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电影:身体美学、国家话语与时代主题的变奏

2023-01-05丁亚平

电影文学 2022年20期
关键词:话语美学身体

丁亚平

本期专题导读

在中国电影的序列里,体育类型是一支重要的创作脉络,与其他类型相较,它的出现与形成较晚,然而其发挥的表征作用、替代性想象与影响力却是深远的,并随着国家话语的需要持续提示着自我的电影实践与文化在场。

体育电影是伴随着现代体育话语而生的,从《一脚踢出去》开始,中国电影开启了体育电影的积极尝试,也标识了这一类型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登堂入室。孙瑜编导的《体育皇后》则让体育电影真正走进大众视野,明确表达了身体强国的时代诉求和展示了体育救国的精神气质。伴随着时代向前迈进的步伐,不同时期的体育电影有着纷繁多姿的叙事特征和风格样态,《女篮五号》《大李、小李和老李》《水上春秋》《两个小足球队》《沙鸥》《女帅男兵》《许海峰的枪》《飞驰人生》《夺冠》《我心飞扬》等体育电影不断演绎着这一类型的时代面貌和文化心理,尤其是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与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激荡着体育电影的持续勃发,这一电影类型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在彰示国家话语之余亦着力展现具有普世意义的人文主义精神,以电影的具体实践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内涵。

毫无疑问,体育电影是一个值得反复研究的命题。本期的七篇文章从不同的研究切口对其予以关怀。作为一种替代性的想象,体育电影负载了至关重要的国家话语期待与需求,之于国家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民族精神的聚合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李志方老师的《跨文化传播与体育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研究》关注到体育电影与国家形象;王鹏老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体育电影融合研究》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以党的十八大以来拍摄上映的体育电影为研究对象,探寻了体育电影的文化精神;王超老师的《中国体育电影的典型叙事场景建构》则基于不同时期的体育电影代表作,通过五种典型场景的分析,寻索了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趋势;身体的直接展示作为体育电影的重要表征,昭示着身体美学的文化功能,裴令华老师和张传娥老师的《21世纪以来中国体育电影中的身体呈现》、孙加记老师的《身体美学视域下体育题材电影的体能呈现》、陆生发老师和刘怡杉硕士的《类型融合、身体美学、情感叙事——中国体育电影的创作特点》将身体作为主要的观察视角,从多个层次讨论了体育电影中的身体呈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白丽娜老师的《中国女排题材体育电影的叙事流变》采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考察了女排题材电影在主题、内涵及外延的变化和特征。这些文章一同勾勒了中国体育电影的银幕风姿,于历史回溯、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中给予学理性的注视和系统性的观照,是中国体育电影再次进入高峰发展阶段的时代侧写。

猜你喜欢

话语美学身体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