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轻人的“次抛生活”

2023-01-04

新传奇 2022年50期
关键词:拖把内裤用品

一次性洗脸巾、一次性内裤、一次性剃须刀、一次性厨房纸、一次性拖把……年轻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被一次性用品包揽。用完即抛的一次性物品,正在围剿年轻人的钱包。

“让我看看还有多少人在用毛巾洗脸?”随着电商直播平台的主播“一声令下”,商品列表里的一次性洗脸巾瞬间被抢购一空。

不少消费者会选择趁着折扣购买日用品。除了洗脸巾,还有一次性内裤、一次性剃须刀、一次性厨房纸、一次性拖把……年轻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被一次性用品包揽。

随便打开一个年轻人的购物App,已经很难找到购买数量为1 的日用品了。如果有,那也是一箱。经久耐用的毛巾和抹布似乎正在成为过去式,用完即抛的一次性物品,正在围剿年轻人的钱包。

一次性洗脸巾替代传统毛巾,登上了年轻人的洗漱台

万物皆可一次性

曾经,一次性用品在大部分人生活中还并不常见。只有偶尔下馆子吃饭,打包剩菜回家时,老板才会拿出一个价值几分钱的发泡塑料餐盒。又脆又薄的餐盒泛着惨白,挤在一起嘎吱嘎吱作响,掰开一次性木筷互相摩擦去除碎屑,是上一辈人熟悉的生活片段。

直到2001 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了针对一次性餐具的“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大力推广可降解易回收的聚丙烯类产品,这种充满时代感的发泡型一次性餐具才逐渐从市面上消失。

彼时,一次性用品在人们心中的印象根本谈不上“品质”,它更多意味着“凑合”。虽然凑合,但一次性用品提供的便利却是实实在在的,这一点差旅人深有体会。一次性牙刷、拖鞋、香皂、梳子等在酒店里一应俱全,减轻了人们的行囊负担。

如果说以往酒店提供一次性用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如今酒店提供的一次性润肤乳、浴衣甚至是香水香薰,则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入住体验。遇上质量不算差的,甚至可以带回家继续使用。

如今,一次性用品不仅打破了“廉价凑合”的刻板印象,甚至因为其“用完即抛”的便利性,成为品质生活的代名词。一次性毛巾、一次性内裤、一次性隐形眼镜,干净又卫生;一次性雨衣、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床单,省去了清洗的时间和精力。这些一次性用品使用后会被我们打包进一次性塑料袋里毫无顾虑地扔掉。

如果不是这一番细数,你可能还没察觉一次性用品是如此阵容庞杂。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一次性”正在以浪潮般不可阻挡之势朝所有人涌来。

年轻人的“次抛生活”

年轻人对一次性用品的依赖,也体现在了一次性消费的市场数据上。

一次性洗脸巾的飞速发展,挤压了传统毛巾的生存空间,“纯棉、无菌、便捷”的卖点让它迅速替代传统毛巾,登上了人们的洗漱台。用完即抛的潇洒早在背后标好了价格,一次性用品的价格并不便宜。一次性用品从曾经定义的“廉价”中完成了蜕变,成为不少人眼里的“消费升级”。

随着一次性用品涉猎的行业越来越多,范畴越来越大,从生活表面到隐秘之处,一次性用品几乎占领了家中的每个角落。

在一项针对如何改进提升生活品质的调查问卷中显示,仅是一次性清洁用品数不胜数:一次性抹布、一次性拖把、一次性清洁剂、一次性静电除尘掸、一次性静电除尘纸……

但一次性用品种类越多,我们的生活就会越轻松便利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我们与“一次性自由”的距离

生活在被一次性用品包围的日常中,“丢弃”似乎成了比“购买”还要熟练的下意识动作。

但当习惯了东西只使用一次之后,不少人察觉出了异样:很多原本不是一次性的东西,也被用成了一次性。好看便宜的手机壳一次打包下单5 个,每个只使用一次,换上新的很快就忘掉旧的。日常用品的使用年限越来越短,有人提出了著名理论“灯泡阴谋”来解释生活中耐用性商品的消失:为了提高灯泡销售量,商家从一开始就将商品故意设计得寿命短暂,或不可维修。

一次性消费也是如此,它确实带来了更大的消费市场,但同时也培养了人们新的消费习惯——东西坏了不是修,而是扔。当生活快进到“一次性消费”的阶段,人们才发现,最大的困扰不是商品的质量,而是人们已经难以戒掉扔东西的快感。

在一次性用品问世之前,人们生产和消费的大部分商品是可持续的:装着牛奶的玻璃瓶要回收,餐厅里都是可重复使用的餐具,购物时用布袋或编织袋。

早在2011 年,中国旅游局就颁布规定,取消了星级宾馆需配备一次性牙刷、牙膏、梳子、拖鞋、香皂、洗发水等用品的硬性要求。

如何在安心享受一次性用品带来便利的同时避免浪费?在消费主义浪潮的席卷之下,这似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拖把内裤用品
洗内裤大有讲究
Task 2 本刊试题研究中心
小拖把
给拖把洗澡
葡萄籽在日化用品中的应用
内裤正确清洗方法
科技护航 为爱而来——记第96届中国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
内裤应该晒哪面?
内裤应该晒哪面?
可加消毒液的拖把