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实践

2023-01-05□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17期
关键词:农产品特色农业

□文/ 石 兆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提要] 结合目前国家正在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工作,在分析国内外发达国家及地区发展现状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其成功经验,提出可供学习借鉴的制度、应用模式、方式方法。

一、特色农业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发展史

乡村振兴的基础在于农业振兴,而特色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所谓特色农业,指有效利用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用途和功效特殊的名优农产品,并将其转化为特色商品而供应给特定的消费市场群体的现代农业。

特色农业理论研究最早起源于美国,其发展在美国得到了充分体现。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美国、荷兰、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实现了广泛应用,这些国家在国内多个地区进行了大量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应。尤其是1990年以后,发达国家已普遍将发展特色农业上升为产业发展战略,相关研究也更趋成熟。国内研究始于20 世纪末,开始时研究成果较少,以2007年农业部制定《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为起点,各地陆续出台产业发展政策,相关研究也渐成热点,研究成果不断更新。

二、国外特色农业发展实践

(一)荷兰发展实践。欧洲国家荷兰国土面积狭小、地势低洼,自然资源贫瘠,年均日照时间仅65 天左右,农产品种植先天条件严重不足。在20 世纪50年代之前,该国连自身的正常需求都无法满足。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荷兰却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大国,其农牧产品以优质、高产闻名,特别是设施园艺产业最具特色,鲜花和种子的出口量更是连续多年高居世界第一,形成独具特色的高科技现代农业。

荷兰特色农业的发展具有如下五高特点:一是专业化程度高;二是科技化水平高;三是单位产值高;四是出口贸易量高;五是技术出口转化率高。荷兰之所以能在特色农业发展上创造奇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在于政府的超前规划和有效引导,根据本国国情,侧重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设施园艺作物等温室特色产业;二是在于注重高科技创新,突破环境限制,如研究无土栽培技术以解决耕地面积少的问题,发展玻璃温室人工补光技术为植物提供必需的光照等;三是在于发展全产业链特色农业,从农作物种植、育苗、生产、交易到流通等上下游各个环节,都会进行科学分工与合理资源配置,这种模式的产业联动性很强,并能有效规避风险。

(二)日本发展实践。从农业角度看,日本与中国具有较为相似的国情,即人多地少、劳动力资源丰富、农耕文化传统深厚,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同样面临过诸如农村经济增速放缓、城乡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日本政府有针对性地推出了农村振兴战略,代表性的举措就是发展特色农业,推广“一村一品”运动。因此,学习和借鉴日本经验可为推动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参考。

日本政府是基于如下流程推进“一村一品”运动:首先,政府根据各特定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进行统筹规划,培育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譬如北海道札幌市海产品生产基地、神户牛肉生产基地等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其次,深度挖掘农产品附加值、完善产业链,通过培育优质品种、采取精细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及精美的品牌包装提升产品的整体价值;再次,通过完善涉农教育指导模式,建立农业学习型组织,开设各类农业知识、农业技能培训班,为农民提供终身学习服务,保障农民的综合素质能够与时俱进;最后,政府对特色农业生产给予大量补贴和投入。“一村一品”运动振兴了日本农村经济,促进了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日本特色农业发展之所以取得成功,与下述几点举措的实行密不可分: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仍然来自政府对国情的正确认知与合理规划,能依照岛国特点因地制宜,重点发展土地资源占用少、附加值回报高的产业;第二,来自于政府对于特色产业发展几十年一贯制的强力推动,从资源配套、资金投入和市场培育等方面不遗余力地支持;第三,在于对品牌包装的精耕细作,从硬件外包装与软件文化包装方面齐头并进,塑造产品的高端形象。以某品牌日本大米为例,在中国产大米品质及口感与之基本相同甚至略高的情况下,日本大米售价竟然比国产大米单价高出数倍以上,而且市场还供不应求,这方面尤为值得国内特色农业生产商深思学习。

(三)新加坡发展实践。国土总面积仅719 平方公里的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都市型国家,该国农业用地十分稀缺,即使水资源也非常有限,但却独辟蹊径,在特色农业发展方面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目前,新加坡已开辟有50 个蔬菜农场、3 个鸡蛋农场和126 个陆地及沿海养鱼场。农产品产量虽然有限,但却能实现与进口农产品来源互补,并能在遇到外部供应短缺的突发情况时满足应急需求。出产的少数特色农产品如胡姬花(即兰花)每年还能被大量销往欧、美、日、澳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为该国创造较高的外汇收入。

总结新加坡的成功之道,可以得到如下三个方面的经验借鉴:首先,勇于进行生产资料创新,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新加坡的农业用地由农民竞标获得。竞标者只有能够提出具有特色的农业生产方案,并能在保障提高生产效率和出价合理的情况下才能成功竞标。方案有一定的执行期,方案临终止时政府会组织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竞标是否延期或进行新一轮竞标。这种做法可以保证优胜劣汰以及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其次,善于组织生产方式创新,既然横向平面土地资源不足,新加坡政府就改变思路,向纵向立体空间寻找种植平台,并成功开发出垂直农场和垂直种植模式。这种模式好比平房变楼房,能把一片土地的利用面积,以倍数方式增加,从而大幅提高土地利用率。并相应研发了土培、无土溶液栽培、基质培、水培、雾培等高科技种植方法。最后,长于市场创新,不盲目照搬大农业国家经验,而是基于都市型国家特点发展都市型农业。主要特征体现为精细化、高科技(注重特色产品如胡姬花、热带鱼的技术开发)、全产业链拓展(以国立胡姬花园为例,该园已成为集产品生产、销售、观赏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公园)。

三、国内特色农业发展实践

(一)山西发展实践。由于本课题研究对象湘赣边区地形以山区丘陵为主,该种地形面积占边区总面积约70%左右,而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区,山区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80%以上,两者地形地貌较为相似,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制约,使得山西很难成为大宗农产品(如油菜籽、棉花等)生产来源地,但也孕育了当地众多的特色农产品,同时逼使山西走出一条鲜明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这也是研究选取山西产业发展成功实践进行分析的原因。该省将“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发展特色农业、夯实农村经济基础的切入点,并打造了万个“一村一品”专业村、60 个“一县一业”基地县。目前,全省已初步建立了“粮经牧加”协调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为绝大多数农民发家致富奠定了基础。体系呈现如下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产品品牌知名度高,如大同黄花、沁州黄小米、水塔陈醋等均有较高的国内外知名度,并带动了当地杂粮及干鲜果产业链的发展;二是产业集中度高,某地区集中生产某一产品,如新绛县阳王镇的中药材产业、清徐县的陈醋产业等,这种做法能防止跨区域间恶性竞争,形成良好的群聚效应,目前各基地县主导产业产值总和已达全省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

山西特色农业发展之所以成效显著,可以归纳为三个先行:首先是政策先行,早在2012年,省政府就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2-2015年)》提出要按照区域布局,规划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区和产业带,推进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工程,并在之后不断完善政策与配套措施;其次是市场先行,注重市场调研论证,明确客户群体与市场偏好,产业上马能精准对接市场,在抓好产品质量的同时重视品牌形象宣传,因此能做到产品销路好,农民工作积极性高;最后是农业科技先行,通过加大高科技研发投入,确保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如沁州黄小米集团与中国农大合作研发的婴幼儿小米粉高科技新产品“谷之爱”即为有力例证,该产品已获得两项国家专利,被业内专家誉为“全价植物营养”,填补了国内以小米为主要原料加工生产婴幼儿营养小米粉的空白。

(二)四川发展实践。四川是农业大省,有悠久的农业历史,多年来通过大力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已建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产品生产和供给基地。四川特色农业发展有如下三大特点:一是产品覆盖面广。截至2021年,全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共有191个,位列全国第二;在首批获得欧盟地理标志保护的100 个中国农产品中,四川占了11 个,居各省市之首,品牌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并实现了省内包括大凉山区域在内的六大农业特色区域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全覆盖。二是产品生产量大。目前全省有25 种农产品的产量在全国位居第一。其中,仅粮油产业就有4 个第一,经济作物产业有13个第一,如久负盛名的豆瓣、花椒等。三是产品知名度高。在2021年和2020年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评选中,四川特色品牌已连续两年高居榜首。2015年农业部发布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中四川特色产品数量也位处前列。这点在已公布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录中也已得到验证。

分析四川特色农业发展历程可以获得如下三点启示:首先,应善于把握时机。自国家推出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之日始,四川对此就非常重视,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专项资金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与发展,同时成立农业保险专业工作委员会,以优化特色农产品保险政策。其次,要精准挖掘资源。省内各地方政府成立了专门工作委员会,有针对性地组织特色农业资源挖掘,保证精准对焦,并积极引导特色产品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发展。最后,须强化品牌传播。通过参加或承办各类农产品交易会、农民丰收节、农业品牌年会等高规格会展,以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形式积极提高品牌知名度,塑造品牌形象与客户粘度,这些宣传卓有成效,如郫县豆瓣、汉源花椒等已成为川菜标配,产品蜚声中外。

(三)浙江发展实践。浙江的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也是国内较早提出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强农目标的省份之一,目前全省已建成109个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其休闲农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尤为值得称道。2020年10月浙江发布的“浙江乡村振兴十大模式”大部分都与休闲农业有所关联。可以用三个词汇来表述其发展概貌:一是精益求精,即以艺术视角设计休闲农业,以工匠精神打造休闲农业,务求产品精致化、品牌精品化,如提到高端民宿,大多数人马上会联想到莫干山;二是特色突出,根据资源禀赋条件狠抓产业特色,每个特色强镇基本上都形成了不同的发展主题。如,丽水市以“云和梯田”为发展主题的梯田灌溉特色农业;缙云县围绕缙云仙都确定“仙都养心”为发展主题的健康养生特色农业,衢州串联廿八都古镇、仙霞古道以商埠古道为发展主题的访古探幽特色农业等;三是不断创新,在特色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和业态上不断完善不断推陈出新,如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首推的“农家乐集群模式”,通过汇聚500 多家农家乐产生集群效应,年接待游客人次屡创新高,已成为上海老年人的康养旅游胜地。安吉县鲁家村首创的“家庭农场集群模式”已成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的标杆,以该县创新发展乡村休闲农业为背景编写的案例《浙江安吉:做美绿水青山 做大金山银山》已成功入选农业部2021年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等。

通过分析总结上述产业发展成功经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政策支持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国内外产业发展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事例雄辩地说明,没有高瞻远瞩的特色农业发展政策及立足长远的规划作为根基,产业发展必然陷于盲目,在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错失机遇。(2)科研投入是特色农业发展的保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此理对于市场化特征明显的特色农业发展尤为如此。不论是国外的荷兰鲜花、日本牛肉及新加坡热带鱼产业,还是国内的山西小米、四川花椒,无不依赖于运用高科技进行育种或是高科技研发新品以及生产销售,重点打造休闲农业的浙江则充分利用了高科技进行景观设计,从而实现了经济建设与乡村环境发展的和谐统一。可见,如果缺少高科技的保障,即使有政策的支持,特色农业发展也是无法落到实处的。(3)品牌建设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动力。市场才是产业发展是否得到认可及有无可持续性的最终验证,而品牌建设就是市场认可度及产业可持续性的通行证,前述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均将品牌建设纳入必建环节,并通过品牌建设获得了市场凝聚力与高收益,也由此增强了发展的动力。

猜你喜欢

农产品特色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特色种植促增收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