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满族民俗资源旅游开发探讨

2023-01-05□文/金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民俗旅游满族旅游者

□文/金 丽

(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辽宁·沈阳)

[提要]民俗资源是指能够激发人们产生某种动机、吸引人们进行某种活动,并具有开发价值的民间文化资源。辽宁省在进行满族民俗资源开发时,应坚持保护性、独特性、层次性、经济性等原则,并结合满族聚居区具体情况,根据旅游者行为规律和需求特点、客源市场地域结构等因素,设计出恰当的旅游开发模式。

辽宁是满族的发祥地和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满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81%,占全国满族人口的51%。满族民俗资源是指能够激发人们产生某种动机、吸引人们进行某种活动,并具有开发价值的满族民间文化资源。满族民俗资源承载着满族文化,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在传播与弘扬满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的同时,应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以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辽宁省满族民俗资源开发原则

(一)保护性原则。辽宁满族民俗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坚持保护性原则。一方面充分发掘民俗资源,让有限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应在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民俗资源。首先,从客观实际出发。对辽宁满族民俗资源进行分类评价和统一规划,充分考虑自然、交通、区位、经济等条件,对某些民俗事象合理利用,使之在建馆、造园、陈列、异地迁移等方面,既突出民族特色,又妥善保护。其次,重发掘、轻仿制。民俗资源开发应重视发掘,善于平中见奇,一方面努力发掘民俗资源内涵;另一方面应真实地反映民俗文化。最后,合理利用保护方法。通过建立包括检查人员、监督人员、宣传人员、维护人员、研究人员在内的保护小组,有效保护民俗资源。

(二)独特性原则。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及经济背景造就了不同的风俗习惯。独特性原则指利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资源优势,开发出独具个性的民俗旅游产品。在开发满族民俗资源时,应在原生态基础上,挖掘民族资源特色。辽宁满族有很多特色民俗,开发时应依靠现有资源,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如,饮食、民居、服饰、歌舞、婚嫁等,这些独特的民俗事象能够激起旅游者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唤起旅游者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正是发展满族民俗旅游的优势所在。要使这些满族民俗资源具有招徕旅游者的能力,则应突出地方特色,坚持独特性原则。

(三)层次性原则。首先,多层次开发,即区别主次和轻重缓急。辽宁省满族民俗资源分布地域广阔,种类繁多,开发条件各异,应逐步、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其次,多形式开发,即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循序渐进式开发。一是集中开发,建立满族民俗旅游点,充分发挥区域民俗优势,建设地方性民俗博物馆;也可开办民俗特色行业,举办民间戏曲、歌舞、娱乐表演,举行民间工艺品展销。二是联合开发,将民俗旅游点串连成线,开辟满族民俗旅游路线。三是系列开发,建立满族民俗村落。选择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等民俗资源丰富且集中的地区,建立民俗村落,以发挥多种资源的组合优势。

(四)经济性原则。追求经济性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之一。满族民俗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旅游项目自身带来经济效益;二是通过饮食、住宿、购物、交通等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满族民俗资源开发过程中,追求经济性的同时,应以旅游者为中心,高品位地开发民俗资源;应关注旅游者的感受,挖掘民俗资源深厚的文化内涵,防止庸俗化、商业化,因为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构成旅游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满足了旅游者需求,才会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国外民俗资源旅游开发模式

(一)法国民俗资源旅游开发模式。法国西部布列塔尼区的具体旅游开发模式如下:一是建立遗址博物馆,如菲尼斯特省水磨房博物馆、菲尼斯特省达乌拉斯文化中心,都保存了遗址原貌;二是建立生态博物馆,如菲尼斯特尔省河流之家博物馆,对一条河流的中上游进行严格的遗址保护;三是改造民俗店铺,如菲尼斯特省的小镇,将葡萄酒作坊改造成朴素亲切的葡萄酒专卖店,保留作坊里的传统设施及房内格局;四是建立民俗旅游村,即选择典型村落,保留村落原貌,开辟成民俗家庭旅馆,向旅游者展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俗文化。

(二)日本民俗资源旅游开发模式。日本民俗资源包括生产生活民俗和宗教民俗两种。生产生活民俗的开发模式包括以下五种:一是保护和利用古街区,在京都、奈良等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街区,采取生态式保护和利用,并免费开放;二是开辟小型纪念馆,陈列与历史人物、事件相关的民居和建筑,并定期举办一些展览活动来吸引旅游者;三是建设乡土资料馆,不仅陈列当地民俗风情、历史文化资料,还作为地方政府的接待窗口,以及向当地居民和青少年进行乡情乡土教育;四是建设民俗博物馆,如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收藏和展览世界各地民俗文物,是日本规模最大的民族学博物馆;五是建设民俗文化村,包括原地保护、异地重建及仿建三种建设方式。

日本宗教民俗开发,是指作为宗教场所的民俗资源利用,其开发模式主要是复原陈列。日本拥有比较古老的寺院建筑、浓厚历史韵味的宗教仪式,以及宗教场所每年举行的各种活动,对旅游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保护民俗资源,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先后采取了不同的旅游开发模式,被普遍采用的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之一是主题公园模式。如,泰国东巴文化村,是典型的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南非开普敦原始丛林,是以土著黑人文化为主题的公园。

三、辽宁省满族民俗资源旅游开发模式

(一)静态开发式。静态开发式是指以旅游者静观为主的旅游开发模式,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要形式,包括原生自然式和模拟再现式两种。

1、原生自然式。原生自然式是利用原生的民俗资源,保留原来朴实的自然风貌、饮食、民居、节庆等民俗资源,满足旅游者体验和欣赏民俗文化的需求。第一,民俗古村落,是在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选择交通便利的典型民俗村落,向旅游者展示当地生活生产方式和村落自然状态。如安徽西递、苏州周庄和同里等,旅游者能够与当地居民交流,或亲身参与劳作。第二,生态博物馆,将人文遗存和自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区域特征的生态区。如,北京胡同文化、上海豫园等,不移动民俗物象的原始位置,较好地保持原生状态。辽宁省有很多满族聚集区,其自然旅游资源和民俗风情资源比较丰富,交通条件比较好,可建立满族民俗古村落,集中展现满族传统礼仪、歌舞、体育运动项目等。在满族民俗资源旅游开发过程中,也可采用生态博物馆这种比较具有吸引力的民俗资源开发模式,打破传统的集中收藏式博物馆建设模式,保持民俗资源的原汁原味,满足旅游者对民俗本性的追求。

2、模拟再现式。模拟再现式是指搜集、建设、整理以及再现那些已消失或即将消失的民俗资源,让旅游者了解到传统民俗文化和民俗资源。第一,景观博物馆,是以民俗资源为收藏对象,通过民俗陈列、模型制作、图文讲解等方式,静态地向旅游者展示民俗资源。如,杭州和香港宋城、无锡唐城,既增长了旅游者的见识,又有效地保护了传统民俗资源。第二,主题公园,指通过民俗节目及生产生活方式表演、民俗环境仿建等,将典型民俗集中表现在一个主题公园内的民俗资源开发模式。如,深圳民俗文化村和锦绣中华,体现了各民族的传统民俗。辽宁省满族民俗资源旅游开发过程中,满族民居、服饰等由于时代发展已有所淡化,一些节庆、婚嫁等民俗活动只在特定时期才会呈现,旅游者很难欣赏到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因此可通过建设满族民俗主题公园,对民俗资源进行集约化开发、异地移植、集中呈现,使旅游者不仅能够节约旅游时间,又能领略到满族民俗文化精华。

(二)动态开发式。动态开发式是指让旅游者参与到传统节庆活动、婚俗表演活动、民俗节日、采摘劳作、民俗饮食、宗教活动中的开发模式。

1、民俗节日。即将传统的民俗节日与专题旅游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旅游开发的一种动态模式。民俗节日最初并非是因旅游而存在,所以不是长年举办,只能在节庆期间激发短暂的大量的旅游流。辽宁满族具有很多特色的民俗节日,如二月二引龙、清明节插佛朵、春秋祭、春节祭祖等,可采用动态开发模式进行民俗节日开发,让旅游者充分感受和体验满族民俗风情。

2、民俗活动。即以各种类型的传统民俗活动为主题,定期举办专项的民俗活动,这种民俗活动本身是为民俗旅游而开发,在生活或生产中不是固定或约定俗成的。可开发成让旅游者参与其中的动态专项民俗活动较多,包括各种游艺活动、地方婚俗、竞技活动、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等。辽宁满族有许多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民俗活动,通过开发这类民俗活动,不仅能够强化民俗主题形象,突出民俗特色,而且旅游者可参与其中,身临其境感受民俗文化。通过民族歌舞、服饰、信仰、饮食来展示满族文化的承袭和演进历程,以满足旅游者渴望参与、渴望互动的需求。

3、流动性的民俗表演。指组织民族表演队到其他地区表演民俗活动,从而更好地宣传和弘扬民俗文化,满足旅游者心理需求。如,贵州表演队到国外表演苗族花鼓,展现了民俗文化的艺术风采,吸引了很多旅游者的关注。辽宁满族民俗资源也可开发成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蟒舞、太平鼓、八角鼓、庆隆舞、鞑子秧歌、满族神调,以及满族民歌、儿歌、山歌、牧歌等,通过民俗表演活动来提高满族民俗资源的知名度。

(三)主题附会式。主题附会式是指将民俗文化主题与具有特定功能的旅游设施结合起来,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这种民俗资源开发模式主要起辅助作用。辽宁省满族民俗资源开发可采用主题附会式。如,在民俗村或民俗旅游区内修建主题酒店或主题餐厅,在饮食风味、建筑外型、内部装潢、歌舞表演、员工服饰等方面体现满族民俗文化;建立满族美食和购物中心,开发满族饮食、服饰、工艺品等,集生产、加工、销售、参观、展示为一体;把富有满族特色的建筑、服饰、人物等以旅游纪念品的形式保存下来,将满族萨其玛、桂花糕、苏叶饼、驴打滚等美食用精致礼盒包装起来,既可作为旅游纪念品,又可馈赠亲友;向旅游者展示乌拉草鞋编制过程、荷包制作过程等,从而加深旅游者对满族民俗文化的理解。

此外,国内有些民族地区采用了品牌经营模式进行民俗资源开发,民俗资源品牌经营模式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升,而出现的一种民俗资源无形资产的开发模式,它是通过对民俗资源进行整合和包装,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旅游产品,并赋予其市场品牌。打造民俗资源品牌时应注重传统风格和地方民族特色,只有具有地方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弘扬民俗文化主题的品牌,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品牌。

总之,民俗旅游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经济现象,其开发能够为民族地区带来经济效益,促进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旅游业本身具有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特点,应合理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旅游业作为发展外向型产业的重要突破口,来带动为旅游服务的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文化娱乐行业、饮食业等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居民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在满族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发内容(民俗本身)和开发形式(开发模式)都十分重要,是构建民俗旅游产品吸引力的两个方面。内容是开发的前提,形式是取得效益的保障,同时二者又需相互协调,这样才能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在进行具体旅游项目活动设计以及设施建设时,可结合满族聚居区的具体情况,并根据旅游者行为规律和需求特点、客源市场的地域结构特点等因素,设计出符合旅游者需求、可加强满族民俗资源保护的精品。

猜你喜欢

民俗旅游满族旅游者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满族人为什么不吃狗肉?
等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