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科视角下中医人才培养现状、困境与实践路径研究
2023-01-05孙淑彩
孙淑彩,李 磊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1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医药工作重要指示中强调:“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1]面对新时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人才的培养应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来加以统筹和规划。在教育部发布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重点强调“四新”即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这一计划的提出为中医人才培养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一、新医科推动中医教育快速发展
新医科是基于国家健康发展战略及科技产业变革,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新方向而提出的医学教育培养新形式。在新医科理念的推动下,高等中医药教育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体系、学科建设及专业设置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一)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
新医科的发展本质是医科与其他学科之间要素的重新配置和关系的重新构建,关键在于创新,归根到底在于教育理念的创新[2]。随着国家对中医人才培养的不断重视,高校对于中医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不断向复合型递进。各中医药高校依据院校发展特色,不断深化中医人才培养改革,将重点放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包括以应用型或复合型为主的一元型人才培养、以“应用型+复合型”为主的二元型培养和以“应用型+复合型+研究型”及“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为主的三元型培养。这些教育理念都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中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中医学专业结构,促进信息技术与中医学教育深度融合,培养一流的中医学人才,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二)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
中医人才培养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独具特色,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和学术规律,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深化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相衔接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深入推进“5+3”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推动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衔接;加强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推进九年制中医学教育改革,夯实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宽厚基础,中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临床科研潜质、国际化视野得到进一步提升。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提出“一体两翼”的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即“以培养学生较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主体、以较宽广的现代科学和医学知识以及创新思维为一翼、以较深厚的中医传统文化底蕴为另一翼”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注重师承教育。师承教育贯穿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中医药院校大力建设中医师承班和教改实验班,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与中医专业学位衔接政策进一步完善,支持符合条件的继承人申请中医硕士、博士专业学位;依托中医药院校自身特色和名医资源,充分汲取师承教育的特色,提升床旁教学占比,将中医学术思想和特色医药文化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突出了中医的民族性、地域性。
(三)多维度学科建设
新医科注重培养能够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未来医学领域前沿问题的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3]。近年来,中医药院校学科建设水平整体提升,以“汇聚学科队伍,凝练学科方向,构筑学科平台”为特征,学科环境及硬件条件不断优化,呈现学科间交叉融通态势。重点学科数量不断增加,基本形成了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三级重点学科体系[4]。上海中医药大学为发挥多学科交叉和人才聚集优势,成立交叉科学研究院,围绕中医药系统生物学、中药系统药理及精准用药、系统药代及新型递药系统、中医药大数据分析等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关键发展难题,促进中医药学与生命医学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师资队伍结构不断升级,着重建设具有多学科背景、结构搭配合理的高水平学科梯队,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医学院校最为重要的基础工程;加强师德、医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特别是临床教师在教书育人、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中的主导作用。科研实力不断增强,适应国家医学建设和群众健康需求,提高对新兴学科、前沿学科等各类科研项目经费扶持及落地转化,坚持中医原创思维,适当加强中医药在精准医学、循证医学等新兴学科交叉研究。
(四)多门类中医专业教育
合理的专业设置是保证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所在,对于中医人才日后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作用。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学生需求和发展为中心,构建具有新时代中医特色的专业体系。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业总数和布点数逐年增加,中医药类专业主体地位凸显。专业培养层次性不断优化,注重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的进阶式培养,注重创业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专业教育辐射面逐渐拓宽,通过系统化中医人才培养,使中医专业人才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得到提升,能够在各级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就业灵活性提高。中医特色课程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致力于促进医、教、研的紧密结合,促进中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人文课程间的有机联动,在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同时深挖课程间的思政元素,不断健全中医临床实践教学形式。
二、新医科视角下中医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新医科是相对于传统医科而言,既包括“新的医科”,即医科新的领域和新的专业等;也包括“医科的新要求”,即医科的新理念、新内涵、新模式、新趋势、新方法、新技术等[5]。当下中医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现实困境。
(一)培养理念稍显滞后
中医人才培养院校教育本身起步较晚,对于中医学科与现代前沿学科融合尚处于探索阶段,导致中医药高校在培养目标制定过程中,甚少结合现代化前沿教育理念,培养理念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第一,培养理念缺乏层次性,重点关注中医学科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技能的专科性和实际应用性,与现代医学的“大健康”全科教育理念有所差距。第二,培养理念缺乏个性化,对于中医人才培养大多采用普适化人才培养方案,未能结合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匹配个性化需求,中医人才创新思维难以激发。
(二)培养体系尚需完善
中医药院校对中医人才培养涵盖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教学改革、专业课程、学生发展与教育管理等方面,但在具体环节实施过程中仍存在问题。第一,课程结构单一,主要以中医基础课、西医基础课、临床专业课和公共课为主,很少开设与新兴专业匹配的相关课程,同时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而选修课及通识课程未得到很好地重视。第二,培养方式传统,先理论后临床再到实习的三段式培养,容易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离,中医人才难以建立特有的中医辩证思维,缺乏深度和前瞻性,传统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知识需求,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动手能力差强人意、交流合作能力有待加强。第三,缺乏全面的可供参考的评价标准,学校内部质量保障、质量监控方面制定的相关文件存在执行不到位问题,临床教学质量监控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情分析的反馈、分析机制尚不健全,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工作较为薄弱等。
(三)学科结构不尽合理
中医药院校学科结构以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为主,直接导致在学科建设上仍以单一专业学科建设为主要方向,难以拓宽专业学科口径。第一,学科建设出现结构性偏差,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中医人才培养仅以中医学专业为主,未对其他专业进行同类培养,对于学科交叉设置和其他专业培养尚处于探索阶段。学科建设滞后于社会健康需求,未能将服务于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大健康”理念融入学科建设体系。第二,学科交叉优势不够凸显,学科之间相对独立,主干学科仍以中医、中药为主,未能结合院校特色发掘优势学科,主要表现在中医学科与新兴学科、理工学科、人文学科的融合交叉不够。第三,缺少学科保障,各高校普遍欠缺学术研究水平高、规划设计与组织管理能力强的学科领军人物,学科团队年龄、学缘结构、职称不尽合理,学科配套资源薄弱,学科建设缺少硬件设施支撑,学科培养效果大打折扣。
(四)专业设置过于单一
中医学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中医药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专业布局难以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第一,专业设置数量偏少,主要以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等传统专业为主,部分院校专业设置划分混乱。专业口径过窄,未能发展智能医学、转化医学、精准医学、健康医学等医学新兴专业,不能完全适应“大健康”新兴行业对跨学科、多元化中医人才的需求。第二,中医人才的专业课程固化,仍以四大经典课程、中医基础课程为主;通识课程较少,以政治课和英语课为主,未能将通识教育和中医教育紧密联系;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割裂,往往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方式,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未能得到较好锻炼。
三、新医科视角下中医人才培养实践路径
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在传统中医教育中引入新医科新思维、新方法,已成为中医人才培养需要迫切解决的关键问题。新医科视角下的中医人才培养应聚焦新理念、新体系、新学科、新专业,深化中医人才培养过程改革。
(一)树立“大健康”教育“新理念”
新医科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时代背景,是在坚持“医”的本质基础上对传统医科的守正创新[6]。它以全周期健康理念为理论核心,将“大健康”教育融入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7]。当前,中医人才培养应按照新医科理念内涵,培养既掌握中医理论又能够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中医药复合型人才,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培养全科复合型人才。首先,提高中医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切性,培养具备良好科学品质和人文素养,系统掌握中医学科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技能,熟练掌握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富有创新精神、独立人格及国际视野,具有成为本行业学科带头人的发展潜力,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和医学发展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医药复合型人才。其次,完善中医人才培养过程建设,立足培养过程要素中课程、教学、实践、评价等内容,建立个性化中医人才培养标准,根据中医人才的个性特征、知识基础及兴趣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最后,更新“新医科”背景下教育理念定位,贯彻OBE教育理念,以学生需求结果为导向,反向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活动,再通过对学习成果的个性化评价,促成全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8]。
二是坚持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始终。首先,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教育学生建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将所学知识投入到为祖国医学发展和人民服务的崇高事业中。其次,加强中医文化的职业引领,努力做到多措并举,积极探索中医药文化价值,深入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哲学内涵和思维,提高中医人才中医药文化自信。最后,树立“课程思政”教育观,在课程目标设置和课程教授过程中强化德育功能。根据院校发展实际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保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联动,注重发挥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的隐性思政育人作用,把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隐性课程固有的知识与技能传授有机融合,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三是坚持做到“医教协同”。首先,推动5年制、师承教育、“5+3”、9年制多种培养模式协调发展,采用“分阶段培养+多元化模块”的临床培养形式,将跟师学习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一体化床边教学的规范与标准制定,在具体临床实践中促进知识内化和中医诊疗思维的直接提升。其次,着力加快中医药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通过校院联动、校企联动等方式,建设一批集中医临床实践教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为一体的以临床能力为本位的系统化实践教学平台,合理优化医教协同资源,提升中医临床服务技能。
(二)构建全方位育人“新体系”
新医科作为在医科前进道路上按照医科发展规律的“应然性”产物,是在医科发展基础上遵循医科发展逻辑的“接续性”成果。[5]新医科视角下的中医人才培养应把握中医人才成长成才规律,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建立“三个机制”。
一是建立外部保障机制。首先,统筹规划国家与社会资源保障,以驱动中医药现代化为主线,加大国家在中医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设施配置、就业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给予中医人才培养投入保障,推进以新医科为导向的中医人才教育改革,为中医人才培养提供纲领性、方向性指导;其次,优化中医人才培养平台支撑,加大对中医药在重点实验室、科研创新、新兴专业等项目投入力度,精准对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搭建促进中医人才交流共享协同创新平台;最后,发挥中医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以积极培养中医药复合型人才为工作新常态,厚植中医药文化培养沃土,发挥教学、科研、实践等协同增效作用,全面统筹推进中医人才培养。
二是建立“三全”育人机制。首先要明确全员育人理念,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在中医人才培养中的引导作用,为中医人才培养提供各类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其次,完善全程育人模式,健全导师制、小班制、学分制、书院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中医人才在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全方位培养,凸显教师与学生育人“双主体”地位,建立完整的“选拔、培养、管理、监控”机制,对中医人才进行分阶段、分层次、多元化的综合培养。最后,创新全方位育人机制,开展诸如“青马工程”“杏林计划”等思想引领与中医药文化建设工程,通过特色品牌实践活动的隐性熏陶作用,将人才培养共性内容与学生发展个性内容紧密结合,最终做到思想教育、文化与实践的全方位提升。
三是建立常态化人才评价机制。首先,构建内容完整的中医人才评价政策,着眼中医人才需求,以科研创新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应用发展能力作为中医人才评价标准,搭建出释放能力与活力的主观能动性平台。其次,不断加强人才评价政策的落实、反馈和创新。建立中医人才多元主体社会化反馈评价体系,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及导师辅导员等主体进行评价,建立中医拔尖创新人才自我评估机制,通过自测方式,对自我的知识能力素质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测评,更直观地了解人才个性需求。
(三)促进交叉建设“新学科”
学科建设是新医科人才培养的重点环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在学科结构的调整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要趋势[9]。新医科视角下的中医人才培养应建立多学科交叉范式,注重“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首先,促进中医学科与现代医学交叉融合。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整合学科专业资源,拓宽学科方向。在坚持中医药主体地位前提下,将传统中医诊疗思维与现代医学诊疗思维相结合;在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及人才成长规律基础上,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学科专业探索点。其次,促进中医学科与新兴学科交叉融合。结合专业实际需求及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化“中医药+”前沿学科交叉融合,开办智能医学、转化医学、精准医学、全球健康医学等新兴医学专业。最后,促进中医学科与理工、人文学科交叉融合。在中医药理论、关键技术装备、重要诊疗设备等方面开展创新研究,提高中医人才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形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综合发展的学科结构。将医、理、工、文等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至核心课程体系中,开设多类选修课如中医养生学、中医情志学、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等,延伸学科课程间的宽广度[10]。
二是强化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注重开发由校内外国家名医名师及省级名医名师组合的学科教育资源,鼓励多学科、多领域优秀教师和行业高端人才合作授课,并积极发挥中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调整师资结构,建立跨学科师资合作机制,根据专业设置与发展规划需要,抓好现有教师对中医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转型,优化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综合能力较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师资队伍。最后,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需要,强化教师归属感,增强师资队伍专业定力、释放培养合力、培植教学动力、激发创新活力。建立与师资队伍结构相匹配的教学激励与考核制度,增强专业化临床师资的教师身份认同和教学意识。
三是强化学科平台立体化建设。首先,依托校内实验室资源及科研平台,搭建跨学科创新共享研究平台,对接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重大项目,推进中医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提升中医人才科研水平,鼓励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及学术科技竞赛,提升中医人才创新能力。其次,依托医院、医疗中心等课外实践平台,注重培养中医人才诊疗能力及临床服务水平,积极推进中医人才临床服务能力提升,采用校企合作吸纳人工智能、生物、医疗等高科技企业与高校共建实验室,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发挥平台作用,建立绿色通道,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及产学研深度融合。
(四)助推中医药纵深发展“新专业”
新医科理念的提出,加快医学教育由“以治疗疾病为中心”向“以促进健康为中心”转变,将“大健康”理念融入医学教育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11]。新医科视角下的中医人才培养应拓宽专业口径,实现“三个拓展”。
一是拓展专业设置口径。首先,促进专业横向拓宽,延伸专业设置内容,在已有中医专业基础上,形成中医专业交叉范式,构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跨专业结构,建设一批与中医学科相关的、能交叉渗透的专业。其次,促进专业纵深发展,加强中医人才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夯实专业基础,紧紧围绕国家健康战略需求、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科学技术变革等进行专业增设,增加主干学科辐射能力。
二是拓展专业设置内容。首先,以中医理论体系为依托,探索中医药在治未病、防治重大疾病和康复等方面的专业内容,使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中体会“大健康”理念的深度与广度。其次,立足中医人才专业需求,以全科能力培养及专业素养提升为目标,紧贴科学技术前沿发展与人民健康需求,建立“立体化、层次化、个性化”的专业内容,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最后,加强医德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规范与引领”作用,引导中医人才建立崇高生命责任感。
三是拓展专业培养方式。首先,课程是基础,丰富课程内容设置,增加中医专业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前瞻性,充分发挥选修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构建包括理论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在内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其次,教学是关键,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线上线下多维互动教学,提高中医人才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了解国内外医学资讯,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最后,实践是保障,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实现培养标准与市场需求对接、培养过程与岗位标准对接、培养重点与能力提升对接、培养模式与职业发展对接,全面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