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膏摩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五十肩”1例的护理体会

2023-01-05徐雅琪王春红徐卫红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药膏督脉肩部

徐雅琪,王春红,赵 欣,徐卫红,盖 晨,姚 微,唐 玲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北京,100078;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护理部,北京,100078)

“五十肩”即肩周炎,又被称作“肩凝症”、“冻结肩”、“漏肩风”等,本病常发生在单侧肩部,由于肩部受到各种急慢性损伤,或感受风寒湿邪侵袭,使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滑膜囊损伤、退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是目前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1]。“五十肩”好发年龄在50 岁左右,发病率为1.9%~5.2%,女性略高于男性[2]。临床治疗肩痛方案:西医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包括按摩、推拿、针灸、穴位疗法等。

随着中医治疗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中药膏摩联合中药热痷包被临床应用于缓解“五十肩”患者的疼痛及活动受限的症状,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中药膏摩技术是推拿的一种,以药物为介质在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施以手法,减少皮肤的摩擦损害,并借助药物的辅助作用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3]。中药膏摩有悠久的历史,《内经》中记载:“按之以手,摩或兼以药”[3]。热奄包热敷治疗属中医传统治疗方案,通过药物渗透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长期治疗效果显著[4]。本文总结了1 例中药膏摩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五十肩”患者的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1 岁,中医诊断:消渴病(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西医诊断:2 型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患者于2022年9月8日收入本科。患者两年来右肩发沉疼痛间断发作,近1 周发沉疼痛加重,患者主诉:肩部疼痛、活动受限,梳头、洗脸、穿衣均需旁人协助,肩部发凉,夜间麻木、疼痛更甚,间断入眠。查体:右肩上举呈70°,后旋时肩关节活动受限,右拇指可达第二腰椎处,肩部外侧有压痛。X 线提示:右肩关节及骨质未见异常。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辨证分型:寒湿凝滞证。患者现主要的护理问题:肩关节麻木疼痛、活动受限。

入科后根据患者的症状给予中药膏摩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运用辨证施护的同时进行中医护理。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 肩关节功能评分(CMS)[5]以及临床效果评价。VAS:0 分为无痛;1~3 分为患者能忍受的轻微疼痛;4~6 分为患者不能忍受的中度疼痛,影响睡眠;7~10 分为患者不能忍受的重度疼痛,影响食欲及睡眠。CMS 总分100 分,包括疼痛15 分、生活影响评估20 分、肩关节活动度40 分(外展、前屈、外旋、内旋各10分),三角肌肌力25 分,分值越高说明肩关节功能越好。效果评价:治愈:患者肩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肩关节恢复正常活动范围,肌肉萎缩现象明显好转;显效:患者肩部疼痛症状偶尔出现,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改善,接近正常,肌肉萎缩现象明显好转;有效:患者肩部疼痛症状、肩关节活动范围以及肌肉萎缩现象均有所好转,但离恢复正常仍然有一定距离;无效:患者肩部疼痛症状无好转,肩关节活动范围及肌肉萎缩现象无改善。患者治疗前VAS 评分7 分,CMS 评分60 分。治疗后1周,VAS 下降至1 分,CMS 得分90 分;治疗后2周,患者完全痊愈。

2 护理

2.1 中药膏摩和中药热奄包干预

2.1.1 经络穴位的选取: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同时结合患者肩部疼痛的部位选取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督脉。局部穴位的选择:大椎穴(背部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大椎穴和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肩髎穴(位于肩部的三角肌区,在肩峰角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的凹陷中)、天髎穴(天髎位于肩胛骨上角骨际凹陷中)、肩外俞穴(位于第1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 寸,位于体表肩胛骨内侧角的边缘处)、肩中俞穴(位于背部,第7 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2 寸的地方)。采取“手指同身寸”的方法,首先用膏摩棒点按穴位进行开穴,然后在所属三条经脉、督脉上进行推揉。中药热奄包选穴阿是穴,将热奄包放在患者自觉疼痛的部位。

2.1.2 中药膏摩介质的选择:在中药膏摩治疗时,需要通过介质进行渗透,即按摩与药物配合运用,既能减少患者皮肤的损伤,起到保护皮肤、润滑皮肤的作用;又能在按摩的作用下,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被皮肤吸收,参与循环,促进药物的治疗作用,增加疗效。中药膏摩介质以油剂为主,由紫草10 g、红花15 g、川穹10 g、鸡血藤10 g、植物油熬制而成,药油性温,具有益气活血、疏通经络的作用。

2.1.3 中药热奄包:将艾叶15 g、吴茱萸50 g、延胡索10 g、白术10 g 加以粗盐250 g 装入布袋中,借热力给予机体温热刺激,以达到祛湿邪、扶正气、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止痛、调节机能的作用[6-8]。

2.1.4 操作方法: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取坐位,施者站于患者后侧,充分暴露肩部皮肤,并注意保暖。选取油剂介质均匀涂于肩部,将膏摩棒调至40℃左右,于施者腕部试温后,持膏摩棒于重点穴位(大椎穴、肩井穴、肩髎穴、天髎穴、肩外俞穴、肩中俞穴)进行点按开穴,每个穴位按揉15~20 次,以患者自觉酸胀感为宜。随后按经络走向对督脉、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进行推揉按摩。按摩手法以打圈按摩、直推手法、拨筋手法、肩颈按摩等为主,每条经脉行15~20 次的推揉,动作轻柔,以患者耐受度为宜,随时询问患者感受。治疗后用纸巾擦拭皮肤,观察皮肤情况,。中药膏摩半小时后将预热40~60℃的热奄包放于患者肩部阿是穴,热敷20~30 min,1 次/d,7 d为一疗程。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中观察患者皮肤的温度及其主观感受,及时调整温度、力度,操作后注意保暖。

2.2 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做好生活指导,帮助患者调整不良生活方,注意保暖,避免风寒,病室温度保持在24~26 ℃,外出时做好保暖;注意饮食习惯,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劳逸结合;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有助病情的转归。症状减轻后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适当锻炼,如:画圈法、梳头法、爬墙法等[9]。功能运动有助于改善肩部的血液循环,加强代谢,缓解疼痛。运动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避免引起不适。

2.3 延续护理

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嘱其继续门诊中医治疗,了解其恢复情况,并进行饮食、运动的健康指导和宣教。

3 讨论

“五十肩”属于中医“痹症”范畴,《黄帝内经》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1]。祖国医学认为五旬之人,肝肾渐衰,肾气不足,气血亏虚,筋肉失于濡养,加之外伤劳损,风寒湿邪侵袭肩部而引发病症,外伤劳损是其外因,气血虚弱,血不荣筋为其内因,其主要症状为肩关节周围疼痛、肩关节各个方向活动功能降低[4]。“五十肩”病痛的部位在肩部的经筋,疼痛的范围与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督脉等经络、经筋的走形密切相关,因此,可以根据经络循行选穴,对症施治。“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督脉为手足阳经之总汇,具有扶正固本、温阳散寒的功效,主一身之阳气,为阳脉之海,通过刺激督脉激发人体阳气的作用,可有效治疗脊椎两侧的寒邪之痛。手太阳小肠经,沿手掌尺侧缘上行,出尺骨茎突,沿前臂后边尺侧直上,出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踝之间(小海),向上沿上臂后边内侧,出行到肩关节后面,绕行肩胛,在大椎穴与督脉相会,故手太阳小肠经得不到气血供应,致肩部疼痛,活动受限。足少阳胆经主要行走在人体的侧面,往下通过颈部走行于躯干的侧面,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中枢,调节脏腑功能。肩井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具有舒筋活络,活血止痛之功效。手少阳三焦经运化元气、水谷和水液。三焦经帮助身体祛风湿,抵外邪,通经络。《素问·气血形至》记载:“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于按摩醪药”[4]。本病例采用的中药膏摩是以药油为介质,将药油涂抹于操作部位,再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将推拿与药物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综合疗效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5]。中药热奄包治疗是通过其加热的特性,促进药物有效成分渗透皮肤、黏膜、毛孔及穴位等处,进而被人体所吸收,由此可改善局部血运循环,达到温经祛邪、通络活血止痛的效果,长期使用疗效显著[6-8]。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活动最频繁,最易受到损伤的部位。本文中案例将中药膏摩和中药热奄包联合应用,充分发挥中医护理技术的优势,体现了作用直接、无不良反应、操作相对简单、费用不高、患者耐受度高等优势特点,是治疗“五十肩”的有效方法。临床上关于祖国医学治疗肩周炎方案的研究已广泛开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手法上的差异、疗程上的设计、评估标准等,仍有待临床观察和探讨。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药膏督脉肩部
脑-肾-督脉轴理论初探及临床应用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活动颈部时有响声是怎么回事?
不要动不动往宝宝脸上涂药膏
药膏要按不要涂
药膏要按不要涂
药膏要按不要涂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最方便的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