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严惩治侵害国家所有权行为
——最高检发布4 件盗采矿产资源犯罪典型案例

2023-01-05

资源导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黔西沂南县采砂

近年来,旺盛的市场需求导致矿产资源价格不断上涨,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非法利益,大肆盗采国家矿产资源,不仅严重侵害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而且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甚至引发地质灾害和安全事故,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成重大风险隐患。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4 件依法惩治盗采矿产资源犯罪典型案例,包括3 件严重破坏矿产资源从严惩处的案例、1 件经核实系工程附随采挖不构成犯罪作不起诉的行政违法案例。

案例1:非法采矿须承担惩罚性民事赔偿责任

基本案情:2021年3月至7月,被告人张某山等人事前通谋结伙,约定出资比例、作案分工、收益分配等,利用出资购买的非法改装吸砂泵船,在安徽省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段上下断面之间非法采砂。受张某山等人纠集,被告人凌某华、鲍某文等人明知未取得河道采砂许可证,仍采用与张某山等事前共谋、采运一体方式,参与盗采江砂。被告人马某玉明知凌某华等人销售的江砂系盗采的情况下,仍以每吨94 元的价格,购买1000 余吨后销售。至案发时,该犯罪团伙累计作案10 起,盗采江砂4.7万吨、价值289.3 万元。其中,被公安机关现场扣押1.1 万吨。经评估,该犯罪团伙造成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害共计515.8 万元。

检察履职情况:2021年3月7日,公安部“长江大保护”工作专班举报中心接到有犯罪团伙在长江安徽段水域非法采砂的线索。由于张某山等人非法采砂地点位于安徽省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段上下断面之间,是国家专门为长江江豚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设立的养护区,周边水域有丰富的浮游动植物和底栖动物。非法盗采行为不仅对长江的江砂资源造成了重大损害,也给当地的渔业和底栖生物造成了危害。鉴于本案案情重大、社会关注度高、涉案人员多、地域跨度大,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安部对案件进行了挂牌督办。

依据审判管辖相关规定,2022 年1月28日,建湖县人民检察院向东台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年3月1日,东台市人民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的全部意见,对张某山等32名被告人以非法采矿罪,分别判处四年六个月至一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07万元;对被告人马某玉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 万元。对部分被告人已退出的47 万余元违法所得予以没收,判决继续追缴其他被告人未退出的违法所得65 万余元。14 名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连带承担515 万余元民事损害赔偿和技术评估费用28 万元,在国家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张某山和鲍某文分别另行承担13.5 万余元、1.2 万余元的惩罚性赔偿。宣判后,所有被告人均未提出上诉。

典型意义:江砂资源的无序开采,不仅危害水生物群落,严重破坏长江生态,而且改变原有水文环境,影响航道安全,甚至造成河床坍塌,给防洪安全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危害巨大。本案中,对团伙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被告人加大侵权责任追究力度,在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和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的同时,诉请法院判处惩罚性民事赔偿,有力实现了法律惩戒犯罪和预防犯罪的双重目的。

案例2:从重处罚占用农用地进行非法采矿行为

基本案情:2011年至2018 年,被告人吴某斌为获取非法利益,在贵州省黔西县注册成立某生物有机肥公司,公司业务所涉矿产资源为泥炭矿,由吴某斌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被告人李某军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并负责管理公司日常事务、协调办理泥炭矿手续事宜。公司成立后,吴某斌通过行贿等手段,取得黔西金马骆岩泥炭矿等5家矿山的采矿许可证。之后,吴某斌先后注册成立5 家泥炭矿公司,以发包、转让、合作开采等方式,分别将5家泥炭矿公司的采矿权交由被告人杨某等人经营。吴某斌、李某军、杨某等人在没有依法办理土地使用手续、没有依法取得煤炭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以开采泥炭为幌子,越过浅层地表大肆盗采煤炭资源并销售。为逃避执法部门对非法采矿的监管,吴某斌授意李某军多次向当地矿产资源执法人员行贿。经查,吴某斌等人非法销售煤炭数量为267万余吨,销售总金额逾3.6亿元;非法占用项目用地2714亩,造成其中的1378亩农用地被严重破坏,无法恢复原耕种条件。

检察履职情况:2019 年11月,贵州省黔西县公安局以非法采矿罪、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分别对吴某斌、李某军等人立案侦查。因案情重大、疑难、复杂,黔西县人民检察院同步介入侦查,引导取证。经公安机关工作,最终确认:涉案矿山开采的矿层是含煤地层,煤的共(伴)生矿无泥炭矿分布;实际开采矿种与采矿权载明矿种不一致;被破坏的矿产资源价值3.6 亿余元。2020 年11月,黔西县公安局、毕节市监察委以吴某斌、李某军涉嫌非法采矿罪、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行贿罪,向黔西县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2021年8月,黔西市公安局以杨某涉嫌非法采矿罪、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向黔西市人民检察院(2021年5月,撤销黔西县,设立黔西市,黔西县人民检察院改名为黔西市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黔西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认为,吴某斌、李某军、杨某非法占用农用地采矿的行为,应以非法采矿罪从重定罪处罚,非法占用农用地的行为可作为非法采矿的加重处罚情节予以认定。2021年1月14日、10月11日,黔西市人民检察院先后对吴某斌和李某军以行贿罪、非法采矿罪,对杨某以非法采矿罪向黔西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时,黔西市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按照管辖规定,将本案破坏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线索,移送毕节市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审查,继续追究被告人的生态损害赔偿责任。目前,该公益诉讼案件正在审查中。

2021年12月16日,黔西市人民法院以杨某犯非法采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2022年5月9日,黔西市人民法院以吴某斌和李某军犯非法采矿罪、行贿罪,数罪并罚,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六个月和有期徒刑八年;对三名被告人合计判处罚金980 万元,追缴全部违法所得2.69亿余元。一审宣判后,吴某斌、李某军以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二审开庭后,吴某斌撤回上诉。2022年7月6日,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李某军上诉,维持原判。

典型意义:盗采矿产资源犯罪隐蔽性强、查控难度大。本案中,检察机关通过提前介入,建议公安机关全面收集客观性证据,及时追捕、追诉漏罪漏犯。为彻底摧毁犯罪分子的经济基础,检察机关引导公安机关全方位查明犯罪分子非法采矿的违法所得,提请法院加大对犯罪分子自由刑和财产刑的处罚,确保打深打透。

案例3:职业化非法采砂属重点打击对象

基本案情:2021年2月,被告人符某良、孟某胜等人明知采砂方未取得海砂开采海域使用权证及采矿许可证,仍纠集“豫信货13269”“江海洋1699”等货船的船主、被告人符某友等人,通过被告人徐某林与非法采砂人员联系,约定需要的海砂数量和购砂价格,指定运至孟某胜经营的码头卸货后,销售牟利。2021年2月26日,符某良等人驾船至福建省闽江口附近海域,在指定地点与采砂船过驳非法开采的海砂后返航。2021年3月5日,“豫信货13269”“江海洋1699”等货船行至长江口附近水域被上海海警查获。经检测评估,查获的海砂重量为8.5万吨,价值合计502万余元。另查明,2020 年10 月至案发,上述人员曾运输、销售盗采的海砂11 航次共14万吨。

检察履职情况:2021年3月6日,上海海警局对本案立案侦查。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根据管辖,第一时间介入侦查,就证据收集提出意见。针对涉案船只和人员较多、作案地点跨度大等问题,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督促侦查机关及时收集固定犯罪嫌疑人间的微信记录、转账记录、通话记录、行船轨迹等客观性证据,引导侦查机关追捕了中介人员徐某林、销赃人员孟某胜。2021年6月,侦查机关以符某良等人涉嫌非法采矿罪,移送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审查起诉。

经审查,检察机关认为虽然非法采砂人员没有到案,但在案证据证明涉案船主、中介人员等明知采砂人员没有取得采矿许可证和海域使用权证,仍与非法采砂人员串通,商定购砂数量和价格后,前往收购、运输、非法倒卖牟利,其行为已涉嫌非法采矿罪。其中,提起犯意、负责组织的船主和参与程度高、获利多的股东均应认定为主犯;仅负责驾驶船只、指挥过驳海砂但不参与分红的船长、管事应认定为从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认定,受雇从事一般劳务仅领取正常工资的19 名船员不构成犯罪。通过深挖细查犯罪线索,结合账本、码头卸货记录、银行交易记录、航行轨迹,以及补充调取到的涉案船只海事行政处罚记录等证据,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追加认定符某良等12人既往运输及销售盗采海砂11次的事实。2021年9月至12月间,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先后对符某良等12人提起公诉。上海铁路运输法院以非法采矿罪,分别判处12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一个月至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不等,合计并处罚金63万元,追缴全部违法所得,涉案海砂拍卖款予以没收。

典型意义:为依法打击盗采海砂犯罪,检察机关能动履职,深挖细查,将职业化、团伙化非法采砂作为重点打击、从重处罚的情形,积极引导侦查机关全力抓捕盗采犯罪利益链条上的不法人员。检察机关根据在案证据,认定运输人员、中介人员和收购人员与盗采人员间的沟通不是单纯收购、转移赃物的意思联络,而是主动提出非法采矿、强化同案人非法采矿犯罪决意的行为,应以非法采矿罪追究刑事责任。办案中,检察机关结合各层级参与者身份作用以及获利情况,区分共同犯罪人员的参与程度,准确认定主从犯,确保罚当其罪。

案例4:正确区分附随采挖与私自开采行为

基本案情:2017年5月,山东省临沂市土地管理部门批复同意在沂南县双堠镇柳泉峪村开展土地整治项目,将原有山岭荒坡通过取石填土整理成耕地。因柳泉峪村集体资金紧张,无力支付项目相关费用,至2019年10月临近验收期,项目始终没有进展。为推动项目继续进行,县土地管理部门双堠镇管理所负责人组织邬某存和任某等人开会,研究将施工中挖出的石料予以出售,得款用于土地整治项目及村内同期进行的户户通项目。后邬某存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召开会议,参会人员同意将土地整治项目里的弃石销售,销售款用于修户户通项目。2019年10月至12月,任某在整治柳泉峪村土地过程中采挖2.97万吨灰岩原矿石,其中在超出整治范围的地块上采挖灰岩原矿石约3000 吨。任某将上述矿石出售后得款94.93 万元,除部分抵扣施工劳务费、机械费和给农户的地上物赔偿费以外,销售款全部上交柳泉峪村,用于土地整治和户户通项目。

检察履职情况:2020 年8 月,双堠镇纪委接到群众举报后,将本案线索移交沂南县公安局。10 月14 日,沂南县公安局决定立案侦查。2021年2月21日,邬某存、任某被取保候审。8月16日,沂南县公安局以邬某存、任某涉嫌非法采矿罪,移送沂南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沂南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认为,邬某存、任某非法采挖矿石并出售牟利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原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山凿石、采挖砂、石、土等矿产资源适用法律问题的复函》(国土资函〔1998〕190号)第二条规定:“建设单位因工程施工而动用砂、石、土,但不将其投入流通领域以获取矿产资源营利为目的,或就地采挖砂、石、土用于公益性建设的,不办理采矿许可证,不缴纳资源补偿费。”因此,检察机关认为邬某存、任某的行为可能不构成犯罪,遂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要求重点收集证明采挖矿石行为是否为土地整治项目的必经程序、土地整治项目内是否存在非必需的超量开采行为、涉案矿石是否全部从土地整治项目批准的占地范围内获取、销售款是否全部被用于公益等证据。

经补充侦查查明:本次土地整治项目是按照县土地管理部门要求进行的,目的是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因此,邬某存、任某确系因工程施工需要而采挖石头。经鉴定,这些被挖出的石头为建筑石料灰岩原矿石。由于柳泉峪村地理位置偏僻,村内山多地少,村民及村集体收入和可支配资金少,土地整治项目和村内户户通项目等惠民工程均因缺少资金而停滞。因项目临近验收,土地管理所、村委共同研究决定将挖出的矿石予以销售,销售款已全部用于惠民工程。此外还查明,虽然邬某存、任某采挖部分矿石的地点大部分位于土地整治项目占地范围内,但有3000 吨矿石采自土地整治工程项目规划区外。沂南县人民检察院认为,邬某存、任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遂于2021年12月21日对二人作出不起诉决定。鉴于二人在项目规划区外采矿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沂南县人民检察院向沂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提出对二人予以行政处罚的检察意见。2022 年3 月1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对二人分别作出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

典型意义:附随采挖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目的是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本案中,检察机关重点核查了行为人采挖砂石的行为是否属于假借工程项目建设名义、私自开采矿石的行为。检察机关围绕“采挖是否超出了工程施工的必要范畴”“行为人是否仅实施了就地采挖”和“采挖的矿石是否被用于工程或公益性用途”“行为人的主观目的”等关键问题,引导公安机关收集调取证据,继而据此准确界定了罪与非罪、合法行为与行政违法。对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检察机关在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同时,通过制发检察意见,建议行政执法机关对其予以处罚,行刑处罚形成有效衔接。本案的办理既维护了国家矿产资源管理秩序,也符合社会普遍认知和评价标准,实现了良好的办案效果。(摘编自《中国自然资源报》2022 年11月23日 6 版)

猜你喜欢

黔西沂南县采砂
开学第一课
近57年沂南县气候变化对烤烟移栽期的影响
再走黔西的心海波澜
沁阳市部门联动打击非法采砂活动
The improvement of campu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unde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沂南县湿地资源调查报告
我国将打击长江非法采砂
黔西县委离退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黔西县委离退局组织离退休干部到毕节机场等地参观考察
沂南县土壤酸化状况分析及改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