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绿色发展思考

2023-01-05谷芳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机制绿色农业

□文/谷芳媛 石 晶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阿拉尔)

[提要]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在21世纪中叶实现这个目标,然而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问题。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便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指南针。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解决我国农业农村短板问题,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也将目前我国“三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统一规划建设,缓解城乡矛盾,以实现农业稳步发展的美好愿望。

我国多次强调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局面,构建生态宜居的农村环境。绿色发展是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发展模式,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优化产业结构。虽然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但“三农”问题依然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在此情形下,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发展,以绿色农业作为促进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抓手,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从产量到质量、同质化农产品到高端化农产品迈进,实现农村生产、农民生活和消费的绿色化,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让农村真正成为“希望的田野”。

二、文献回顾

在农业绿色发展政策上,Bianco(2016)将农业绿色发展确定为促进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部分,强调可持续农业在创造绿色就业机会方面的潜力,并提出了要引入使耕作机械化的技术、改善运输基础设施和设备,以及建立可持续生产的认证和品牌等政策措施,呼吁全世界注意环境保护,创造绿色就业机会;Navarro和López-Bao(2019)认为政府必须致力于改善农业政策与自然保护之间的联系,支持有利于自然保护和农村人民的可持续农业系统。目前,全球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环境和气候变化以及平衡地区发展的问题。欧盟委员会在关于2020年后共同农业政策(CAP)的提案中删除高自然价值农田(HNVf)的做法将会削弱农业政策的效率,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国内学者针对地域农业绿色发展的文献较少,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分析以及指标评价两个方面。理论分析方面,张敏和杜天宝(2016)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将农业发展模式总结为三个方面,分别是生态环保、均衡循环以及产能高效,他们认为整体共生和系统优化是农业绿色发展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发展原则;罗必良(2017)从发展定位、发展策略、模式选择、布局思路以及实施方略五个方面提供了农业绿色发展思路;于法稳(2018)提出要保证我国农业绿色发展,需要从保护水土资源入手;欧高财、林党恩和王勇(2018)则认为应当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推进农药减量,并提出了若干条具体实施途径来进一步推动农业的绿色发展。

三、乡村绿色化问题分析

(一)乡村生态环境恶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同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不容我们忽视,做好乡村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是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但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乡村生态环境恶化问题。首先,乡村环境污染严重。目前,我国乡村污染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比如生活垃圾、禽畜粪便等未能及时有效处理从而带来水体、大气以及土壤污染;另外,村庄工厂以及农业的粗放式生产经营同样带来污染。其次,乡村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目前,部分乡村的农业生产活动透支资源环境,超采地下水,开垦陡坡、草原,侵占湿地,耕地土壤的污染状况严峻。最后,乡村资源浪费严重。全国耕地撂荒现象严重,尤其是务工大省;另外,由于还没有为农作物秸秆找到适宜的有效出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依然不充分,农作物秸秆过剩现象明显。

(二)乡村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乡村绿色发展体制机制能够为乡村绿色发展提供有效规约,但目前乡村相关体制机制仍然不健全。首先,乡村绿色发展的法律机制不完善。一方面从立法角度来看,法律覆盖面不够。一些“硬骨头”需要法律予以规范却尚未出台相应法律,使之无法可依,如乡村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面临地方性立法空白或过于模糊笼统的状况。另一方面从执法角度看,乡村执法机构执法水平不高,能力不足。我国乡村环境保护形势严峻,但执法机构、人员配备等都存在滞后性。其次,乡村绿色补偿机制不健全。不健全的绿色激励和补偿机制,不能及时有效地对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进行激励和引导。比如,农业生产中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等激励补偿机制不全且力度较小;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污水有效处理等成本高且激励补偿力度不足等问题都影响预期效果。再次,乡村绿色发展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考评机制包括乡村考评机制和干部政绩考核机制。一方面对于乡村绿色发展方案政策实施情况缺少有效的考核和反馈,这就导致乡镇一级对乡村的考评得不到有效聚合;另一方面干部的政绩考核制度不完善,对考评的时间、标准和效果都不明确。最后,乡村监管机制不完备。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问责主体设置不清晰,问责流程不规范,所以在执行中监管不到位。

(三)乡村绿色发展主体合力弱化。乡村绿色发展需要凝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主体参与不足,合力弱化。首先,部分基层政府生态责任相对缺失,村民绿色觉悟和生态意识不强。近几年,虽然村民自身关于践行绿色发展的意识有所提高,但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村民对绿色发展理念认知不足,对公共卫生环境维护不够,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尚未完全形成。其次,部分村民绿色消费意识仍有所欠缺,衣食住行各方面铺张浪费、过度消费的现象造成环境破坏、资源浪费。最后,村镇企业对于乡村绿色发展的支持不足。村镇企业在乡村绿色发展中应充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部分村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着“重视短期效应、忽视长期发展”的现象,部分工厂对绿色发展理念缺乏正确认识,重视经济效益,忽视当地乡村生态环境保护。

(四)乡村产业绿色发展程度较低。就目前来看,乡村特色及绿色产业布局仍显不足。首先,从产业类型看,乡村发展仍然以农业为主。部分乡村的农业发展仍然处于以人力为主、自家经营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农业结构单一,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没有形成一体化的农业产业结构。其次,从农业生产方式看,传统的粗放生产方式未能根本改变。近年来,国家也积极倡导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但乡村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仍显滞后,农村许多地方存在过度开发运用资源,使空气、水、土壤、河道等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导致农业生产力水平低。最后,绿色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不充分。现阶段我国乡村农业的发展方式仍然以依靠劳动力为主,在技术推广时,农民在获得渠道和掌握并应用这些新技能方面存在一些障碍。

四、乡村绿色发展路径

(一)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第一,加强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的推广,让绿色农业的发展成为普遍共识,政府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将农业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每个人的心中。第二,改善农民施肥方式,注重精准施肥和有机肥替代化肥,推进资源化利用,促进种养循环、农牧结合,从根本上减少化肥的使用,转变通过增加施用化肥强度实现增收的思维,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品质,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第三,农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针对农民使用农药的盲目性,要组织专业的培训人员,为农民确定病虫害类型、选择农药、配药及自我保护方面进行专业培训,形成系统的培训体系。

(二)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发展乡村绿色产业,有利于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平衡发展,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充分发展。首先,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确保生产特色的、健康安全的高品质农产品。其次,将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最后,要坚持以绿色为导向,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林业和城市绿化建设,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积极开展保护环境的相关活动,促进非公林业的发展,大力实施各种绿色防护的重大工程,建设完善的生态网络体系。

(三)健全绿色发展制度建设。目前,国家主要通过源头、过程和后果三个方面来杜绝污染,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乡村绿色补偿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绿色补偿标准,加大补偿力度,扩大补偿范围,当前我国乡村绿色补偿领域较窄,应进一步扩大到绿色农业、绿色农民等多方面;加快健全绿色补偿的配套机制,比如补偿监管机制、补偿考评机制、补偿服务机制等。此外,建立乡村监管机制,要合理划分监管范围,将监管责任明确到主体,并且实行分类监管,消除监管盲区,要完善各主体参与机制,形成共同监管合力,形成一个良性的监督机制。

五、结论

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乡村因为拥有丰裕的绿色资源,在绿色发展浪潮中不仅有机遇更面临着“资源诅咒”的挑战。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应避免对绿色资源的简单利用和过度依赖,而要通过劳动分工提升专业水平,在生产、开发、销售的整个供应链体系中创新绿色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交易效率。在供给侧绿色化的同时,注重需求侧绿色化对供给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通过分工的绿色循环演进,推进村民持续增收,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生态文明的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推行,以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都离不开绿色的底蕴和衬托,也必须以绿色作为发展基础,赋予乡村振兴以绿色内涵,才能更好推动乡村振兴扬帆破浪、行稳致远。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农村经济的绿色发展更关系到农民的生活福祉。因此,要毫不犹豫抓机遇,迎挑战,为建设美丽乡村做出贡献,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机制绿色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绿色低碳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