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强化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动力和压力机制

2023-01-05本刊评论员

财政监督 2022年24期
关键词:问责绩效评价动力

●本刊评论员

党和国家关于财政预算管理相关法规政策十分强调预算绩效评价及其结果应用的重要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必须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这一基本原则。只有整个监督体系协同尽责,严格执行财政管理制度,才能拿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并根据评价结果纠错问责,建立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财政资源优化配置的最终目标。评价不能走过场,问效问责不能搞形式主义,财政监督体系必须具有强大的制度执行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预算绩效评价及其结果应用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的关键环节,是对国家预算管理制度的遵从、执行和维护。提升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水平,需要强化相关主体的责任意识和职业忠诚,也需要构建行之有效的动力和压力机制。动力和压力来源于多个方面,其中包括评价主体与结果应用主体制衡关系的构建和双方声誉效应约束两个方面。

讲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前置条件当然是评价结果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只有绩效评价本身是客观公正的,后续的评价结果运用才可能有的放矢,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由此可见,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面临的风险首先源自绩效评价报告的质量风险。保障评价质量、强化评价结果应用是问题的一体两面,评价主体和运用评价结果的行政、纪检监察、司法部门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合力。作为结果运用主体及其他监督部门,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也要具备识别评价主体尽责精神、专业水平、报告质量的能力,严格执行评价主体准入标准,严格监督评价主体业务操作过程和执业质量,确保评价程序公正、结果客观。评价主体也不能一评了之,应关切评价结果是否得到应用。制度设计上有必要强化评价主体和结果应用主体的制衡关系,评价主体和评价结果应用主体有相互质询的权利和义务,评价结果应用主体发现了评价报告质量问题及其他瑕疵,有责任质询评价主体,存在无法澄清的问题必须给予相应的处罚;评价主体有责任监督结果运用主体行为,有权质询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建议未得到合理采纳的原因,有义务对结果运用主体失职行为向有关部门提出反馈。建立评价主体与结果运用主体相互制衡的制度,并严格执行,既形成双方工作成就感的动力,又形成双方相互监督、促进的压力,以助于提高双方的责任意识,提高评价质量,强化评价结果的运用。

预算绩效评价报告和问效问责等评价结果运用情况的公开,能对双方产生强大的声誉效应,输出强有力的工作动力,并对不尽责者形成强大的压力。反馈、公开绩效评价报告,能让评价质量得到公开检验,让执业者的业务能力、工作作风、诚信品格接受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公众的“点评”,能使评价主体更有尽责的动力和压力,更能让失职者得到追究和市场惩罚。反馈、公开评价结果的运用,也能让相关主体行为的公正性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公众的识别,督促评价结果运用主体珍惜公信力、提升执行力。

无论是评价主体还是评价结果运用主体,都要有担当、敢作为。所谓动力压力机制,就是对双方制度执行的监督,对预算绩效评价监督者的“再监督”。在强调相关主体责任意识的同时,必须加强公权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再监督”,杜绝绩效评价和评价结果应用中的“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

猜你喜欢

问责绩效评价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滥问责”的6幅画像
问题筛子“链”着问责筛子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对“数字脱贫”要问责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媒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
动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