教育信息系统使用的快捷性与教育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安全的封闭性要求与教育数据的开放性应用之间的矛盾。此外,高校师生也应树立隐私保护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隐私保护意识和能力。师生不仅要树立防范隐私泄露和尊重他人隐私的意识,还要提升隐私维权的能力,对隐私侵权行为主动维权,从根本上减少侵犯隐私的行为。与此同时,高校也应当加强宣传教育空间的隐私保护知识的力度,不断增强师生尊重和保护隐私的意识和能力。

另一方面,完善隐私保障机制,增强教育空间的隐私保护。人工智能时代,个人隐私保护是教育数据治理的重要内容,高校应当从技术保障和规章制度层面保护教育空间隐私权。首先,建立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为教育数据安全提供技术保障。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区块链、智能算法等信息技术保障教育数据安全,减少教育数据在源头抓取、相关分析以及实际运用过程中的隐私泄露。其次,完善隐私保护规章制度,规范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高校应当研判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风险,制定和完善有关技术运用和隐私保护的规章制度,维护师生教育空间隐私权。此外,高校还可以将隐私保护的技术规范、具体措施以及实际成效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评估指标,为隐私权提供制度保障。

(三)在师资建设中规避技术依赖

人工智能作为一股强大的科技力量,正在重构社会生产、生活以及其他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智能算法、云端环境等智能技术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精准性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带来风险和挑战。其中,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体,其权威性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逐渐被削弱,思政主体地位面临被解构的风险。为此,高校在师资建设过程中应当规避技术依赖,重塑思政教师的角色。

一方面,高校应当明确人工智能时代下思政教师的角色定位。传统思政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在课堂理论讲授中体现出强大优势。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发展至感知智能阶段,传统思政课堂的讲授教学式微,思政教师的理论知识讲授作用逐渐被智能技术所取代。但着眼未来,尽管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智能化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依旧无法取代思政教师在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上的地位和作用,人工智能时代下思政教师的角色作用更多地体现为对学生思想、情感、精神的正面引导。这要求思政教师要专注于学生德行的培养,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实现人格特质的传递和塑造。因此,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思政教师应当是学生的道德榜样、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是一个情感化、人性化的角色。高校只有明确思政教师角色定位,才能更好地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教育变革,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权。

另一方面,思政教师应当保持主体清醒,革新教育思维理念。在智能思政的大背景下,技术虽然能够分担思政教师一部分职责,但思政教师的教育智慧、道德素养、共情能力等人文素养依旧是技术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因此,思政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树立新的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借助智能技术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其中,人机协同、以情育人和师生共同体是人工智能时代思政教师应当树立的教育理念。人机协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重要发展方向,要求思政教师拥有足够的数据素养和科学素养,树立大数据思维、个性化思维等适应时代需求的思维方式。而以情育人理念要求思政教师具备高度的人文素养,这既是思政教师超越智能技术的存在价值,也是防止教师因过度依赖技术而沦落为“技术人”的压舱石。师生共同体即通过人工智能构建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创造的学习共同体,这是未来教育的新形态。思政教师只有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强化核心素养,才能始终保持主体清醒,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滋养、铸造学生灵魂。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赋能过程中也存在风险,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在运用人工智能新技术时也应该规避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发展的新途径,才能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人工智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转变。

猜你喜欢

思政人工智能智能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2019:人工智能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人工智能与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