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常态化的动因、特征及路径

2023-01-05周良发吴雨寒年晨曦

关键词:四史理想信念常态

周良发,吴雨寒,年晨曦

(安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在2020年1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1]540(以下简称“四史”)的科学命题。对大学生进行“四史”教育不仅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教学任务,也是思想政治理论界的重要研究议题。要让“四史”在大学生成长发展中发挥培根铸魂作用,必须抓常抓长,常态化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才能使大学生在正确历史观和党史观的引领下成长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永续发展的开拓者和奋进者。

一、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常态化的现实动因

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常态化,即要持续有效、一以贯之地抓好“四史”教育,不仅要体现“四史”教育的时效性,还要确保“四史”教育的长效性,使党史国情教育、理想信念培育贯穿大学生成长发展全过程各阶段。

(一)坚定理想信念的内在需要

培养时代新人是党和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殷切期待,也是检视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识。而大学生能否成长为时代新人,既取决于他们是否系统掌握专业技能,也取决于他们可否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大学生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会自觉为党和国家事业奋斗终身,进而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新人。但是,理想信念的生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而且理想信念即便形成,也会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和自身认知的变化而出现动摇。事实上,理想日益淡化、信念不够坚定等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鲜见。因此,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培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理想信念问题,发表一系列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他认为理想信念犹如人的精神之钙,缺钙人就会“肌无力”、得“软骨病”,指出要“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2]。高校要把理想信念培育作为时代新人培养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地教育引导,使大学生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成长为党和国家需要的时代新人;常态化推进以百年党史为核心的“四史”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党史国情、洞察发展大势,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新中国来之不易,并在感受今天的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科学而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汲取奋进力量的必然选择

大学生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和奋进者,能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关键在于他们是否具有投身各项事业的持久动力。从动力之源来看,除了大学生自身的自觉意识、外在的利益驱动,还要激发其内生动力。这种内生动力主要蕴藏于百年来党的奋进历程和苦难辉煌中,体现在一代代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谱系里。然而,对于出生于新世纪前后,成长于新时代下的青年大学生,他们大多没有经历贫与苦的打拼时艰,更没有直面血与火的刀光剑影,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苦难辉煌缺乏切身体会,历史感的匮乏势必造成使命感的缺失[3],从而弱化其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强劲动力。而常态化推进“四史”教育尤其是百年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对革命烈士的流血牺牲、英雄人物的顽强奋斗和先锋模范的先进事迹的学习教育,可以深化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历程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解和把握,进而从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和先锋模范的丰功伟业中汲取奋进新时代的磅礴伟力。

(三)抵御错误思潮的重要抓手

当前高校大学生总体上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明确的奋斗目标,但有极少数大学生存在理想困惑、价值迷茫等不良倾向。在网络新媒体的助推下,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代表的错误思潮充斥着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致使高校面临着意识形态层面的严峻冲击和挑战。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罔顾历史事实,诋毁马克思主义理论,攻击社会主义中国,尤其是对中共党史上的重点人物、重大事件乃至重要会议进行歪曲和虚化,使得一些大学生在错误思潮的熏染和魅惑下“免疫力”不断下降,有的大学生甚至产生了错误的历史观和党史观。而随着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的深度嵌入,西方对华意识形态渗透、攻击和污化日趋智能化[4],无不增加了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澄明模糊认识、划清是非界限的难度。常态化推进“四史”教育,能够揭示“非马”“反马”错误言论及其智能污化的险恶用心,助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党史观[5],在错误思潮面前筑牢“防火墙”、增强“免疫力”。为此,高校要把“四史”教育常态化推进下去,通过历史场景的回溯和史实的深度阐释,尽可能把党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事件和会议讲清楚讲透彻,从而真正消弭大学生内心深处的质疑和顾虑,并自发地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侵袭。

二、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常态化的特征辨识

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常态化,关键在“常”,目的在“长”,要切实增强高校“四史”教育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为此,要在精准识别大学生的需求期待的基础上,科学把握“四史”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和常态化特质,不断增强教育策略的个性化与差异性、教育样态的日常化与规范性、教育过程的适应性与有序性以及教育效果的针对性与可持续。

(一)从教育策略来看,常态化推进“四史”教育应突出个性化与差异性

常态化推进“四史”教育,一方面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在日益开放的环境下成长,市场经济、多元文化思潮及现代信息技术无疑会影响和制约其价值观的形成。相较于传统的大学生,新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更珍视主体意识、更强调自我感受、更追求个人价值。加之新媒体引领下的信息传播的圈层化特点,使得他们在信息接收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化倾向。大学生“四史”教育要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必须突出个性化的教育理念,确保“四史”知识理论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要开展有差异性的教育方式。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促使高校要采取分众式教育策略,从而增强大学生“四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区域乃至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四史”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通常是不一样的。

(二)从教育样态来看,常态化推进“四史”教育应注重日常化与规范性

常态化推进“四史”教育意味着要以坚韧恒心常抓不懈,使学习“四史”成为大学生成长的“规定动作”而不是“自选动作”。为此,要把“四史”教育常规性地开展和推进下去,融入高校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从教育样态来看,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常态化要融入日常并以政策保障日常化教育。一方面,在日常化教育实践中常态化推进“四史”教育。如在理论层面围绕“四史”进行课程教学、专题讲座、学术研讨等,深化大学生对党史国史的理论认知;实践层面将“四史”嵌入校园文化、社团活动、实践调研、志愿服务等,为“四史”教育构筑可感、可触的现实基础。此外,还要将“四史”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党史国史知识理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进而真正感染学生、触动学生和引领学生。另一方面,基于政策法规体系来保障“四史”教育常态化。没有制度化的有力保障,常态化将难以为继,“四史”教育无疑会陷入无序而随意的境地。常态化推进“四史”教育需要政策法规的有力支撑,确保大学生经常性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有制可依、有章可循,使“四史”教育始终处于规范、高效运作态势。

(三)从教育过程来看,常态化推进“四史”教育应彰显适应性与有序性

从教育过程来看,常态化推进“四史”教育主要体现在展开逻辑与具体环节上,应充分彰显逻辑上的适应性与环节上的有序性。从教育逻辑的适应性角度出发,各高校要自觉遵循“四史”教育的规律,并结合大学生学习知识的特点,切实确保教育内容的适切性和教育方法的适用性,助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党史观。如果教育内容契合度不够,势必弱化大学生学习“四史”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而如果教育方法适用性不强,操作繁琐,也会增加大学生学习“四史”的难度和成本。为此,要理顺“四史”教育内在逻辑,基于逻辑适应性促使教育环节有序规范。从教育环节有序性来看,务必实现“四史”教育各环节的有机衔接以及教育内部诸要素的协同联动,使大学生“四史”教育常态化和有序性推进。而一旦“四史”教育过程处于失序或碎片化状态,那么大学生往往只能学到零碎的知识理论,很难全面把握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整体样态。将适应性与有序性作为“四史”教育过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旨在构建出一种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育模式,使大学生不仅能系统而全面地学习党史国史知识理论,还能从中启迪智慧、汲取力量,进而将知识理论升华为信仰信念,指引其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续写人生华章。

(四)从教育效果来看,常态化推进“四史”教育应确保针对性与可持续

教育策略优化、教育样态规范和教育过程有序,归根到底是为了提升教育效果。缺乏教育实效性,理论武装势必大打折扣,大学生也难以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引路人和奋进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就不是某一高校特定情形下的应急之策,而是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为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这就需要探索有针对性和可持续的教育模式,使大学生“四史”教育常态化推进并取得实效。一方面,利用重要时间节点不断增强“四史”教育针对性。我们党历来重视某一重要时间节点的学习教育,以此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如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中共中央把该年确定为党史学习教育年,要求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主题的集中教育,以此增进党性修养、推进自我革命、实现自我提升。另一方面,基于长时段的教育引导确保“四史”教育可持续。可持续是大学生“四史”教育常态化推进的理想状态,是达致可预期的教育效果的重要保障。为此,要在抓好某一时间节点的集中教育的基础上,扎实推进长时段的教育引导,着力增强“四史”教育的持续性。基于长时段的教育引导,一点一滴地记忆、日复一日地积累,有助于深化大学生对党史国史知识理论的了解和把握,夯实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基础。

三、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常态化的实践路径

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常态化,要不断深化对“四史”教育内涵与特质的理解和把握。所谓常态化,说到底是在精准把握大学生“四史”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借助持续化、规范化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推进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大学生头脑中扎根的过程。为此,要着力从科学擘画、创新手段、壮大队伍、建章立制等方面入手,切实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四史”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科学擘画,为常态化推进“四史”教育做好战略规划

要进一步做好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从宏观层面、全局视域把牢高校“四史”教育的方向、节奏和进程,助力大学生“四史”教育常态化有序有效推进。一方面,要明确目标导向。明确目标导向是大学生“四史”教育常态化推进的逻辑前提。大学生“四史”教育的目标大体可分为总体目标和当前目标两种。从总体目标来看,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常态化,旨在用党史国史知识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党史观,真正领会正是中国共产党彻底改变了中国面貌。从当前目标来看,要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四史”的意识,提升自主学习“四史”的能力,把常态化学习“四史”作为其成长为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要制定推进方案。鉴于教育目标的总体目标与当前目标之分,常态化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方案也相应地分为整体性方案和阶段性方案。制定整体性方案要强调系统性和规范性,从全局上确保大学生“四史”教育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稳步推进,进而达至既定的学习教育总目标。而制定阶段性方案要突出针对性,基于特定教育内容和青年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使大学生“四史”教育落到实处而不是虚化浮空。

(二)创新手段,为常态化推进“四史”教育探寻适用方法

常态化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需要方法手段的有力支持,有效适用的教学方法无疑能提升大学生“四史”教育常态化的质量和成效。大学生“四史”教育除了运用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法和数据教学法以外,更为重要的是探寻多样态手段,将传统教学法与新型教学法相结合。一是网络育人法。当今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运用网络教育平台教学符合青年大学生的发展需要。高校利用网络平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抖音短视频等传播手段;也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纪录片,如《国家记忆》《百炼成钢》《山河岁月》《社会主义500年》等,激起大学生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在大众传播媒介的视觉冲击下深化对“四史”的理解和把握。二是情境育人法。“知行合一”是“四史”教育的高级目标,各高校要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等,鼓励动员大学生全员参与。在特定情境下、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通过情理交融来增强大学生对党史国情的理解认同并助力其将所习得的知识理论转化为信仰信念。三是载体育人法。大学生“四史”教育需要有效载体作为育人介质。要搭建学习教育平台、丰富学习教育载体,为常态化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创新育人载体。如整合领袖系列著作、理论研究成果以及优秀共产党员英勇事迹和红色家书等,为大学生常态化学习“四史”提供鲜活史料,使大学生在丰厚精神食粮的滋养下成长为时代新人。

(三)壮大队伍,为常态化推进“四史”教育夯实人才支撑

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常态化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素养和能力直接决定了“四史”教育的质量及其能否经常性开展下去。为此,要做大建强教师队伍,为常态化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夯实人力资源支撑。首先,各级党委书记要发挥头雁作用。在大学生“四史”教育中,各级党委书记要发挥头雁效应,当好“‘四史’教育第一主讲人”。各级党委书记要带头讲党史国史、讲校史沿革,让大学生在知史爱党爱国的同时,也热爱自己的母校,并从杰出校友身上汲取奋进力量。其次,思政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要发挥关键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培育的主渠道,要在大学生“四史”教育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四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二者目标相一致、内容相贯通、要求相契合[6]、功能相互补,这为思政课教师参与“四史”教育提供学理性依据。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与“四史”高度贯通,深入阐述了近代180年来中华民族持续探索和不懈追寻的历史进程,基本涵盖中共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的主要内容。学生辅导员要做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班级文化、寝室文化建设以及其他主题活动,为“四史”教育常态化推进营建浓厚氛围。再者,专业课程教师要发挥协助作用。专业课程教师要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构建“大思政课”,借助各专业领域顶尖科学家的爱国主义事迹推进“四史”教育常态化。如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之际,负笈海外的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惦念祖国,放弃海外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毅然决然地投身新中国的科学事业。驱动海外科学家回国的原动力是赤子之心,是家国情怀,这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感染无疑是持久而深刻的,进而促使他们在情绪激发和情感升华中爱党爱国、明心立志。

(四)建章立制,为常态化推进“四史”教育筑牢机制保障

制度化是常态化的根本保证,常态化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需要建章立制,完善机制保障。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学习‘四史’”的科学命题;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将“四史”教育作为理论武装的重要内容;12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要求把“四史”纳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中央文件的陆续出台为新时代大学生“四史”教育常态化推进提供了科学权威的政策支撑。然而仅有中央文件的刚性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构建引导机制、考评机制、激励机制等体制机制来保障大学生“四史”教育常态化运行。从引导机制来看,要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深入了解党史国情,持续性关注和学习“四史”,搞清楚我们“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等关乎历史大势的问题,进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党史观。从考评机制来看,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大学生学习“四史”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动态监测大学生接受“四史”教育前后的思想变化,以此来督促大学生务必把“四史”学习慎终如始地贯彻下去,把学习党史国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从激励机制来看,要将“四史”教育常态化推进下去,离不开相应的激励措施的有力保障,如对完成“四史”学习要求的学生给予一定学分等。通过激励机制能有效激发大学生持之以恒地学习“四史”,并最终成为一种惯常性的“教育惯习”,使大学生从与时俱进的思想中凝聚奋勇前进的动力。

当前,我国业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行。作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亲历者和参与者,青年大学生只有成长为时代新人,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建设者。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常态化这一命题的提出,既是对党中央发出“学习‘四史’”号召的积极响应,也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通过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系统学习,大学生会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党史观,并在正确的历史观和党史观引领下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奋进力量。需要指出的是,常态化推进“四史”教育时间长、任务重、范围广,要把准方向、汇聚力量、整合资源,为实现大学生“四史”教育常态化夯实基础、提供保障。在此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育内容改革、教育环节优化、教育方式创新,切实增强“四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大学生自觉将“四史”中蕴含的科学真理、奋斗精神和价值追求转化为自我成长的丰富养料。

猜你喜欢

四史理想信念常态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高举队旗学“四史” 红色基因我传承——“四史”教育教你一招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队史连“四史”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