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疼痛护理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研究

2023-01-04倪蓓

健康之家 2022年15期
关键词:疼痛程度

倪蓓

摘要:目的 分析个性化疼痛护理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风湿免疫性疾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个性化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应进行个性化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意义,可减轻善患者疼痛,提升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

关键词:个性化疼痛护理;风湿免疫性疾病;疼痛程度

风湿免疫性疾病常见的症状有失眠、免疫力下降、血压升高等,导致患者出现机体不适,严重时还会引发患者机体出现严重疼痛,使其难以维持正常的日常生活[1~2]。因此,临床应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疼痛护理,从多角度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保证其机体舒适度。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名。观察组男女比例为7:8,平均年龄(49.51±2.66)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8:7,平均年龄(47.21±3.5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1)加强病房环境护理: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工作后,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病房进行定期打扫,保持整洁的环境,使患者具有舒适的心情。

(2)饮食护理:因患者患有风湿疾病后,临床应针对患者饮食结构做出改变,禁止患者食用海鲜等食物。多给予患者蛋白质或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通过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充分改善患者体营养物质的摄入量,符合医院的饮食护理标准。

(3)用药护理:患者对于临床用药具有较高的抵触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药物进入其机体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服药的重要意义。通过帮助患者建立完善的临床医疗体系,告知患者正确服药的剂量以及时间,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合理用药习惯。

(4)心理护理:如果患者在入院后具有烦躁等负面情绪,临床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进行阶段性的心理护理,排解其心中负面情绪。

(5)镇痛护理:临床应根据镇痛治疗原则对患者进行药物镇痛,通过根据患者不同等级给予其不同的临床药物。如果患者出现持续阵痛,还应使用物理缓解法降低其疼痛。

1.2.2 观察组

观察组进行个性化疼痛护理。

(1)建立个性化疼痛护理体系:在临床进行护理期间,应以团队作为护理工作的执行者。通过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名责任护理人员、两名护理人员,组为单一小组内的成员。通过专业人士向小组内成员介绍个性化疼痛护理的具体内容,分析患者出现疼痛的具体原因,结合患者具体一般资料,给予其针对性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方式。在进行组建小组后,应帮助小组内成员进行培训,通过培养小组内成员个性化疼痛护理理念,进而从内心出发,提高对个性化疼痛护理的认可度,提高患者护理质量[3]。

(2)健康教育:良好的疼痛护理离不开患者自身的配合,故临床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相关知识,通过使患者对自身疾病具有高度的认识,进而提高其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依从性。患者应了解自身入院治疗的目的以及如何减轻自身疼痛,通过建立完善的自我护理模式,保证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提高患者自身的护理认识程度。通过告知患者临床住院治疗的必要性,避免其因自身经济问题而拒绝治疗。

(3)心理护理:当患者机体出现疼痛时,会导致内心具有负面情绪,难以对护理具有较高的配合度[4~5]。此时,临床可以采用健康教育模式以及同伴支持教育模式,通过邀请已经成功康复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告知患者良好的护理,对于恢复疾病的促进作用,使患者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通过建立病友交流会,使患者在病友交流会内充分沟通。不仅可以使患者感受到社会的支持,还可以降低其对社会的排斥情绪。

(4)饮食护理:在临床上,应结合患者的基础病情以及治疗情况,帮助患者制定针对性饮食护理方案。护理方案的制定还应不断融入患者自身的饮食习惯,不仅要保证营养均衡,还应根据患者的个人口味及时调整饮食结构,提高其对于临床护理人员的信任度[6]。

(5)镇痛护理:在临床应采用阶级镇痛法,给予患者不同程度的药物镇痛。对于一级疼痛的患者,临床可以给予其布洛芬片;对二级疼痛患者,臨床可以给予其曲马多胶囊;对三级疼痛患者临床可以给予其哌替啶片。

(6)非药物镇痛护理:长期使用镇痛药会引发机体出现耐药性,此时临床可配合非药物镇痛护理。指导患者观看电影或轻音乐等,通过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提高其对于临床护理的依从性。降低患者对于疼痛的耐受性,进而降低其疼痛评分[7~8]。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疼痛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前瞻性病情分析、医嘱执行、护理急救、护理态度、心理疏导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疼痛指标比较

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临床多种疾病的总称,包括痛风、骨关节炎等,因该疾病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故临床应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9]。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期间,可采用个性化疼痛护理。所谓个性化疼痛护理,是将个性化护理与疼痛护理相结合,而衍生成的新型护理模式。通过分析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制定适用于患者机体的护理措施,缓解其疼痛,在临床已取得阶段性的进展。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

参考文献

[1] 张莹,张玲玲,热依娜·吾甫里.系统性疼痛护理管理对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程度,心理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2,44(1):154-156.

[2] 杨春燕,杨梅兰,陈彩迪,等.个性化疼痛护理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21,42(5):4.

[3] 张甲倩,张升校,乔军,等.风湿性疾病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亚群特征及其对免疫调节联合治疗的反应[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21,25(6):5.

[4] 李长超,柴艳梅,刘丹,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L-13水平表达及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h17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21,50(2):197-200.

[5] 罗伟,张岩,邓黎黎,等.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筛查结核感染的价值[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1(2):4.

[6] 马宁宁,刘金武,乔友珍,等.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炎性小体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21,25(4):5.

[7] 何开周,周冰,谢晓炜,等.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20,22(6):5.

[8] 裘赛梅,余金仙.延续护理服务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及排尿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2.

[9] 庞红利,任益锋,石薇,等.围术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根治性膀胱切除患者术后疼痛及快速康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20,33(2):5.

猜你喜欢

疼痛程度
早期综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后急性肩手综合征患者临床效果探讨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门诊换药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对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与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疼痛程度相关性分析
脉冲射频应用于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临床分析
个体化护理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效果
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我管理效能的作用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4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影响观察
国际助产新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100例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