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审美的科学与人文范式偏好分析
2023-01-05李窦逗万书亮
李窦逗 万书亮
(1.吉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2.长春大学音乐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1949年以来,大量优秀的电影作品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故事、生动的爱情故事、鲜明的民族地域文化等搬上电影银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这些电影根据时代的要求,向观众传达着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在电影的制作、人物形象的塑造、电影音乐的取材等方面也具有各种各样的表征,于是就形成了两种电影审美范式偏好,分别是文化论美学下电影审美的科学范式偏好和生命论美学下电影审美的人文范式偏好。在当代,国产电影正日益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导和主流,两种电影审美范式偏好正日益显现出融为一体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两种不同的审美范式偏好进行阐释与厘清就成为电影理论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论美学下电影审美的科学范式偏好
马林洛夫斯基指出,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括一切社会科学,还可以用来表征一个时代中人们形成的特点思想价值和习惯。[1]1949年以来,许多电影在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偏重于对特定时代下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进行表现,而忽略了对于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这些电影在结构安排、人物塑造、背景音乐的选取等方面呈现出一系列特征,于是就形成了电影审美的科学范式偏好。
1949年以来,中国电影审美的科学范式偏好在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和革命斗争题材电影中显现得尤为明显。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确定了“文艺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他提出了文艺要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政治准则[2]。于是一大批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艰苦奋斗的姿态进行反抗侵略与压迫的斗争的电影作品登上电影银幕。革命历史和革命斗争题材的电影成为这些电影的主流,致力于塑造革命斗争中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英雄人物形象。这类电影的代表作有《新英雄儿女传》《白毛女》《钢铁战士》等,一大批革命英雄人物作为电影主角,真实地再现在银幕上。这类电影的目的是通过对革命英雄人物的塑造,向观众传达革命英雄人物身上所具有的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牺牲的强大勇气,重在体现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因而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难免显得公式化、概念化,同时以一种神话性的叙事模式来塑造革命英雄人物,在人物的刻画方面难免有些苍白。“因为人的思想与感情和在长期特定生活中所造成的特定性格,恰恰是最复杂的东西。”[3]如电影《钢铁战士》通过讲述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某部排长张志坚所率部队接受了一个任务,任务的具体内容是坚守兵工厂内的大量机器和粮食,上级还要求张志坚所率领的部队承担掩护主力部队撤退以及机关、群众转移的任务,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张志坚的战友们纷纷牺牲或被俘,任务变得无比艰巨,最终张志坚经受住了考验,顺利完成任务的故事。影片虽然集中塑造了张志坚这一同时具有党性、阶级性和人民性的革命英雄形象,但在对人物情感、性格等因素上没有太多表述,未能给观众留下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英雄人物形象。
20世纪80至90年代兴起的大型历史片则进一步显现了电影审美的科学范式偏好。1981年以后,电影《南昌起义》《西安事变》等大型历史片相继走上银幕,这类电影往往将重大的历史事件作为创作背景,力求在还原历史的真相中体现中华民族在争取独立和解放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坚强毅力和创造精神。为了还原历史的真实影像,这类电影在结构的安排上,往往采取观众最易于接受的线性叙事结构,即以历史事件出场的时间顺序来构建电影的结构;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此类电影则将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历史人物进行标签化、概念化,极少对历史人物的特殊感情给予关注。在20世纪90年代大型历史片进一步演化为“主旋律”电影,尤其是1991年、1995年、1999年分别是建党70周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在这三大重要时间节点上推出的《大决战》《开国大典》等一系列“献礼片”,其故事背景更显宏大,在电影审美范式上则延续着大型历史片的科学范式偏好传统。
二、生命论美学下电影审美的人文范式偏好
著名美学家封孝伦指出,人是一种这样的生命体,他是生物、社会和精神生命的集成体,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是由三重生命统一构成,而审美的活动则主要是,但不完全是人的精神生命活动。[4]于是形成了完整的生命论美学。相比于文化论美学,生命论美学则更加偏重于表现“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5]。在1949年以来的电影中,有着许多更加注重表现个体生命的形成过程、情感变化、价值观转变和生命价值的电影作品,于是就形成了电影审美的人文范式偏好。
在1949年以后,不仅有塑造革命英雄的革命历史题材和革命斗争题材电影,为了增强民族团结,许多展现中国少数民族异域风光、民族音乐和风俗的电影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这类电影不仅使当时的时代条件下的政治主题十分突出,还充分融入了少数民族地区生动的爱情故事、壮丽的边疆风情等因素,强化了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应用,以至于影片中不少音乐至今使人耳熟能详。《刘三姐》《芦笙恋歌》等影片都是此类电影的经典之作。由苏里导演的《刘三姐》,将主人公刘三姐的爱情、对山歌的热爱之情、对财主的憎恶之情等丰富的个人情感因素融入电影之中,讲述了刘三姐用动听的山歌,与当地财主莫怀仁发生对抗的故事,不仅在情感上激起了观众的共鸣,也使电影中的歌曲流传深远。这些少数民族电影的加入,极大地丰富了当时的电影银幕,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的许多精妙绝伦的音乐至今响起在人们的耳旁。这类电影与当时突出政治主题的革命历史题材等的电影具有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在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十分突出个体的生命情感,在电影审美上偏向于人文范式。
在1955—1958年,出现了较多书写革命英雄成长故事的影片,这些影片对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思了以前一段时期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电影审美偏好偏向人文范式。这一时期的电影将英雄人物不再看作是“高、大、全”的公式化形象,而是把他们当成一个普通人去描绘,应用细节刻画展现他们在革命斗争中,如何在党的影响和教育下,一步步自觉地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共产党员直至英雄的。这些电影在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当中写入了革命的人情人性,突出了英雄人物个体的生命价值。这一时期十分成功的电影作品有《董存瑞》《平原游击队》《上甘岭》等。《董存瑞》表现个体生命成长的过程,讲述了年轻民兵董存瑞在成为八路军战士之后,在八路军这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得到教育和锻炼,并在党的教育和影响下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最终,董存瑞为确保隆化战斗的胜利,用手托起炸药包炸毁了碉堡壮烈牺牲的故事,成功塑造了董存瑞这样一个革命英雄的人物形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具有人文范式电影审美偏好的电影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电影有风靡于20世纪80年代的武打动作片如《少林寺》《武当》等;有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极为关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焦裕禄》《特区打工妹》等;也有由著名导演制作的代表作品,如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等。在当代,随着电影娱乐化和商业化的加重,活跃在银幕上的电影可谓是充盈和丰富,种类也多种多样。它们或书写都市生活中的爱情故事,或记述时代大潮下艰难的社会生活,或展现虚构玄幻世界中的真情与真感,等等。这些更加侧重体现个体生命价值和情感的电影,其中虽有为了迎合观众和市场的作品,但也涌现出许多电影佳作,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三、电影审美的走向:科学与人文范式交融
电影审美的科学范式与人文范式偏好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两者相互交融,互相统一的关系。尤其是在当代,这两种电影审美范式融合为一体的趋势更为明显。
在中国电影史上,早就有电影审美的科学与人文范式融合的范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在“提倡主旋律,倡导多元化”方针的指导下,从1988年开始,一批质量较高的将体现时代面貌、弘扬民族精神等作为自身使命的主旋律电影投入拍摄。这其中虽不乏《大决战》这种审美范式偏好于科学范式的大型历史片,但也有着审美偏好于人文范式的影片。如《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彭大将军》(上下集)等都可以说属于此类。这些电影表明导演在塑造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历史人物时,不再是局限于对历史人物进行先入为主的评价从而塑造“高、大、全”式的革命领袖人物,而是立足于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全景式”把握,通过全方位的细节展现来浇筑历史事件的本来面貌,塑造了一个个可歌可泣、可爱可敬、有血有肉、充满智慧的革命领导人的人物形象。这些电影既有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全景式把握和对中华民族优良价值观的弘扬,也突出了历史人物个体的生命价值、情感流露,使人们再一次从电影中认识了为民族复兴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领导人形象。
21世纪以来,电影审美的科学与人文范式交融的景象则更加明显。如《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将其背景设置为20世纪60年代,中国连续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进入极为困难的时期,其背景设置依然宏大,但是故事的主体却是周恩来前往邯郸伯延公社调研的四天中发生的感人故事。电影通过讲述周恩来在这四个昼夜中与伯延人民同吃同住、深入了解民情民意的感人故事,成功塑造了周恩来这一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鞠躬尽瘁的中国人民好总理的人物形象。影片不仅通过大量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周恩来与民同甘同苦,体恤民情等高尚品质,还讲述了周恩来与邓颖超夫妇二人想领养张二廷一个孩子而无果的故事,表达了周恩来的特殊情感。近年来,电影审美的科学与人文范式偏好交融得更为紧密,甚至大有成为主导和主流的趋势。大量电影在反映革命英雄进行艰苦革命斗争的同时,也把目光转向个体的生命价值,注重表达人物身上的特殊感情。如“我和我的”系列三部曲中的《我和我的祖国》采用的就是一种层套式的非线性叙事结构,电影本要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却安排了七个相互独立的小人物为祖国献身、奉献、骄傲的小故事,将个体生命价值融入了影片的宏大主旨之中,将几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浓缩到了一部电影中。
当前,国产电影正日益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导与主流。同时,人们对于电影艺术二元性的审美要求日益显现,不仅要求电影要展现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念,达到精神熏陶的效果,同时要有对个体生命价值和情感的表现,达到共情的效果。在这样的形势下,电影审美的科学与人文范式交融在一起,共同融入电影艺术的创作之中,无疑是今后电影审美范式的应然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