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模式分析

2023-01-05刘绍菊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5期
关键词:化肥养分有机肥

刘绍菊

(郯城县港上自然资源开发服务所,山东郯城 276100)

0 引言

山东地区地貌较为复杂,地形起伏,气候整体为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无霜期以及日照时间段较长。确保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并将玉米种植生产效益提升,是国内农业种植相关人员的一项重要使命。山东省是玉米农作物的重点种植区域,因其无论是气候、地理条件都非常适合玉米作物的生长。在山东省玉米种植领域内,已有多种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1 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模式的意义

在农业生产相关工作中,肥料是能够对地方农业生产整体成效有一定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关种植人员要对肥料应用方面进行管控,首先需要确保土壤内养分的充足。在当前农业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一点问题,那就是种植人员在农作物施加肥料环节中不能对肥料施加工作进行及时、合理的管控。如果种植人员为玉米作物施加的肥量过少,将导致玉米作物生长难以得到有效促进;如果为玉米作物施加的肥量过多,又将导致玉米作物的产量、质量及玉米作物种植区域的土壤遭受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对玉米作物施加部分种类的肥料时,也经常会使土壤出现微量元素与重工业肥料间不能平衡发展的问题。

山东省内玉米作物种植过程中时常有发生化肥浪费、盲目施加化肥,对玉米正常生长造成阻碍的问题,为山东省当地农业发展带来了较大负面影响。种植人员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必须要与当地作物生产实际相结合,对实际生产引起更多的重视,尽可能往省内引入更多有效施肥技术,针对化肥采取更为合理的应用方式,最终为玉米作物种植提供有利条件[1]。

2 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模式的有效策略

2.1 落实更为精准的作物施肥工作

山东省内种植人员在种植玉米作物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盲目施肥的问题。主要诱发原因是种植人员自身缺乏对玉米作物的基本认知能力。一般来说,施肥工作的具体参数需要根据玉米的目标产量来确定。通过对土壤内蕴含的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玉米作物吸收养分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明确需要对玉米作物施加的肥量,确保施肥量既能满足玉米作物的正常生长,又能避免因施肥过量造成的资源浪费。如果种植人员不能及时对土壤需求与肥力之间的匹配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将难以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种植人员应当充分发挥耕地资源管理系统的作用,将这一系统的良好作用在土壤检测工作中发挥出来,以此实现对土壤情况的全面掌握。针对山东省土壤状况进行综合测量、确定下具体的施肥时间,均需种植人员结合山东省内玉米作物种植土壤实际需要来进行,支持精准施肥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种植的效益。为确保施肥后的成效,种植人员还应当针对测土配方进行不断的优化创新,在种植过程中应用各项研究成果,最终实现对农业稳定发展的支持[2]。

2.2 提升技术集成成效,应用种肥同播技术

从生产过程方面而言,种植人员应在种植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施肥量,并对玉米作物生产、种植技术不断改进与优化。在种植中落实更为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应用育苗、脱氮操作,有效提高技术利用率。因国内各项先进技术的发展,种植人员以及国内农业相关科研人员需要关注起玉米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最基本的农业生产方法便是利用其高效、高产的技术,实现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提升。在玉米种植中,种植人员应将种植的具体情况与施肥技术相结合,合理规划施肥时机以及施肥频率。在今后的玉米种植中还应当将各种先进技术融入其中,加强玉米种植相关科技创新,最终实现未来农业生产实际所需。

种肥共播技术便是一项集先进性、高效性为一体的玉米作物施肥技术,其是通常以机械为载体,要求各个种植人员根据玉米作物所在土壤中的养分组成来进行玉米种子品种及肥料种类的选择,通过对肥料的缓释和控释,有效控制玉米种子的数量、种子间距以及肥料用量的方式,确保播种玉米种子和施加化肥的工作一同进行。在种肥混播技术下,由于单粒率达到85%左右,为确保玉米新发幼苗整齐,不出现缺苗的现象,种子发芽率应适当提升,确保在93%左右。种植人员应在种植前挑选出粒径均匀、颗粒饱满、品质优良的种子;尿素、氯化钾等普通复混肥很可能灼伤玉米植株及幼苗,且十分容易进入地下水,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由此,这类化肥并不适合当作玉米种子肥料。

为有效避免玉米苗期早期烧秧的问题产生,相关人员应根据土壤养分组成、养分缓释和长期施肥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氮、磷、钾肥比例,确保玉米作物在生长期间能够拥有充足的营养吸收;对于玉米播种机械,种植人员应确保其具备合理的播种参数。玉米种子距地面的深度需要控制在5 cm左右,化肥与种子的距离应大于5 cm,出苗距离26~28 cm,玉米植株行间距需控制在60 cm左右,对机械质量及种子播种的精度要求较高。种肥混播耗种率低于常规播种耗种率的50%。采用这种播种方式,既符合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大大节约了种子和劳动力成本,又对化肥的使用进行了有效的管控,使化肥的利用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3]。

2.3 应用绿肥结合生产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玉米种植过程中,相关种植人员需要始终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种植、生产原则,对耕地繁殖周期进行有效的管控。玉米作物内蕴含十分丰富的营养,足以维持人类的健康所需。如果种植人员想要种植出浓密、高产、粗壮的玉米作物,就应当将土壤中蕴含的有机质量提高。在这一工作环节内,化肥是玉米作物生长阶段的重要支撑。当前,水土流失问题及绿肥种植方面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较为有效的遏制。种植人员可以将畜禽肥料施用于玉米作物间,畜禽肥料是一种有机肥料,不仅能够使土地内部系统得到优化,还能够使土壤养分平衡得到有效的维持。

碳基有机肥为当前应用较为广泛,且较为有效的绿色生态肥料,能够有效增加种植土壤内碳基有机质的含量,使玉米种植土壤结构得到有效改善,确保土壤内蕴含充足的无机盐及土壤水分,为玉米作物营造出更为良好、适宜的生长环境,并使土壤肥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种植中应用炭基有机肥的举措已经得到了国内玉米种植人员的高度认可。碳基肥料中主要蕴含的原料是各类农林废弃物,其在低温厌氧条件下将农林废弃物原料炭化,最终经过一系列的特殊工艺,形成碳基有机肥料。这一肥料不仅具备较强的有效性,且十分环保、无污染。这与我国农业、农村部减少化肥、农药施加量的目的高度相符,利国利民、利生态,非常值得人们的大力推广。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肥力含量不同的土壤,所需要施加的肥量也应存在一定的不同。在中低产玉米田内,碳基玉米专用肥的用量应为700 kg/hm2,与磷酸二铵肥量或玉米专用种子肥相配合着施用。对高产玉米田而言,肥料用量则应当控制在900 kg/hm2,氮肥要一次施于土壤,并按后期玉米的实际生长状况来确定是否需要继续施加。

2.4 水肥一体化技术

玉米水肥混播是一种水肥混播的技术模式,设计原理是将可溶性肥料按适当的水溶比溶于水中,并在播种时随水撒布于水中。目前,喷灌和滴灌是水肥结合的常用灌溉方式,可使水肥直接作用于植物根系。该技术大大提高了施肥的准确性和利用率,基本上可以节约30%左右的化肥和70%左右的用水量。一般情况下,根据区域气候条件和玉米种植条件,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作为玉米水肥一体化的辅助技术。水肥结合的玉米种植和地膜覆盖不仅可以加热地膜下表面,还可以减少田间蒸发。

在整个玉米种植过程中,通过整地、播种和农业管理三个阶段的配合,可以达到增收的效果。早春采用组合式整地机整地起垄,转弯深度为22~30 cm。牛粪或30~40 kg复混肥可作为基础肥料,为玉米播种奠定基础;种植前铺设适合大面积作业的复合滴灌管道,以支管连接距离约60 m的滴灌速度和质量最为适宜;4月中下旬是玉米地膜覆盖种植的最佳季节。当深度约10 cm的土层达到10℃左右时,即可播种。选择厚度约为0.01 mm的薄膜,薄膜宽度根据脊宽设置。玉米种苗管理要及时发现不足,弥补疏漏,在5叶期前进行定植,在后期管理中积极防治病虫害对种苗的影响[4]。

2.5 确保化肥质量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施加各类肥料,能够为玉米作物的良好生长起到一定的支持。因当前种植人员对化肥施加量的增加,玉米作物市场内存在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作物化肥与市场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当前的化肥市场内既要面对更为复杂的管理任务,又要应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一背景下,各个种植人员容易对化肥的正常使用方式存在一定误解,对化肥质量方面的问题,相关人员应向广大种植人员推广劣质化肥的鉴别方式,以防种植人员在施加肥料后对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对化肥包装的标识。选择适当的手段向农业行政部门查询化肥注册证及其真实性,注意肥料封口处,确保其处于未拆封的状态,并检查化肥包装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确保包装袋上方印刷的字迹清晰。其次,检查肥料的外观。较为优质的肥料有着较为明显的特征,其颗粒均匀,色泽纯正。种植人员可用手指对化肥颗粒进行揉搓,如果出现粉末或易碎,此肥料便很有可能为劣质化肥。最后,对化肥具备的吸湿性及溶解性进行测试。按照购置而来的肥料特征,对其与水的溶出度进行观察,以此来分辨是否为劣质肥料。检查该化肥遇水时是否容易出现吸湿、结块的现象,如果出现这些现象,即为劣质肥料。在日后农业生产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针对化肥市场进行全方位的管控,在促进化肥维护及销售的同时,确保化肥的质量。农业相关部门也应将自身监管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推动化肥生产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生产行业与买方之间的关系。

2.6 配方施肥

配方施肥技术是有效解决玉米养分供应的一种模式。配方施肥是在施肥前分析玉米品种、生长需求和土壤成分,并在农田施肥。数据表明,配方施肥可使玉米等粮食作物增产20%~30%。普通化肥中氮元素的合理利用是实现玉米高产的主要因素,玉米植株和幼苗从肥料中吸收的磷元素可达到50%~70%,钾元素是玉米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因此,三种元素的合理配方施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如山东某地玉米种植过程中,其土壤内蕴含的有机质量只有17.10 g/kg,氮含量只有0.90 g/kg,速效磷含量只有7.20 mg/kg,速效钾含量只有124 mg/kg,配方施肥技术是将各种适宜配方肥料与其他适宜的化学物质相混合,以此实现对玉米芯、玉米粒及玉米植株的生长效果的改善,在该地两年间的测土配方施肥中,玉米产量总体提高了11%,效益提高了30%。

2.7 有机肥与工业肥料混用

在玉米施肥过程中,农民往往采取“只施工业化肥”或“只施有机肥”这两种极端方法。工业化肥单施,化肥提供的养分相对单一,持久性差;有机肥单施,有机肥分解能力弱,土壤活力差,玉米养分吸收差。有机肥料和工业肥料的混合使用可以使这两种反应互补。在土壤中,有机肥可以帮助工业肥延长肥效的使用时间,工业肥可以帮助有机肥提高肥效,满足玉米生长过程中养分的含量和时间要求。调节土壤pH值,有效维持和改善土壤结构,促进玉米对养分的吸收,促进有机肥的养分释放,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肥料混合有很强的科学依据,盲目匹配会适得其反。例如,工业肥料的强腐蚀性限制了与细菌肥料的混合;普通农场肥料,如人畜粪便,不应与植物灰和钙镁磷肥混合使用。这种农场肥料含有大量的氮,而植物灰是强碱性的。两种化学品之间的中和反应属于无效组合,人的粪便不能与氨和碳酸氢铵混合。它们的反应会引起强烈的酸碱中和反应,降低肥效;未熟有机肥与硝酸铵混用会严重破坏两种肥料中的氮,降低肥料的肥效。因此,肥料的配比需要与农业科技密切配合,才能达到减肥增效的效果[5]。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向着科技化、先进化发展,是进一步提高国内农业整体水平的必经之路。玉米作为国内最为重要的粮食之一,急需通过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来实现增产、保质的种植目标。山东省内种植人员与农业技术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推动多元化农业技术模式的创新,争取做到在利用土地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将土壤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对化肥、农药进行合理的应用,确保土壤及山东生态环境不被各类化学物质所污染。

猜你喜欢

化肥养分有机肥
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并非越高越好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中国农业科学院微信版“养分专家”上线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施用有机肥对不同品种苎麻光合特性的影响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农作物产量和肥料投入影响的研究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