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修辞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述介
2023-01-05张晴
张 晴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上海,201620;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2019年11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廖巧云教授的专著《语义修辞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该书属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论丛,受到国家社科立项课题“修辞的神经语言学研究”资助。该书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以心智哲学和生成整体论为理论基础,在汉语语义修辞识解研究问题上,建构有效分析架构,选取语义修辞语料进行观察、描写和分析,进而揭示语义修辞的识解机制。同时为了验证该框架的可操作性,作者运用认知神经科学较为成熟的 ERPs(Event-Related Potentials)技术方法开展实验研究,旨在交叉验证语义修辞识解认知神经机制的心理现实性[1]11。作者强调跨学科研究,运用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和认知神经语言学实证方法来探讨语义修辞识解机制,给语言哲学、人类心智研究和人工智能相关的语言研究均指明了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全书共七章,下文先分别介绍各篇章的内容,然后做简要评介。
一、内容简介
第一章为绪论。作者依据修辞学研究的范围,讨论了广义修辞学和狭义修辞学之间的区别,简要梳理了修辞学研究的发展脉络,指出从认知视角切入研究当代修辞学最具代表性,其根源是语言都是隐喻性的[2]。国外对于语义修辞的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类语义修辞,却较少涉及语义修辞话语的识解机制,而国内有关认知神经语言学的探讨处于起步阶段[1]2。该章提出研究目标:第一,基于心智哲学与生成整体论,建构语义修辞话语识解机制的整体分析框架假说,揭示其基本原则和策略。第二,使用检验神经活动的ERPs实验来检测认知语言学和认知语用学关于语义修辞的思辨性理论,考察其在线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提取并证实可能性特征的心理现实性。研究的理据可归纳为:其一,符合现代哲学视角下的语言研究规律。特别是突出语言研究的多元性和多维性,强调“体验人本观”和“意义体认观”[3]。其二,满足语义修辞话语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现状的要求。其三,符合当代语言研究跨学科性的要求。认知神经语言学是一门以有限的大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为框架,透过观察和分析语言现象来构建理论模型,探究语言与大脑的关系的学科[4]。它关注语言认知这一研究对象,不仅能把语言学和大脑神经科学有机联系,而且还可以把语言学和计算科学、人工智能学科等进行交叉跨学科研究。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大脑信息加工的方法,运用脑成像实验结果论证理论的思路,研究具体的方法论即:一是使用定性研究方法,特别是溯因推理的方法[5]。选择典型的修辞表达来观察和描写,尝试给出研究假设,构建相关识解机制的分析框架来解释在线识解过程,然后用解释的有效性和充分性去凸显假设的适用性[6]7。二是运用实验研究方法,即借助时间分辨率较高的ERPs电生理技术与当今先进的脑成像技术探究语义修辞话语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
第二章是修辞研究回顾。作者认为修辞是一个基于同义表达和/或语义变异进行选择以实现目前语境最佳的言语表达。换句话说,修辞话语与一般话语一样,都是讲话人根据实现交际意图的需要而展现的表达选择。所以话语、一般话语与修辞性话语的本质特征以及背后的机理是相通的。该书把修辞定义为:修辞是在特定语境下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言语交际话语。因此,修辞具有多重属性特征,即言语性、动机性、目的性、语境性、社会性、认知性、规律性等[1]13。研究重点分析语义修辞格,包含以下八类:隐喻、转喻(借代)、双关、反语(倒反)、夸张、比拟、委婉(婉转)和移就。这些均是英汉语中相对普遍的主要与语义变异有关的修辞格。作者采用何爱晶提出的语义修辞格分类方法,依据常规关系(相似/相邻关系)将语义修辞格划分成三大类:一是体现相似性的隐喻、比拟、移就等;二是体现相邻性的转喻、反语、夸张等;三是既体现相似性又体现相邻性的双关、委婉等[7]。该书从现代语言学视角对语义修辞的研究进行了细致回顾,可总结为:一是修辞的语义学研究:Richards和 Ogden[8]提出的语义三角;Burke修辞学理论的语义认同说[9]。二是修辞的语用学研究:其一为言语交际行为修辞观,比如Austin和Searle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和随后Habermas发展出来的交际行为理论;其二是合作原则和语义修辞分析,比如Grice的合作原则和Leech的话语交际意图说;其三为关联理论和语义修辞分析,即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分析隐喻和反语,比如反语提述论、反语伪装论和反语还原论就是在关联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反语意义识解的重要理论。三是修辞的认知语言学研究:第一,概念隐喻理论与语义修辞分析。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指出语言都是隐喻性的,隐喻和转喻均是认知过程。我们日常惯用的隐喻表达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两个语义域的概念映射[10]198;对隐喻进行研究需要揭示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是如何进行的,以及这些映射是怎样引导人们进行推理和实施行为的[10]194。第二,概念整合理论与语义修辞分析。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提出,属性的一个子集和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关系结构被整合到一个合成空间,在该空间内,它们可以利用背景知识信息和世界知识开展整合、增补和细化。这些混合模式能够有效诠释共享表征功能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作用方式的差别,以及由隐喻表达诱发的突显特征[11]。学界进而使用概念整合理论和关联理论去分析双关现象。首先,“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与语义修辞分析。徐盛桓创建的“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从认知角度审视修辞,他指出修辞话语是一种认知方式、认知策略。修辞研究具有四个方面的内涵:修辞是一种言语活动;言语活动与认知方式和认知策略是互动依存关系;其研究旨在揭示言语活动背后的认知机制;复杂的修辞现象的认知机理可能做出统一的说明[12]。其次,范畴理论与语义修辞分析。刘腊梅选取范畴理论角度对英语语义修辞进行了分析,把范畴移位划分为跨越式移位和线性移位两种方式。跨越式移位指将一种概念从一个范畴转移到其他范畴。此类修辞手法主要是通感、移就、比喻、拟人、拟物、借代、换称、委婉等。线性移位则是在表事物两个相反特征的词中,用其中的一个词表示另一个词的意义;有时也可以是在这两极之间左右移动,而且很难确认更偏向哪一方;此类语义修辞手法主要包含夸张、矛盾修饰、替代、间接否定等[13]。四是修辞的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汉语的认知神经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研究。第一,神经心理学针对脑与语言关系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汉语的字词识别和失语症两个方面。第二,神经语言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语大脑词库研究和句法理论方面。第三,认知心理学通常采用失语症观测和脑成像技术探究语言认知加工的神经机制。最后是语义修辞的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国内外学界针对语义修辞的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虽然较为丰富,然而也主要是对某一类特定修辞(如隐喻、双关等)的讨论;国内同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探索语义修辞话语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在我国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迄今为止,鲜有学者将语义修辞纳入一个统一的语言学理论框架中开展整合研究,更没有用ERPs实验进行论证[1]41。
第三章构建语义修辞识解机制分析框架。其一,就该书的理论基础展开了详细的研讨,包括语言研究的后现代哲学进路、心智哲学、生成整体论、认知科学、认知语用学、认知神经语言学等相关内容。其二,讨论并修订廖巧云[6]88提出的整体性认知语用模型(Holistic Cognitive Pragmatic Model,HCPM)统辖的话语识解框架,更新调整“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的“内涵外延传承说”,统筹二者在修辞话语识解中包含建构两域之间关联的情形中具备融合互补功能,尤其是强调ADRIM能够进一步修补并扩充HCPM。其三,使用“内涵外延传承说”对整体性认知语用模型(HCPM)统摄的话语识解框架进行修补,同时结合心智哲学论对框架进行延展,构建意向性视域下的“内涵外延关联—传承模型”(ADRIM)[1]68,即语义修辞话语的识解过程归属意向性主导,从显性表述溯因推导出隐性表达,然后推导出交际意图的过程。值得关注的是,在心物随附性作用下提取可能性特征的过程中,常规关系和语境不可或缺。ADRIM可能在词汇层语义层的修辞格的识解机制中产出统一解释,着重关注“可能性特征提取”与“格式塔转移”等与心智相关的研究。
第四章提供ADRIM的初步应用流程,开展语义修辞范例分析。作者通过汉语语义修辞话语的部分案例分析,尝试进行ADRIM框架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验证。结合第二章中涉及的八种修辞话语,把它们划分为三类,即基于“相似性”(包含隐喻、比拟、移就)、“相邻性”(包含转喻、反语、夸张)、“相似性+相邻性”(包含双关、委婉)进行逐一论证,用此证明构建的ADRIM框架的可操作性和解释力。虽然隐喻、转喻、双关、反语、夸张、比拟、委婉和移就这八类汉语语义修辞彰显了不同的关系,但都从不同侧面突出了引发语义变异的情形,且这些语义变异都可以通过某种可能性特征建构事物之间的不同关系。由此可以论证该研究第三章所构建的ADRIM框架能够有效地应用于语义修辞话语的机制解析,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该过程中,在心—物随附性作用下,是否能提取可能性特征是关键,亦是语义修辞话语识解区别于一般话语的焦点问题。
第五章为认知神经科学实验技术及具体实验方案论证。首先简要介绍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的发展概况,特别讨论了ERPs的研究方法及具体应用,目的在于解释实验研究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并以此探讨ERPs实验研究总体方案。当前,广泛应用于语言研究领域的认知神经心理学和语言学技术主要是眼动技术(eye-tracking)、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和ERPs(事件相关电位)。通过介绍和对比三种技术,发现ERPs时间分辨率高,人们可以对自然状态下语言理解过程进行研究,能够提高任务的敏感度,进而可以提供更丰富和有效的实验数据,故ERPs技术可以为修辞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提供合理有效的工具。王小潞强调从语言神经机制研究角度来看,语言不同层面的加工均对应其相关的ERPs成分。例如,语音层面加工的主要ERPs成分是N200;语义层面加工主要是P200,(又叫识别波,Recognition Potential,RP)和N400成分;句法层面加工主要是左前负成分(Left Anterior Negativities,LAN)和P600成分。N400和P600是最显著和重要的表征。N400是目前学界公认的最经典和稳定的ERPs成分,既能反映语言理解中的语义加工过程,也能体现语境对意义制约的建构过程;语义加工和整合的过程难度越大,N400的波幅就越大。P600是分布在中央顶区的晚正成分(Late Positive Components,LPC),能反映句法违反的情况,体现句法整合过程;P600也可反映没有句法错误但加工困难的情况;当出现真正违反句法的情况时,在出现P600之前就会出现LAN,因此,LAN显示初始句法违例的觉察,而P600属于后续句法修复[14]。该实验研究采用语言理解具身认知理论模型即“索引假设”理论为指导架构,参考语言理解的动允性/可供性提取的研究范式探讨修辞识解过程中的可能性特征提取的心理现实性。同时,依据语义修辞识解的特殊性及该实验范式的实验设计原理,重点考察与早期语义加工相关的N400成分和后期语义整合加工相关的慢电位LPC等ERPs成分[1]126。
第六章为语义修辞识解机制的ERPs研究范例,主要涵盖语义修辞话语认知神经机制的ERPs相关的实证研究,即语义修辞范例的识解机制ERPs探讨。因汉语语义修辞话语种类繁多,鉴于篇幅有限且实证研究方法的特殊性,该章以ADRIM架构为基础,运用ERPs手段,以汉语为母语的外语学习者作为被试,从代表“相似关系”“相邻关系”“相邻+相似关系”的三类语义修辞中各选一例代表,逐一分析隐喻、反语、双关等语义修辞识解机制的核心环节,即验证可能性特征提取的心理现实性。实验包括:隐喻识解机制的ERPs研究;反语识解机制的ERPs研究;双关识解机制的ERPs研究。通过上述三个实验发现:第一,行为实验的结果大部分都符合语义修辞识解过程中可能性特征提取具有心理现实性,可能性特征提取对于促进语义修辞话语的识解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其中显示语义整合要素的N400和LPC等ERPs成分,均从各个层面支撑修辞识解过程中可能性特征提取具备心理现实性假设。第二,可能性特征提取针对语义修辞话语与非语义修辞话语识解的影响包含个体差异。第三,“可能性特征是否能够提取”对语义修辞识解和加工表现出显著的影响。语境对语义修辞话语理解存在限定作用。语义修辞理解过程中体现左右脑激活不对称情况,且右脑的作用可能更特殊。上述三类实验案例的探讨印证了以下结论:第一,可能性特征提取凸显了语义修辞理解的心智加工和识解流程;第二,修辞话语的通达展现了格式塔效应;第三,内涵外延关联传承是修辞识解的核心要素和重要方法。最后值得关注的是,语义修辞性话语加工的影响因素呈多方面多维度特征,致使许多因素如熟悉度、突显度和语境等都不会单一地影响其加工和识解,这些因素往往对修辞语言的加工产生交互作用[1]205。
第七章是总结与展望。该书成果总结如下:一是构建语义修辞话语识解机制分析架构,建立并修补意向性主导下的“内涵外延关联—传承模型”(ADRIM)。二是从定性研究角度,运用案例分析方法证实ADRIM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三是确认汉语语义修辞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ERPs实验研究方案,运用该手段对语义修辞话语识解机制假说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主要发现可归纳为:建设性后现代哲学角度下语言研究的“体验人本观”和“意义体认观”,心智哲学均为修辞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修辞话语的理解体现了格式塔效应,修辞话语识解过程中需要依靠格式塔整体转换;感受性是修辞使用的意识根基,而可能性特征的提取受事物的心—物随附性作用产生的。语言世界所表征的是心理表征,是心理世界面对外部世界产生的主观心理映像,是主客体的统一[15];修辞识解过程中左右脑均被激活,但呈现不对称特征,同时也发挥不同的作用;修辞话语加工的影响因素较多,对加工过程产生交互作用。
二、简评
该书全面探讨了应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语用学的理论,一方面构建语义修辞话语识解机制分析框架开展理论探索;另一方面,运用范例分析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实验方法对思辨性研究结论进行了验证。尤其是在ERPs实验对语义修辞的认知神经机制这一先进的科学思路和研究方法方面独树一帜,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优点在于:
第一,主题和内容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前瞻性和时代性,对语义修辞这一重要的语言现象和实质的观察、描写和解释辩证、客观且深入。既从心智哲学这一形而上的高度探索和拷问人类心智的基础及语言运用的工作机制,又同时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相对经典且稳定的ERPs实验验证可能性特征提取的心理现实性,又依据当前“多维”和“多元”的“中国后语言哲学”倡导的“体验人本观”和“意义体认观”,系统整合多种身心关系的理论,是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语义修辞学认知神经框架的积极尝试。
第二,强调理论结合实践,注重实际操作和反思,倚重跨学科交叉研究,探索语言学观点和大脑观点的有机结合[16]。该书正是神经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融合的优秀结晶,致力于从多角度解释语言—现实—认知—神经四者关系的不同侧面,深入拓宽研究领域。实际上,语言的加工和理解既包含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模态的有效参与[17],也理应包含生理机制、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等机体的处理和互动。由此可以预测,未来研究的大趋势是把电生理学、眼动追踪、虚拟现实、结构神经成像等先进科技与传统文本分析方法相结合,真正达到对语言现象的立体、多维、融合分析,从而揭示语言的本质规律。
第三,该研究对语言教学,尤其是修辞话语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实践指导意义。其一,语义修辞识解以及认知神经机制的相关启示,能为汉语作为母语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支持,进而提升以汉语为母语者的表达能力。其二,研究结论为对外汉语教学教材的编写、课程设计与考试命题等诸多方面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其三,对于汉英/英汉翻译基础研究及实践,特别是上文所述英汉语中常见的八种语义修辞话语的翻译,能够补充相关的理论原理和实操经验。其四,可以为儿童语义修辞话语习得研究提供相关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综观该书,尚有值得商榷和改进之处。其一,研究的实验语料只涵盖三种修辞话语(隐喻、反语和双关),得出的数据和结论未必适用于其他修辞话语。其二,鉴于实验条件限制,书中涉及的研究语料大部分是汉语修辞,缺乏多语言对比研究;其三,实验被试大多是通过英语专业八级的英语高水平汉语母语者,故实验数据和结果的代表性仍值得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