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玉杰:山林深处的“探宝人”

2023-01-05李亚辉

资源导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老挝勘查煤炭

□ 李亚辉

他是河南省地质系统煤炭地质勘查行业青年专家,不仅参与过自然资源部油气调查评价项目,而且在国外主持过“一带一路”大型钾盐矿和煤炭勘查项目,承担完成了多项省级地质科研项目,并在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地质调查技能竞赛中获得“优秀人才”称号……他就是河南省地质研究院矿产地质与勘查研究中心主任——卢玉杰。

扎根一线 钻研业务

2011年,从山东科技大学毕业的卢玉杰进入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总院,作为一名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他从入职之日起就暗下决心:扎根地质勘查一线,去历练,当尖兵,找大矿。

走上工作岗位后,卢玉杰发现理想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虽然经过7年的专业学习,但是野外地质勘查一线的辛苦和劳累还是给他重重一击。面对工作的艰辛,卢玉杰始终坚持在思想上“奋进”、在能力上“攻坚”,先后担任过技术员、助理工程师、技术负责、项目主编、主任工程师等,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这是卢玉杰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一直追求的目标。具体工作中,卢玉杰坚持边学习边实践,先后参与完成煤炭地质勘查、地热资源调查、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地质灾害调查等各类项目30 多个,在中文核心、科技核心等学术期刊发表文章6 篇,其中,由他参与编制的地质报告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新发现矿产资源报告奖、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科学技术一等奖、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厅(局)级以上奖励18 项,他个人还获得原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届“十大杰出青年”、“十三五”科技创新先进工作者、“六讲六比”先进个人等荣誉。

转战国外 成果丰硕

2013年,根据河南省地质研究院转型发展需要,院领导商议后决定派卢玉杰到老挝负责“一带一路”大型钾盐矿和煤炭勘查项目,他一干就是5 年。

老挝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蚂蟥、蛇遍地都是,每次野外勘查回来身上都会留下几处伤痕。“一次野外勘查作业, 我们必须蹚过一片水域。水里的蚂蟥密密麻麻,看了直起鸡皮疙瘩。为了工作,大家还是挽起裤腿,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水里走,闻到腥味的蚂蟥迅速向腿上附集,叮住就不松开。蹚过水域后,大家的脚颈、小腿上都布满了血印。”卢玉杰回忆说。

由于老挝的基础地质薄弱,没有可参考的资料,存在新地区、新地层、新沉积环境,区域构造不清、煤层对比困难等技术难题需要攻克。面对如此艰难的工作环境,卢玉杰和他的团队没有退缩,而是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团队精神,跑遍勘查区288 平方千米的每一条沟壑,逐步将勘查区的地层、构造单元建立起来。

5 年间,卢玉杰先后主持完成老挝华潘省桑怒勘查区煤炭普查、详查等4个地质勘查工作以及两个区块的煤预查工作,在贫煤国找到了一个6600 万吨资源储量的煤矿,并被纳入“一带一路”国家重要投资项目;主持完成了老挝甘蒙省他曲——农波县农波矿区东泰矿段等5 个矿段地质勘查项目,提交钾镁盐矿产资源量矿石量49 亿吨,直接经济价值近10 亿元。

勤学苦练 大赛出彩

“这个小伙子有一种拼劲儿,敢于面对困难、接受挑战。”这是河南代表队领队缑延民给他的评价。

2020 年11月,第三届全国地质勘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济南举办,包括河南在内的全国1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 家中央直属地勘单位组队参加比赛,竞争十分激烈。

经过层层选拔,卢玉杰和另外两名地质队员有幸代表河南参赛。备赛期间,卢玉杰围绕理论知识考试、地质路线观测技能考核等多项内容,每天学习到深夜,整理出厚厚两大本笔记。此外,他还针对自己薄弱板块反复练习,每一个比赛项目都重复做上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只为更加熟练地操作设备与提高绘图速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夜备战,在强手如林的全国决赛场,河南代表队沉着应考、竞技赛场,最终获得了大赛团体二等奖,卢玉杰个人也获得“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地质调查优秀人才”称号,为河南和自己赢得了荣誉。

过去的每一份努力,都成为卢玉杰勇敢前行的动力。面向未来,卢玉杰坚定地说:“每一项荣誉都是自己的新起点,今后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执着的追求,谱写青春华章,创造新的业绩,继续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老挝勘查煤炭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煤炭绿色完全开采不再是梦
朝发夕至 乘着火车去老挝
煤炭开采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