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脱贫时代高校资助育人中心理资助体系探究

2023-01-05李晓檬

黑龙江科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资助困难育人

李晓檬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2020年,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进入后脱贫时代,扶贫工作的重心也由消灭农村绝对贫困转到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减少相对贫困上来[1]。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和可持续性减贫的根本之策[2],在教育扶贫领域,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需要根据新形势的变化做出策略性调整。在相对贫困学生普遍存在的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紧密围绕“育人”这一核心目标,从保障物质资助层面的基础上向精神资助层面全面延伸,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解决思想问题。

1 后脱贫时代高校资助育人中心理资助的意义

心理资助是高校资助育人的重点,通过心理资助能够有效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内生动力,树立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提高自我脱贫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家庭脱贫后再次返贫。同时,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回馈社会,为缓解相对贫困贡献力量,最终实现从受助到自助、助人的转变,有效提升高校育人工作成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 后脱贫时代高校资助育人中心理资助体系构建

2.1 以科学精准识别和帮扶为前提的心理资助体系构建

长期以来,精准资助是我国实现教育脱贫的关键手段。在后脱贫时代,高校要持续实施精准资助,亦要突出资助工作的“精细”和“精简”。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科学精准识别和认定是高校开展各项资助工作的前提,更是心理资助的工作基础。随着国家对教育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有些高校助学金的种类和额度远远超过了奖学金的种类和额度,且一般为无偿资助。因此,有些学生罔顾诚信,在申请资助的动机上出现了偏差;还有一些学生的家庭经济环境相对较差,内心自卑、焦虑、敏感、封闭,他们担心申请资助会被看不起,从而会放弃被资助。这些“争贫不争优”或“隐形贫困”的现象较大地影响了高校资助工作的精准度。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资助工作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一步提高资助的精准性和科学化水平。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和高校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思维,通过制订科学的量化指标体系,对学生是否困难和具体的困难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分析校园一卡通消费记录,辅助了解学生的消费习惯。但是,受各方因素影响,线上的“互联网+”大数据只能作为认定过程中的重要参考,线下还需要深入学生班级、宿舍、食堂,进一步调查摸排。通过以学校资助工作人员、班主任、辅导员为主的教师队伍和以学生干部、学生代表为辅的学生队伍相互配合,及时发现,精准识别,科学认定,动态管理,规范透明,公平公正,确保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被妥善资助,避免因资助的不精准引发学生的不良情绪。

2.2 以贫困档案与心理健康档案有机结合为基础的心理资助体系构建

资助育人和心理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需要密切联系、相互协作,共同提高育人工作实效。然而,在很多高校的实际工作中,二者往往是各自为战,独立开展工作,为经济困难而资助,为心理问题而辅导,两项重要的育人工作开展分别隶属于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同在学生工作框架内,却缺乏有机结合与良性互动,使得高校育人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心理健康普查是高校每年在新生入学后的常规工作,对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及心理状况进行摸排[4],进而建立贫困生档案和心理健康档案。为保护学生隐私,心理健康档案一般由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收集保存,且只会将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点对点地反馈给相关辅导员教师,不利于辅导员全面了解学生。因此,只有将这两项摸排结果有机结合,建立专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才能够全面掌握他们的家庭情况和心理状况,为心理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提供保障,提高资助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3 以渗透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为重点的心理资助体系构建

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贯穿于资助育人全过程,高校要长期持续地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不同资助阶段的心理变化和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状态,按照其心理发展规律,从新生入校到毕业离校,实行动态教育管理,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大学新生入学之初,在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往往存在不适应的问题,受家庭经济环境的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会比普通学生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在资助前期,应该做好新生的入学适应性教育以及心理压力的疏导,缓解由于经济困难引起的心理不适,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在资助前期,几乎无条件的经济资助会让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等、要、靠”的依赖心理,认为受到资助是理所应当的。因此,在资助中期,要格外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恩、奉献、责任意识以及吃苦耐劳、奋发进取的精神,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资助后期,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挖掘潜能,发挥自助能力。例如,针对学生在求职中产生的焦虑、受挫感,首先要肯定成绩,提升自信,其次要引导他们学会查找自身不足,根据自身情况设定目标方向,克难奋进,迎接挑战,收获成功。

2.4 以健全突发事件心理应急援助机制为保障的心理资助体系构建

家庭遭受自然灾害、家庭突发意外事件是诱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高危因素,往往给学生带来焦虑、抑郁、紧张等负性情绪和心理障碍,最终导致心理危机的产生,严重影响个人发展。特别是新时代下受国际疫情影响,国内各类突发风险概率也随之上升[5],原已脱贫的家庭极易出现因灾因学返贫的情况。因此,在化解突发致困风险的策略上,高校在及时给予受困学生经济资助的前提下,还应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应急援助保障机制,组建专业心理咨询应急响应队伍,并进一步畅通心理求助通道,针对遭受突发事件的学生在心理和生活方面准确介入,提供方便、迅速、有效的心理支持服务,做到咨询无障碍、助困有温度、关怀有温情。

3 后脱贫时代高校资助育人中心理资助的原则

3.1 尊重保护隐私原则

高校在给予学生经济资助时,应当尊重保护学生隐私,避免对学生心理产生伤害。心理资助工作更应如此,尊重保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隐私是心理咨询的前提。在对需要关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首次约谈时,要让学生感受到心理约谈是一项常规工作,约谈对象为随机抽取,从而消除其思想顾虑和戒备心理。对于建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心理约谈记录要落实专人专管、严格保密。此外,还要注意心理咨询室和相关咨询手续的保密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宽松的舆论环境。

3.2 遵循自愿参与原则

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沙龙、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是高校心理资助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但活动的组织应遵循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原则,不应打着“为学生好”的旗号又或是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必须参加”“受资助学生必须参加”等类似的措辞强制学生参加,因为只有参与者自身主动想要改变自我和发展自我,才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启示与帮助。否则,即使活动组织的再精彩,也只是空有形式,失去了活动的真正意义,达不到真正育人的目的,甚至还会适得其反,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心理阴影。

3.3 坚持平等和尊重原则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大于普通学生,但并不是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会出现心理问题。在逆境中越挫越勇,励志成才的优秀大学生也很多。因此,绝对不能主观上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贴标签”,开展帮扶工作时,既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运用共情手段,细心、耐心、用心地关切学生的心理诉求,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尊重、理解和关爱。

4 结语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也进入后脱贫时代。在后脱贫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需要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的着力点。心理资助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乎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幸福美满、学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心理资助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有力心理支持,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资助困难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困难中遇见团队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选择困难症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